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朵普利单用及与中药稳心颗粒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房颤的临床疗效比较

汪月南;田会旗

关键词:中西药结合, 高血压合并房颤,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比较培朵普利单用及与中药稳心颗粒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联合中药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88.1%)明显高于对照组(64.4%,P<0.01).结论 中药稳心颗粒与培朵普利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可明显降低血压,改善心脏负担,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后MMP-9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变化,探讨其是否与AMI后心室重构相关.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大鼠AMI后心肌组织中的MMP-9,明确其表达及定位;筛选2012年10月~2013年8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救治,符合要求的左室前壁AMI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20例,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静脉血清中MMP-9水平;二维超声检测AMI后7天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 MMP-9大量表达于AMI大鼠心肌细胞胞浆;AMI组患者外周血清MMP-9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患者在发病第3、5、7和10天的血清MMP-9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且呈逐渐升高趋势;AMI组患者病程第7天时MMP-9水平与此时检测的LVEDD呈线性相关(r=0.869,P<0.01).结论 MMP-9可能参与AMI后心室重构.

    作者:冉斌;王欢;胡厚祥;李科;张双;徐磊;岳荣川;罗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并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治疗的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2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则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炎症因子均有不同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超敏C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sV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P-se-lectin(P选择蛋白)的降低程度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炎症因子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作者:史振仙;胡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意识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醒脑静是治疗脑卒中意识障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李宏图;杜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难治性心衰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高辛和速尿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VEDD)以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同时统计患者的再入院率及猝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68.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LVEF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VEDD、NT-proBNP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再入院率、猝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米力农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延缓心衰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亚辉;王挺;郭武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吗啡用药量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与吗啡联合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时吗啡的用量及其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12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吗啡+昂丹司琼镇痛泵镇痛,并于术前、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对照组术后给予吗啡+昂丹司琼镇痛泵镇痛,并于术前、术后给予安慰剂,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吗啡用量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VAS评分及B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吗啡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镇痛,能够在获得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的同时,减少吗啡用量,加快肠功能恢复,同时并未增加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车晓琪;董长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氧化应激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大脑中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大脑中动脉内皮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将3月龄雄性健康Wistar-Kyoto大鼠(WKY)和SHR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empol组,后者给予含1mmol/L Tempol的饮用水,干预4周后,取大脑中动脉评估乙酰胆碱(ACh)和硝普钠(SNP)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用荧光试剂检测超氧阴离子(SOA)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与WKY对照组比较,SHR对照组ACh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显著降低(P<0.01),SOA水平显著升高(P<0.01),NO水平显著降低(P<0.01).服用Tempol后对WKY大鼠的血管舒张功能、SOA和NO水平无影响.与SHR对照组比较,SHR服用Tempol后ACh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显著改善(P<0.01),SOA水平显著降低(P<0.01),NO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氧化应激部分介导了SHR大脑中动脉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郑磊;张东平;刘筱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脏搏动做功规律研究

    目的 研究心脏搏动做功的规律,质疑Frank-Starling心脏定律.方法 根据物理学机械做功的定义,以左心室收缩射血做功为模型对心脏收缩舒张做功活动进行讨论,然后用数学方法得出结论.结果 ①作者推导出计算心脏每搏收缩舒张做功的公式“W=∫vdvsp1dv+∫vdvs (-p2)dv+∫vdvsp3dv+∫vdvs (-p4)dv=[P1+(-P2) + P3 +(-P4)]· V=[P1+(-P2) + P3 +(-P4)]· (EDV-ESV).)”(式中,P1,P3分别代表心脏收缩时左、右心室腔内的压力;P2,P4为心脏舒张期左、右心室腔内的压力;V为每搏量;Vs和Vd为心脏收缩开始和结束,即:心脏收缩舒张做功时心室肌壁移动的区间;EDV和ESV为心脏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容积;dv为射出或吸入心室的血液容积增量).②局部心室肌壁收缩做功与其肌壁收缩移动时的“ah”值成正比例(a为心脏收缩时局部心室肌壁位移动的加速度,h为其收缩时的位移).结论 ①在推导出的公式“W=[P1+(-P2)+P3+(-p4)]·(EDV-ESV)”中,心脏做功W和(EDV-ESV)与EDV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表明:W是(EDV-ESV)的函数,和单一参数EDV却没有函数关系,这就证明了心脏做功W是EDV的函数的理论(Frank-Starling心脏定律)没有理论上的必然性,它不是一个真实的定律.②超声检测某一点心室肌壁收缩活动时的“ah”值,可作为评价其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舒张时的“ah”值可作为评价其舒张功能的指标.

    作者:何川;何培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创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患者的效果

    目的 探讨微创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7月~2013年7月诊治的心血管介入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行微创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健康教育掌握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5±0.27)分,平均住院时间为(6.01±1.07)天,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评分为(9.24±0.32)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8±0.56)分,平均住院时间为(7.75±1.43)天,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评分为(7.12±1.26)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掌握情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心血管介入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自我健康的调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茂华;李黎;韦小兰;方小丽;钟文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其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CL-90总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QOL总分、躯体机能、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分数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放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观察组为7.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放疗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中值得借鉴及推广应用.

    作者:赵立新;左桂芹;王敬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80岁以上高龄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调查β-受体阻滞剂在老老年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老年科80岁以上慢性稳定型冠心病住院患者18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A、B、C、D4组:A组无慢性心衰及Ⅱ型糖尿病史;B组合并有慢性心衰病史,无Ⅱ型糖尿病史;C组无慢性心衰病史,有Ⅱ型糖尿病史;D组合并有慢性心衰及Ⅱ型糖尿病史.调查其一般临床资料及β-受体阻滞剂临床使用率、目标心率达标率及安全性.结果 β-受体阻滞剂应用率为82.2%(148例);在应用倍他乐克的143例患者中,应用平片者占21.7%,剂量为6.25~200mg/d[(35.54±16.87) mg/d],其中25~50mg/d者占87.1%;应用缓释片者占78.3%,剂量为11.875~190mg/d[(43.67±20.54)mg/d],其中23.75~47.5mg/d者占85.7%;B、C、D组患者的剂量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43例患者目标心率达标率为39.2%,明显副作用发生率为9.1%;B、C、D组患者的目标心率达标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在老老年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临床安全性较高,目标心率达标率低.

    作者:杨海燕;王春;陈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增强拇指指腹感觉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增强拇指指腹感觉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08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的方法治疗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40例为实验组,采用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的方法增强拇指指腹感觉功能;以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不吻合kite皮瓣桡神经.所有患者均记录指腹感觉恢复功能和术后皮瓣周围外观及有无神经瘤形成.结果 ①实验组seddon感觉评定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拇指皮瓣外观良好,功能满意,色泽与周围肤色相近.③两组患者术后神经瘤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第一掌背动脉Kite皮瓣桡侧神经可以更大限度地增强拇指指腹感觉,降低患者伤残率,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彦闯;张旭;董杰;朱宏伟;邵新中;蒋朝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6例,根据是否使用阿托伐他汀分为他汀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病毒唑、维生素C、辅酶Q10、极化液等治疗,对照组予以病毒唑、维生素C、辅酶Q10、极化液等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进行评估,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脏彩超等结果.结果 他汀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显效率69.4%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汀组与对照组CK-MB及TNI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他汀组CK-MB、TN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都虹;陈会强;郝杰;陈飞;裴伟娜;刘凡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低氧环境地高辛通过抑制HIF-1α下调结肠癌HCT 116细胞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低氧环境下地高辛能否通过抑制HIF-1a下调结肠癌HCT 116细胞VEGF的表达.方法 将HCT 116细胞分为常氧组(Normoxia组)、低氧组(Hypoxia组)和低氧+地高辛组(Hypoxia+ Digoxin组).在低氧环境下对结肠癌HCT 116细胞使用地高辛干预,在3个不同时间点(0、24和72 h)使用MTT法对HCT 116细胞活性进行检测;同时在干预24小时后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对HCT 116细胞VEGF和HIF-1α的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低氧环境下HCT 116细胞活性呈时间依赖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各时间点低氧+地高辛组细胞活性较低氧组细胞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干预24小时后,HCT 116细胞VEGF和HIF-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未干预细胞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在低氧环境下,地高辛可以通过抑制HIF-1α的合成下调结肠癌HCT 116细胞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尹鹏;胡君;霍中华;储著凌;侯乐伟;吕盛;栾荣刚;胡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测定缬沙坦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缬沙坦原料的含量.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柱(150 mm×4.6mm,5μm),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冰醋酸(500∶500∶1)为流动相;设定检测波长为225nm,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取样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缬沙坦0.05mg的样品溶液;另取缬沙坦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缬沙坦0.05mg的对照品溶液.上述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经过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测定定量项、样品测定等步骤.结果 在进样浓度为5.0~7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良好(r=0.9999,n=18),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 =0.49%,n=9).结论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好,准确,灵敏,用于缬沙坦含量的测定结果可靠.

    作者:陈岚;张震华;谢之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培朵普利单用及与中药稳心颗粒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房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培朵普利单用及与中药稳心颗粒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联合中药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88.1%)明显高于对照组(64.4%,P<0.01).结论 中药稳心颗粒与培朵普利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可明显降低血压,改善心脏负担,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月南;田会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及血脂代谢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血脂代谢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4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7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72例无老年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冠状动脉狭窄和血脂代谢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HP阳性数17例,检出率为23.61%;观察组HP阳性数39例,检出率为54.17%.对照组Gensini评分为(19.2±12.1)分,Hcy为(10.46±1.72)μmol/I;观察组Gensini评分为(34.6±27.3)分,Hcy为(16.13±4.23) 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两组在血脂水平TC、TG、HDL-C、LDL-C上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血脂代谢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相关性,在临床治疗时要注意关注.

    作者:段卉娣;宋艳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Fascin和MMP-7在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Fascin、MMP-7表达在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步法,检测40例大肠黏膜、82例大肠管状腺瘤、76例大肠管状腺瘤癌变中Fascin和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大肠黏膜、大肠管状腺瘤、大肠管状腺瘤癌变中Fasc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30.5%和64.5%,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大肠黏膜、大肠管状腺瘤、大肠管状腺瘤癌变中MMP-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32.9%和86.8%,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大肠管状腺瘤癌变中Fascin、MMP-7阳性表达率均逐渐增高,且呈正相关(P<0.05).Fascin、MMP-7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5);而MMP-7的表达还与年龄有关(P<0.05).结论 Fascin、MMP-7共同参与了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的发生.

    作者:赵振亚;张华英;许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98例PCI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结果 98例患者康复治疗不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的比例分别为40例(40.82%)、33例(33.67%)和25例(25.51%);性别、婚姻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影响无差异(P>0.05);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PCI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前三位因素分别为担心猝死及并发症(24.66%)、情绪抑郁(23.29%)和家庭支持系统缺陷(16.44%),运动耐受与康复锻炼知识缺乏也占有一定比例.结论 PCI术后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护理人员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达到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作者:孙桂志;刘亚军;腾飞;刘洋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进展期胃癌术中实施区域性缓释化疗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实施区域性缓释化疗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均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于术中给予氟尿嘧啶缓释剂,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生存率和免疫功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以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ST、ALT、白细胞水平均高于术前,Cr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D3+水平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2、3年和3年间复发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术中给予氟尿嘧啶缓释刑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轻微,降低了远期复发率和死亡率,对免疫功能可能存在抑制作用.

    作者:王祥峰;杨日高;吴国庆;穆宇;谭云火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的治疗策略

    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HFpEF)目前已经成为心衰的主要类型,而且呈不断增加趋势,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叙述了HFpEF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特点,重点评述了急慢性HFpEF的治疗进展,以供基础与临床深入研究参考与借鉴.

    作者:刘永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