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型假体治疗髋臼内陷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俞阳;范海泉;陈铭;黄宏杰

关键词:髋臼内陷, 全髋关节置换, 生物型假体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生物型非骨水泥假体治疗髋臼内陷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5月,对11例12髋髋臼内陷患者行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男2例,女9例;年龄38~57岁,平均47.3岁.其中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创伤4例;病程1~18年,平均8.9年;轻度髋臼内陷6髋,中度髋臼内陷6髋.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摄X线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术后第2天X线片示,人工股骨头距Kohler's线外移(1.42±2.27)mm,较术前股骨头内陷(-5.17±2.04)mm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患者Harris评分为(85.75±4.73)分,较术前(39.75±5.24)分显著提高(P<0.05).术后1年X线片示髋臼假体与髋臼内侧壁无透亮线,已骨融合.术后患者获随访2~5年.髋臼假体均无松动移位、脱位或移植骨的吸收.结论 使用生物型非骨水泥假体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髋臼内陷症,能有效恢复髋臼运动中心的解剖位置,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华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认知治疗改善痛风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痛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9月,选取痛风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遵医行为评价和疾病相关检查;对干预组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分析患者存在的痛风饮食治疗的认知误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认知行为总分和各单项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体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19例(20.0%)复发,对照组36例(37.9%)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90,P=0.007).结论 行为认知治疗可提高痛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助于改善尿酸等相关指标.

    作者:晏启明;李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微出血研究进展

    使用磁敏感加权或梯度回波加权对头颅进行MRI扫描所发现的脑微出血灶已经成为了临床上研究的热点.现对脑微出血的检查手段,可能的临床意义,以及其对临床用药方面带来的潜在影响等进行综述.

    作者:程新旺;周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对丙泊酚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和对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影响.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10月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试验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于术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或生理盐水2 mL.痔上黏膜环切时靶控输注丙泊酚,其靶控浓度按序贯法确定,相邻靶浓度之间对数差为0.05.观察两组丙泊酚的有效浓度及术后2、4、8、24h的VAS评分.结果 试验组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控浓度(4.30 μg/mL)低于对照组(4.95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24 h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可以减少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并可得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

    作者:许明星;周寒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停药后出现的病毒学反弹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与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对阿德福韦酯停药后出现病毒学反弹而无基因型耐药变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研究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传染科门诊就诊的67例阿德福韦酯治疗获得病毒学应答但停药后出现病毒学反弹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联合组,n=35)和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单药组,n=32).结果 治疗1年后,联合组(32例,85.7%)较单药组(21例,65.6%)有更多的患者重新获得了丙氨酸转氨酶复常(P=0.009),联合组34例(97.1%)乙型肝炎病毒DNA阴转,单药组22例(68.8%)阴转,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血清学转换方面,联合组和单药组分别有4例(1 1.4%)和1例(3.1%)患者获得了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在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德福韦酯停药后出现病毒学反弹,选择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可使患者重新获得较好的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

    作者:刘洁;漆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囊性纤维化的诊治进展

    囊性纤维化(CF)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我国,由于CF发病率低,缺乏广泛推行的诊断技术,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等因素,导致对该疾病的诊断量少且诊断级别低.为增强临床工作者对该疾病的认识,现将相关研究文献中目前关于CF诊断检测技术及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作者:王妍亭;杨晓东;刘韶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生物型假体治疗髋臼内陷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生物型非骨水泥假体治疗髋臼内陷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5月,对11例12髋髋臼内陷患者行生物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男2例,女9例;年龄38~57岁,平均47.3岁.其中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创伤4例;病程1~18年,平均8.9年;轻度髋臼内陷6髋,中度髋臼内陷6髋.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摄X线片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 术后第2天X线片示,人工股骨头距Kohler's线外移(1.42±2.27)mm,较术前股骨头内陷(-5.17±2.04)mm明显改善(P<0.05).术后1周,患者Harris评分为(85.75±4.73)分,较术前(39.75±5.24)分显著提高(P<0.05).术后1年X线片示髋臼假体与髋臼内侧壁无透亮线,已骨融合.术后患者获随访2~5年.髋臼假体均无松动移位、脱位或移植骨的吸收.结论 使用生物型非骨水泥假体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髋臼内陷症,能有效恢复髋臼运动中心的解剖位置,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俞阳;范海泉;陈铭;黄宏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分级护理防治研究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预防的分级护理方法,为静脉血栓的预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1月,以某市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各科室手术患者为对象,引入量化工具评估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分级护理方法进行防治,并在患者出院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是否存在静脉血栓,以验证分级护理防治效果.结果 纳入的318患者经评估均存在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其中低度危险患者65例,中度182例,高度危险71例.经分级护理治疗,出院时均未发生静脉血栓症状、肺栓塞.结论 分级护理方法安全、简便,可操作性强,便于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的早期、普遍预防,值得推广.

    作者:罗勤;贺文;宁宁;陈忠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复合艾司洛尔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期间的影响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复合艾司洛尔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期间心血管反应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舒芬太尼组(B组)和舒芬太尼+艾司洛尔组(C组).A组用芬太尼4 μg/kg,B、C组用舒芬太尼0.6 μg/kg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C组在气腹前加用艾司洛尔.3组均常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丙泊酚2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分别记录各组在气腹前(T1)、气腹30 s(T2)、气腹5 min (T3)、气腹15 min (T4)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BIS值.结果 T1时C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IS值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A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IS明显增加,B组有所上升,ⅢC组各时段变化不明显.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艾司洛尔能更好地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期间心血管反应和抑制BIS的增加.

    作者:舒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彩色超声结合钼靶X线摄片标记定位对无体征乳腺肿块的定位价值

    目的 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结合钼靶X线摄片标记定位对无临床体征乳腺肿块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10月对48例彩超和钼靶X线检查发现可疑病灶而无任何临床体征的患者,在彩超引导下穿刺病灶金属导丝标记定位,并结合钼靶X线检查切除病灶,同时快速冰冻活检明确诊断.结果 48倒中有11例确诊为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7例,导管内癌4例),37例为良性病变(纤维瘤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乳腺腺病28例).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病检结果一致.结论 彩超引导下穿刺钢丝标记定位活检结合钼靶X线摄片,有效地解决了乳腺细小钙化和微小病灶活检术中精确定位和完整切除的难题,对无临床体征的微小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可靠、实用.

    作者:权毅;付华;左怀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电话指导现场心肺复苏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急救队员在接到呼吸心跳骤停的求救电话后,在赶往现场的途中给予目击人电话指导如何立即心肺复苏抢救,分析其对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12月,经120呼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108例,按目击者是否接受电话指导分为未指导组(n=61)和指导组(n=47),观察两组在复苏成功率及出院(患者)存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指导组47例患者中,呼吸心跳恢复12例,复苏成功率25.5%,其中7例存活,5例未留任何后遗症;而未指导组61例中,呼吸心跳恢复4例,成功率6.6%,1例植物状态出院;两组在复苏成功率及出院存活率上有明显差异,且是否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也有差异.结论 现场第一目击者在等待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接受电话指导后,能完成初级生命支持,为后续复苏赢得宝贵时间,大大提高了复苏成功率.

    作者:朱爱华;董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动脉瘤重症患者合并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死亡一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因“突发头痛致意识不清20 d”入院.20 d前散步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剧烈头痛,呈持续性胀痛,以颞顶部为重,伴间歇性非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数次,约数分钟后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及呼吸急促,急诊入外院,行头颅CT及CT血管造影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动脉瘤”.

    作者:杨帆;刘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鼻内镜检查室工作流程再造及效果评价

    目的 对鼻内镜检查室流程再造的措施及效果进行总结交流.方法 2010年10月起,科室成立流程改造小组,剖析原检查流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不恰当环节,对检查环境、仪器更新、人员配备、工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流程的重新设计和改造,并对流程改造后的工作量、就诊秩序、患者满意度与改造前同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流程再造后鼻内镜室8个月总检查人数5 187例次,较改造前的3 436例次明显上升;患者之间的纠纷减少,就诊秩序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工作流程再造提高了鼻内镜检查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增强了对鼻腔、鼻窦患者的术腔处理能力,更好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作者:吴春树;余蓉;代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肌存活及灌注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梗死区心肌存活性对左室重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12月208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的患者接受静息状态下18氟-脱氧葡萄正电子断层显像进行心肌代谢显像检查,根据基线梗死区心肌有无存活分为两组,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室壁运动、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及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血运重建术后12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观察梗死区心肌存活状态对于左室重构以及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PCI术后12个月,有存活心肌组左室射血分数(46.7±6.98)%高于无存活心肌组(45.1±7.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存活心肌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3.17±3.89)mm小于无存活心肌组(55.46±4.75)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内径及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两组随访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后的患者,在有存活心肌的情况下,心功能改善明显;而梗死区无心肌存活的患者,12个月后,心功能减低,左室重构更加明显.

    作者:依力米努尔·阿合买提江;彭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幕上手术后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幕上手术后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影像学表现及相关干预结果.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2例经幕上手术后出现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的病例的临床资料.1例患者因颅内动脉瘤经翼点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出现远隔幕下部位出血;1例患者因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术后出现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结果 2例幕上手术患者均在术中或(和)术后大量引流脑脊液,术后发生出血部位均位于远隔幕下,均行积极手术干预,恢复良好,格拉斯预后评分均为4分.结论 过度引流可能为引起幕上手术后形成远隔幕下部位出血的主要原因,术前、术中、术后应给予高度重视,并通过少量间断引流脑脊液可以尽量避免发生.

    作者:蒋耀峰;那世杰;黄玉杰;王斌;杨咏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皮接骨板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接骨板固定技术(MIPPO)结合锁定钢板(LCP)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2年1月应用MIPPO技术结合LCP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16~85岁,平均45岁.骨折按AO分型:A1型10例,A2型3例,A3型3例,B1型18例,B2型8例,B3型4例,C1型10例,C2型5例,C3型1例.闭合骨折47例;开放骨折15例,根据Gustilo-Anderson分型,Ⅰ型8例,Ⅱ型6例,ⅢA型1例.伤后内固定时间3h~10d,平均6d.结果 开放骨折有3例伤口Ⅱ期愈合,其中1例伤口皮缘坏死,1例钢板部分外露经换药和清创减张缝合后伤口愈合,1例骨外露经皮瓣转移愈合;其余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6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无感染、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后2~4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Johner-Wruhs疗效评价,优48例,良14例;开放性骨折15例中优10例,良5例.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CP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作者:付建;顾华;张波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中的护理

    目的 分析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的术中护理要点,以指导临床术中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5月新开展经股动脉逆行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备齐手术用物及急救药品、术中协助患者正确体位,准确使用临时起搏器、除颤仪、认真做好病情及并发症观察和护理,总结术中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手术顺利成功,术中护理效果满意,无因物品或药品准备不齐及护理不当而影响手术进程、造成患者意外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术前备齐相应的导管导丝,术中操作规范细致、及时、准确传递用物、认真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手术顺利、成功无不良事件发生及并发症发生.

    作者:郑明霞;杨洋;辜桃;李晓燕;秦容;曾义;冯明华;游桂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腰椎小关节及髋关节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受累骶髂关节、腰椎小关节及髋关节的病变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2011年1月-10月对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4例骶髂关节、28例腰椎及14例髋关节行CT扫描,回顾性分析骶髂关节、腰椎小关节及髋关节的CT表现.结果 AS患者的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的髂骨侧,腰椎小关节及髋关节则表现为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及囊状破坏、面下骨硬化或吸收等改变.结论 AS骶髂关节、腰椎小关节及髋关节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赵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64排螺旋CT血管探针技术在肾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探针技术在评价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4月-2012年1月51例行64排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且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双侧肾动脉行血管探针重组,分析血管狭窄的原因,以及累及范围、狭窄程度.结果 51例患者双侧肾动脉共105支(3支副肾动脉),其中管腔正常肾动脉27支,管腔有狭窄肾动脉78支.管腔狭窄者中,肾动脉斑块血管共65支,累及范围主要为局限性,以混合性及轻度狭窄为主;肾动脉夹层4支,累及范围主要为节段性,假腔内无对比剂,真腔轻中度狭窄为主;肾动脉肿瘤包绕共有9支,累及范围主要为节段性,腔轻度狭窄为主.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清晰显示肾动脉,血管探针技术分析血管快速、可靠,能准确评价肾动脉狭窄,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洪亮;刁显明;林川;张君海;梁旭;陈丽;喻洪亮;张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结核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的螺旋CT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结核性腹膜炎(TBP)及癌性腹膜炎(CP)的螺旋CT表现,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0年9月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综合手段证实的22例TBP和45例CP患者的CT影像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各种CT征象在两种病变中的发生率,结合病理、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BP组及CP组患者大量腹水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4%、75.6%,x2=9.703,P=0.002);两组壁腹膜、肠系膜增厚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BP组以壁层腹膜均匀增厚、肠系膜污迹样改变为主,CP组壁层腹膜以结节、块样增厚为主;两组大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壁层腹膜改变为基础,综合大网膜、肠系膜及腹水改变CT征象对两种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俭;何俊;刘荣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药学监护分析一例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的药学监护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在呼吸科参与具体药物治疗的1例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药学监护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全程的药学监护,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药物治疗问题,为临床提供合理建议,加强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结论 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对患者个体化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小梅;郑咏池;王洪贵;任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华西医学杂志

华西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