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刘兴会;敬怀波
目的 观察普外手术对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不同免疫缺陷程度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HIV统计阳性(HIV+组)500例与同期HIV阴性(HIV-组)350例行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85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新发机会性感染等指标.并检测其术前1天(D0)、术后1周(D7)、术后1月(D30)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计数;各自计算D7、D30两次CD4计数相对于D0百分比D7/D0(%)、Ds0/D0(%).并根据D0的CD4计数分层(组),Ⅰ≥500>Ⅱ≥200>Ⅲ≥0.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析各组之间及每组内前后差异.结果 HIV+与HIV-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IV+与HIV-两组患者在一、二级手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三、四级手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患者中CD4>200与CD4<200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部三次检测CD4计数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和组剐两个因素之间有交互效应(P<0.05).结论 HIV+组较HIV-组患者术后更易出现感染,且HIV+组患者中手术创伤越大,术后感染并发症越高.因此,术前应全面评价患者的手术适应症,术前可先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治疗的安全性及成功率.
作者:赵勇;魏国;何永;华欣;蔡琳;何盛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后使用镇痛药吗啡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医院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ASA Ⅰ~Ⅱ级,采用随机数表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各42例,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时泵注右美托咪定0.05μg/kg·min1,10min后以0.4μg/kg·h-1维持至术毕,对照组术中采用同样方法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镇痛期间不良反应,记录术后12h、13~24h吗啡用量及术后48h有效自控镇痛(PCA)次数;术后4h、12h、24h、48h发放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麻醉诱导前(T0)、拔除气管即刻(T1)、术后24h(T2)、术后48h(T3)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后12h、术后13~24h及48h有效PCA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4h比较,两组术后12h、24h、48h 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4h、12h、24h、48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T0时比较,T1、T2、T3时CD4+、CD4+/CD8+均有所下降(P<0.05),CD8+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右美托咪定组T1、T2、T3时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中的38.10% (P<0.05).结论 围术期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免疫抑制,减少术后吗啡用药剂量和使用PCA的次数.
作者:刘文良;余雪美;熊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两种半卧体位(25°~30°与45°)预防成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评价25°~30°是否较45°更有优势.方法 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的方法收集自1980年1月~2017年5月国内外对比床头抬高25°~30°与45°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探讨床头抬高角度与VAP发生率及其他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6项RCT符合纳入条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6项随机试验(636例患者)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VAP发生率上,床头抬高25°~30°与45°相比没有发现显著差异[相对危险度(RR)=1.30;95%可信区间(CI)0.91,1.86;P=0.99;I2=0%].共纳入3篇观察性研究,显示床头抬高25°~30°可能有更低的压疮风险,更好的临床依从性.结论 在机械通气的成人重症患者中,与床头抬高45°相比,床头抬高25°~30°在预防VAP发生率上以及其他临床并发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可以提高临床依从性和降低压疮的风险.
作者:高云;李文哲;于湘友;王毅;杜欣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 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分为6组,即Control组、LPS组、大黄素组(Emodin组)、LPS+大黄素组(LPS+ Emodin组)、LPS+大黄素组+ siRNA-PPARγ(LPS+ Emodin+ siRNA-PPARγ组)、LPS+大黄素组+ siRNA-scrambled(LPS-+-Emodin+siRNA-scrambled组).使用ELISA测定TNF-α水平,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ICAM-1、MCP-1和PPARγ mRNA和蛋白水平,并使用western blot测定NF-κB p65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较,LPS干预6小时后RAW264.7细胞TNF-α、ICAM-1和MCP-1的表达以及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PPARγ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LPS+ Emodin组相比较,LPS组TNF-α、ICAM-1和MCP-1的表达以及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升高更明显,PPARγ表达水平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siRNA-PPARγ可以有效阻断Emodin的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LPS+ Emodin组和LPS+ Emodin+ siRNA-scrambled组间各分子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未见明显差别,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黄素可能通过PPARγ/NF-κB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为大黄素应用于支气管哮喘及ARDS等炎症相关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任凯旋;涂岳圣;朱涛;骆万婷;林家衍;叶焕荣;方俊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颈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1例宫颈腺体病变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分析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11例病例中4例伴有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2例伴有子宫肌瘤,1例伴有右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临床上有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发现赘生物、月经淋漓不净或无症状,临床采用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Leep)术、全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及更大范围切除.光镜下宫颈部分腺上皮呈复层或假复层异型增生伴核分裂增多,凋亡小体均可见,局灶或弥漫多灶分布,病变上皮与宫颈腺上皮有移行.免疫组化示病变上皮p16弥漫胞浆和胞核强阳性,与阴性宫颈腺上皮形成明显对照,ki-67阳性占60%~90%.结论 宫颈原位腺癌是非常少见的宫颈腺上皮原位病变,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治疗建议行宫颈锥切等保守治疗,尤其是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术后要进行密切随访.
作者:李松梅;黄述斌;王志强;徐亮;方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喉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45例老年喉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究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145例喉癌患者术后复发23例(15.86%),其中,原位复发8例,局部复发4例,区域复发8例,气管造瘘口复发癌2例,远处(转移)复发1例.老年喉癌患者复发与治疗方案、切缘不净、累计前联合、颈部转移、浸及甲状软骨、肿瘤分期及肿瘤病理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对于老年喉癌患者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众多,临床上应早诊断、早治疗,并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减少老年喉癌患者术后的复发.
作者:余晓旭;袁霏;冯勇;马志跃;陈学;李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应用于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行产前常规宫内感染病毒学(TORCH)检查的孕妇890例,对所有产妇采用TORCH-IgM检测,并将TORCH-IgM检测为阳性的孕妇给予超声检查诊断,比较检测结果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890例行产前常规TORCH检查的孕妇中,共272例发生病原体感染,感染率为30.56%.272例病原体感染孕妇中共172例为TORCH-IgM阳性,阳性率为63.24%(172/272).TORCH-IgM总阳性率高于其他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172例TORCH-IgM阳性产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共38例发生子宫胎儿发育异常,发生率为22.09%(38/172).890例孕妇中共741例为正常分娩,TORCH阳性率为11.47%(85/741);另149例为妊娠结局不良,其中TORCH阳性率为58.39%(87/149).正常分娩孕妇TORCH阳性率低于妊娠结局不良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超声结合TORCH检查应用于妊娠期病原体感染胎儿,可有效检出子宫胎儿发育异常情况,临床医生需加强孕妇对妊娠期病原体感染的认识,注意不同病原体特点,做好产前相关检查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作者:李媛媛;杨海霞;沈晓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与芬太尼在无痛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实施气管镜检查患者90例,依据患者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无痛气管镜组(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同时复合芬太尼麻醉)48例及对照组(单一使用丙泊酚麻醉)42例,观察麻醉前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镇静维持时间、患者依从性、镜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0时刻两组SBP、DBP、HR、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刻相比,T1时刻无痛气管镜组SBP、DBP、HR、SpO2无明显波动,对照组SBP、DBP有升高、HR加快、SpO2明显降低,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时刻无痛气管镜组SBP、DBP有所降低、HR偏快、SpO2降低,对照组对应指标较检查前无明显波动,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气管镜组起效、镜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但镇痛维持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长,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无痛气管镜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25%较对照组47.62%明显低(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芬太尼在无痛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较单一麻醉药物的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更具优势,联合药物方案不仅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且可获取佳麻醉效果,提高依从性,缩短检查时间和较高的药物安全性.
作者:赵勤峰;吕卫兵;朱晓红;朱跃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检索国内关于成分输血应用于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病例的文献,总结凝血指标变化的对比结果,为妇产科临床成分输血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提取有关成分输血应用于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病例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的8篇文献,共报道445例,其中成分输血组244例;常规输血组20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输血后两组血小板(PLT)检验结果比较的综合检验结果为Z=9.70,加权均数差(MD)值11.24(8.97~13.5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时间(PT)的综合检验结果为Z=6.80,加权均数差(MD)值-2.62(-3.38~-1.87),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综合检验结果为Z=5.21,加权均数差(MD)值-4.04(5.56~-2.52),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方案计划的成分输血,应用于妇产科大出血凝血功能紊乱的病人临床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马珂;王淑平;孙文琴;张军;陈慧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基层医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使用现状,为促进制定合理用药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西安地区43家二级医院2013-2015年PPIs销售总金额、PPIs所占金额比、PPIs单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家医院使用PPIs品种较固定,销售金额、PPIs所占金额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三年中每年PPIs占药品总金额比率分别为2.18%、2.50%和2.75%.静脉制剂中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口服制剂中奥美拉唑销售金额稳居前3位,3种PPIs总金额构成比均在65%以上,是临床使用量较大的品种.结论43家医院PPIs销售金额和用量增长较快都有.但临床治疗中仍应关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加强监管避免其滥用和过度使用.
作者:张桂贞;李海燕;韩晶;胡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与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相关研究表明,微小RNA对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具有调控作用,且微小RNA的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进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微小RNA对结肠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程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联合化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肺癌患者的骨髓抑制及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筛选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HIV合并肺癌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择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15例和单纯化疗组患者15例.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与统计;按照骨髓抑制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价;对病人进行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评分,KPS评分).结果 治疗周期结束后HAART联合化疗组患者骨髓抑制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P<0.05).结论 对于HIV合并肺癌患者,HAART联合化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但也是骨髓抑制的高危因素,故应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可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
作者:王琳;温子禄;朱益军;陈辉;张仁芳;沈银忠;宋言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遗传印记基因PEG10蛋白在大肠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探讨PEG10在大肠癌侵袭、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方法检测PEG10蛋白在大肠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构建siPEG10干扰质粒,高效稳定转染至大肠癌细胞系SW620,采用嘌呤霉素对干扰质粒细胞株进行筛选;利用Westernblot法检测PEG10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技术探讨PEG10对SW620细胞侵袭和生长的影响;分组构建动物模型,把PEG10-siRNA后的SW620细胞在C57BL/6小鼠皮下进行注射,观察其移植瘤的增长情况.结果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显示PEG10主要定位在细胞质;成功构建了PEG10的干扰质粒;Western-blot方法验证了细胞株中PEG10基因表达有效的被抑制;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干扰PEG10后大肠癌细胞SW620侵袭能力减弱;在体内实验中,注射干扰PEG10后大肠癌细胞SW620的小鼠皮下瘤体较对照组小.结论 PEG10在体内外对小鼠大肠癌细胞SW620的侵袭和生长能力有促进作用.
作者:谢军培;戴益琛;陈章兴;曾伟;詹晓娟;傅育卡;沈许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后肾腺瘤(MA)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诊治要点.方法 对收治的1例完全内生型肾脏后肾腺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并检索国内数据库,对具有完整资料的后肾腺瘤65篇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该患者行腹腔镜肾切除,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后肾腺瘤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检索的65篇文献患者共175例,其中B超检查118例,CT平扫135例,增强110例,MRI 27例.影像学特点表现为B超低回声88例(74.58%),强回声18例(15.25%),等回声12例(10.17%);CT平扫高密度67例(49.63%),低密度42例(31.11%),等密度26例(19.26%),CT增强皆有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同期肾皮质;MRI:T1WI等信号13例(48.15%),低信号12例(44.44%),高信号2例(7.41%),T2WI等信号9例(33.33%),高信号8例(29.63%),低信号7例(25.93%),T2WI等或低信号夹杂条状高信号3例(11.11%).结论 后肾腺瘤临床特征多无特异性,B超多表现为低回声,CT平扫多表现为高密度影,增强时CT值低于同期肾皮质CT值,MRI T1WI以等信号、低信号为主,T2WI由于组织结构及细胞变性等因素信号多变.临床结合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行肾部分切除术,确诊需病理检查.
作者:文焰林;张宗平;王安果;伍季;郭晓光;李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检测微小miR-126-5p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研究其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探讨其能否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潜在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RT-qPCR分析法对55例肺癌患者组和包括21例健康人、3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的非肺癌组血清中的miR-126-5p水平进行检测,采用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及均值方程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用R0c曲线对指标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肺癌组患者血清中的miR-126-5p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非肺癌组,FC值为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1P<0.001;t=-3.91d f=78.9双侧P<0.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6,本研究的灵敏度为66.1%,特异度为71.7%.结论 检测微小miR-126-5p在肿瘤患者中出现高表达,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诊断肺癌较为理想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艳敏;黄江浩;刘平;於艳霞;韦淑娴;叶佐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血浆乳酸脱氢酶(LDH)与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比值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7年5月就诊的357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液、胸腔积液的LDH水平,血浆LDH与胸腔积液ADA比值.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浆LDH和血浆LDH与胸腔积液ADA比值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类肺炎性积液患者.血浆LDH与胸腔积液ADA比值的临界值>15时,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0.95 (95%CI0.91-0.99),特异度为0.94(95%CI 0.85-0.98).阳性似然比为36.1(95%CI 10.3-89.7),而阴性似然比为0.03(95%CI0.01-0.17).结论 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浆LDH和血浆LDH胸腔积液ADA比值可以更平地区分胸腔积液的良恶性.血浆LDH与胸腔积液ADA比例的临界值>15时,预测恶性渗出性胸腔积液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作者:蒋莉;周秋曦;何朗;王波;范昌碧;董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运用于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对营养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鼻咽癌行调强放疗患者124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后体质量、BMI、Hb、PA、ALB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减压、自我决策、正性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总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运用于鼻咽癌调强放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丽丽;储春霞;陆雁;金晓燕;薛丽娟;王玲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干扰素α-2b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探讨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总结癌因性疲乏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干扰素α-2b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术后9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piper疲乏量表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EORTCQLQ-C30),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v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疲乏量表显示,患者在接受α-2b干扰素注射前与每日注射后比较,疲乏得分及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与其余6天疲乏得分及发生率也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各维度与生命质量功能领域各条目呈负相关(P<0.05),与症状领域各条目及单一条目中的食欲丧失、失眠呈正相关(P<0.05).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在接受α-2b干扰素注射第1天癌因性疲乏属于中、重度疲乏(96.9%),患者生命质量较差,并且癌因性疲乏程度与生命质量功能、症状领域及单一条目中的食欲丧失、失眠相关.
作者:胡敏;陈俊杰;王艳琼;黄建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有效排痰方案的建立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排痰方案.比较两组有效排痰情况,干预前后排痰量、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及动脉血气指标.结果 两组干预前排痰量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干预3天、5天时排痰量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试验组经干预后排痰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 (P<0.01).两组干预后CAT评分较本组干预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试验组CAT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两组干预后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均显著改善(P<0.01),试验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 AECOPD患者有效排痰方案的建立能促进患者更有效排痰,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作者:仲洁明;董爱琴;张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基因的表达受其它基因的影响较大,基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本研究基于基因表达的时空特性,寻求一种新的描述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方法.方法 根据信息熵确定属性权重,对各时间点进行加权聚类;根据互信息相关理论,确定相关系数,分析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 得到各基因之间的调控矩阵,进一步进行图像可视化.结论 利用信息熵理论得到信息熵相关系数后,可以根据两两基因之间信息熵相关系数的大小确定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从而得到基因之间的生物学关系.该方法计算简便,结果更为合理,可以从整体上了解生物细胞的生长过程,把握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对于发现基因的新功能有较好的效果,并为进一步的生物学实验提供了相关依据.
作者:王锐;张献志;曾丽华;陈活良;张洁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