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丽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本文分析了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特点,以及阿魏酸钠联合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游天禄;张鹤;梅建伟;胡顺喜;陈建忠;杨光;李二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是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心脏,造成心功能受损和心律失常的一种少见继发性心肌病.本病在早期诊断较困难,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极差.由于此病常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同时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上常缺乏特征性,故易被临床医生所忽略或误诊.我院心内科在2004年先后收治心肌淀粉样变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均;陈玉成;刘兴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成批爆炸烧伤伤员救治组织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启动成都市紧急重大灾情救援系统,从本组3批81例爆炸烧伤的现场救治、救治组织领导、伤员及时合理分流、后续治疗等方面总结经验.结果3批81例伤员,治愈80例,治愈率99.99%.结论成都市急救中心和市应急办紧急重大灾情救援系统对成批爆炸烧伤伤员的救治组织效果满意.
作者:钟宇;陈大夫;李远建;勾承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男,68岁.因诊断为直肠癌,拟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直肠癌根治术,ASAⅢ级.麻醉操作:患者左侧卧位,选取L1-2间隙,常规皮肤消毒,以18G穿刺针行硬膜外穿刺,针蒂小缺口向尾侧.进针顺利,突破感明显,无脑脊液、血液流出.经确认穿刺针已进入硬膜外间隙后,缓慢注入0.5%布比卡因5ml.然后插入针芯,调整针蒂缺口指向头侧,并再次确认系在硬膜外间隙,且无血液、脑脊液外流后置入导管,置管顺利.置入导管5cm,取出穿刺针并以小纱条包裹穿刺点,粘贴薄膜.麻醉操作完成后翻转患者改为截石位,观察5min,见患者无双下肢麻痹等蛛网膜下隙阻滞征象,遂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含1/200000肾上腺素),共计12ml,麻醉平面确切,T8以下,双下肢能作运动,10min后手术开始.
作者:胡俊;杨文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和处理方式.方法对40例重复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38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宫颈衣原体(CT)DNA.结果宫颈分泌物PCR检测CT阳性率35.0%(14/40),对照组为5.25%(2/38),3年内发生重复异位妊娠者75.0%(30/40),术中见盆腔粘连者75%(30/40),IUD避孕者37.5%(15/40),不避孕和不严格避孕者62.5%(25/40).结论输卵管炎症(尤其是CT所致盆腔感染)、无避孕和不严格工具避孕为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首次异位妊娠行患侧输卵管切除及对侧输卵管结扎和术后积极治疗盆腔炎是减少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如未获有效的治疗,在应激状态下可发生垂体危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乃至死亡.垂体危象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漏诊.本文通过对1992年2月至2005年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4例垂体危象病例的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改进本病的诊治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书涛;张启谊;李春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34岁.因反复腹痛17年,复发2d伴呕吐7h入院.17年前,患者因右下腹痛诊断为阑尾炎行剖腹探查,术中未找到阑尾.术后5d开始出现脐周阵发性绞痛,右侧为甚,经保守治疗好转.其后腹痛每1~2个月发作1次,发作时可见以切口为中心的8cm×7cm包块,均可保守治疗缓解,缓解后包块消失.7年前曾因肠粘连由原切口再次手术,未能找到梗阻灶.其后上述症状仍然频繁发作.2d前再次复发入院.
作者:谭今;张翠萍;张波;陈志新;陈佳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32岁.已婚,G3P1+2.因停经70d,阴道少许流血1d,于2004年5月10日入院.入院查体:T36.4°C,P82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查体合作,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未扪及,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通畅,其内可见少许暗红色血污,宫颈膨大、扩张、变软,呈桶状,紫蓝色,宫颈内可触及面粉团感的半球性肿物,并可见暗红色分泌物流出,宫体稍增大,似与宫颈分离.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小便HCG阳性.B超检查官腔内无妊娠囊,宫颈管增粗,颈管内有妊娠囊.诊断:G3P1+2宫颈妊娠.处理先用MTX 20mg肌注,1次/d × 5d,于2004年5月15日在手术室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宫颈管搔刮术,术中大出血,不能控制而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4 d痊愈出院.
作者:王咏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女,12岁.于2004年4月14日,无明显诱因突感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腹泻.到我院外科求治,给予口服元胡止痛片,青霉素胶囊,肌注阿托品后疼痛好转.4月15日10am上体育课后又出现下腹痛,持续不缓解,11pm再次到外科给予磷霉素、山莨菪碱、静滴疼痛未减轻,B超提示下腹囊性占位于4月16日12时转妇科治疗.月经史:末次月经2004年4月1日,量中、色红、无痛经史.
作者:胥迎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性枕部减速对冲性伤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17例枕部减速对冲性伤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术后均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并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脱水、护脑、对症、支持、防治并发症等治疗.结果存活12例,其中良好5例,中残3例,重残4例,死亡5例.结论老年性枕额对冲性伤是一种较为危重、复杂及特殊的颅脑损伤,及时充分的开颅减压术是救治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旭;黄志雄;关国梁;刘成辉;林启明;林倩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机械通气抢救呼吸衰竭的应用,由此产生了呼吸机一系列相关性并发症.小儿尤其新生儿,急危重患儿,由于免疫力低,自身防御机制差,运用机械通气时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尤高.为了进一步探讨一系列相关并发症的病因及相应防治措施,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机械通气患儿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则易导致骨折,在治疗上较困难,现结合文献报道及我院以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肱骨近端骨折1例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胡炜;项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我院干部科自2000年3月至2002年4月收治老年非小细胞肺癌42例,对其进行了化疗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以及治疗前后的护理过程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谭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重组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vMIP体外抗猴艾滋病毒SIVmac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分别在SIVmac接种前后将敏感细胞系与重组vMIP作用,检测细胞系病变(CPE)情况和病毒滴度水平,培养上清P27抗原水平.结果先用重组vMIP处理过的细胞,病毒感染后细胞病变程度很轻,培养上清P27抗原和病毒滴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先感染病毒再用重组vMIP处理组,病毒P27抗原水平和细胞内病毒滴度水平也显著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如先用重组vMIP处理后感染病毒组.结论重组vMIP有明显的抑制病毒进入靶细胞和保护靶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作用,进入靶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已感染细胞的病毒抑制作用;说明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止病毒进入靶细胞,同时可能也通过某种机制抑制细胞内SIVmac病毒的产生.
作者:闫莉;孙晗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影响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方法对214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自然条件、病情轻重、卒中知识和就诊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结果 72例(33.5%)患者早就诊.早就诊与用救护车(P<0.05)、有卒中史(P<0.05)和病情轻重(P<0.05)有关.结论广泛开展卒中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增加早就诊患者人数,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和更好的康复.
作者:张蓓;张红;刘琴;徐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几种相关疾病血中尿酸浓度的变化和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高三酰甘油、50例糖尿病、5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50例健康体检者测定其空腹血中尿酸浓度,分析尿酸在这几种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与疾病的相互关系.结果糖尿病组、高三酰甘油组、高血压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尿酸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高血压与其他各疾病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尿酸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上述几种相关疾病中,血尿酸浓度明显升高,以高血压为显著;与血压控制良好呈负相关.建议这几种疾病在监测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同时应检测血尿酸浓度的变化.
作者:沈漪萍;江泽友;陈淑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患者,男,23岁.因左下肢、面部、左手火焰烧伤30h入院.入院查体:T 36.5℃,HR 80次/min,R 20次/min.面部及双耳散在创面及小水疱,基底潮红;左手背、左大腿多数大水疱,渗出多,基底潮红;左小腿基底红白相间,可见小树枝状血管栓塞.双眼角膜及结膜正常.入院诊断为面部、左手、左下肢15%Ⅱ~Ⅲ度(Ⅲ度3%,深Ⅱ度7%,浅Ⅱ度5%)火焰烧伤.左手包扎,其余部位磺胺嘧啶银涂抹,以及各种常规处理后,于伤后第6天行左小腿切痂植皮术.
作者:严小蓉;陈俊杰;岑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以确定等离子手术是否可以取代传统的腭咽成形术.方法80例确诊的患者在局麻下行软腭腭垂舌根等离子打孔消融术.结果主观症状明显改善.术后2周口咽腔恢复正常形态.术后1个月,睡眠状态下心电监护仪监测,平均SaO2≥95%,术后6个月SaO2≥89%.有效率达92.5%.结论等离子消融术可以应用于临床,并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陈辉;郭朝先;郑天其;刘鹤;曾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8例抑郁症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予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GI-SI)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与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疗效接近,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结论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药,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第一线药物使用.
作者:林卓毅;余英仪;陈永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院2004年临床标本中的细菌耐药趋势,探讨临床用药对策.方法对501份临床标本所分离出的22种307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结果病原茵分离率为60.20%,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6.6%,革兰阳性茵为29.0%、真菌为24.4%.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16.1%(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茵和大肠埃希茵),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55.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71%,耐万古霉素肠球茵为3.3%,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为7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茵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产超广谱-内酰胺酶茵对三代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呈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抗生素呈多重耐药,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茵.结论细茵对抗生素呈多重耐药日益严重,临床微生物工作者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诊疗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
作者:朱应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