蒋志凌;邓桂英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2年11月-12月选取成都市2所精神专科病房,分层随机抽取80名精神科病房护理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制基线调查表进行统一测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开放式精神病房相比封闭式病房护理人员在焦虑和恐怖2个因子得分较低(P<0.05),较高教育程度的护理人员在敌对因子得分较高(P<0.05).结论 应加强对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而对于病情稳定的精神障碍患者安置于开放式病房有利于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李娜;银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术中、术后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678例胆管癌术后患者,其中有随访结果397例,仅对手术切除的胆管癌且非手术原因死亡的患者293例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对所有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293例胆管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5.9个月,截止随访终点复发转移158例(53.9%),死亡223例(76.1%).中位总生存时间21.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7%、38.2%、10.6%.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手术切缘、术中输血、肿瘤部位、血中碱性磷酸酶水平及复发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低、TNM分期晚、手术切缘有癌细胞浸润、术中输血、肿瘤位于肝外、血中碱性磷酸酶水平高于正常、肿瘤复发是影响胆管癌总生存的风险因素.
作者:毛志远;郭晓川;张婷婷;苏丹;王李杰;白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舒敏保湿修复霜在脉冲激光术后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2年8月-2013年6月面部损容性疾病患者25例,给予1 064 nm/532 nm脉冲激光或585nm脉冲染料激光对皮损进行治疗后,随机分配患者左右面部为试验侧或对照侧,即刻予试验侧涂抹舒敏保湿修复霜+冰块冷敷60 min,对照侧涂抹红霉素眼膏+冰块冷敷60 min,此后连续涂抹14 d;分别于激光术后首日、第3、7、14天对受试部位红斑、水肿、灼热等炎症反应进行半定量判定,同时比较患者创面恢复时间及对产品的满意度. 结果 术后两侧创面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侧红斑、水肿、紧绷程度平均积分(4.5±0.3)分,对照侧平均积分(7.9±0.9)分,试验侧评分较对照侧低(P<0.05).创面脱痂试验侧平均时间(4.4±0.8)d,对照侧平均时间(6.5±1.5)d,创面脱痂时间试验侧较对照侧短(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舒敏保湿修复霜能减轻激光术后的炎症反应,促进创面的愈合,其安全性、有效性高,可用于激光术后的护理.
作者:李咏;文翔;鲜燕;李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腮腺结核病的CT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2009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腮腺结核病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9例患者均单侧发病,其中左侧7例,右侧2例.腮腺淋巴结结核病8例,均位于浅叶,3例单发,5例多发,共30枚病灶,直径约0.5~4.5 cm;平扫呈均匀稍低密度,增强后呈中等密度均匀实性强化25枚,环状强化4枚,花边状强化1枚,其中6例临近颈阔肌、皮下脂肪及皮肤不同程度增厚,6例伴颈部淋巴结增大.腮腺实质结核病1例,为弥漫性实质受累,累及深浅叶,平扫呈不均匀稍低密度,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及结节状钙化灶,增强后整个腮腺实质弥漫性强化,局部见不规则液化、坏死,临近颈阔肌及脂肪层稍肿胀,不伴颈部淋巴结增大.结论 腮腺结核病的CT征象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对于单侧腮腺浅叶占位病变,呈均匀实性强化、环状强化或花边状强化,临近颈阔肌、皮肤及皮下脂肪层增厚,伴颈部淋巴结增大,应考虑到腮腺淋巴结结核病的诊断.
作者:张洪静;魏懿;邓开鸿;肖家和;杨喜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浸润深度的关系,为早期胃癌个体化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18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年龄、性别、有无消化道出血、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肿瘤部位、大小、内镜分型、分化程度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8例早期胃癌患者中,黏膜下层浸润9例,其中淋巴结转移3例;黏膜内癌9例,均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为未分化型9例,其中癌细胞浸润至黏膜下层7例,伴淋巴结转移3例;分化型9例,仅有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及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内镜分型为Ⅲ型提示黏膜下浸润可能性大(P<0.05).结论 内镜下大体分型为Ⅲ型的早期胃癌,因多有黏膜下层的浸润,淋巴结转移率高,不适合内镜下治疗.
作者:蒋志凌;邓桂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6岁11个月,孕4产1孕31+4周.因“停经31+4周,活体组织检查发现子宫颈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Ⅰ期”于2013年10月1日-3日在我院行新辅助化学治疗(化疗).化疗采取TP方案(紫杉醇脂质体180 mg静脉滴注,第1天用药;顺铂30 mg静脉滴注,第2天用药;顺铂40 mg静脉滴注,第3天用药),化疗期间未出现发热,有轻微恶心,无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脱发、口腔溃疡、感染、出血,未出现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反应,并予杜仲颗粒1包/次,口服,3次/d,硫酸镁2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经静脉输液泵以30 mL/h持续输入3d.
作者:郭朝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与单纯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进行比较,探讨NEP 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学恢复的影响.方法 从孕18d的Sprague-Dawley (SD)大鼠胚胎大脑皮质中分离获碍原代神经于细胞,体外培养及传代后采用巢蛋白免疫荧光染色进行鉴定.采用已成功构建的慢病毒载体将NEP1-40基因导入第3代神经干细胞内建立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将30只SD大鼠在第9胸椎水平进行脊髓右侧半切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只,伤后第7天在损伤局部分别植入细胞培养液(损伤组)、神经干细胞(NSC组)及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EP1-40-NSC组).另取10只仅行第8~10胸椎椎板切除,设置为假手术组.细胞移植前和移植后8周通过Basso-Beattle-Bresnahan (BBB)运动功能评分及网格测试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细胞移植后8周,BBB测试及网格测试结果显示:损伤组大鼠BBB评分低且网格摔倒次数多,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BBB评分较之增高且网格摔倒次数减少(P<0.01),而NEP1-40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BBB评分高且网格摔倒次数少,和前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NEP1-40基因修饰能进一步提高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对于大鼠脊髓损伤后行为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为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作者:汪雷;宋跃明;刘立岷;李涛;龚全;杨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调动运输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医疗运输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方法 自2013年7月以来,通过制定量化管理方案,将运输工作的相关要素进行量化并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对运输工人的工作量、劳动纪律、服务质量进行统一考评计分,作为绩效奖励金发放的依据.结果 量化管理有效地调动了运输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了运输队伍,提高了医疗运输服务质量.结论 量化管理可提高中央运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医院运输工人绩效管理更趋于科学化.
作者:陈晓华;陈群;魏毅;王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概况及控制对策.方法 对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1月-12月的23例呼吸道感染MRSA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出防控措施.结果 高龄、免疫低下、侵袭性操作频繁、住院时间长、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抑酸剂使用量大且时间长是患者发生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采取合理必要的防控措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并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促进其康复,以控制MRSA在医院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卢蓉;杨忻;张素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肿瘤内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用药;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4天用药;21d为1个周期.对照组30例,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用药,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用药;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输注2h,第1~2天用药;后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10 min及氟尿嘧啶600 mg/m2持续静脉泵入22 h,第1~2天用药,21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学疗法(化疗).观察两组的有效率、不良反应、中位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0.0%、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食欲增加率(治疗组70.0%、对照组43.3%)、体质量增加率(治疗组60.0%、对照组33.3%)及Karnofsky评分好转率(治疗组63.3%、对照组30.0%)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轻,大部分为Ⅰ~Ⅱ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8、5.6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8、9.2个月,较对照组延长.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中位生存期延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轶超;彭晔;杨秀芳;谢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同免疫时期肝内静脉及脾静脉的超声改变.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50例合并HIV/AIDS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单纯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病例组(按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不同免疫时期)与对照组肝内静脉及脾静脉的超声改变.结果 病例组肝内静脉及脾静脉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免疫时期有超声异常改变,主要表现在门静脉及脾静脉远端走行不清,内径增宽,血流速减慢,血流频谱起伏消失、平直;肝静脉远端走行不清,血流频谱低矮三相型、负相型、空窗消失.CD4+T细胞数>300/mm3组与对照组之间肝内静脉、脾静脉超声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数100~200/mm3组的脾静脉内径、肝静脉血流频谱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4+T细胞数<100/mm3组除肝静脉走行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异常情况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AIDS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内静脉及脾静脉超声异常改变随着CD4+T细胞计数下降更为明显,综合考虑肝内静脉及脾静脉超声各项指标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评估HIV/AIDS合并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情发展.
作者:曹芬;叶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入院的Ⅲ~Ⅳ期肺腺癌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PP组)63例和紫杉醇联合顺铂组(TP组)61例,每组完成2个周期化学治疗(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PP组和TP组有效率分别为58.7%、37.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4.6%、52.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1、4.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组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64,P<0.001;x2=9.469,P=0.002);血小板减少、贫血、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98,P=0.755;x2=0.267,P=0.606;x2=0.006,P=0.973).结论 对于肺腺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较紫杉醇联合顺铂有更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陈琳;吴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短发夹核糖核酸(shRNA)对高表达EZH2的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EZH2的shRNA重组质粒,采用电穿孔的方法转染至U251细胞中,分为对照组、control-shRNA-GFP空载体转染组和EZH2-shRNA重组质粒转染组.分别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EZH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噻唑蓝法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EZH2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力.结果 对照组、control-shRNA-GFP空载体转染组、EZH2-shRNA重组质粒转染组U251细胞EZH2基因的表达分别为1.13±0.05、1.15±0.05、0.19±0.02,U251细胞EZH2蛋白的表达分别为1.03±0.03、0.97±0.06、0.20±0.02,转染后24 h细胞增殖能力分别为100.00%±9.31%、100.03%±9.35%、60.13%±3.15%,转染后48 h细胞增殖能力分别为100.00%±9.13%、99.58%±9.27%、53.01%±3.14%,重组质粒转染组较另两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组质粒转染组转染48 h后细胞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磷酸化叉头框蛋白O1水平降低、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减少、p27蛋白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显示侵袭至Transwell小室滤膜下表面的细胞数在EZH2-shRNA重组质粒转染组[(46.00±2.82)个]低于对照组[(60.67±5.71)个]和control-shRNA-GFP空载体转染组[(61.00±2.4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ZH2基因沉默能有效抑制人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为深入研究EZH2在胶质瘤中作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作者:周章明;楚胜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重症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经验及效果.方法 于2012年12月20日开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改革护理排班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和专科护理,提高护士的专科技能操作,建立健全护理工作制度.结果 通过优质护理的开展,2013年的病床周转率、床护比、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均高于2012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2012年明显降低.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或杜绝护理纠纷.
作者:高丽琼;郭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IL)-6在耳廓假性囊肿(PCA)患者的血清、囊液、囊壁组织及正常耳廓软骨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6与PCA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9月-2013年6月68例PCA患者血清及囊液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IL-6水平,并选择10例PCA患者囊壁组织经免疫组织化学二抗-酶标多聚体(Envision)二步法检测囊壁组织中的IL-6.结果 患者血清与健康者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8),患者囊液与健康者血清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患者囊液与患者血清IL-6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IL-6在正常软骨呈低表达,在PCA患者囊肿囊壁表达则明显增多(P<0.01).结论 IL-6高表达与PCA的发病原因具有相关性.
作者:戴林桐;徐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干部健康体检中受检者对体检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策略.方法 对2014年6月-7月816名体检者采取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根据体检中心管理制度和方法确定服务效率干扰因素,制作量表和问卷,调查受检者接受检查前准备状态和基本信息,分析其相关性,用于管理决策.结果 816名体检者中共396人问卷得分>6分(48.5%),接受检查前准备状态良好;420人得分≤6分(51.5%),接受检查前准备水平低.男性较女性接受检查前准备状态更低(x2=4.318,P=0.038).结论 干部体检中,注意加强对受检者体检相关知识宣教.
作者:唐怀蓉;张琼英;王淇;陈蓓蓓;雷亚莉;甘尽然;冯超;黄文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乳腺溢液导管进行选择性造影,了解其导管内有无病变,以及病变的位置、数目、范围及分布情况等,为临床提供诊治所需影像学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0月105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腺选择性导管造影的资料,并进行探讨与总结.结果 除2例对比剂进入腺泡影响诊断外,其余103例均获得优质图像,清晰地呈显了溢液导管的真实情况.结论 乳腺选择性导管造影术是诊断溢液乳腺疾病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作者:张雪琴;孙加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制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 将80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COPD组、糖尿病组、COPD+糖尿病组和正常组,每组20只.采用单纯熏香烟法制备COPD大鼠动物模型,利用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产生糖尿病,两种方法协同产生COPD+糖尿病的大鼠模型,正常组常规饲养.3个月后作常规病理检查,血糖测定.结果 COPD+糖尿病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支气管黏膜上皮脱落严重,肺间质及气道管壁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部分融合成肺大疱.造模成功后COPD+糖尿病组的血糖水平为(27.1±1.1)mmol/L,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被动吸烟方式能够建立COPD大鼠模型,利用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产生糖尿病,两种方法协同产生COPD合并糖尿病的大鼠模型,为进一步医学研究提供动物模型.
作者:高凌云;任辉;杨恂;刘晓俊;陶绍华;潘林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8岁.因“尿频、尿急伴排尿困难2个月”于2011年5月入我院泌尿外科治疗.患者入院前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直肠指诊:前列腺Ⅲ度长大,质地偏硬,中央沟消失,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泌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前列腺前后径7 cm,回声不均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0.72 ng/mL.腹部增强MRI提示前列腺形态失常,其内见巨大囊实性不规则混杂信号,呈分隔样,不均匀强化,大截面约6.5 cm×6.1 cm×5.3 cm(图la);肝右前叶下段散在异常信号(图lb).
作者:詹文丽;谭平;王显丁;曾浩;赵思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氯己定在临床中代替75%乙醇消毒液行皮肤消毒后测指尖血糖的可行性.方法 2013年1月-3月采用同期自身对照方法对40例术后患者进行随机指尖血糖监测,分别将患者同侧手的食指与中指随机用葡萄糖酸氯己定与75%乙醇消毒液消毒后监测血糖,对两种消毒方法测得的血糖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葡萄糖酸氯己定与75%乙醇消毒液消毒所测血糖值分别为(8.13±2.21)、(8.26±2.2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0,P=0.182).结论 临床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代替乙醇消毒液消毒皮肤,监测指尖血糖值安全、可行.
作者:沙彦春;田永明;刘欢;徐禹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