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IA测定尿游离皮质醇及其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建立

黄慧;谢腾峰;张国福;熊中云;田浩明

关键词:放射免疫法, 尿游离皮质醇, 萃取
摘要:目的用放射免疫法来测定人尿游离皮质醇并建立其正常值范围.方法收集34例正常受试者24h尿液,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其尿中游离皮质醇量,并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24 h尿游离皮质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是20.26~127.55μg/24 h.结论放射免疫法测定尿游离皮质醇较为简单、准确,但该方法尚待进一步完善.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OB/BTG家族的结构、功能及其与恶性肿瘤关系

    细胞周期是受增殖基因及抗增殖基因双重调节的,这两种基因表达失衡可导致肿瘤的发生.起初,人们认为许多恶性肿瘤是由于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所致,但是近研究表明抑癌基因功能的缺失是肿瘤发生的主要途径.TOB/BTG家族具有抗增殖活性,它们负调控细胞周期的进行.因此,对于TOB家族作为侯选抑癌基因进行研究.本文就近年来TOB基因家族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吴殿超;周总光;陈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时间治疗与常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

    目的在没有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条件下,提高疗效,增加耐受,减少毒性已经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键.本文通过时间治疗和常规治疗的对照,观察两种方法治疗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4例晚期NSCLC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时间治疗组两组,通过EPI(依托泊苷、顺铂、异环磷酰胺)治疗,常规治疗组在上午8时开始治疗,而时间治疗组在晚上8时开始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时间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疗效较好,而不良反应较小.结论时间治疗可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NSCLC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光明;胡欣;文世民;任大成;潘荣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9例报告

    由于近年来影像学诊断的发展及临床认识的深入,发现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即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并不罕见.诊断及手术方式选择也可术前确立,手术趋于局限化.现就近3年我院收治的9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治疗加以分析、讨论.

    作者:王立;钟凤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结肠癌性穿孔7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总结10年间48例结肠癌性梗阻治疗的经验,其中,癌性穿孔7例(14.58%).方法在术中均采用结肠准备,5例采用Dnolley方法术中肠道准备(71.42%),2例采用徒手排空肠道内容物(28.57%)后消毒吻合.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吻合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乙状结肠吻合术5例;乙状结肠及部分直肠切除、降结肠直肠吻合术1例.结果吻合一期愈合5例(71.42%),行姑息切除、近端肠管造口、远端闭合1例;吻合口漏术后死亡1例(14.28%);伤口感染4例,平均住院26d.结论积极作好术中肠道准备,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结肠癌性穿孔一期手术在临床上是可行的.

    作者:张崇耘;钱骏;林秀峰;李世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8例心跳骤停病人应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行机械通气,观察插管难易程度,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复苏成功率.结论食管-气管联合导管行机械通气操作简单,迅速、有效,极大地缩短了人工气道建立的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极高,在院前急救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玉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癌外科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努力,肝癌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的大肝癌的规则性切除;60年代的肝移植;70年代的小肝癌的局部切除;80年代的复发肝癌的再切除和肝癌的二期切除;90年代确立的肝癌综合治疗和新世纪重点对肝癌转移复发的防治研究,已使肝癌由过去的不治之症变为目前的部分可治[1].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大大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手术切除是获得肝癌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下面就肝癌的外科治疗进展及我所的经验作一介绍.

    作者:樊嘉;黄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格芬达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疗效观察

    近年研究表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因低血氧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等因素,大多数患者血液高凝或血栓前状态,并常易形成肺小动脉血栓,导致不良预后[1].我院呼吸内科于2003年8月至2004年3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商品名:格芬达)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叶久勤;刘耀;杨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强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处理

    原发性肝癌(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PLC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使PLC由过去的不治之症变为目前的部分可治.但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是PLC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

    作者:严律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与肝穿活检病理改变的比较

    肝穿活检对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分型及进一步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院对慢性病毒型肝炎开展肝组织活检,现将临床与病理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吴彤;孙建;刘宾;张俭;丁宁;朱红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手术治疗体会

    重症急性胆管炎是肝外胆道梗阻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老年病人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延误手术,目前病死率仍然很高.我院从1993年12月至2004年4月共收治60岁上重症胆管炎48例,现就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益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川崎病21例误诊分析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不典型病例增多,临床误诊率较高.我院自1996年2月至2004年1月收治KD 40例,误诊21例,误诊率为52.5%.现将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报告如下.

    作者:郭宝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切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

    目的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切除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14例(14眼)行小梁切除术、巩膜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及前房角成形术,观察记录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等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1个月至13个月).术后3个月,1眼发生广泛性后粘连及瘢痕性滤过泡,13眼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无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切除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并有效的治疗恶性青光眼的手术方法.

    作者:连浩;宋玉伟;代友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镍钛机用器械预备磨牙根管利于一次性根充临床研究

    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根管预备治疗后的疼痛常常会造成就诊次数的增加,甚至引起软组织肿胀,导致治疗中断或失败.采用Profile镍钛机用器械预备磨牙根管后发现根管治疗期问疼痛的发生率与手用不锈钢k型锉预备根管相比较明显减少,为一次性根充创造了好的条件.

    作者:缪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发伤预后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多发伤患者412例,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SIRS组再根据诊断标准项目符合数分为轻、中、重3组.另根据是否伴有感染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组.分别比较各组病例的病死率.预后情况以病死率作为指标.结果多发伤后SIRS的发生率为87.6%,SIRS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5),多发伤病死率随着SIRS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P<0.005).多发伤伴感染患者的SIRS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于非感染者(P<0.05).结论多发伤患者SIRS的发生以及感染与预后有关,可将SIR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作为多发伤预后判断及治疗指导的指标.

    作者:陈仿;陈宁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妊娠性急性胰腺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危险因素,指导临床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对41例妊娠性急性胰腺炎与34例非妊娠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血液流变学、血脂、胆管病变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及年龄、孕周、孕次与妊娠性胰腺炎的关系.结果妊娠性胰腺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和血脂代谢紊乱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孕周、孕次的增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和血脂代谢紊乱,胆管结石的形成、胰腺微循环障碍是妊娠性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且多个因素互相影响.

    作者:吴泓;杨家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基层医院如何预防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指因手术操作的原因对胆管造成的误伤,这是胆囊切除术用于临床100多年来难以回避的问题.大部分病例都与医生的经验不足有关.因此,基层医院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近年来胆囊切除术逐渐在基层医院普及,所伴发的胆管损伤也有增加的趋势.分析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4年1月的13年间所收治的胆管损伤83例病历,其中发生在我院的有3例(OC 1例,LC 1例),成都市各医院转院4例,省外转院2例,其余74例均来自我省的部分基层医院,调查这些医院13年来胆囊切除手术的总数后,推算出胆管损伤的发生率约2%以上,明显高于黄志强院士统计的我国发生率0.2%~0.4%的平均数[1],考虑其原因为:客观上,基层医院手术室条件(包括器械、照明、麻醉等诸多因素)相对较差;主观上讲,医生的临床经验相对较少.但因为基层医院收费较低,病人就地医治方便,收治了大量病人,为我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少量的失误与成就相比,本不应横加指责,但应追寻原因、设法改进.本文旨在与基层医院的年轻医生们共同探讨胆囊切除手术中预防胆管损伤的方法.

    作者:田伏洲;王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三种无痛技术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3种常用无痛技术在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80例ASAⅠ~Ⅱ级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不同的静脉复合麻醉:Ⅰ组,咪达唑仑加丙泊酚;Ⅱ组,氯胺酮加丙泊酚;Ⅲ组,芬太尼加丙泊酚.观察并记录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清醒时间.结果3种无痛技术麻醉效果基本相同,但Ⅰ组呼吸抑制明显,Ⅱ、Ⅲ组无明显呼吸抑制,Ⅲ组不良反应率低,清醒快.结论3种无痛技术均为胃镜检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对生命体征、清醒时间的影响及病人的感受,芬太尼加丙泊酚麻醉效果佳.

    作者:叶占勇;刘合年;白树荣;欧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心耳功能

    目的探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pulsed-wave Doppler tissue imaging,PW-DTI)技术在评价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左心耳(LAA)功能中的价值.方法30例对照组,39例风心病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PW-DTI检查.PW-DTI分析左心耳顶部DTI平均指标:收缩期峰值速率(PSVE),舒张早期峰值速率(PDVE),舒张晚期峰值速率(PDVA)及左心耳口血流速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二尖瓣轻、中、重度狭窄3组PSV、PDVE、PDVA及LAAEV均显著降低(P<0.05),而LAAFV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W-DTI是一种无创检测左心耳功能的新方法.

    作者:夏纪筑;陈锐;高玉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比较

    目的为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各6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与开腹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各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P<0.01).结论应用腹腔镜行异位妊娠手术效果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作者:陈艳;张玫琍;龚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B超诊断分析

    急性阑尾炎为急腹症中较为常见疾病.传统的影像学技术如腹部透视,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等方法虽然对少数病人诊断有帮助,但缺乏特异性,阳性率也不高[1].阑尾炎的诊断仍需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诊断,特异性仅为63.6%,灵敏度达83.6%[2 ].因此建立较为可靠的物理诊断方法,对及时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对151例临床疑诊急性阑尾炎病例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对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孔晓冰;王榆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