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廷锡;王国丽;蔺敏;夏仲楠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消化系统危急重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病程初期常合并急性肺损伤(ALL),随着病情进展,ALL逐步加重,出现急性呼吸衰竭(ARDS),是早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关于SAP合并ALL的机理极为复杂,治疗困难。本文通过对我科¨例SAP合并ALL的治疗观察探讨其发生机理及治疗进展。
作者:范福山;黄宗文;蒋俊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头孢曲松与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有效及经济学意义.方法选择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头孢曲松与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组(A组)和单用头孢曲松组(B组),每组30例.A组使用头孢曲松1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7天,病情稳定后换用氧氟沙星0.4静滴,每日1次,再治疗7天.B组单用头孢曲松1g静滴,每日2次,疗程14天,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结果A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3%和77%,B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和71%,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结论头孢曲松与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而且经济.
作者:余祖蓉;章媛媛;卢登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18岁.因突发腹痛,大量柏油样便.1998年10月急诊收住院.查体:生命体征尚平稳,面色苍白,贫血貌,中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Hb60g/L,WBC9.9×109/L,NO.90,大便RT:OB试验卅,RBC卅.入院后经积极保守治疗,止血、输血、经胃管内灌注止血剂等措施无效,遂于当日在持硬膜下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十二指肠悬韧带约80cm空肠内壁处见一直径约0.5cm3瘤体伴活动性出血,远端肠部充满陈旧性血液,行瘤体切除.病理诊断:空肠血管瘤,住院12天,痊愈出院.
作者:马晋;陈冬斌;孙德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患者,42岁.因周期性头痛、声嘶、失声5年,于1999年12月7日就诊,自1994年起,每于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出现头痛,左侧明显,有时累及右侧,呈搏动性跳痛,伴恶心,不愿睁眼,且出现声音嘶哑、构音不清,严重时失声,偶有饮水呛咳,左侧上、下肢麻木,无活动障碍,月经来潮后疼痛逐渐减轻,声嘶及失声好转,肢体麻木消失,共持续7~10天左右消失,下次月经来潮时及出现类似症状,反复发作,就诊前2天月经来潮又发生左侧及顶部头痛及声音嘶哑.月经史:周期,经期均正常.即往史:20+岁时有2~3年偏头痛史.
作者:何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45岁.因双眼视力逐渐减退5年,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入院.曾准备在局麻下手术,因患者极不合作而作罢.于2000年4月19日在全麻下行左眼晶体摘除和小梁切除术.患者术前有慢性支气管炎,喜高枕,且常感疲乏无力.术前BP14/10kPa,P80次/分.血常规:Hb69g/L,RBC3.43×1012/L,WBC3.2×109/L.电解质未查、体重50kg.麻醉选择气管内全麻,麻醉诱导用2%硫贲妥钠20ml,继以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6mg,均静脉推注,气管内插管顺利,用Ohmeda110型麻醉机进行麻醉.麻醉维持用普鲁卡因复合液(2%普鲁卡因250ml+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6mg)静脉滴注,滴速为普鲁卡因0.7mg@kg-1分钟,并间断吸入少量安氟醚.
作者:陈星菊;蒋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4岁.入院前2年因右上腹胀痛不适在外院诊断为肝囊肿行囊肿开窗术.1年前,患者肝囊肿复发在我院2次行囊肿开窗术,术后出现胆瘘,经处理治愈出院.1月前,患者腹胀再次入院诊断为肝囊肿复发伴腹水,2次抽吸出淡黄色粘稠状腹水分别为2000 ml及4000ml,出院后半月,患者腹胀再次加重入院.查体:腹膨隆呈蛙状,腹肌稍紧,右上腹深压痛,移浊(+).B超示:右肝多发囊肿、腹水.CT示:右肝多发囊肿,大量腹水原因待查?囊肿引流管造影示:肝囊肿与肝内胆管相通可能性大;腹水常规检查呈渗出液;其他检验结果无异常.
作者:王晓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43岁,彝族.因8+孕月死胎反复引产失败,于1996年3月8日转入我院.患者自述停经8+月,胎动消失11天.于2月27日到当地县医院就医,经临床及B超检查,诊断晚孕死胎.收住院治疗.经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2次,利凡诺羊膜腔外注射1次,2%催产素静脉滴注2次等方法引产,均未成功发动宫缩,于3月8日转送我院.既往体健,G5P4均为在家自然分娩.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膨隆似足月孕大小,无压痛,肝脾未扪及.产科检查:宫底剑脐之间,无宫缩,胎心未闻及,胎位不清,阴道无流血、流液,宫口未开.辅助检查:B超示宫内孕头位、死胎.
作者:张锐;谭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及脯氨酸肽酶(PLD)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肺纤维化患者和20例健康人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PCⅢ及CⅣ的含量;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PLD含量.结果肺纤维化患者血清中PCⅢ及CⅣ含量明显增高,同时PLD含量亦增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肺纤维化患者血清PCⅢ、CⅣ及PLD的水平可作为反映肺纤维化改变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佑娟;罗炎杰;陶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现代医学已进入亚分子研究时代,尤其是1988年,当牛津大学生化系的德韦克首先提出糖生物学(Glycobiology)这一新名词以来,标志着对糖及糖缀合物(包括糖蛋白、糖脂和蛋白聚糖)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世界生物学研究的新热点.1糖生物学与现代生物医学的关系糖生物学的定义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组成部分糖链为对象,研究它在多细胞生物高层次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生物体内的生物活性寡糖大多通过糖链与另一种或几种糖缀合物结合在一起.已有不少研究结果确证,糖类作为信息分子在受精、发生、发育、分化,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衡态的维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老化、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转换、细胞识别和病原体感染等生物学过程都有糖类的介导.在这一系列的生物过程中,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便是糖链.
作者:肖振圭;张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院内感染菌之一,目前国内各医院中其检出率也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在肺部感染病例中,有报道显示其占2.5%[1],由于它对许多抗菌药呈耐药性,特别是对β-内酰胺类耐药,正越来越引起医院感染科医生的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院临床分离的该菌药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晻;张之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空气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医院感染多见于呼吸道传播疾病,寻持安全、有效、方便的空气消毒方法,保证重症监护病房空气的消毒与洁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对ICU空气消毒进行探讨,寻找更好的消毒方法,减少空气污染程度对ICU病室尤为重要.
作者:王琼莲;李筠;兰艳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腹腔穿刺术是外科急腹症中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常用临床诊断方法,特别在基层医院外科急腹症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外科腹穿199例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6年至2000年7月对我院外科收治199例急腹症患者进行221例次腹腔穿刺.其中阑尾穿孔143例,胃穿孔12例,急性胰腺炎4例,胆囊穿孔1例,结肠癌破裂致肠穿孔1例,乳糜腹水1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7例,化脓性盆腔炎1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13例,卵巢肿瘤2例,绞窄性肠梗阻3例.
作者:蒋俊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55岁.因右下腹痛11小时于1999年11月26日入院.5月前因右下腹痛7天在我院诊为阑尾脓肿.经补液、抗感染保守治疗8天后,痊愈出院.入院查体:T37.2℃,P84次/分,R18次/分,BP15/10kPa,心肺(一).腹丰满,全腹未见肠型及包块,右下腹压痛,轻度反跳痛,以麦氏点为重,无明显肌卫.肝脾未及,肝肾区无叩痛,移浊(一).肠鸣存在,未闻及高调肠鸣.辅查:Hb119g/L,WBC11.8×109/L,N0.77.小便常规无异常.入院后以阑尾脓肿复发、急性阑尾炎急诊手术.手术见阑尾盲肠下位,高度肿胀约3.0cm×3.0cm×5.0cm大小,与周围组织陈旧性粘连,阑尾无充血,表面无脓苔.
作者:黄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60岁.继往因外伤手术切除脾、左肾.因县城体大弯侧溃疡行结肠后Bllroth Ⅱ氏Hofmeister法胃大部切除术.术后10天,夜间和餐后出现腹部疼痛,切口中段左侧腹壁持续性刺痛,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伴剑突后烧灼感、返酸、呕吐胆汁及食物残渣.
作者:夏时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经胃镜活检共查出食管癌637例,其中食管上段癌(距门齿23cm以内)61例,占同期食管癌总数9.6%.现将其临床诊断及病理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19例,年龄28~81岁.其中≥50岁47例占77.1%.发病后6个月内确诊者43例(70.5%),~12个月内确诊者13例(21.3%),>12个月确诊者5例(8.2%).1.2临床表现:吞咽困难47例,进食梗阻感9例,吞咽异物感4例,胸骨后疼痛1例,合并声嘶、呛咳4例,均为食管入口癌.
作者:廖兆昌;罗笑雁;陆清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 病例报告例1,28岁.G3P2+1,因产后32小时,阴道流血多,昏迷2次于1996年9月8日入院.1天前在家分娩一4000g女活婴,由卫生员接生,产时流血量及第三产程处理情况患者不清楚.产后流血多,出现昏迷,到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稍好转.4小时前患者再次阴道流血多,昏迷后急送我院.查体:T37.3℃,P130次/分,R35次/分,BP9/7kPa.腹软、无压痛,耻上扪及宫底约4横指高,检查阴道内有一肿物约10cm,与子宫相连,质中等,色暗红,表面粗糙,少许活动性出血,肿物顶端有一约4cm直径环状组织.
作者:周曼清;梁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56岁.以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成熟期于1999年3月9日入院.既住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指数/50cm,左眼视力:指数/10cm.既往双眼均有-6.00DS的近视,此次戴镜矫正视力无增加,双眼色觉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光反射灵敏.双眼晶体后囊下性混浊,眼底窥不进.眼压5.5/5.0,即2.31kPa.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于1999年3月12日在局麻下行左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过程欠顺利,术中因麻醉效果欠佳,眼球制动不理想,患者感疼痛,追加麻药后无明显疼痛,但虹膜反复脱出于手术切口外,反复回纳致上方虹膜色素脱失较多.
作者:王道芸;张岚;刘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53岁.因突发持续性腹痛15小时入院.1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感中上腹、脐周为主的腹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4次,腹泻4次呈黄色水样便,内无粘液脓血.既往患者有30年风湿性心脏病史,诊断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房纤颤.服用消心痛、地高辛6年,近1年来未服用抗凝药物.查体:T37.3℃,P100次/分,R20次/分,BP15/10kPa.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静脉怒张,双下肺叩浊并闻及湿罗音.
作者:马建昕;夏庆;李廷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18岁.因腰部刀伤伴流清亮液体30分钟入院.入院查体:T38.2℃,P68次/分,R20分/次,BP15.3/8.5kPa,神清,脊柱四肢无畸形,L2,3棘突左旁有2cm横形切口,深及椎板,伤口流出血性清亮液体,伤部以下皮肤痛觉、温觉、触觉存在,双下肢运动自如,无大小便失禁,截瘫指数0,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WBC20.2×109/L,CT片示:L2椎体后部硬膜囊,左后方黄韧带前方可见两个类圆形含气低密度边缘光整,第二腰椎棘突后方软组织损伤并少量积气.诊断:L2.3段蛛网膜下腔锐器伤并椎管积气.
作者:朱兴建;杨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女性乳腺癌预后的因素.方法随访我院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青年女性乳腺癌57例.结果5年生存率33.3%(19/57).结论病晚期未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及心理因素是影响青年女性乳腺癌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魏仁志;左怀全;王元正;吴斌;董虹亮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