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心室长轴缩短率在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

胥建君;李晨;饶莉;周璨;黄栎为

关键词:长轴缩短率, 双平面Simpson法, 左室收缩功能
摘要:目的 评估左心室长轴缩短率(Longitudinal fractional shortening,LFS)在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7例受检者分别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用斑点追踪技术计算LFS.利用线性回归分析二者相关性,并比较二者测值的重复性.结果 LFS与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的LVEF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r=0.839,P=0.000),并且LFS测量的重复性较好.LFS诊断心功能降低(LVEF<50%)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1%和92.2%.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的变异率分别为(4.1±5.7)%和(4.7±6.4)%.结论 LFS能准确、敏感的评估左室的收缩功能,且测量的重复性较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床侧缘下移植治疗第一趾双侧缘复发性嵌甲

    目的 总结带蒂软组织瓣甲床侧缘下移植手术治疗第一趾双侧缘复发性嵌甲的经验.方法 采用带蒂软组织辩甲床侧缘下移植手术治疗9例第一趾双侧缘复发生嵌甲患者,于患趾侧缘皮肤梭形切除,设计带蒂软组织瓣,将甲床侧缘从趾骨上剥离,用软组织瓣填塞其下,支撑甲床,使甲侧襞外翻,甲沟变浅,矫正其侧下翻畸形,而矫正再生甲板侧缘向软组织嵌入.结果 随访6个月~1年,9例第一趾双侧缘复发性嵌甲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本手术去除了第一趾双侧缘复发性嵌甲的病因,手术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岳山;赵海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50例正常对照人群和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冠心病患者的尿白蛋白.在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18例,两支病变32例.结果 冠心病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支以上病变组尿微量白蛋白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相关,可作为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李斌;江汝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主动脉瓣四叶瓣合并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

    病例 35岁,因上腹部及胸背部疼痛两个月,劳累后气促,来我院就诊.查体:心率103次/min,收缩期及舒张期于胸骨左缘及心尖区均可闻及二级杂音,心电图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群增宽,P波高尖,P-R间期延长.胸部X线检查心影扩大以右心房部明显,呈类球形.

    作者:王玉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冠心宁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冠心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1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7%,肝功、心电图及血流变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冠心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吴小玉;许明芳;唐术平;李代挑;邱正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原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LC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高血压患者行LC,随机分成单纯全麻组(A组,20例)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组,20例),监测气管插管后及气腹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比较术中用药量和术毕苏醒情况.结果 ①气管插管及气腹后A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明显上升,与B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②A组异丙酚与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大于B组(P<0.05).③A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B组相比明显滞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施行LC,能明显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全麻用药量显著减少,术毕苏醒快,并发症少.

    作者:王育红;王同猛;李宏文;尚安云;卫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

    目的 通过建立腹主动脉缩窄大鼠模型,研究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mRNA表达及其受体蛋白的改变.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4只)和模型组(16只).模型组根据Doering等的方法,用银夹造成腹主动脉部分狭窄(银夹内径0.7 mm).8周后免疫组化法进行AT1受体蛋白染色,并用灰度值作为其含量指标行图像分析,即时PCR扩增后分析并测定其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造模8周时AT1受体蛋白及其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腹主动脉缩窄犬鼠所致心肌纤维化心肌ATl基因转录与翻译水平发生改变,通过ATl下游信号通路传导作用,促进心肌纤维化.

    作者:焦东东;赵凌杰;蔡辉;赵智明;郭郡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4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6例.均在常规治疗(包括硝酸盐、β-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口服,5%葡萄糖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仅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用法、疗程同前.分别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心电图ST-T改变情况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89.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后,不稳定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及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曲美他嗪、丹参川芎注射有效改善心肌供血功能及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且疗效可靠,易于耐受.

    作者:许白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脏淀粉样变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对我院2D05年至2008年诊断的4例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心脏淀粉样变性表现为难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肢体低电压,在超声心动图上表现为左室室壁厚度增加、室壁活动弥漫性减弱、颗粒状心肌强回声等.结论 心脏淀粉样变患者临床表现易与其它疾病混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病理活检检查有助诊断.

    作者:崔凯军;蒋凌云;刘兴斌;姜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肾综合征的分级治疗

    目的 研究心肾综合征分级治疗的疗效.方法 :35例心肾综合征患者依据病情轻重、药物治疗反应,分别给与1强化口服药物治疗、2强化静脉药物治疗、3血液净化治疗共3级治疗,低级无效的则升级治疗.结果 采取分级治疗,多数患者心肾功能有改善.34例好转,(其中明显好转25例,好转9例),1例死亡.其中3例患者主要使用口服药物治疗,27例患者采取了强化静脉药物治疗,5例患者采取了血液净化治疗.结论 心肾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分级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心、肾功能.

    作者:胡宏德;殷敏信;付华;俞诗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小儿心肌梗塞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在小儿极其少见,但其对患儿危害大,死亡率高这47%,且死亡多发生在诊断后的前6个月.与成人不同,小儿心肌梗塞的病因较多样,如:川崎病、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心肌炎、心肌病及家族性高脂血症等,而很少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小儿心肌梗塞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休克、烦蹂、呕吐、腹痛,胸痛仅见于年长儿,63%发生于睡眠或休息时,37%病例无症状,这就给诊断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溶栓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现就其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段泓宇;王晓琴;华益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与预后因素.方法 对经病理学证实的56例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分析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全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2%、48.1%和42%.放疗和放化疗的5、10年生存率分剐是60.1%、38.2%和50.2%、34.2%,没有统计学意义.达到和未达到CR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和18.8%,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B症状,颈淋巴结肿大及近期疗效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放化疗与放疗相比较不能提高生存率.B症状,颈淋巴结肿大及近期疗效为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罗杨坤;谭燕;郎锦义;彭瑛;王捷;文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元胶囊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元胶囊对冠心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观察99例冠心病患者服用心元胶囊前后hs-CRP、心绞痛症状及全身症状改善情况.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hs-CRP由(20.39±8.42)mg/L改善为(6.37±2.21)mg/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元胶囊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3.94%,心电图总有效率达到76.8%.结论 心元胶囊对冠心病疗效明显,明显降低CRP,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作者:张大勇;胡腾;刘思泰;王庆旭;唐焕君;胡波;李德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藏族冠心病患者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心脏和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了解腺苷负荷核素心肌显像(MPI)、颈动脉彩超(CAU)及超声心动图(UCG)对藏族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藏族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了颈动脉彩超、超声心动图、腺苷负荷核素心肌显像资料.结果 核素心肌显像阳性检出率为75.0%(24/32),心脏彩超阳性检出率为59.3%(19/32),颈动脉彩超斑块阳性率为68.8%(22/32).核素显像与心脏彩超结果完全一致的为25例(78.1%).核素显像阳性及阴性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75%vs 50%(P<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别为0.82±0.17 vs 0.68±0.20(P<0.01).结论 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和心肌核素显像在诊断冠心病中,上述三种方法存在较高的一致性,且以腺苷负荷心肌显像的敏感性高.

    作者:邬云红;葛卫红;魏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脾切除术后再出血临床分析

    脾脏切除是目前治疗外伤性脾破裂、肝硬化脾肿大伴功能亢进、造血系统疾病、脾本身疾病的常规术式.但对于外伤脾破裂严重、有广泛紧密粘连、巨大脾脏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手术操作困难较大,如术中处理不当可并发腹腔再出血,甚至危机患者生命.

    作者:于世良;肖辉;王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调查报告

    目的 调查重庆建设集团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1月来我院门诊体检的40岁以上人群,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研究,以中国糖尿病协会的建议为诊断标准,对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 中老年人群的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为20.1%,肥胖患病率42.6%,高血压为18%,高血糖为16.1%,高血脂为21.5%.高龄老年组的各项患病率均高于其它年龄组.结论 重庆建设集团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各组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人群进行干预的研究十分必要.

    作者:代容;马剑飞;于长青;巫昌燕;李鸿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植骨结合重建钢板固定治疗骨盆肿瘤

    目的 评价骨盆肿瘤手术切除后植骨重建骨盆环稳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结合植骨重建骨盆环的方法治疗30例骨盆骨肿瘤患者,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并发症、术后植骨愈合时间,并对功能和治疗方案进行评定.结果 手术时间2.0~4.5h,平均3.0h.术中出血量为1500~6000ml,平均2500ml.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无坐骨神经、股神经损伤症状,植骨均愈合良好,植骨愈合时间3.5~7.0个月,平均4.0个月;无排异反应,无迟发感染及内固定松动发生;肿瘤局部复发2例,肺转移2例,死亡4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骨盆肿瘤切除后行植骨骨盆环重建,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肢体功能效果满意.骨盆肿瘤切除植骨重建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骨盆重建方法.

    作者:普琪;张仲子;熊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的MSCTA成像方法及其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SCTA在主动脉夹层中的成像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5例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的MSCTA表现.图像重建层厚1.25mm,间隔1.2mm.后处理技术包括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结果 MSCTA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内膜片的形态、破口的位置、真假腔和附壁血栓以及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结论 MSCTA成像技术成熟,图像后处理技术多,能够快速、准确、简便及多层次显示主动脉夹层,可以作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作者:杨清;杨红玲;张连山;蒋代彬;杜涛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抗生素经验性使用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立即使用抗生素与不使用抗生素在治疗效果中的优缺点.方法 对5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立即与不使用抗生素两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40例(72.7%)不用抗生素的患者均获得痊愈,14例(25.5%)立即使用抗生素也获得痊愈,1例疑似肺炎表原体肺炎收住院.结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不给予抗生素与立即给予抗生素相比,临床效果相似.

    作者:李贱;梁晶晶;陈勃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单纯性儿童肥胖血浆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45例单纯性儿童肥胖设为观察组,40例正常儿童做对照组.栓测两组儿童的TNF-α、血糖、血胰岛素和血脂等指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酯(TG)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TNF-α与体质量指数(BMI)、HOMA-IR、TC、TG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TNF-α与HOMA-ISI、高密度脂蛋白成负相关(P<0.05).结论 单纯性儿童肥胖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浆TNF-α与单纯性儿童肥胖的BMI、胰岛素抵抗、TC、TG等指标密切相关.TNF-α可作为一个潜在性的临床判断单纯性儿童肥胖生物学指标.

    作者:佘志婉;童和平;薛立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左心室长轴缩短率在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价值

    目的 评估左心室长轴缩短率(Longitudinal fractional shortening,LFS)在评价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77例受检者分别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用斑点追踪技术计算LFS.利用线性回归分析二者相关性,并比较二者测值的重复性.结果 LFS与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的LVEF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r=0.839,P=0.000),并且LFS测量的重复性较好.LFS诊断心功能降低(LVEF<50%)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1%和92.2%.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的变异率分别为(4.1±5.7)%和(4.7±6.4)%.结论 LFS能准确、敏感的评估左室的收缩功能,且测量的重复性较好,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胥建君;李晨;饶莉;周璨;黄栎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