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如丽;李妍芹;刘志杰;赵汝珠
我院地处滇南重镇--开远市,是艾滋病高发区,本文对2003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的71例静脉吸毒合并多源性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探索主要护理措施,提高本病的整体护理水平,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国彩;韦彤;熊剑丽;胡琼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白血病(leukemia ) 因疾病本身及许多治疗因素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继发感染,特别是患者化疗后骨髓处于抑制期时,特别容易导致严重医院感染而危及生命[1].本文通过分析我院血液科186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白血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1 对象与方法
作者:尚振川;刘阳阳;孙浩平;范方毅;邓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及妊娠结局,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及时机.方法: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12月住院分娩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0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有流产、引产史占首位,达53.9%(55/102),居第2、3位依次为原因不明25.4%(26/102)、胎位异常19.6%(20/102);剖宫产史25.4%(26/102).孕28~34+6 w者新生儿窒息率37.5%(15/40);病死率30.0%(12/40);而孕35~36+6 w者分别为17.8%(13/73)、9.6%(7/73),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在严密监护下适当延长孕龄可减少新生儿窒息及降低围产儿病死率,而不增加剖宫产率.
作者:马红梅;王宇;张岩青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前种植义齿已成功地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缺失的修复.但种植义齿的远期成功率随着观察期的延长而降低,种植体修复系统是否具有生物力学适应性(或相容性)是保证种植义齿长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种植体与骨组织形成的骨整合界面,种植体承载负荷时,界面上每一单位面积承受的应力有三种形式:压应力、张应力、剪应力.后两者有使界面破坏的趋势,而在一定生理范围内,骨组织是能耐受一定的应力和应变的.从体外对骨组织各种力学测试结果均说明,骨的抗压力学性能远远高于抗牵拉和抗剪切性能[1].因此,在一定生理范围内,提高种植体-骨界面的压应力,并使之传递到骨组织中去,有利维持界面的稳定,可改善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是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它是材料力学性能中稳定的指标[2].Butz等[3,4]曾采用有限无应力分析法从定性角度对弹性模量不同的种植牙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骨性结合的种植材料,当其弹性模量变化时,其种植体界面应力集中情况发生相应改变.Lacefield[5]认为,种植材料适当的弹性模量是种植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赵峰;赵胜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服务病人是各级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宗旨.近年,我们为了进一步研究如何演化为病人服务这一基本命题,就病人对医院的基本需求在部分住院病人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病人对医院的基本需求主要体现在价格、权利和服务三个方面.深入研究病人对医院的基本需求,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步振;张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内异物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眼内异物25例(25眼).结果:23眼异物取出,占92%,2眼因嵌于球壁无法取出,占8%.随访1~3年.术后矫正视力无光感,3眼(12%);光感至手动,7眼(28%);数指~0.1,8眼(32%);0.1~0.5,6眼(24%);0.5以上,1眼(4%).术后矫正视力提高17眼(68%),无变化6眼(24%),下降2眼(8%).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眼内异物,争取患者视功能的有效方式,能有效的处理视网膜玻璃体病变,减少伤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春光;肖咏梅;耿美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急诊介入栓塞联合腹腔灌洗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使用明胶海绵、碘化油对所有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行腹腔灌洗.结果:26例原发性肝癌出血得到完全控制,血性腹膜炎症状均很快缓解.2例于介入栓塞后24~48 h再出血,行急诊手术止血后存活.结论:急诊肝动脉介入栓塞联合腹腔灌洗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疗效确切,创伤小,抢救手段安全、可靠.
作者:郑康;霍永江;牛辉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硬纤维瘤(desmoid tumor,DT),亦称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成纤维细胞来源的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很多部位,具有很强的局部侵袭性,常呈无痛性生长而致局部组织结构的破坏.目前DT的治疗是一种包括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其治疗目的是在不丧失功能和美容的前提下达到临床治愈.目前留有足够切缘的外科手术仍是治愈DT并避免复发的一线治疗措施,但放疗和药物治疗等辅助手段的适应症也在不断扩展,其治疗效果也在逐渐提高.
作者:费阳;李基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慢性缺氧所致肺动脉高压时电镜下肺动脉内皮的形态改变、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及形态变化、一氧化氮(NO)和酯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方法:应用肺动脉微飘浮导管技术、透射电镜技术、细胞分离技术等.结果:缺氧后血管内皮细胞落成为循环内皮细胞.缺氧2 w后,血CEC、NO、MDA升高;缺氧4 w组各值与缺氧2 w组及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缺氧可能通过增加氧自由基、NO释放,加重肺动脉高压血管内皮的损伤、凋亡和脱落.
作者:彭文鸿;毛宝龄;邹霞英;王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溶栓前后HDL-c、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0例健康人和50例AMI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1、2、3、24 h 血清中HDL-c、NO、SOD和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溶栓前MDA、NOS含量明显升高,HDL-c、NO和SOD含量明显降低(P<0.05).溶栓后1~3 h与对照组相比较,MDA含量持续升高,NOS含量也保持较高水平,而HDL-c、NO和SOD含量依旧较低(P<0.05).MDA高峰出现在溶栓后2 h,而NO和SOD的低谷恰好也出现在溶栓后2 h.溶栓24 h后NOS含量下降,而HDL-c、NO和SOD含量开始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仍差异显著(P<0.05).结论: AMI后溶栓1~3 h内NOS和MDA明显升高, HDL-c、NO和SOD明显下降,这些指标的变化反应了内皮血管细胞受损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帮助.
作者:高延;沈建军;李红梅;李丽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常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头颅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及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检查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6例已确诊的癫痫病人分别进行EEG、VEEG、SPECT、CT及MRI检查,对EEG、VEEG、SPECT、CT、MRI定位致痫灶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EEG异常126例,局灶棘波52例(41.3%);VEEG异常126例,局灶棘波114例(90.5%),两组局灶棘波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SPECT异常105例(83.3%),MRI异常32例(占55例的58.2%),CT异常5例(占48例的10.4%).结论:VEEG、EEG、SPECT、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难治性癫痫病人术前致痫灶的定位和指导手术治疗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玉新;毛培军;黎柏源;白海平;李增生;张伟;陈焕然;安宁;何家全;杨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门、急诊病历是医院诊疗水平的具体体现,它记录了患者病情演变及诊治过程,也反映了临床医师的思辨过程[1].写好病历记录,保证病历质量,是杜绝病历记录存在缺陷引发医疗纠纷的关键,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2].本文通过对我院2 000份门、急诊病历存在问题的分析,寻求解决门、急诊病历中现存缺陷的有效对策.1 对象与方法
作者:王瑞;王欣昕;杨卫红;李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耐缺氧抗疲劳功能性食品对高原健康人体脑血流图的影响.方法:自行研制耐缺氧抗疲劳组合食品,包括耐缺氧发酵食品、033高能固体饮料、多维电解质泡腾饮片等.选择拉萨地区战士30名,随机分为复合食品组、红景天组和对照组,每组10名,自身对照,多功能阻抗测试仪分析各组服用前后脑血流图的变化.结果:与服用前相比,复合食品组人员服用后主波波幅显著降低(P<0.05),上升时间显著减少(P<0.05),血液流入时间明显缩短(P<0.05),流入容积速度增大(P<0.05);红景天组服用前后无变化.结论: 耐缺氧抗疲劳复合食品对于改善高原环境下人体脑血液循环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福玉;陈莉;张钢;郝利民;穆军;吴天一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结肠癌已经成为第3位常见肿瘤和工业国家第2位的癌症致死的原因,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早期发现肿瘤或肿瘤前期病变,成为结肠肿瘤防治的重要方面[1~4].大多数的结肠癌被认为起源于很长时间缓慢发展的良性腺瘤样息肉,且可以通过结肠镜切除而得到防治[2,5,6,7].怎样及时准确地发现肿瘤前期病变是结肠肿瘤病变研究的重点.对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有大便隐血实验、乙状结肠镜、结肠镜和气钡双对比灌肠造影等.CT结肠镜或称为虚拟结肠镜技术在1994年首先由Vininv等提出[8],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CT结肠镜技术越来越成熟,尤其是近年来多层CT的出现,使其诊断准确性得到肯定,认为CT结肠镜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在结肠癌高危无症状病人中发现结肠肿瘤的有效工具[2].本文就结肠内窥镜技术的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顾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分析2000年11月~2006年12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患儿169例,其中男101例,女68例,年龄9个月~5岁,体重8.8~16 kg.分析术中术后麻醉处理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结果:169例婴幼儿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和伴肺动脉高压修补手术,手术时间187~624 min,平均(250.67±35.787)min.169例中有109例主动脉复跳,60例除颤复跳,其中死于鱼精蛋白过敏和急性心律失常各1例,死于鱼精蛋白过敏和急性心律失常各1例,其余患儿术后早期无肺水肿、房室传导阻滞及气检栓塞均恢复正常生活.2例超声心动图除残余VSD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高原低氧环境,采取相应严密细致的麻醉管理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使患儿平稳地渡过手术期.`
作者:陈强;蔡志祥;陈普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环球航行不同气温对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98名参加环球航行人员在气温<30℃和≥30℃时的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窦性心律、对早搏、ST段、QT间期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和非线性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气温<30℃时比较,气温≥30℃时的平均心率加快,高心率减慢,低心率加快,停搏次数增多,长停搏时间延长,早搏增多,MV5导联ST段明显压低、压低持续时间延长,QTd、QTc、QTcd明显增高,SDNN、SDANN、SDNN指数、RMSSD、NN50、PNN50、三角指数、VLF、HLF、VAI及VLI明显降低(P<0.01).结论: 气温≥30℃时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环球航行时,对人体有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可能有影响.
作者:张永生;楚立云;宫婷;刘海瑛;相龙华;夏守文;于克峰;李安富;沈伟民;徐青镭;詹宪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始终是医院建设的重要任务,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整体实力和学术地位.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学科,以此带动了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上水平上档次,促进医院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使其成为医院临床诊疗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铸造医院参与医疗市场竞争的品牌,提升医院建设的整体水平.
作者:吕宏宇;施建飞;周先志;李庆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护理临床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护生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更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技术及理论过硬的全面的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现将本人在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的实际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晋玲;宋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病例女性,32岁.因突发头昏伴右侧肢体无力5 d入院.患者于5 d前无明显诱因在休息时突发头昏、右侧肢体无力,并摔倒在地,伴言语不清、小便失禁;无头痛、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四肢抽搐.既往身体健康.2年前足月顺产1女婴,现妊娠34+4 w.查体:血压130/80 mmHg,轻度贫血貌,心肺体检未见异常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水肿,神志清楚,双侧鼻唇沟无变浅,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左侧肢体肌肉萎缩,右侧正常.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浅深反射双侧对称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妇科检查:宫高耻骨上34 cm,腹围100 cm,胎心率148 次/min.实验室检查HGB 96 g/L;RBC 3.59×109/L;PLT 196×109/L.凝血4项正常.头颅MRI平扫加血管成像示:左侧颞顶枕叶脑软化灶;左侧颞顶叶及基底节区脑梗塞;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及大脑前动脉管腔变窄,左侧大脑后动脉代偿性扩张,右侧颞浅动脉扩张;左侧乙状窦闭塞,考虑血栓形成.入院诊断:脑梗塞、脑软化;妊娠.入院6 d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产下一男婴,母子平安.术后12 d出院,出院时病情平稳.
作者:张咏梅;朱燕;耿玲;罗月彬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病例女,43岁,以右颈部肿大半月就诊,有压迫感,无触痛,皮色正常,右侧头颈部浅静脉略扩张,于2006年9月18日入院.入院前外院CT检查诊断为颈部淋巴瘤.经我科彩超检查,声像图表现如下:右颈内静脉管腔内完全充填弱回声,管腔闭塞程度达到100%,内无彩色血流显示,未测及静脉频谱.超声诊断:左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后经融栓治疗,症状逐渐缓解,2月后痊愈出院.
作者:新柳;何明智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