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发娅;阎澜;姜远英;徐贵丽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等[1]。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求,保证其安全,保持躯体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取得其家庭和社会支持。“优质护理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强化基础护理,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深化护理专业内涵[2]。护理安全是医学领域永恒的研究课题之一,这也是医疗服务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3]。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以来,对促进临床护理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半卧位翻身训练治疗老年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利用医院内双摇或三摇病床对60例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开始取仰卧位,每次先向病变侧侧卧,然后再向对侧侧卧,后缓慢恢复到仰卧位,每个体位保持30 s,每次训练重复3次,3次/ d。结果治疗3 d 后,痊愈27例,有效32例,无效1例,3 d 痊愈率为45.0%,有效率为53.3%;有效32例中,19例治疗7 d 后痊愈,13例治疗14 d 后痊愈。无效1例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整过治疗过程患者无一例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结论半卧位翻身训练治疗老年人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依从性好,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作者:李治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胃肠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12月43例 LC 后胃肠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1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21例(95.5%),对照组有效13例(61.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 LC 后胃肠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状态,疗效满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何国珍;杨敬博;毛会芬;张安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骨盆巨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我院自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21例骨盆巨大肿瘤患者,男17例,女4例,平均55(35~65)岁。其中骶骨脊索瘤8例,髂骨软骨肉瘤5例,软骨母细胞瘤4例,骨巨细胞瘤3例,骨肉瘤1例,均采用双侧或单侧髂总动脉暂时阻断的方法行手术切除。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0.5~6年(平均4年)随访,脊索瘤4例局部复发,1例死于肺部转移全身衰竭,1例于术后1年半死于肺部转移,其余无复发;8例出现手术部位不明原因疼痛不适。结论术中采用双侧或单侧髂总动脉暂时阻断的方法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尽量彻底切除瘤体及维持骨盆稳定性等,可明显提高骨盆巨大肿瘤患者的手术疗效。
作者:齐波;丁晶;徐永清;阮默;林月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估苦寒燥湿、活血通络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活动期 RA 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三黄一龙汤联合注射用血塞通、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非生物制剂抗风湿性药物(DMARDs)治疗,对照组予以 NSAIDs、DMARDs 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肿胀、压痛关节数,晨僵时间,评价握力及血小板、血沉、C 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早于并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4、8 w 后,改善率分别为82%、94%,亦优于对照组的62%和80%(P ﹤0.05)。结论苦寒燥湿、活血通络法治疗 RA 活动期,能更好、更快地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晏姣;刘德芳;呼永河;郭明阳;张俊;贠明东;罗勇;郭玲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介绍一种以 CT 影像资料为依据设计的引导器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NC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0例(10例为双侧)上尿路肾结石患者,先行 CT 扫描定位,体表作标记。脱机后,在自制的引导器指导下予以肾穿刺扩张。结果180例患者,共需建立190条皮肾通道,顺利建立184条通道,总成功率为97.8%(184/190),单次穿刺成功133例。6例经过调整方向或深度后仍未穿刺成功,改用 C 臂辅助下的穿刺造瘘,5例成功,1例失败。这6例与患者较肥胖、手术中的体位与 CT 检查定位时的体位不一致有关。结论以 CT 影像资料为依据设计的引导器用于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准确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何世国;谢金民;周雄辉;张炜;陶榕;李佳妹;曹加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1],是小儿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包括骨骼和软组织两方面的病变。DDH 在我国发病率比较高,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我科于2008年5月~2011年5月,对行 Salter 接骨联合股骨头圆韧带异体肌腱重建术治疗的39例 DDH 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燕;李春晓;马涛;徐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病例男,15岁,因“行走不稳,言语欠清,智能减退10个月”,于2013年11月8日入住我科。患者自2013年2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感双下肢发僵,左下肢症状重,易被斜坡绊倒,伴有言语表达欠清晰,饮水偶有呛咳,并有反应略变慢、记忆力减退、异常欣快,语言理解正常,上肢活动无明显异常,生活尚可自理。之后行走不稳较前逐渐加重,行走踮脚,言语不清加重,口腔唾液分泌多,常吐唾沫并伴左侧口角流涎。于2013年8月就诊于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头颅 MRI 示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双侧侧脑室旁白质见片状 T2 Flair 高信号),铜蓝蛋白0.18 g/ L,眼科检查未见 K-F 环。给予茴拉西坦胶囊、强的松、甲钴胺片口服,症状无改善,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来时患者欣快,行走蹒跚步态,口齿不清,尚可正常交流,大便正常,小便频数。
作者:何月涛;魏微;高妹茹;张微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根据《侵权法》的解读,注意义务是护士基本的义务,要求护士在诊疗活动中认真履行注意义务。临床上发生压疮后的追责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管理问题,判断护士是否存在过错并承担责任,前提是对注意义务内容的界定,关键在于护士是否尽到注意义务。只有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加强护理管理,才能履行好注意义务,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张鹤;陈敏;田爱娟;杨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病例男,27岁,半年前曾行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术(右眼角膜瓣厚度110μm,磨削深度98μm),因“塑料片划伤右眼后眼痛、视力下降7 d”入院。入院专科查体:右眼:视力0.25,眼压 Tn,结膜轻度充血,角膜下方可见长约5 mm 划伤,表面污秽,可见少量脓苔附着。入院诊断:右眼角膜溃疡。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右眼(1次/ h)抗感染等治疗。入院后第4 d 右眼视力提高至0.6,但患者仍诉右眼视物重影。综合验光结果提示:右眼-1.50 DS +4.50 DC ×102°=0.8。行角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发现右眼角膜下方划伤处角膜瓣向内翻卷折叠,瓣下可见片状上皮植入。入院后第7 d 行右眼角膜瓣复位+上皮植入刮除术。术后予氟米龙滴眼液抗炎等治疗,术后1 w 患者视力恢复至1.0,综合验光:右眼+0.50 DC ×90°=1.2。出院后1 w、1个月、3个月随访,未见上皮植入复发。
作者:张衡頔;蒋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髓内加压螺钉(IMHS)和近端短重建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6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 IMHS 与 PFN 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输血量、行走能力、并发症、病死率等。结果 IMHS组与 PFN 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2.56±12.63)min 与(54.74±14.85)min,平均输血量为(1.68±0.31)U 与(1.79±0.27)U,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6.34±16.36)g/ L、(97.75±15.87)g/ L,两组间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IMHS 组与 PFN组术后独立步行、辅助步行、不能步行例数分别为10例(31.25%)、17例(53.13%)、5例(15.63%)与8例(25.00%)、14例(43.75%)、10例(31.25%);IMHS 组行走能力优于 PFN 组(P ﹤0.05)。PFN 组并发症发生率(34.38%)高于 IMHS 组的6.26%(P ﹤0.05),不稳定型患者并发症(21.88%)高于 IMHS 组的3.13%(P ﹤0.05)。结论 IMHS 比 PFN 能提供更稳定的内固定,并发症率较低,更适合应用于不稳定型的转子间骨折。
作者:谭云;许将兴;陈乾刚;朱政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05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诊疗的61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5例,其中治疗组予以左旋氨氯地平,2.5~10.0 mg/ d;对照组予以缬沙坦片,80~160 mg/ d。治疗1年后,检测分析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Pd、左房横径(LAD)、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水平以及房颤复发率。结果治疗1年后随访发现,两组的 SBP、DBP、Pd、LAD、hs-CRP 及 BN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而两组的 SBP、DBP、Pd、LAD、hs-CRP 及 BNP 水平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缬沙坦组房颤复发率为28.85%(88/305),左旋氨氯地平组为31.15%(95/305),两组间房颤复发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旋氨氯地平可以很好地降压和防治房颤,降低 LAD、hs-CRP 和 BNP 水平,其效果与缬沙坦类似。
作者:吴友良;王国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食管静脉曲张单一结扎治疗与结扎-硬化序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内镜结扎治疗或经内镜结扎-硬化序贯治疗,于治疗后6~12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单一静脉结扎组总有效率为74.1%,结扎-硬化序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单一静脉结扎组和结扎-硬化序贯治疗组并发症:胸痛分别为22.1%、20.3%,急性食管出血5.2%、1.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结扎-硬化序贯治疗较单一结扎治疗疗效高,安全性好。
作者:刘云杰;冯早明;黄茂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高原部队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日喀则军分区2个单位共计728人为调查对象,对2013年8月的尿石症患病情况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对每个受检对象进行泌尿系统 B 超检查和问卷调查。以诊断为尿石症者的86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健康者100人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驻高原部队尿石症患病率为11.81%,高于平原部队;病例组血钙升高者(46.5%)和尿酸升高者构成比例(51.2%)均高于对照组(P ﹤0.05);病例组日饮水量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驻日喀则高原部队尿石症发病率偏高,应注意监测尿石症患者血尿酸情况,加强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必要时采取治疗干预措施,降低高原部队尿石症的发病率。
作者:卢奕;许亚宏;李健;贾志刚;王海燕;刘书蓉;陈萍;郭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对恶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恶性肠梗阻患者75例随机分成3组。各组在禁食水、反复清洁灌肠、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Ⅰ组25例采用鼻导管治疗,对照Ⅱ组25例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大承气汤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观察治疗3 d 和7 d 后,腹胀、腹痛例数,腹围缩小程度、累计胃肠减压量以及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3 d 及治疗7 d 后,较两个对照组腹痛、腹胀例数均有明显减少(P ﹤0.05),腹围缩小程度及胃肠累积减压量明显增加(P ﹤0.05);观察组的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及气液平消失时间均短于两个对照组(P ﹤0.05);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 ﹤0.05)。治疗7 d 后,对照Ⅱ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Ⅰ组(P ﹤0.05)。结论恶性肠梗阻患者用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后,可使肠道功能及早得到恢复,促进肠蠕动及毒素排出,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牟东;周德江;陈备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治疗移居高海拔地区老年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PAH)的疗效。方法移居(5~10年)海拔2260 m(35例)、2800 m(25例)、3650 m(13例)地区老年肺心病患者73例,年龄60~85岁,平均68.7岁;男性57例,女性16例,病程3~10年,均有不同程度 PAH。先给予基础病常规治疗,7~14 d 后加用前列地尔10μg/ d,连续用药14 d。分别于前列地尔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三地区移居老年肺心病患者肺动脉主干内径(PA)、右室前壁厚度(RVAW)、右室流出道(RVOT)、右室前后径(RV)均降低(P ﹤0.01),三尖瓣反流(TR)速度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显著降低(P ﹤0.01),且 TR 患者数明显减少(P ﹤0.05)。结论前列地尔能显著降低移居高海拔地区老年肺源性心脏病 PAH 患者的肺动脉压,改善预后,可为高原习服及高原肺心病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为临床低氧医学研究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和疗效依据。
作者:何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分析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 IMT 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及免疫组检查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病例男5例,女性4例,年龄19~64岁,平均43.1岁;肿瘤生长于右肺4例,左肺4例,肺门1例;组织学表现为黏液型4例,梭形细胞型3例,纤维化型2例;免疫组化:全部病例 Vimentin、SMA(+),6例 Desmin 部分(+),3例 ALK-1、CD68(+),2例 CK-pan(局灶+);S-100、CD34、CD117均(-)。结论肺 IMT 是一种少见的肺间叶源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不一,影像学检查误诊率较高,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多数具有良性的临床过程,预后良好。
作者:魏永敬;张义;王才富;刘亚;杨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病例女,12岁。患者全身多处被垮塌房屋砸伤,当时疼痛难忍,其家人急送我院进行救治。CT 检查诊断为:(1)脾破裂;(2)双肺挫伤、左侧肋骨骨折、双侧胸腔积液;(3)胰腺挫伤;(4)胃壁挫伤;(5)腹膜后血肿;(6)左侧锁骨骨折。立即行脾切除术、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给予肌注破伤风抗毒素、输血600 ml、止血、抗炎及补液及对症治疗,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外伤后3 d 胸腹部 CT 检查示:(1)双上肺挫伤;右肺下叶不张,右下叶支气管轻度狭窄;左肺下叶血肿;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左侧多根肋骨骨折,左侧胸壁软组织挫伤并血肿;左侧锁骨骨折。(2)肝右叶条片状低密度影,考虑:挫伤;(3)胰腺挫伤,较上次 CT 片有所好转;(4)脾脏术后改变;(5)胃底后壁挫伤,较上次 CT 片有所好转;(6)双肾体积增大,皮髓界限不清,考虑:肾挫伤可能;(7)腹膜后血肿。外伤后12 d 胸腹部 CT 复查示:(1)右肺下叶不张有所好转;左肺下叶血肿有所好转;左侧肋骨及锁骨骨折无明显变化。(2)肝右叶挫伤,范围有所增大;(3)胰腺、胃壁、双肾形态、密度未见异常;(4)腹膜后局限性血肿,较上次 CT 片有所缩小,边缘更清晰。经过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外伤后14 d 行上腹部 CT 复查示:(1)肝右叶迟发性血肿;(2)腹膜后血肿明显缩小。
作者:张辉;刘素清;廖军;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片对绝经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MPS)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患有绝经后 MPS 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1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利维爱片,实验组给予口服加巴喷丁片,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30、60、90 d 时,比较两组的 Kupperman 得分、焦虑、抑郁、睡眠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 Kupperman 评分在各时间点均低于观察组,治疗90 d 后,实验组的评分降至(9.3±1.5)分,观察组评分降至(16.1±3.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4.2%、9.1%,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 ﹤0.05)。结论口服加巴喷丁片对绝经期妇女 MPS 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不会提高药物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倩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性酒精中毒(acute alcoholic intoxication,AAI),是因短期大量酒精摄入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心脑血管等损伤的病理过程[1]。急性酒精中毒病情凶险,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故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并防止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急性酒精中毒的药物治疗,应遵循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的原则;轻者不需特殊处理,重者需积极处理。目前许多研究者对不同药物的使用、联合使用及给药剂量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和探讨,笔者对此进行简要的综述。
作者:钟山;杨慧敏;方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