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4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分析

张施远;游潮;吴颖妍;刘进平;张家明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颅内血肿
摘要:目的 总结134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探讨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疗效.结果 手术治疗134例,1周内死亡16例(11.9%),随访6个月以上,按GOS评分,恢复良好印例(44.8%),中残29例(21.6%),重残6例(4.5%),植物生存5例(3.7%),死亡10例(7.5%).结论 早期,彻底手术减压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小骨窗手术比较有利于术后功能改善.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随机对照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 了解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体脂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4mg/d,n=30)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30),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脂联素等.结果 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治疗,均能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胰岛素用量(P<0.05),罗格列酮治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明显(P<0.05),同时臀围、体重、体重指数增加(P<0.05),但腰围及腰臀比无明显变化(P>0.05).二甲双胍治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能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体脂分布;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体脂分布无明显影响.

    作者:胡茂清;田浩明;张俭;吴文莉;周贤会;赵万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妈咪爱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 及早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预防胆红素脑病.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妈咪爱口服.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60.68±23.5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40.35±22.28)μmol/L(P<0.01).妈咪爱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结论 妈米爱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辅助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丙泊酚、羟丁酸钠用于婴幼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丙泊酚及羟丁酸钠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并对其优缺点作全面分析.方法 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83例,局部表麻5例、羟丁酸钠麻醉组45例、丙泊酚组33例;麻醉诱导雏持:羟丁酸钠组用氯胺酮1mg/kg、羟丁酸钠40~70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组用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1~2mg/kg静脉注射,维持用丙泊酚8~10mg/(kg·h),均行咽喉部表面麻醉,支气管镜侧孔连接氧气或作喷射通气.结果 两组麻醉均顺利,术后苏醒时间,羟丁酸钠组(62±11)min,丙泊酚组(16±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使用羟丁酸钠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麻醉方法 ,而丙泊酚起效迅速、苏醒快,具有一定的优点.

    作者:周乐顺;欧珊;白树荣;林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军队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做法和成效

    我院是武警部队一所综合性小医院,在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上与毗邻的大医院有一定差距,但经过我们积极努力的探索,我们认为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有广阔的潜力和前景[1],现将我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做法和成效.

    作者:杨继飞;段霄燕;李广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2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在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12.5mg,2次/d,1周后改为25mg,2次/d治疗,两组对照比较治疗前后静息心率、心功能分级等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倍他乐克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倍他乐克组在改善静息心率、改善心功能上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倍他乐克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曾洪燕;刘天虎;晏明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下肢静脉曲张TriVex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 总结静脉曲张微创刨吸术(TviVex)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方法 241例(348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TriVex手术系统行静脉曲张微创刨吸术.结果 患者术后住院3~14d,平均5.8d.术后40条肢体出现皮下血肿,4条小腿蜂窝组织炎,1条肢体深静脉血栓,随访2条肢体静脉曲张复发.结论 TriVex术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美容效果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优点.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武国;陈开;戴毅;郑江华;刘崇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舌痛常见病因的分析

    舌痛是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率约为5‰.舌痛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1~60岁达高峰,相同年龄段中,女性舌痛的发生率均高于男性.

    作者:刘加林;王人可;梁传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切口外侧入路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探讨小切口外侧入路交叉克氏针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1年3月起应用该方法治疗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48例,通过肘外侧小切口入路,术者食指伸入骨折前方帮助复位维持固定骨折,引导克氏针钻入的方向.运用电钻克氏针能有效的掌握克氏针进入的方向和深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骨折均4~6周达到临床愈合.根据Flynn评分标准,获得了89.6%的优良率.结论 该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钟泽莅;谭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幼泻宁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检查幼泻宁颗粒中白术、干姜、车前草.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结果 能准确对白术、干姜、车前草进行鉴别.结论 本方法 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品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何世芬;国圜;程世琼;王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TAT皮试阳性行脱敏注射时发生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38岁.因头皮裂伤入院,行清创术后需要注射TAT.注射前按要求配制标准浓度皮试液,并严格按操作规程于前臂内侧注射0.1ml(含15IU)皮试液,20min观察皮试结果显示:局部皮丘发红超过4cm,皮丘明显增大,无自觉不适.

    作者:顾琼;任燕;肖红英;王素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心房纤维颤动或阵发性室上速,首剂给予胺碘酮150mg,10min内缓慢注入,15~30min若无效,再重复突击量150mg,必要时电复律,随后以1.0~1.5mg/min静脉滴注维持,依病情逐渐减量,静脉应用同时加用口服胺碘酮 600mg/d.静脉用药期间持续心电、血压监测.每日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测量心率、PR、QTc间期及QRS波时限.结果 第1个24h胺碘酮静脉平均用量为(920±167.4)mg,维持静脉点滴平均(4.3±1.7)d,总有效率93.5%,静脉应用早期对PR、QRS、QTc间期均无明显影响.用药期间无因胺碘酮导致或加重的心功能不全.结论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用药过程要注意监测心率、节律及血压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特别要定期检查肺及甲状腺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及处理相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施凯奕;苟丽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以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重,其致死率高达30%.近年来虽然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未完全阐明.为了弄清楚这方面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大量应用动物模型对急性胰腺炎进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而动物模型设计的首要原则是要求所涉及的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尽可能相似[1].因此,有必要对人类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有所了解.常见的病因有梗阻、过量饮酒、暴饮暴食、高钙血症、创伤、胰腺缺血等,以上病因可能导致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胰液排泄障碍,胰腺血液系统循环紊乱和生理性胰蛋白酶抑制物减少,它们可通过共同机制使胰酶激活并消化胰腺自 ,身,而引发急性胰腺炎[2].国内外许多学者依据这些学说制备出了许多简单可行的动物模型.这些制备方法 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即在体和离体.本文主要讨论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概况.

    作者:赵文堂;唐文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低场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探讨(附26例分析)

    目的 评价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低场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6例0.2T低场MRI诊断,经病理证实的肝癌.巨块型11例,结节型8例,弥漫型2例,转移性5例.结果 肝癌的MRI表现有以下特征:①在T1WI上信号强弱不均匀,低于正常肝组织,肿瘤发生坏死出血或脂肪变性时,可见不规则高信号;在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②肿瘤有假包膜时,T1WI显示较理想,表现为瘤周低于正常肝组织和肿瘤的线条状低信号影;③注射Gd-DTPA强化多不明显.结论 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低场MRI是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 .肝癌应注意与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囊肿、肝平滑肌瘤、肝再生结节等鉴别.

    作者:宋立江;程钢;白小红;蒋飞;陈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推注式植入的对比观察

    目的 评价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推注式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150眼)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3.2mm切口推注式植入,观察术后视力,散光变化,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术后前房炎症反应等.结果 与150例150眼3.5~4.0mm 切口折叠镊式植入相比较.结果 推注式植入组术后1d视力≥0.5者112只眼(93.3%),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1周角膜散光值(0.93±0.50)D,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周房水闪辉阳性率为1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推注式植入具有术后视力恢复更快,更好,散光变化更小,术后炎症反应更轻,人工晶状体损伤更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德伦;钟守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以肌苷、门冬氨酸钾镬、维生素C加至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150mg口服,3次/d共4周.结果 治疗组在ALT、TB恢复正常率及主要症状的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对病毒性肝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路钧;路钢;段炬萍;陶朝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显微手术结合伽玛刀治疗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的大型垂体腺瘤

    目的 探讨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的大型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视力、视野,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其复发率.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治疗组52例有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大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先经额下显微手术行视神经减压、尽可能全切肿瘤,残余肿瘤术后行伽玛刀治疗,并辅以药物调节内分泌紊乱;对照组23例患者则不辅助伽玛刀治疗.结果 治疗组52例患者手术全切10例,全切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余大部分切除肿瘤、视神经减压后,残瘤经伽玛刀治疗.随访12~60个月,患者视力视野多能改善或恢复,内分泌紊乱得到改善,治疗组尚未见肿瘤复发者,对照组则有7例患者复发,二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有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大型垂体腺瘤应首选手术行视神经减压术,以达到改善或恢复视力、视野障碍;若全切困难,不可勉强,首要使肿瘤上极与视交叉间距离适于伽玛刀治疗,其次肿瘤大直径≤3.0cm,既减少术后并发症,又可以辅以伽玛刀治疗提高肿瘤控制率,减少药物用量甚至停止用药,而普通放疗宜谨慎施行.

    作者:李先全;蒋正方;吴贵强;张映辉;贾东;何能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经鼻内镜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双径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4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经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及尖牙窝入路手术.结果 4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肯定、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许超;何刚;李正权;汪晓玲;廖素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在心律失常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51例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并对围手术期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进行密切观察.结果 51例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对心律失常又需外科手术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可明显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扩大手术适应证.

    作者:陈安芳;钟远伦;李兴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在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对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B超诊断为输尿管上段扩张的56例患者行螺旋CT平扫,将数据传至工作站,采用大强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重建输尿管立体影像.结果 53例输尿管全程显示,其中泌尿系结石46例(82.1%);非结石病变7例(12.5%),对输尿管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94.6%,并可充分而直观地显示病变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CTU重建图像清晰,对输尿管结石、肿瘤或其他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海峰;陈刚;汪自力;彭秀坤;易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显微输卵管成形术治疗继发不孕症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显微输卵管成形术治疗继发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对65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显微输卵管成形术并加防粘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一般输卵管成形术治疗,不用防粘液.结果 两组在术中出血(50~150ml,100~300ml)、1个月后输卵管复通率(96%,72%),受孕率方面(34.28%,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显微输卵管成形术治疗继发不孕症能提高受孕率;适应证的选择是影响术后输卵管复通率高低的重要因素,而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是影响术后输卵管复通率高低的关键.

    作者:刘平;陈星尧;贾蜀云;徐永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