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情况分析

赖桂兰;郭宗琳;邓勇均;屈德丽

关键词: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 置管, 血栓,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超声检查结果,根据有无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并对两组影响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有31例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3.7%。两组在年龄、性别、透析病程、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血栓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非血栓组(P ﹤0.0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 ﹤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与导管留置时间长、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有关,因此,术后对于明显高脂血症患者应给予降脂治疗,同时尽快建立动静脉内瘘通路,尽量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并定期行超声检查,防止或减少血栓形成。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牵引结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骨牵引结合中药口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2009年度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患者25例,其中内科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者10例,拒绝行手术者15例,均采用骨牵引加中药三期辨证治疗,即: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和营通络、接骨续筋;后期补气养血,补益肝肾。针对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活动度、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X 片骨痂生长情况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死亡、褥疮,骨折均愈合。25例中有23例获得较好疗效,能负重行走,步态较好,髋膝关节功能良好;2例(其中 A2型中1例, A3型1例)出现髋内翻畸形,患肢短缩,跛行,行走较困难。整体优良率达到92.0%。结论骨牵引结合中药三期辨证口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有效,可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胡斌;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9例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 IMT 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及免疫组检查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病例男5例,女性4例,年龄19~64岁,平均43.1岁;肿瘤生长于右肺4例,左肺4例,肺门1例;组织学表现为黏液型4例,梭形细胞型3例,纤维化型2例;免疫组化:全部病例 Vimentin、SMA(+),6例 Desmin 部分(+),3例 ALK-1、CD68(+),2例 CK-pan(局灶+);S-100、CD34、CD117均(-)。结论肺 IMT 是一种少见的肺间叶源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不一,影像学检查误诊率较高,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多数具有良性的临床过程,预后良好。

    作者:魏永敬;张义;王才富;刘亚;杨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前列地尔治疗高海拔地区肺心病 PAH 的超声心动图分析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治疗移居高海拔地区老年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PAH)的疗效。方法移居(5~10年)海拔2260 m(35例)、2800 m(25例)、3650 m(13例)地区老年肺心病患者73例,年龄60~85岁,平均68.7岁;男性57例,女性16例,病程3~10年,均有不同程度 PAH。先给予基础病常规治疗,7~14 d 后加用前列地尔10μg/ d,连续用药14 d。分别于前列地尔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三地区移居老年肺心病患者肺动脉主干内径(PA)、右室前壁厚度(RVAW)、右室流出道(RVOT)、右室前后径(RV)均降低(P ﹤0.01),三尖瓣反流(TR)速度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显著降低(P ﹤0.01),且 TR 患者数明显减少(P ﹤0.05)。结论前列地尔能显著降低移居高海拔地区老年肺源性心脏病 PAH 患者的肺动脉压,改善预后,可为高原习服及高原肺心病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为临床低氧医学研究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和疗效依据。

    作者:何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株蝙蝠来源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

    目的:对1株蝙蝠来源病毒进行分离鉴定,进行简单的基因分析。方法从云南沧源县8个居民地附近捕获50只棕果蝠并制作组织标本,采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采用 cDNA-RAPD 方法扩增序列,采用分子克隆进一步扩增序列,将序列在 NCBI 上进行 BLAST 比对,采用 DNAMAN5.0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 MEGA 5建序列进化树。结果50份接毒细胞中,6份细胞出现细胞病变,cDNA-RAPD 扩增得到1份阳性片段,测序大小为614 bp,经比对该病毒株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牛细小病毒种的一个毒株。结论成功分离并鉴定该毒株,确定该病毒是牛细小病毒的一个新的基因型。

    作者:陈刚;马俊兴;邱薇;梁栋;张富强;袁贵红;闫芳;胡挺松;范泉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情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超声检查结果,根据有无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并对两组影响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1例患者中,有31例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3.7%。两组在年龄、性别、透析病程、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血栓组的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非血栓组(P ﹤0.0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 ﹤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与导管留置时间长、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有关,因此,术后对于明显高脂血症患者应给予降脂治疗,同时尽快建立动静脉内瘘通路,尽量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并定期行超声检查,防止或减少血栓形成。

    作者:赖桂兰;郭宗琳;邓勇均;屈德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酒精中毒的药物治疗进展及其展望

    急性酒精中毒(acute alcoholic intoxication,AAI),是因短期大量酒精摄入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心脑血管等损伤的病理过程[1]。急性酒精中毒病情凶险,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故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并防止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急性酒精中毒的药物治疗,应遵循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的原则;轻者不需特殊处理,重者需积极处理。目前许多研究者对不同药物的使用、联合使用及给药剂量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和探讨,笔者对此进行简要的综述。

    作者:钟山;杨慧敏;方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过程中银杏叶提取物(GbE)抑制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 GbE (0、50、100、200、300 mg/ L)处理 HSC 24 h 后,MTT 法检测 GbE 对 HSC-T6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 和 RT-PCR 法测定 GbE对 P21/ P27蛋白和 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 检测结果显示,GbE 在100 mg/ L 时,抑制 HSC-T6的增殖(P ﹤0.05),浓度为200和300 mg/ L 时,抑制增殖作用明显增强(P ﹤0.01);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结果显示,GbE 明显增加 P21/ P27蛋白的表达,且促进 P27蛋白表达的作强于 P21;进一步用 RT-PCR 检测发现,GbE 也能增加 P21/ P27 mRNA 的表达。结论 GbE 能够抑制 HSC-T6的增殖,这种增殖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 P21/ P27蛋白和 mRNA 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雷娜;高会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飞秒激光术后外伤致角膜瓣卷曲及上皮植入1例

    病例男,27岁,半年前曾行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术(右眼角膜瓣厚度110μm,磨削深度98μm),因“塑料片划伤右眼后眼痛、视力下降7 d”入院。入院专科查体:右眼:视力0.25,眼压 Tn,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下方可见长约5 mm 划伤,表面污秽,可见少量脓苔附着。入院诊断:右眼角膜溃疡。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右眼(1次/ h)抗感染等治疗。入院后第4 d 右眼视力提高至0.6,但患者仍诉右眼视物重影。综合验光结果提示:右眼-1.50 DS +4.50 DC ×102°=0.8。行角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发现右眼角膜下方划伤处角膜瓣向内翻卷折叠,瓣下可见片状上皮植入。入院后第7 d 行右眼角膜瓣复位+上皮植入刮除术。术后予氟米龙滴眼液抗炎等治疗,术后1 w 患者视力恢复至1.0,综合验光:右眼+0.50 DC ×90°=1.2。出院后1 w、1个月、3个月随访,未见上皮植入复发。

    作者:张衡頔;蒋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剂量氨溴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疗效

    目的: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6例,都给予血液灌流,按照是否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治疗第1、3、5 d 时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参数、胸部 CT 检查及预后生存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自主呼吸频率( RR)与潮气量(VT)、呼气末正压(PEEP)、X 线胸片改变等均有改善(P ﹤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病例平均存活时间延长(P ﹤0.05);而两组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和多器官衰竭(MOF)的情况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血液灌流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氨溴索,可明显改善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娟;熊娜;汪正於;唐文;秦建平;徐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骨盆巨大肿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骨盆巨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21例骨盆巨大肿瘤患者,男17例,女4例,平均55(35~65)岁。其中骶骨脊索瘤8例,髂骨软骨肉瘤5例,软骨母细胞瘤4例,骨巨细胞瘤3例,骨肉瘤1例,均采用双侧或单侧髂总动脉暂时阻断的方法行手术切除。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0.5~6年(平均4年)随访,脊索瘤4例局部复发,1例死于肺部转移全身衰竭,1例于术后1年半死于肺部转移,其余无复发;8例出现手术部位不明原因疼痛不适。结论术中采用双侧或单侧髂总动脉暂时阻断的方法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尽量彻底切除瘤体及维持骨盆稳定性等,可明显提高骨盆巨大肿瘤患者的手术疗效。

    作者:齐波;丁晶;徐永清;阮默;林月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靶控输注麻醉对肾移植患者免疫及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对肾移植术患者细胞免疫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76例肾移植患者行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作为 A 组,行静吸复合麻醉的肾移植患者62例作为 B 组。比较两组麻醉前(T0)、麻醉成功后(T1)、术毕时(T2)、术后24 h(T3)、术后72 h(T4)的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 SpO2)、平均动脉压(MAP),T 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以及血清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血糖(GLU)水平。结果A 组 HR 在 T1、T2均分别显著低于 B 组(P ﹤0.05)。T1、T2时 A 组 MAP 显著高于 B 组(P ﹤0.05)。A 组 SpO2在麻醉后各时相与麻醉前相比无显著改变;B 组在 T1、T2均显著低于 T0(P ﹤0.05)。A 组 CD3、CD4、CD8、CD4/ CD8在 T1~ T4均分别显著高于 B 组(P ﹤0.05)。A 组 COR、IL-6、CRP、GLU 在 T1、T2、T3、T4较均显著低于 B 组(P ﹤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能够有效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和对细胞免疫的抑制,适宜于肾移植术患者的麻醉。

    作者:李广东;朱浩良;隋大凯;邬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侵袭性白念珠菌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目的:建立侵袭性白念珠菌小鼠感染模型。方法体外通过菌丝生长实验评价白念珠菌的毒力大小,通过尾静脉注射白念珠菌菌悬液感染小鼠后,观察小鼠生存时间,评价白念珠菌体内毒力大小;以感染后7 d 内小鼠100%死亡为标准,建立了侵袭性白念珠菌小鼠感染模型,对感染小鼠进行氟康唑治疗效果评价。结果白念珠菌体外毒力与体内毒力一致,4种培养基中菌丝均生长良好的菌株,体内感染小鼠后,小鼠生存率也低;感染模型中,氟康唑对敏感白念珠菌的治疗效果强于对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P ﹤0.05)。结论建立的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可用于药物体内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筛选。

    作者:杜发娅;阎澜;姜远英;徐贵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食管静脉曲张 EVL 与 EVL-EVS 治疗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食管静脉曲张单一结扎治疗与结扎-硬化序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内镜结扎治疗或经内镜结扎-硬化序贯治疗,于治疗后6~12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单一静脉结扎组总有效率为74.1%,结扎-硬化序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单一静脉结扎组和结扎-硬化序贯治疗组并发症:胸痛分别为22.1%、20.3%,急性食管出血5.2%、1.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结扎-硬化序贯治疗较单一结扎治疗疗效高,安全性好。

    作者:刘云杰;冯早明;黄茂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方甘草酸苷诱发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发作1例

    病例男,32岁,主因怕热、心慌、出汗、颈部增粗1年,于2013-09-26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怕热、心慌、多汗、多食、易饥、颈部增粗,自觉体重下降,在我院内分泌科化验检查后诊断“甲亢”,给予甲巯咪唑10 mg/次,3次/ d;普萘洛尔10 mg/次,2次/ d。治疗3个月,甲功好转,甲巯咪唑逐渐减量,入院时已减至7.5 mg,1次/ d。今因复查肝功异常收住院。查体:眼睑浮肿,眼球突出,巩膜无黄染;颈软,甲状腺Ⅱ度肿大,未闻及血管杂音;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5.83×109/ L,嗜中性粒细胞比率58.10%,淋巴细胞比率33.3%,血红蛋白157.0 g/ L,血小板计数387×109/ L;肝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82 U/ L,电解质正常,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初步诊断:(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药物性肝损害。停甲巯咪唑,给予静滴复方甘草酸苷(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0570,产品批号130501D1)120 mg,1次/ d;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1次/ d。于2013-10-194:00开始,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晨起双下肢对称性软瘫。急查电解质:钾2.02 mmol/ L。心电图:(1)窦性心动过速;(2)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停用复方甘草酸苷,给予口服及静脉补钾,症状逐渐缓解,至第2 d 复查血钾恢复正常,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维持。于2013-10-27复查肝功恢复正常,加丙硫氧嘧啶片口服,治疗2 w 甲功好转出院。

    作者:李春雨;王传力;毕国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住院老干部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分析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表现为明显的记忆力障碍,但记忆以外大脑高级神经功能无显著异常,且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因此,常常未得到重视。认知功能障碍进展为痴呆的风险性增高,有必要进行早期干预。目前国内外关于认知功能受损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并无一致结论,并且无针对老干部群体的研究。本研究对住院老干部一般资料情况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分析,探讨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璐;陈茜;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碘伏纱布块在预防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降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的方法。方法2010年5月~2013年3月收我院108例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A 组行常规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B 组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用碘伏纱布块填塞直肠至术后6 h,C 组方法与 B 组相同但碘伏纱布块填塞直肠至术后12 h,比较3组术后感染率。结果 B 组(8.3%)和 C 组(5.6%)术后感染率无显著差异,但较 A 组(19.4%)明显降低(P ﹤0.05)。结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用碘伏纱布块填塞直肠至术后6 h,可明显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谢斌;彭卫星;赵现伟;孙艳芳;付灵芝;操少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IMHS 和 PFN 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稳定性比较

    目的:比较髓内加压螺钉(IMHS)和近端短重建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6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 IMHS 与 PFN 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输血量、行走能力、并发症、病死率等。结果 IMHS组与 PFN 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2.56±12.63)min 与(54.74±14.85)min,平均输血量为(1.68±0.31)U 与(1.79±0.27)U,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6.34±16.36)g/ L、(97.75±15.87)g/ L,两组间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IMHS 组与 PFN组术后独立步行、辅助步行、不能步行例数分别为10例(31.25%)、17例(53.13%)、5例(15.63%)与8例(25.00%)、14例(43.75%)、10例(31.25%);IMHS 组行走能力优于 PFN 组(P ﹤0.05)。PFN 组并发症发生率(34.38%)高于 IMHS 组的6.26%(P ﹤0.05),不稳定型患者并发症(21.88%)高于 IMHS 组的3.13%(P ﹤0.05)。结论 IMHS 比 PFN 能提供更稳定的内固定,并发症率较低,更适合应用于不稳定型的转子间骨折。

    作者:谭云;许将兴;陈乾刚;朱政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Salter 髂骨截骨联合股骨头圆韧带重建治疗 DDH 围手术期护理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1],是小儿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包括骨骼和软组织两方面的病变。DDH 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我科于2008年5月~2011年5月,对行 Salter 接骨联合股骨头圆韧带异体肌腱重建术治疗的39例 DDH 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燕;李春晓;马涛;徐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CT 定位扫描在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应用 CT 定位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机关医院肿瘤科从2010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因核磁扫描禁忌证而行 CT 定位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2例,局麻下在前额隆突和枕骨粗隆以上水平安装定位框架,基环低于外耳孔下﹥1 cm,在 CT 定位扫描图像上寻找三叉神经根出桥脑处,行伽玛刀治疗:等剂量曲线50%,高剂量84~90 Gy。术后电话随访,行疼痛缓解评级和面部麻木评级。结果按以上方法安装立体定位框架,很好地躲避金属伪影,CT 扫描图像中可显示三叉神经根。术后随访平均14(6~38)个月,11例(91.67%)疼痛分级从Ⅳ、Ⅴ级降低至Ⅲ级以下,其中6例(50.00%)疼痛完全缓解,平均起效时间6(3~10)个月。3例(25.00%)患者出现Ⅲ级以下面部麻木。结论在前额隆突和枕骨粗隆水平,基环低于外耳孔下﹥1 cm 的位置安装立体定位框架,可避免金属伪影,显示三叉神经根,满足伽马刀治疗定位的需要。CT 定位扫描可作为有核磁扫描禁忌证患者伽玛刀治疗的定位方式。

    作者:孙周双;薛晓英;薛斌跃;袁树斌;廖述才;唐钰佳;杨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方法对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电针加 TDP 治疗仪等4种方法治疗军事训练致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电针组、TDP 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电针加 TDP 治疗,电针组单用电针治疗,TDP 组单用 TDP 治疗,对照组患者自行热敷治疗,5 d 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疼痛模拟评分法(VAS)和临床疗效分级,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联合治疗组的 VAS 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P ﹤0.05);电针组的 VAS 评分低于 TDP 组和对照组(P ﹤0.05);TDP 组与对照组的 VAS 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 ﹥0.05)。联合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 ﹤0.05),且总有效率高于 TDP 组和对照组(P ﹤0.05);电针组的治愈率也高于 TDP 组和对照组(P ﹤0.05),TDP 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别(P ﹥0.05)。结论电针加 TDP 治疗,对于军事训练致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临床疗效好,应该在临床大力推广。在没有条件的地方,电针治疗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黄明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西南国防医药杂志

主管: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