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涛;许建秦;白新宽;王安平;张宁
目地:观察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结果: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63.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贾满仓;朱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邓氏冠心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辨证属于气虚痰瘀型胸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邓氏冠心胶囊(人参、三七、茯苓、竹茹、法半夏等),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疗效等,但邓氏冠心胶囊治疗组在硝酸甘油停减率上更优.提示:邓氏冠心胶囊能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是治疗本病的有效中成药.
作者:李新梅;陈秋雄;吴焕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成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血液流变学、血脂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提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改善血液动力学,有效地降低血脂.
作者:屈引贤;赵奉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意识障碍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入院后即采用西医基础疗法及光量子血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意识障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体疗效均较对照组为优.结论:本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较有效的方法,能改善其早期意识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骏;于娜;徐忠祥;胡泳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探讨了肿瘤患者心理行为经历的悲痛、否认、愤怒、拼搏、抑郁、接受六个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1.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及时消除不良情绪;2.情志转移治疗;3.让患者对肿瘤治疗及病情有所了解;4.帮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5.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力.只有了解患者心理,给予相应的心理治疗,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姚俊涛;许建秦;白新宽;王安平;张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养心、安神类中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养心汤(黄芪、人参、茯苓、当归、川芎、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茯神等)治疗心律失常30例.结果:总有效率90%.提示:养心汤治疗心律失常有益气养血,通阳化瘀的功效.
作者:张胜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类中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升率汤(制附子、人参、黄芪、细辛、丹参、当归、麦冬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3.33%.提示:本方剂具有温肾阳,通心阳,益气血,通血脉之功,对单纯性心动过缓和病态窦房节综合征疗效明显.
作者:乔志宏;张捷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制附片、桂枝、红参、赤芍、细辛、黄芪等);对照组41例服用阿托品片0.3mg,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63.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本方可增加窦房结的兴奋性,恢复正常心率.
作者:范秀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温肾、益气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以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等)配伍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40例.结果:用药8周后在心绞痛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38%,对照组总有效率26%,两组对比P<0.05.在心电图方面治疗组方面8周后总有效率32%,对照组总有效率20%,两组对比P<0.05.提示:温肾益气法治疗心绞痛可收到满意疗效.
作者:邝开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调脂汤(黄芪、茯苓、何首乌、决明子、生山楂等)配合西药来适可、非诺贝特治疗本病60例,对照组(单纯西药组):仅采用西药治疗60例,疗程6周.结果:服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吴红铃;孙万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养血通窍,通络止痛类中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采用自拟镇偏汤(川芎、当归、细辛、全蝎、白芍、木瓜、桃仁、红花)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偏头痛50例.结果:总有效率92%.提示:本方具有活血化瘀,养血通窍,通络止痛之功,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颇佳.
作者:史轲;崔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胃柿石症因其发病多与进食柿子及制品有关故名,中医治疗安全有效,温习<内经>治疗学有关内容,体会胃柿石症的中医辨治当从进食多量柿食这一病因伏其所主.
作者:张小军;于秉成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指窦房结功能障碍及其伴发的心律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病史较长,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主要以心率缓慢所致的心、脑、肾等脏器供血不足而产生的心悸、胸闷、头昏、易疲倦、无力、活动后气促等,严重可致猝死(阿-斯综合征).大多由心肌炎、心肌缺血、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因素诱发.采用自拟丹芪参麦饮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简述如下.
作者:邢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全方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药组成,具有补血调血之功,为治疗冲任虚损所致月经不调之主方,笔者临床应用本方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98例,获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虚、化痰、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延年半夏汤加味(槟榔、桔梗、人参、半夏、丹参等)治疗32例.结果:总有效率90.6%.提示:本方剂具有扶正益气,化瘀豁痰,标本兼顾的作用.
作者:刘星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沈英森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秉家学,后出科班,擅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其辨证准确,组方严谨.在2003年9月至2004年3月的跟师学习期间,我对沈教授复法组方的临床经验有较深刻的体会和掌握,现将跟师的临床应用体会略述如下.
作者:艾立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建立马钱子复方制剂中士的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检测波长254nm.结果色谱条件为:乙腈-0.02 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47:53)(用磷酸调节PH=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本方法线性范围0.18μg~1.20μg,r=0.9998,方法的精密度为RSD为1.91%(n=5),平均回收率为95.67%,RSD为0.56%(n=5).结论:此可作为马钱子复方制剂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唐志书;史亚军;王梅;宋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治疗组40例用稳心颗粒(琥珀、甘松等),对照组40例用心得安、谷维素、维生素B1.治疗4个周,分别观察症状、血压、心率、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2.5%和52.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稳心颗粒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有镇静、安神作用,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慎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点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疱疹群间正常皮肤处阿是穴,并注意选择疱疹带两端之穴位,用三棱针点刺若干点;在点刺处拔罐、放血约2ml,留罐5~10min.结果:96例总有效率97.9%.提示:点刺拔罐放血,可去恶血,起到泻邪毒去瘀生新的功效.
作者:彭联群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化浊降脂类中药和调节治疗生活方式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化浊降脂汤(生山楂、莱菔子、炒白术、葛根、枳实、槟榔等)和膳食限控,晚餐后步行.结果:总有效率92.8%.提示:化浊降脂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吕光智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