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心肌梗塞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段泓宇;王晓琴;华益民

关键词:心肌梗赛, 病因, 治疗, 儿童
摘要: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在小儿极其少见,但其对患儿危害大,死亡率高这47%,且死亡多发生在诊断后的前6个月.与成人不同,小儿心肌梗塞的病因较多样,如:川崎病、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心肌炎、心肌病及家族性高脂血症等,而很少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小儿心肌梗塞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休克、烦蹂、呕吐、腹痛,胸痛仅见于年长儿,63%发生于睡眠或休息时,37%病例无症状,这就给诊断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溶栓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现就其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西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置入术后的护理

    目的 讨论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的护理.方法 2002年12月~2008年12月,采用TALENT带膜支架施行EVGA术的病人有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8~68岁.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做好健康教育.结果 6例患者支架全部成功置入.术前血压控制平稳,6例术中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术后3月~7年随访,所有患者复查CT示假腔径缩小并见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径增大,未发生瘤体破裂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严密、认真的护理措施对外伤性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成功和病人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美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心肌炎反应的研究

    目的 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乳鼠心肌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ox-LDL干预24小时和同一浓度ox-LDL干预24~72小时.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ox-LDL对细胞PPAR-γmRNA和TNF-αmRNA的表达、NF-κB活化的影响.结果 ox-LDL可诱导心肌细胞TNF-αmRNA表达及NF-κB活化,并可抑制PPAR-γmRN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BSA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随着ox-LDL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各ox-LDL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ox-LDL能上调心肌细胞TNF-αmRNA及NF-κB活化,并可抑制PPAR-γmRN表达,提示ox-LDL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波;张晓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小儿心肌梗塞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在小儿极其少见,但其对患儿危害大,死亡率高这47%,且死亡多发生在诊断后的前6个月.与成人不同,小儿心肌梗塞的病因较多样,如:川崎病、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心肌炎、心肌病及家族性高脂血症等,而很少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小儿心肌梗塞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休克、烦蹂、呕吐、腹痛,胸痛仅见于年长儿,63%发生于睡眠或休息时,37%病例无症状,这就给诊断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溶栓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现就其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段泓宇;王晓琴;华益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原始神经久胚层瘤治疗1例报告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为神经嵴衍生的原始性肿瘤.按照发生的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cPNET)和外周性(pPNET).现将我院遇到的pPNET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抗生素经验性使用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立即使用抗生素与不使用抗生素在治疗效果中的优缺点.方法 对5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立即与不使用抗生素两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40例(72.7%)不用抗生素的患者均获得痊愈,14例(25.5%)立即使用抗生素也获得痊愈,1例疑似肺炎表原体肺炎收住院.结论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不给予抗生素与立即给予抗生素相比,临床效果相似.

    作者:李贱;梁晶晶;陈勃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行冠脉支架术的611例冠心病患者按病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n=424)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n=187).两组在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短1个月,31.8%超过12个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随访结束.比较两组联合应用抗血小板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复发进行靶血管再通治疗)及抗血小板副作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发生76例心血管事件(死亡15例,心肌梗死10例、靶血管再通治疗45例,卒中6例);稳定性心绞痛组发生25例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8例,心肌梗死1例,靶血管再通治疗14例,卒中2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负荷量差异有显著性,联合应用超过12个月例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抗血小板副作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安全、有效,可减少冠脉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抗血小板药物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作者:熊日成;向定成;俞宙;邱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 积累卡维地洛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经验.方法 选择37例喘息症状不明显的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在抗炎、吸氧、ACEI或ARB、利尿剂、洋地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观察心衰治疗效果.结果 37例患者显效14例(37.8%);有效22例(59.5%);无效1例(2.7%).总有效率97.3%.未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结论 卡维地洛对于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痛患者的心衰治疗有明显效果并安全可靠.

    作者:汤国高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80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壁光滑程度、内-中膜厚度和有无动脉硬化斑块,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并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5例冠心病患者中,32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形成,发生率71.1%;非冠心病组35例中有10例(28.6%),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密切的相关性.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莉;姜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老年晚期胃癌患者FOLFOX 4方案治疗的观察护理

    目的 观察FOLFOX 4方案对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3例采用FOLFOX 4方案治疗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在治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23例,总有效率为43.5%,10例初治病例有效率为50.0%,13例复治病例有效率为38.5%.全组总体生活质量改善率为30.4%,初治患者为40.0%,复治者为23.1%.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常见,多为Ⅰ度反应,有2例Ⅲ度反应,严重的血液学毒性少,仅2例出现Ⅲ度粒细胞减少;Ⅰ度末梢神经毒性反应亦常见.有1例Ⅱ度反应,无Ⅲ度反应发生.结论 FOLFOX 4方案是一高效低毒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化疗方案,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和减少不良反应,让老年患者易于耐受,达到更好疗效.

    作者:汤晖;曾明丽;余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为G-CSF注射组,于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动脉前24h及术后6天给予GCSF 10μg/(kg·d)皮下注射;时照组:为生理盐水注射组,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体外分离培养大鼠EPCs,免疫荧光法检测其FITC-UEA-1及Dil-acLDL的表达.心梗后4周,心脏超声检查心功能,处死大鼠,留取心脏标本作HE病理染色,并对梗死区心肌组织进行毛细血管密度测定.另设假手术组10只为正常对照.结果 培养获得EPCs,其表型为Dil-acLDL+、FITC-UEA-1+,实验组EPCs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梗后4周,实验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实验组梗死心肌处血管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 ①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大鼠外周血MNC中可成功地培养出EPCs,G-CSF可促进EPCs的动员.②G-CSF能促进梗死后心肌血管新生,改善心功能.

    作者:杨亚荣;闵新文;郎明健;郭敏;张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休克患者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值的比较

    目的 比较休克患者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15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进行共150次测量,分析两种测量方法得出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脉压差之间的关系.结果 直接血压的收缩压高于间接血压测量结果,而舒张压在两种方法间相近.结论 休克患者间接血压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直接血压的真实水平.

    作者:温书敏;罗林丽;周良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2 receptor,AT2受体)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其主要发挥拮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作用,起着舒张血管,降低血压,调节水盐代谢,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凋亡等作用,这些作用提示其对心脑血管系统生长发育、功能的平衡稳定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利荣;和姬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脾切除术后再出血临床分析

    脾脏切除是目前治疗外伤性脾破裂、肝硬化脾肿大伴功能亢进、造血系统疾病、脾本身疾病的常规术式.但对于外伤脾破裂严重、有广泛紧密粘连、巨大脾脏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手术操作困难较大,如术中处理不当可并发腹腔再出血,甚至危机患者生命.

    作者:于世良;肖辉;王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00例与同期123例非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发生率达82%,心肌酶谱异常占76%,心电图异常者占52%,非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发生率达13%,心肌酶谱异常占11.3%,心电图异常者占5.7%(P<0.005).经大剂量维生素c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心肌酶谱很快恢复正常,但心电图恢复较慢.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引起的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心肌酶谱异常,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早期常规进行心电图,心肌酶检测,以便发现心肌损害,及早防治.

    作者:王玲平;肖亚;王秋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

    结构性心脏病(structural heart disease)是近年心脏病领域涌现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它泛指一大类先天性或获得性的以心脏和大血管结构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疾病,如传统定义的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和心肌病等.在过去十年中,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当今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一大亮点,未来的发展引人瞩目.

    作者:曾智;陈玉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脏刀刺伤急诊抢救成功1例

    病例 男,28岁,因被刀刺伤左胸部,于2009年1月1日18:40由120接入我科行急诊抢救.入院时患者已呈深昏迷离,心跳微弱,呼吸急促,血压测不到,各种反射微弱.

    作者:钟兴波;刘波;史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联合佳药物介入治疗稳定性心绞痛90例分析

    目的 观察介入治疗(PCI)联合佳药物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随访患者1~24个月的心脏不良事件和生活质量积分.结果 9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出院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总分为(1299.0±16.0)分,20个月时总分为(1809.0±19.0)分,提示其生活质量显著改善(P<0.01);生存率达100.0%;仅3例发反复心绞痛(3.3%),无其它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24个月内,介入联合佳药物治疗能减少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会军;郝晓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桡骨中上段嗜酸性肉芽肿1例

    病例 患儿,男,13岁,因右前臂疼痛1个月、加重10天于2009年5月19日入院.查体:体温38℃,右前臂中上段皮温较高,压痛明显,局部无肿胀、瘘管及窦道.

    作者:陈巍;唐中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藏族冠心病患者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心脏和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了解腺苷负荷核素心肌显像(MPI)、颈动脉彩超(CAU)及超声心动图(UCG)对藏族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藏族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了颈动脉彩超、超声心动图、腺苷负荷核素心肌显像资料.结果 核素心肌显像阳性检出率为75.0%(24/32),心脏彩超阳性检出率为59.3%(19/32),颈动脉彩超斑块阳性率为68.8%(22/32).核素显像与心脏彩超结果完全一致的为25例(78.1%).核素显像阳性及阴性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75%vs 50%(P<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别为0.82±0.17 vs 0.68±0.20(P<0.01).结论 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和心肌核素显像在诊断冠心病中,上述三种方法存在较高的一致性,且以腺苷负荷心肌显像的敏感性高.

    作者:邬云红;葛卫红;魏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儿科学临床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就目前临床医学本科生在儿科实习中所出现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力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建议在实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以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契机,充分带动同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在儿科实习的的效果.

    作者:邓建军;喻韬;万朝敏;雷明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西部医学杂志

西部医学杂志

主管: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主办: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