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冯小琼;邓克刚;鄢良春
胸部术后常规在左胸或右胸置放带侧孔的胸腔闭式引流管,但由于其孔道少易堵塞,常致引流不畅,拔管后胸腔有积液存留。
作者:陈溉;武忠;赵雍凡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细胞凋亡是目前非常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由基因调控的、自主有序的细胞死亡.细胞凋亡作为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特殊形态的细胞死亡类型,广泛的存在于生理及病理过程中[1].Kerr[2]等在研究中将这种细胞形态特征归纳如下[3-5]:细胞凋亡往往涉及单个细胞,而且是非同步发生的.细胞间连接及微绒毛消失是早的变化,同时胞质密度增加,核质浓缩成一个或几个大的团块,进而裂解为碎块.随后细胞核被分割成为数个由细胞包裹的凋亡小体,其中包括结构尚完整的细胞器.凋亡小体很快被邻近的细胞吞噬.上述形态学特征是识别凋亡细胞的重要依据.
作者:付玲玲;刘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去甲长春花碱(Navelbine,NVB)加顺铂(Cisplatin,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证实的10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VB 25mg/m2静推,第1、8天,DDP 40mg/m2静滴,第1~3天,21天为一周期.结果:部分缓解(PR)48例,稳定(SD)50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46.2%.初治病例有效率55.6%,复治病例有效率41.1%,腺癌有效率48.6%,鳞癌有效率41.7%.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静脉炎.结论: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吴萍;魏阳;张智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以下关于Cochrane系统评价的用户文摘及其全文都刊登在Cochrane图书馆上,并由评价员进行了撰写和核对.欲获得更详细的资料,请参看Cochrane图书馆,或浏览Cochrane协作网用户网页的摘要:http://www.cochraneconsumer.com.
作者:吴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复杂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高位、后段及不规则偏曲的鼻中隔病例,在电视监视下,经鼻内窥镜行鼻中隔成形术158例.结果: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无穿孔、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治疗复杂鼻中隔偏曲安全、有效,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作者:蒲晓兵;张俊;陈仕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腱鞘囊肿是一种关节附近的囊性肿块,好发于腕背侧、党侧、足背等处,呈圆形,表面光滑,张力较大[1],以腕部为常见;身体其它部位的关节囊、腱鞘也可以发生.其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作者采用α-糜蛋白酶治疗腱鞘囊肿患者7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明伟;张德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行全肠外营养支持所致肝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7例急性胰腺炎,进行血清酶(GGT、ALP、ALT、AST)、胆红素(TB、DB)、白蛋白(Alb)的动态定量分析,B型超声的动态定性分析,以及并发症(黄疸、感染等)和预后的观察.结果:17例患者中血清酶分别在发病初期和疾病后期出现两次高峰期,血清胆红素水平有随病情进展而降低的趋势,血清白蛋白则先降低后随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17例患者中发生胆汁淤积7例,感染4例,无肉眼黄疸及死亡发生.结论:急性胰腺炎本身可以在早期引起肝功能损害,随病情好转而恢复;但当急性胰腺炎病期延长,全肠外营养支持所致肝胆并发症的发生则不容忽视,急需早期预防和诊治,提倡尽可能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周勇;伍晓汀;庄文;张明鸣;杨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没有胃肠穿孔等感染原因而发生的腹膜急性弥漫性细菌炎症,又称原发性腹膜炎.SBP通常发生于合并有腹水形成的疾病,尤其是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作者:王丽春;吕晓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根据我们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心血管手术病人,由于病情重,手术风险性高,术前常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我国传统的术前镇静多采用给病人口服安定,但对这种镇静方法效果的评价国内尚无系统调查.本文对2001年3月~2001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做心血管手术的60例病人术前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传统镇静方式的效果,指导今后进一步做好术前镇静.
作者:李羽;孙麟;李崎;刘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为小儿时期常见病,本病系不明原因的全身性血管炎,累及中小血管,冠状动脉显著,严重危害小儿健康,已引起普遍重视,目前对本病尚无特异诊断,早期诊断亦还有一定困难,本文分析KD120例,旨在探明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与心血管改变,为K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李安娜;徐培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8~2002.5,我院成功的切除腹膜后巨大肿瘤27例.手术配合特点为:了解肿瘤侵犯范围进行完善的物资准备,如血管器械盒、人造血管、尼龙布;选择在上肢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尼龙布或大腿阔筋膜张肌筋膜瓣修补腹膜等.
作者:杨小蓉;王桂闽;徐淑芳;廖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日趋重视,对护理角色的高期望,如何让病人在医院中得到满意、实惠、高水平的护理服务,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入院处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窗口,是住院病人必经的中间环节,与医院其它部门有着纵横交错的联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是入院处的工作重点.
作者:解蓉;张雪梅;舒友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我院微生物实验室2001年分离的8种常见的3116株病原菌,进行耐药分析,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选择及调整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方法:菌株经美国Dade公司MicroScan鉴定所得.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结果显示:8种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超过85%,其中阴沟肠杆菌耐药为严重.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外,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其次为丁胺卡那.结果还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较表皮葡萄球菌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5.8%;而表皮葡球菌对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6.15%,说明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较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且严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还可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我院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
作者:陈文昭;陈知行;陶传敏;康梅;过孝静;陈慧莉;简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了提高小儿肾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我们采用黄芪颗粒辅助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增贵;叶蜀玉;陶于洪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手部烧伤在烧伤科非常多见,由于烧伤深度或创面处理不当,创面愈合后引起手部瘢痕孪缩畸形也很多.因为手是人的重要功能部位,手功能障碍对人的劳动及生存质量均带来严重后果[1].因此,发生瘢痕畸形后如何整复,并能大限度地恢复功能就成为烧伤整形外科的一项重要课题.我科自1990~2001年52例患者的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邹同荣;杨俊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和糖类相关抗原(CA19-9、CA72-4)三种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手术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并将它们联合检测,以提高临床诊断胃癌的灵敏度、有效诊断率.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和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双抗夹心法测定60例患有不同良性胃部疾病病人和58例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及CA72-4的含量,并对癌症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到1年的动态随访监测.结果:良性疾病组CEA为(11.8±3.7)μg/L,CA19-9为(22.8±9.9)KU/L,CA72-4为(2.1±0.8)KU/L.胃癌患者血清中这三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术后血清中CEA、CA19-9及CA72-4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将CEA、CA19-9及CA72-4三者联合检测较单测任何一项其灵敏度和有效诊断率均有提高.结果: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有效诊断率,胃癌患者血清中三种标志物含量变化对胃癌的诊断、疗效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莉;冯小琼;邓克刚;鄢良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认为任何医疗决策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依据[1].循证医学在临床医疗的具体实践过程是: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及应用证据[2].我们尝试将循证医学的临床医疗具体实践过程应用于优化我院门诊药房的工作流程,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张志勇;代国友;王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为提高对肺炎性假瘤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探讨肺炎性假瘤的病理特片.方法:对26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炎性假瘤,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进行了5种抗体(Vim、LCA、KP-1、AE1/AE3及VS38-C)的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常规病理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E染色瘤体中淋巴细胞比例与LCA阳性率、组织细胞比例与瘤体间质中KP-1阳性率基本吻合(分别有1例出现轻微差异).浆细胞数与VS38-C的阳性表达率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除1例阳性表达外,所有浆细胞对VS38-C均无反应.Vim在2例瘤体间质中呈轻度阳性表达.AE1/AE3在瘤组织中呈现不均匀分布,阳性率平均为+.结论:炎性假瘤与肺癌在影像学上难以鉴别;经检测炎性假瘤中的浆细胞可能多数来自淋巴细胞;假瘤癌变者应系瘤体中残存肺泡上皮和支气管上皮恶变;进一步确立了炎性假瘤应手术切除.
作者:张庆基;徐建勋;黄伟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Mattis痴呆程度量表评价血管性痴呆和Alzheimer病的作用.方法:应用Mattis痴呆程度量表对30例正常老年人,20例血管性痴呆病人和15例Alzheimer病人进行了测试.结果:血管性痴呆患者和Alzheimer病患者在启动和保存能力、概念形成能力和记忆力方面均有显著障碍(P<0.05).MDRS的注意力分测验、空间结构分测验在三组间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对早期血管性痴呆和Alzheimer病痴呆的区别上,MDRS的启动和保存分测验,记忆分测验的得分差异较大,尤以记忆障碍的改变突出.结论:对痴呆的评价中记忆功能的评价意义较大.
作者:朱文梅;赖晓晖;袁光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血清谷氨酸脱氢酶和其他几种血清酶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测定了数种肝病患者及健康者GLDH的活性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比较,同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肝病患者GLDH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其活性随病情的加重而升高,病情好转时下降.血清酶AST、GGT、ALT、GLDH、ALP及LDH其ROC曲线下部面积分别为0.983、0.899、0.851、0.756、0.732和0.658.结论:GLDH可作为肝病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病损程度及判定预后指标,尤其在肝损害较严重并涉及到线粒体时,测定GLDH的活性对肝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饶绍琴;邓君;传良敏;邹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