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凤梅
血液透析常使用抗凝剂预防凝血。对于有活动性出血及自身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或近期经受手术或创伤的透析患者,禁忌使用肝素以防止出血加剧或诱发再出血,即进行无肝素透析。我们采取了提高血流量,定时快速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严密观察等防护措施,达到了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作者:纪慧萍;毛艳华;闫绍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8例具有不同程度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Ⅰ-Ⅲ度)进行宫颈悬吊术,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不适症状、肠功能、膀胱功能、性功能恢复情况,并以手术前后POP-Q评估标准及动态磁共振检查结果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在55±25min,出血量为30±18ml,其中单纯行悬吊术者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无感染、血肿、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6±3天。盆腔脏器脱垂全部得到纠正,随访期间未发现有阴道缩短、扭曲等症状,性生活不受影响。结论:宫颈悬吊术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在保留子宫同时进行盆底重建,简化了手术治疗的过程,方法简单易掌握,疗效肯定,动态MRI较临床诊断盆腔器官脱垂病例更加客观、全面,提倡在临床推行PFD的动态MRI检查。
作者:张丽丽;兰振和;王宇晗;刘红;吕婷婷;孙志戬;骆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3M自粘式弹力绷带在儿科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0名进行留置针静脉穿刺的患儿,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结果:观察组的留置针脱管率大大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3M自粘式弹力绷带在儿科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达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声像图表现分三种类型:瘢痕处单纯孕囊型、瘢痕处包块型及孕囊部分位于瘢痕处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首选和佳方法,掌握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可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杨萍;张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细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提高临床检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2年3年间收集到的临床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血液标本合格率高,合格率为96.0%,粪便标本合格率低,合格率为85.0%。结论:为提高细菌检验的正确率,要严格遵守细菌标本采集规范,采集源头要注意保护好标本,在细菌标本的保存及处理上也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这是保证临床细菌检测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岚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斜V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48例外斜V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后眼位的情况和双眼单视功能的情况。结果:48例中,41例(85.42%)术后眼位恢复正位,32例(66.66%)术后获得双眼单视功能。结论:根据造成外斜V征的不同原因选择不同的术式治疗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玲;李春燕;杨学虎;尹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柴胡半夏枳实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均为80例。治疗组采取柴胡半夏枳实汤,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早晚饭前分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早餐前半小时口服2周;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早餐前半小时口服,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0%,X2=4.15, 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半夏枳实汤联合奥美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霞;马芳敏;巩振兴;孟艳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9例输液反应病人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输液反应可能与不规范操作、输注药物、输液速度及浓度、季节及患者体质差异有关。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规范化操作,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及医嘱配制及输注药物,加强输液时巡视,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可以有效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及因此而不良后果。
作者:汪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提高我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的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既往手术史、痛经、月经紊乱等是导致患者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因素。其中,既往手术史是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因,占同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结论:患者妇产科手术率的高低直接左右和影响着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充分的掌握手术的指征是提高手术成功机率,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键因素。
作者:陆敏杰;阿莉娅·赛来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16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112例,占总数的66.67%,女性患者56例,占总数的33.33%,说明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其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多,共60例,占总数的35.71%,高血压56例,占总数的33.33%,冠心病37例,占总数的22.02%,风心病13例,占总数的7.74%,肺心病2例,占总数的1.20%。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血管疾病的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提高治疗的质量。
作者:潘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外伤性颅底骨折脑脊液耳鼻漏的手术治疗方案选择,分析其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近3年来诊治的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病人16例综合治疗经过,着重手术治疗方案分析。结果:对于7-10天以内、症状较轻的颅底骨折脑脊液漏的病人可采取适当抬高头位、抗菌药物应用等保守治疗,对于2周左右仍不停止漏液者尽早给予腰大池引流术,超过1月不愈者可行开颅自体肌筋膜修补漏口治疗。
作者:周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食品质量关乎消费者的生活与身体健康,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广大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性,对食品的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食品质量检验是依据食品执行的相应产品标准进行的符合性检验,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及至生命安全,另外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执行食品检验的工作中,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关于如何提高食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天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于2008年到2012年血液供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近五年血液供应的情况变化,制定有效措施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应对临床血液供应量变化,满足临床血液的需求。方法:收集2008年到2012年我市临床供应血量,血液成分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普通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血小板等成分每年度供应总量进行统计。结果:五年总供应量平均增长率6.6%,但各种成分使用比例有增有减。其中红细胞类成分:全血减少了66.1%,悬浮红细胞增长了6.7%,洗涤红细胞增长了38.3%;血浆类成分:新鲜冰冻血浆下降了3.6%,普通冰冻血浆增长了29.3%,冷沉淀凝血因子增长了74%;血小板类成分:血小板增长了19.2%。结论:随着国家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临床用血量呈上升趋势,我们要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扩大献血者队伍,动员社会各界人土参加献血,应对日益增加的临床用血需求,保证医疗机构临床血液供应。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怎样促进产妇会阴侧切后切口的愈合。方法:对我院203例行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产妇,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并给予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论:对会阴侧切缝合术后产妇应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切口的愈合,减少了产褥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对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瘘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151例患者进行动静脉瘘的护理。结果:33例患者进行自体动静脉瘘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出现内瘘感染,14例行二次内瘘手术。结论:强对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瘘的术前及术后的科学护理,可以延长动静脉瘘的使用寿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医疗救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万凤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婴儿病毒性肺炎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喘息症状消失时间、有效止咳时间、湿罗音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总疗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病毒性肺炎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消除临床症状及体征,家属有较高依从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珍;兰丹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的临床对照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2月到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采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的肿瘤确诊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30。给予A组实施贵要静脉置管,B组实施肘正中静脉置管,C组实施头静脉置管,后分析三组临床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5例(16.67%),B组并发症发生1例(3.33%),C组并发症发生7例(23.33%),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给予肿瘤化疗患者采取肘正中静脉进行置管,有利于降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要求,我所对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底送检的自主研发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S-6400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各项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值得推荐。
作者:杜东娜;王敬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玻璃酸钠注射液用于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预防效果。方法:病例选取为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之间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2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100例行人流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及益母草颗粒口服,观察组10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宫腔灌注,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粘连发生率为9.0%,对照组则为2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两组患者宫腔粘连的程度对比上来看,观察组患者主要为轻度粘连,中、重度粘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宫腔灌注预防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粘连发生率和粘连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付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两种根管充填糊剂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为乳牙根尖周炎的充填用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乳前牙根尖周炎患儿70例,经常规开髓拔髓,根管预备及髓腔封药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实验组1: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实验组2:Vitapex糊剂充填。比较两组药物充填后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结果:治疗结束后,三个月后复诊,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无差异;九个月后随访,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患儿陆续出现根尖周炎的复发,并出现乳牙滞留现象。结论:Vitapex糊剂对乳牙根尖周炎治疗的远期效果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可替代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乳牙根尖周炎充填的常规药物。
作者:王梓欣;周庆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