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民;符积勤
目的:优选栀黄利胆胶囊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栀子苷结合干膏得率为优选指标,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加水量为重点考察因素,优选栀黄利胆胶囊的水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第一次1.5 h ,第二、三次各1.0h。结论:所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
作者:许建强;董鲜红;冯一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温肺散寒化痰止咳类中药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20例感染后咳嗽之肺气虚寒型患者分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治疗组60例以玉屏止咳汤(黄芪、防风、白术、干姜、麻黄、杏仁、紫菀等)口服治疗,对照组60例用美敏伪麻口服溶液治疗,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 <0.01);2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治疗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肺散寒化痰止咳类中药对感染后咳嗽之肺气虚寒型有较好疗效,可达减轻症状缩短疗程效果。
作者:王玉丽;赵林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人参、赤芍、蜈蚣、全蝎、冰片、?虫等)治疗本病;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及对微循环功能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67.44%,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1.39%,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60.4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治疗后对微循环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陈小紫;张宇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本院确诊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介入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用益气活血软坚解毒中药汤剂加介入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后肝功能、治疗后临床各毒副反应改善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各毒副反应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生存质量稳定率及提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缓解症状,可有效改善临床毒副反应及提高生存质量,对抗化疗对肝功能造成损伤,改善肝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从肾虚血瘀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补肾活血方配合常规保守疗法(包括平卧硬板床休息、理疗、腰椎牵引、按摩、针灸及中药熏蒸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扶他林缓释片配合常规保守疗法治疗。7d为1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1周后,两组间VAS及OD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间VAS及OD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从肾虚血瘀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缓解腰腿痛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王志明;吴俊哲;杨雄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舒经止痛颗粒对寒凝血瘀症痛经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模型成功后给予舒经止痛颗粒高、中、低3个浓度,观察供试药对该模型症状的治疗作用;给药结束后取血,观察供试药对大鼠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的影响;取大鼠子宫制成组织均浆,按NO试剂盒说明书的实验步骤严格操作,观察供试药对大鼠子宫均浆NO 的影响。结果:舒经止痛颗粒能够明显减少催产素所致大鼠扭体反应发生次数,延长痛觉反应潜伏期,具有镇痛作用;对寒凝血瘀型大鼠的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升高大鼠子宫组织中NO水平。结论:舒经止痛颗粒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朱莉;赵锐;安军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菖麻舒颈汤配合四步仰头牵扳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246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菖麻舒颈汤(石菖蒲、天麻、半夏、茯苓、泽泻、白术、葛根、僵蚕、地龙、羌活、薏米、牛膝、威灵仙)配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70.1%;总有效率95.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肝肾,强筋骨,息风定眩的功效。
作者:李永志;雷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合蠲痹汤化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组31例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蠲痹汤化裁配合甲氨蝶呤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疾病疗效比较和中医证侯疗效比较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配合蠲痹汤化裁能够缓解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与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疗效可靠。
作者:牛静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面神经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自制中药贴剂、辅以针灸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任继欣;李雪梅;王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推拿与针灸分阶段治疗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前期采用远端取穴,后期局部取穴针刺治疗,结合推拿放松局部软组织,并结合推拿弹拨、理筋类手法治疗腰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36例。结果:总有效率97.22%。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强筋壮骨,通经活络的功效,能缓解腰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活动的作用。
作者:董忠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通络活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30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控制血糖药、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肌注胰激肽原酶等)治疗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通络活血汤加减(黄芪、桂枝、当归、白芍、丹参、地龙、蜈蚣、鸡血藤、川芎、甘草等)治疗本病,观察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5.4%。结论:通络活血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组。
作者:邓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不安腿综合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美多巴,并观察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勇;薛志欣;王理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应用加味退黄汤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肝泰乐、肌酐片,静脉滴注能量合剂、维生素c保肝、降酶并加服加味退黄汤(茵陈、白术、茯苓、丹参、赤芍、川芎、虎杖、柴胡、五味子、女贞子、甘草)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及肝功能改善情况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退黄汤配合基础疗法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具有明显的退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作者:支晓艳;陈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路波主任医师用调中之法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整理临床经验。结论:运用调中之法即温中祛寒法、扶土抑木法、补气升阳法运用于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疗效显著,为临床辨治杂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宋诞;路波(指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糖肾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IV期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用糖肾胶囊(治疗组30例)和厄贝沙坦(对照组30例)治疗IV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两组均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进行。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前后24 h尿蛋白、不良反应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尿常规、24 h尿蛋白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 P<0.05或P<0.01),对照组在以上几个方面也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 P<0.01)。结论:糖肾胶囊能明显降低尿蛋白。
作者:张江伟;洪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介绍了本院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思路,认为起因多因火、因气、因血。治疗需治火、治气、治血。常用的选药特点清解热邪需辨虚实、调肝理气不可攻伐过度、健脾补虚需补而不滞、补肾滋阴以化生肝血、止血不留瘀,消瘀而不动血。辨证论治分型分别为血热妄行证、肝胆火旺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
作者:杨淑莲;李欲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急救处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62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通络方(玄参、山药、丹参、黄芪、五味子、杜仲、葛根、地骨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3.8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糖、尿酮体等指标恢复正常所用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通络方配合急救处理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作者:罗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降糖通脉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本院门诊确诊为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降糖通脉胶囊(黄芪、太子参、生地、熟地、泽泻、牡丹皮、当归、赤芍、茯苓、鸡血藤)口服治疗2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NCV)、温凉感觉测定、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血糖浓度以及整体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MNCV水平显著较高。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缺氧状态,对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都增强;王文娟;杨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对糖尿病所致抑郁患者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状病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99例,治疗疗程共6周。在第0、6周分别对患者进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婚姻质量问卷(Olson)评定,进行两组间的差异比较。结果:治疗组EN RIC H总分、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方式、FAD总分、情感反应、行为控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1、2.23、2.41、2.26、2.19、2.37,P<0.05);第6周两组间ENRICH总分、婚姻满意度、解决冲突方式、FAD总分、情感反应、行为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5、2.28、2.33、2.19、2.27、2.16,P<0.05)。结论:心理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
作者:亢晓燕;焦宁波;陈元堂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浅述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方法:介绍中医古籍对更年期综合征病机和症状的记载,思辨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结论: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其“本”主要为肝肾不足,阴阳两虚基础上的阴阳失衡;其“标”为五脏功能失调变生的气、火、痰、瘀等病理产物。
作者:贾曼;刘慧聪;徐莲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