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朝晖;陈运良;秦素兰;王波;刘文良
目的:探讨会阴部植皮术后应用聚氨酯型( PU)和聚乙烯醇型( PVA)负压闭式引流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收集会阴部疾病需行中厚游离皮片网状植皮术患者共38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组,其中19例患者植皮术后采用PU型负压闭式引流促进伤口愈合,另19例患者采用PVA型负压闭式引流。结果1周后采用PU型负压闭式引流者皮片成活率为(92.83±2.47)%,明显高于安置PVA型负压患者(75.68±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置PU型负压闭式引流患者1周内共1例患者中途因负压引流不畅更换敷料,采用PVA型负压闭式引流者中途共7例因引流不畅及敷料干燥更换敷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U型负压闭式引流来覆盖、固定会阴部游离皮片所取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PVA型负压闭式引流者。
作者:廖学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盆腔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DIE)的临床疼痛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993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经腹腔镜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DIE的100例生育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证实病灶多位于后盆腔,按病灶是否累及阴道穹窿或直肠分为单纯型(85例)、穹窿型(8例)、直肠型(7例),分析三种不同类型DIE的疼痛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类型的DIE痛经发生率及程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穹窿型DIE发生性交痛(75.0%)及肛门坠胀(88.0%)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直肠型DIE大便痛发生率高(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穹窿型出血多(110.5±22.4)mL,直肠型手术时间长(88.5±30.4)min,副损伤率大(14.29%),术后住院时间长(7.7±2.1)d,随访观察出术后复发影响因素与是否药物辅助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病灶是DIE治疗的主要手段,术后疼痛缓解时间与手术切净的程度相关,但该类手术困难,手术副损伤风险大,故保守性手术+药物治疗是具卫生经济学价值的治疗方式。
作者:贾继刚;杨益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郑氏伤科中药外敷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急性期钙化性岗上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配合局部外敷郑氏伤科中药二黄新伤止痛软膏治疗急性期钙化性岗上肌腱炎36例患者,为了观察疗效设立对照组36例,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结果电针配合局部外敷郑氏伤科中药二黄新伤止痛软膏组疗效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1)。结论两种方法均有效,但电针配合局部外敷郑氏伤科中药二黄新伤止痛软膏组疗效更佳。
作者:王小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像进食、饮水一样,睡眠也是人类不可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而睡眠障碍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危及生命。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睡眠障碍性疾患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医疗及公共卫生问题而得到人们的关注。在2005年出版的国际睡眠疾病分类中睡眠疾病高达90余种[1],其中常见者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国人中的患病率均很高,一些少见睡眠疾患如发作性睡病等也逐渐被认识[2]。在国际上,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以睡眠疾病诊疗为主的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睡眠医学已经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3],但这都有赖于对睡眠呼吸障碍的认识,加强对睡眠呼吸疾病的诊疗也是促进我国睡眠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
作者:韩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人附睾蛋白4(HE4)和糖链抗原125(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13例卵巢癌、107例盆腔良性疾病和168健康对照血清HE4和CA125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HE4和CA125水平显著高于盆腔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 P<0.05)。以健康人群为对照,血清HE4对卵巢癌的灵敏度( SEN)、特异性( 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2.6%、100.0%和89.0%,血清CA125对卵巢癌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7.9%、94.6%和87.9%,血清HE4/CA125并联试验对卵巢癌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84.1%、94.6%和90.4%。以盆腔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血清HE4对卵巢癌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2.6%、91.6%和81.8%,血清CA125对卵巢癌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77.9%、83.2%和80.5%,血清HE4/CA125并联试验对卵巢癌的SEN、SPE和准确度分别为84.1%、80.4%和82.3%。 HE4对Ⅰ期卵巢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CA125( P<0.05)。结论对卵巢癌诊断,血清HE4具有较高的特异度,血清CA125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HE4对卵巢癌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是Ⅰ期卵巢癌诊断的较好标志物。
作者:朱文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对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至12月我院收治翼状胬肉手术患者219例分成A组(120例)和B组(99例)。 A组患者在常规讲解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配合要点的护理基础上术后给予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7d,B组患者按常规护理强调术后注意事项,观察软性角膜接触镜对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术后疼痛感42例,有效率65%,异物感28例,有效率76.7%。 B组患者术后疼痛感65例,有效率35%,异物感73例,有效率2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手术后患者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及眼部刺激症状。
作者:高玉英;杨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学基础。方法将20例经病理证实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术前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结果涎腺粘液表皮样癌超声表现为有16例(80%)境界不清晰,17例(85%)形态不规则,18例(90%)回声不均匀,内有极低回声或无回声,后方回声稍增强或显著增强。彩色多普勒显像,16例(80%)内部出现丰富血流,其病理基础是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大量瘤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腔,囊壁衬里含粘液样细胞,囊腔内含粘液。结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具有涎腺恶性肿瘤常见的声像图表现,也存在本病较为独有的特点。
作者:张惠;向素芳;邓立强;蔡志清;魏秋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踝部周围骨折应用腓骨中下段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技术,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踝部骨折患者54例,其中腓骨远端骨折均采MIPPO内固定技术。应用AOFAS评定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其中5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2.1±0.5)年。按AOFAS评定标准:优48例,良4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8.8%。结论腓骨中下段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技术治疗踝部周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有效,踝部感染率低、中后期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
作者:巫宗德;彭亮;王小兵;张宇;刘亮;魏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现代睡眠医学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睡眠医学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1953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快速眼动睡眠;1968年,睡眠分期国际标准图谱出版;上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进行睡眠监测,成立了专门诊治睡眠疾患的睡眠中心;80年代初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技术及悬雍垂咽软腭成形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在SAS的治疗方面取得突破。
作者:陈宇洁;林晖;李勇;杨凌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单侧腰麻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80~99岁,ASA分级Ⅱ~Ⅲ级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分两组,单侧腰麻组( A组)和常规腰麻组(B组),均以0.375%重比重布比卡因2mL为麻醉药,分别评定麻醉效果,记录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术始、术毕双下肢的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均满意。 A组低血压、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P<0.05),A组各时点健肢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患肢(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效果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可行而效果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熊朝晖;陈运良;秦素兰;王波;刘文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对前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进行缝线栓结固定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对28例前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行骨折解剖复位缝线固定术,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3岁。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按Meyers-McKeever分型为II型7例,III型16例, IV型5例;术前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55.3±1.6)分。患者受伤后到入院的时间分别为1~48周,平均为37周。采用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后,在前交叉韧带定位器引导下,经胫骨上段前内侧创建骨隧道,沿骨隧道将2号Ethibond缝线引入关节腔,利用肌腱线紧密打结,将撕脱骨块解剖复位固定。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骨折块松动脱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6个月。 X 线片检查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术后12个月复查Lachman 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正常者26例,伴有轻度活动受限者2例。术后12个月Lysholm 评分为(92.5±2.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t=42.220,P=0.000)。结论关节镜下前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行缝线固定的手术方法创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实现ACL胫骨止点解剖原点重建,恢复ACL正常生理功能。
作者:李伟;杨丽娜;谢美明;潘显明;权毅;刘金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提高肾上腺偶发瘤( A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健康体检或肾上腺疾病以外原因就诊发现的86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86例AI患者中84例(97.7%)接受手术治疗,后腹腔镜手术55例(64.0%),其中4例中转开放手术,有内分泌功能肿瘤37例(43.0%),术后病检确诊皮质腺瘤40例,嗜铬细胞瘤24例,髓性脂肪瘤8例,囊肿5例,皮质腺癌2例,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2例,转移性肿瘤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81例良性肿瘤随访1~6年未见复发,3例转移性肿瘤均在2年内死于原发肿瘤,2例皮质腺癌中1例术后11个月死于广泛转移,1例随访2年3个月仍存活。结论影像学检查结合内分泌检测有助于AI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明确诊断的<3cm的肾上腺囊肿、血肿及髓性脂肪瘤可随访观察除外,其余AI均应积极手术,腹腔镜手术是AI的首选术式。
作者:贺凯;王耀东;袁光亚;何苑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急性盆腔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莫西沙星400mg/d,先静脉给药3d,待病情好转(改善)或体温正常后8h,改为口服,剂量不变,疗程14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300mg+甲硝唑500mg,静滴,每日1次,共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6.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3.05±1.67) d、静脉给药时间(6.78±1.23)d、住院时间(9.12±1.56)d均短于对照组的(4.82±2.01)d、(14.00±0.00)d、(17.98±2.67)d(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6.52%低于对照组的23.91%。结论莫西沙星单药治疗与左氧氟沙星加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案相比,临床疗效高,发生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余小容;李建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方法2010年2月至12月成都地区城市和农村35~70岁中老年社区人群为抽样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32名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调查。结果①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总患病率为19.09%,其中城市患病率27.09%,高于农村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城市与农村糖尿患者群血脂异常检出率高(80.00%,6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城市高血压检出率高于农村,城市高血压前期检出率低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④城市与农村糖尿患者群合并超重或肥胖均较高(55.27%,5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异常是成都地区城乡糖尿患者群共同的重点干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城市糖尿患者群的干预重点,高血压前期是农村糖尿患者群的干预重点。
作者:周新平;邹川;廖晓阳;邓文清;刘健康;赵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浸泡液鼻饲、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降低死亡率。
作者:冯晓东;张世杨;徐元英;陈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引流液登记的合格率。方法首先成立以管理体温单上引流液登记为目的的品管圈,根据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目标,制定对策,应用品管圈活动管理引流液登记。结果从2013年10月20日至2014年2月20日对引流液登记进行品管圈管理后,引流液登记的合格率由活动前的86%上升到96%。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引流液登记合格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顾琼;任燕;赵华岚;朱科第;邹静;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 MC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至2013年收治的15例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状况,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异时性多发性结直肠癌病例占同期所有收治结直肠癌的1.26%(15/1189),占多发性结直肠癌的36.59%(15/43),平均间隔时间为3.2年,均为肠镜随访发现,15例首次均行手术切除,再发癌以Dukes B期多见。结论异时性多原发性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点突出,应重视术后肠镜复查,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谷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门诊的100例乔本氏甲状腺炎的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95%)甲状腺对称性弥漫性肿大,89例(89%)的甲状腺回声降低,15例(15%)内部可见结节。结论对桥本甲状腺炎,二维图像具有特征性声像表现,CDFI能显示病灶内丰富的彩色血流,同时结合特异的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可作为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孔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PH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PPHN患者32例,根据有无使用西地那非分成2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治疗,西地那非管喂给药,0.5~1mg/(kg·次),6~8h1次,每次用药前后30min监测血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3d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 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的变化,肺动脉平均压(PAMP )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3d,治疗组肺动脉平均压(PAMP )、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O2、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8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结论口服西地那非治疗PPHN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血氧饱和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研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 SOCS-3)在慢性肝损伤中的表达,为阐明其在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CCL 4法构建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肝脏组织SOCS-3的表达。结果慢性肝损伤组SOCS-3 mRNA相对表达量及SOCS-3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肝损伤中,随着肝脏损伤加重,因炎症因子持续刺激,SOCS-3表达逐渐增加,提示SOCS-3在慢性肝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千;邓存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