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陈玉峰;侯明伟;郑怀忠
目的 探讨HBV血清标志物与乙肝病毒前S1抗原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常规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前S抗原.结果 分析常规的HBV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发现,表面抗原阳性的模式中,HBV前S1抗原的检出率较高.结论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可作为临床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的一项理想检测指标.
作者:于莉;龚见习;陈新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前术后护理时小儿尿道下裂术后恢复及对尿瘘、尿道狭窄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尿道下裂患儿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新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试验组的尿瘘、尿道狭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01).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降低尿瘘、尿道狭窄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
作者:黄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对成都市内4所医院的急诊科护士共120名进行工作压力源量表问卷调查.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群体排在前三位的压力因素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与工作、工作环境及资源;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编制的急诊科护士应对共同工作压力的表现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性别、不同岗位、不同护龄、不同编制有针对性地给予减压措施,减轻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因素,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荣秀华;黄丽;康朝霞;杜建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前瞻性观察抗肿瘤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YH-16,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Ⅳ期恶性肿瘤患者23例,接受恩度联合化疗的方案治疗.其中恩度15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匀速缓慢静脉滴注,第1~14天连续给药,间歇7天重复;同时联合使用化疗药物.每21天为1个周期.按照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参照Kamofsky评分(KPS)变化评价生活质量(QOL),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用药1周期即评价毒性,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23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可以评价客观疗效,23例均可进行安全性评价.总共完成的周期数为50个周期,平均2.1个周期.21例可评价病例中,获得PR 2例,SD12例,PD7例,客现有效率(RR)为9.52%(2/21),疾病控制率(DCR)67.O%(14/21);而生活质量改善者7例(33.3%),稳定9例(42.8%),仅5例(23.8%)下降.G3/4级毒性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包括2例(8.7%)白细胞下降、1例(4.34%)血小板下降、1例(4.34%)恶心/呕吐.结论 恩度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改善和稳定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部分化疗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其毒性低,安全性好.
作者:庞东生;宋志刚;汪雪原;钱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香菇多糖腔内灌注对治疗恶性体腔积液的有效性.方法 入选患者共50例,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行腔内置管引流积液,并给予腔内局部灌注香菇多糖1mg+生理盐水40ml,每周给药2次.结果 两周后给药有效率44%,4周后有效率68%,且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腔内置管引流并灌注香菇多糖对恶性体腔积液治疗有效,副反应可以耐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佳明;白娟;郑玲;张鸿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胸内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15例胸内巨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右胸8例,左胸7例.肿瘤重2000~3800g.单纯肿瘤切除10例,合并左肺上叶切除2例并部分心包切除2例,上腔静脉成形术1例,4例加胸膜液氮冷冻治疗.结果 无院内死亡.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1例,胸腔内出血2例,均经积极救治后痊愈.结论 积极的术前准备是关键,麻醉后气管、大血管受压可引起窒息、休克危险,应引起重视.手术切口要充分显露,术中可分块切除或控制瘤蒂后整个切除,注意术中大出血,防止发生复张性肺水肿.
作者:李先锋;马金山;努尔兰;王小雷;阿不力米提;肖开提;杨勇伟;金澄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归档护理病历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746份归档护理病历质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重点不突出、无专科特点、文理不通、记录不准确、书写格式不规范、记录内容重复、自相矛盾、医护不一致、主观描述多、眉栏项目内容不全.结论 护理病历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及影响因素较多,通过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确保书写时间,完善质量监控,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以提高护理病历的质量.
作者:马英;冯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本文通过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二者之间的制度文化、设备、技术等差异性,分析了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同的技术是无缝衔接的基础、相互沟通是无缝衔接的桥梁及绿色生命通道是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必由之路.如果院前院内能在救治技术上保持一致,药品、器械有良好的相容性,院前院内人员良好沟通,将使院前院内衔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陈莉;李旭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常规头颅CT扫描加薄层扫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0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行常规头颅CT扫描,对兴趣区加薄层扫描,现察常规头颅扫描结合局部薄层扫描条件下颅内脑组织密度变化情况.结果 6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平扫时,脑叶低密度区显示不明显,30例小脑幕缘高密度影显示模糊,4例单纯脑沟可疑高密度影,加薄扫后痛灶清晰显示.结论 常规头颅CT扫描结合对脑叶低密度区及高密度区显示模糊的层面进行薄层扫描,能清楚显示常规头颅扫描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灶,特别是对脑回、脑沟显示更清晰,能够观察徽细的脑组织密度变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邱学青;任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英国Gyrus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486倒.结果 486例PKRP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2~110min,平均68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25~105g,平均49g.6例输血,无电切综合症发生.术后随访2~1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术前(28.5±3.4)分降至术后(10.4±2.9)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术前(4.8±0.9)分降至术后(1.95=0.7)分(P<0.05);大尿流率术前为(7.2±2.6)ml/s升至术后(19.75±3.2)ml/s(P<0.05).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9例,继发性前列腺出血3例,尿道狭窄5例.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兴;石洪波;张雪军;周吉;陈斌;余志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盆腔四重造影过程中碘过敏反应的机制,掌握碘过敏反应的防治方法及急救措施,确保造影检查的安全进行.方法 选择门诊患者55例.均行四重造影检查,检查前常规行碘过敏试验阴性52例,用复方泛影葡胺为造影荆;用非离子型碘造影荆碘海醇为造影荆,现察造影过程中患者过敏反应,分析碘过敏反应的机削.结果 全部55例患者中53例完成四重造影检查,包括3例使用碘海醇为造影荆的患者,2例(3.9%)使用泛影葡胺为造影剂的患者造影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而中止检查,经观察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盆腔四重造影检查过程泛影葡胺使用方便,但可能发生不同程度过敏反应.
作者:孔斌;郭伶俐;赵士彭;宇勇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中起始Met为例,初步探索组成EGFP的不同氨基酸对EGFP发光功能的影响,为绿色荧光蛋白的变体改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去掉质粒pEGFP-N1中编码EGFP的起始氨基酸Met的密码子,将beta-actin的上游的435bp序列引入突变型EGFP阅读框的上游,将此融合型质粒转染A549细胞后,运用一系列检测方法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转染细胞的的发光强度.结果 突变掉起始Met后,EGFP丧失了发光功能.结论 起始Met对保持EGFP的发光功能有重要作用,提示Met作为绝大多数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起始氨基酸,可能是维持某些蛋白质的正确的空间结构所必须的氨基酸.
作者:肖利佳;王丹;李昌龙;翟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99mm 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m Tc-MDP)骨三相显像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8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99mm Tc-MDP骨三相显像的特点.结果 所有病例病变部位动脉期血流灌注均高于对侧,血池相期病变部位放射性浓聚程度增高,延迟显像病变部位骨放射性浓聚程度明显增高,其中8例邻近肢体关节放射性分布高于对侧.结论 99mm Tc-MDP骨三相显像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龚建辉;黄慧;王洪州;董晓芳;唐珍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肾母细胞瘤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 本组全为单侧发病,多发生于肾脏的一极,也可全部,常表现为强化不均匀的实性肿块,瘤内常有坏死、囊变,少数有出血、钙化,典型表现为残存肾实质变薄,呈新月形或肾的正常结构消失.本组术前诊断准确率94%(34/36).结论 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肾母细胞瘤的大小、形态、密度、侵犯的范围及转移情况,对肿瘤分期、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极高的价值.
作者:李胜;陈玉峰;侯明伟;郑怀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伴急性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60例SAH伴急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0例SAH伴急性脑积水患者治愈35例,占58.3%;死亡25例,病死率为41.6%,其中血糖升高者病亡率为62.5%,发病有意识障碍者死亡率为60.0%.结论 SAH伴急性脑积水的症状体征难以与SAH鉴别,动态CT或MRI检查可确诊,有意识障碍、反应性血糖升高者死亡率显著增加,脑室积血、脑血管痉挛及血压升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而SAH伴急性脑积水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动态观察、早期诊治十分重要.
作者:杨止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苯妥英钠对脑卒中患者血清HDL-c水平及脑卒中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3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苯妥英钠治疗组及同期3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常规予以降血压及抗血小板治疗,苯妥英钠治疗组:苯妥英钠0.1 Bid,6个月后改为0.1qd,随访两年,随访期间每6个月检测HDL-c水平,比较两组脑卒中复发率和HDL-c水平变化.结果 苯妥英钠治疗组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六个月后血清HDL-c 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随访两年,苯妥英钠治疗组6个月后HDL-C仍维持在一较高水平.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苯妥英钠能提高血清HDL-c水平,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作者:赵颖;赵连东;王增军;林森;卢玉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及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评价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方法 对300例需行剖宫产、子宫切除、前列腺汽化电切及下肢手术的病员随机分组施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两组,每组150例,CSEA组用药为0.75%盐酸布比卡因1.5ml+10%葡萄糖注射液1.5ml,EA组用药2%盐酸利多卡因10~15ml(含/20万肾上腺素),两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7~8水平,监测并记录BP、MAP、SpO2、ECG、HR,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结果 CSEA组MAP.HR的下降程度比EA组小(P<0.05),麻醉起效时间和眷神经阻滞上界面时间比EA组少(P<0.01),麻醉效果优良率比EA组高(P<0.05).结论 CSEA综合腰麻和硬膜外麻的优点,具有诱导快、用药少、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干扰少,术后并发症少,是剖宫产术、子宫切除术、前列腺电切术等较理想安全的麻醉方法,在基层医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任文烈;黄强;陈中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胸腺肽α1(Tα1,日达仙)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在肿瘤的生物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Tα1对肿瘤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现状做简要综述.
作者:肖凌;余曦;汪晓东;李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晚期宫颈癌治疗前后的微淋巴管密度、细胞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在不同治疗方法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试剂盒检测84例中晚期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治疗前后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和凋亡指数(AI)及增殖指数(PI),分析LMVD、AI、PI在宫颈癌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随着临床分期增加LMVD增高,Ⅱa期与Ⅲ~Ⅳ期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7.53,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1组淋巴及1组以上淋巴结转移组LMVD依次增高,在CR+PR组和NC+PD组总的LMVD分别为6.93±4.37、8.56±4.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5.16,P<0.05).AI、PI在治疗前后随FIGO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放疗组、化疗组、放化疗组在手术后AI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手术后PI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LMVD、AI可作为中晚期宫颈癌术前治疗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
作者:何兴状;吴应轩;牟辉;张英;刘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自杀患者急性中毒资料进行分析,为今后自杀患者发生急性中毒提供防治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932例自杀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情况、月份分布、患者性别与年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自杀性急性中毒病例中,女性551例,男性381例.自杀性中毒年龄发生在19~38岁者占60.08%.自杀性急性中毒的人数与国民经济发展呈负相关(r=-0.985,P<0.05).自杀急性中毒时间以每年1,2,5,6月多见.结论 自杀性急性中毒患者以中青年为主,且女性多见;冬季和夏季自杀性急性中毒病例居多;经济发展速度快,则自杀性中毒人数相对较低.
作者:代将;王雷;付晶;荆晓明;王晓梅;施阳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