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噁英对小鼠异位子宫内膜中IL-1β表达的影响

刘娟;任慕兰

关键词:2, 3, 7, 8-四氯二苯-对-二噁英, 子宫内膜异位症, 白细胞介素-1β, 小鼠异位病灶
摘要:目的 探讨二噁英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60只小鼠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分别给予二噁英(TCDD)灌胃染毒,每21天1次,于建模术后3、6、9周处死,鉴定异位病灶的形成,测量异位病灶面积;②按处死时间随机分为3周组、6周组、9周组,每组20只;每组再随机分成4个剂量组,分别是:对照组(给玉米油)、低剂量染毒组(1μg/kg TCDD)、中剂量染毒组(3μg/kg TCDD)和高剂量染毒组(10μg/kg TCDD);③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染毒剂量组小鼠模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随TCDD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染毒剂量的增加,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面积相应增加,F值分别为107.349和171.408,均P<0.05;②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中白细胞介素-1β mRNA表达的上调,随TCDD染毒时间延长,F值分别为10.600、10.656和12.182,均P<0.05;随染毒剂量的增加,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F值分别为10.332和11.347,均P<0.05).结论 TCDD染毒促进了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异位病灶的发展,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上调可能是TCDD促异位病灶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其伴发疾病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女性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及合并相关疾病情况,说明女性人群血尿酸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从2006~2008年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健康体检资料中整群抽取20岁以上完成全部项目检查并且资料完整的女性6 207例,分析不同年龄组女性的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分布情况,对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的身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各项指标以及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女性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6.72%,并且随年龄增长呈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从40~岁开始,各年龄组(40~、50~、60~、70~)高尿酸血症患病率(5.56%、9.57%、11.72%、23.26%)与20~(2.08%)和30~发组患病率(2.56%)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17.188、48.460、63.390、154.787及17.920、60.478、79.293、201.710,均P<0.001);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研究对象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29.719、22.659、12.292、96.967、417.309,均P<0.001).结论 女性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有关,加强女性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其伴发疾病的筛查必不可少,可及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薛森海;赵长海;孙丽娟;王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测定血清抑制素A对异位妊娠监测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抑制素A在监测、诊断异位妊娠及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疗效方面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双位点免疫检测25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外周血清抑制素A,其中持续性异位妊娠组23例、非持续性异位妊娠组229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术前1天及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及其变化.结果 ①持续性异位妊娠组术前1天血清抑制素A水平明显高于非持续性异位妊娠组(t=5.651,P<0.01);②以术前1天血清抑制素A水平≥178ng/L为阈值,预测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56%和96.55%.结论 联合监测血清抑制素A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作为早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筛查试验.

    作者:李楠;孟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数异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选用荧光素标记的双色13/21染色体位点特异性探针和三色18/X/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检测760例胎儿羊水细胞.结果 采用双色13/21号和三色18/X/Y染色体荧光探针检测间期未培养羊水细胞,发现8例21三体综合征,1例13三体综合征,1例45,XO,1例47,XXX,3例性染色体嵌合体.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和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 相比,两者符合率为99%.结论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产前快速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利平;剡红民;秦翠云;娄超;马晓萍;郑军;强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ASCUS患者HPV-DNA检验结果的分析

    目的 通过HPV-DNA检测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为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的临床分流管理,为临床治疗方法 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杂交捕获法(HC2)对891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为ASCUS患者进行HPV-DNA检测(包括13种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结果 891例患者检测结果 阳性者566例,占63.5%;其中高危型HPV-DNA阳性者190例,占21.3%,低危型HPV-DNA阳性者376例,占42.2%;阴性者325例,占36.5%.结论 有针对性地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有效地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其为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周桂华;谭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婴儿唾液成分与饮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婴儿唾液成分与饮食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指导婴儿喂养提供客观指标.方法 649例婴儿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按月龄段的不同分为1~3月、4~6月、7~9月和10~12月4组;按性别不同分为男婴组和女婴组.对带养人进行面对面婴儿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固体食物引入;对每名婴儿测量体重和身长,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收集该婴儿的口腔全唾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唾液中淀粉酶,K+,Na+,Cl-,葡萄糖,总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结果 不同地区、不同月龄、不同进食能力的婴儿,其唾液成分存在着差异(P<0.01);婴儿唾液成分与饮食行为、体重和身长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 唾液成分分析对于指导婴儿饮食行为发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虹桥;童梅玲;张敏;陈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雌激素对绒毛膜上皮癌细胞的影响

    绒毛膜上皮癌(绒癌)恶性程度高,破坏力极强,严重地威胁着育龄期妇女的健康,其细胞生物学特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雌激素为其中之一.雌激素对生殖、中枢神经等系统的发育及正常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亦对绒癌细胞产生影响.该文综述了雌激素对绒癌细胞的融合、增殖、端粒酶功能以及物质交换功能的影响作用.

    作者:安瑞芳;刘婷;韩冬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初产妇产后不同时间点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

    目的 描述初产妇产后3天、6周、12周时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住院分娩的147名初产妇,分别在产后3天、6周、12周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及社会支持问卷,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初产妇产后3天、6周、12周的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为50.20±7.64、45.78±9.51和45.24±10.35;产后3天社会支持得分明显高于产后6周和12周(MD分别为4.43和4.97,均P<0.05),产后6周和产后12周之间社会支持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MD=0.54,P>0.05).结论 初产妇产后社会支持总分与以往研究结果 相近,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其呈现出随产后时间延长而下降的趋势.

    作者:臧少敏;绳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武汉市城区孕妇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调查

    目的 了解围产门诊孕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知晓度、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12月在武汉市江岸区妇幼保健院围产门诊首次建立围产保健手册的1 264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与宣传,其中1 249位孕妇自愿接受了血清学检测.结果 孕妇对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6.03%,对妇幼保健机构能提供免费艾滋病病毒筛查的知晓率为33.33%,艾滋病病毒检测率达98.81%,检测阳性为零.若要求自费筛查艾滋病抗体,只有38.05%的孕妇愿意主动接受检测,61.95%的孕妇拒绝自费检测.结论 对妇幼保健机构能提供免费艾滋病病毒筛查的知晓率较低,在涉及到自费筛查时,拒查的比例较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孕妇主动自愿咨询检测是减少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方法 和措施.

    作者:黄俊;许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育龄妇女应用妈富隆对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口服避孕药妈富隆(Marvelon)对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46例年龄为25~40岁女性应用妈富隆药物24个月;随机选择53例年龄为25~40岁从未应用激素避孕药女性做对照;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矿物质密度.结果 用药组用药2年后腰椎和股骨颈平均骨矿物质密度从基础值1.110(0.114g/cm2),0.917(0.088g/cm2)下降到1.106(0.109g/cm2)和0.902(0.091g/cm)2,分别下降了0.36%和1.64%;与对照组相比骨矿物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腰椎t=0.097,股骨颈t=0.516,均P>0.05).结论 年龄为25~40岁女性应用妈富隆避孕药与非激素避孕者相比,其骨矿物质密度无明显差异.

    作者:盖凌;张艳萍;贾颐舫;杨丹彤;于小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比较

    目的 探讨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1日~2009年6月30日于太和医院妇产科接受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的不孕患者87例,共117个周期,分为两组,在月经周期第3天口服来曲唑5mg/d,氯米芬100mg/d,连续5天,并于月经周期第8天开始连续肌注尿促性腺激素,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和内膜厚度.当优势卵泡≥20mm,或尿黄体生成激素阳性,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之后指导同房或行宫腔人工受精;观察使用尿促性腺激素总量,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及并发症.结果 来曲唑组在使用尿促性腺激素总量、子宫内膜的厚度、排卵率及妊娠率与氯米芬组相似(P>0.05),成熟卵泡数低于氯米芬组(χ2=-2.704,P<0.05).结论 来曲唑与氯米芬联合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比较,具有经济和安全的优点,两者总的临床效果相似,尚不能确定来曲唑较之氯米芬联合促性腺激素在不孕症促排卵治疗中具有优越性.

    作者:肖劲松;陈冬丽;田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94例(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200例正常妊娠产妇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的加重,产妇和围产儿不良妊娠结局、剖宫产率呈明显升高趋势(趋势χ2分别为43.23、9.33、18.59,均P<0.05).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21.28%比4.50%)、早产(7.45%比1.00%)、低出生体重(10.64%比1.50%)和剖宫产(71.28%比16.00%)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0.24、6.92、8.69、87.48,均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产妇和围产儿结局有严重不良影响,且随程度加重而明显恶化.

    作者:高丽霞;钱月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辅食营养补充品对农村婴幼儿贫血的干预研究

    目的 了解补充辅食营养补充品(Nurture Mate)对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贫血状况的影响,为在我国贫血高发区进行群体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4个县选择8个乡的全部6~24月龄婴幼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婴幼儿每周补充5次辅食营养补充品(Nurture Mate),共补充4个月,对照组为完全空白对照.干预前后检测婴幼儿末梢血血红蛋白.有945名婴幼儿入选,其中干预组502名,对照组443名.结果 干预组婴幼儿贫血率由46.7%下降到37.5%,干预前后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8,P<0.01);对照组干预后贫血患病率无显著下降.干预组48.5%的贫血患儿转为正常,11.8%的患儿贫血程度改善,贫血转归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37,P<0.01).结论 补充辅食营养补充品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6~24月龄婴幼儿的贫血,可改善轻度贫血患儿的患病状况.因此建议将辅食营养补充品的补充作为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干预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徐轶群;王惠珊;宫丽敏;红梅;赵晶;黄小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保健随访对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了解产后特需上门一对一健康教育指导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抽取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08年9月到2010年4月自愿接受产后特需康复上门一对一指导的311例产妇为干预组,同时抽取同期6家地段保健科未接受特需康复上门一对一指导的产妇175例为对照组.用抑郁自评量表于产后1周左右和产后1个月左右两次评估抑郁的发生情况.结果 抑郁指数在干预组与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0,P=0.012).总体评估干预组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56,P=0.000).干预组中第1次评估抑郁发生率为31.2%(97例);第2次评估抑郁发生率为23.5%(73例),干预组在指导前后抑郁率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χ2=4.663,P=0.038<0.05).对照组第1次评估抑郁发生率为24.6%(43例);第2次抑郁发生率为25.7%(45例),对照组两次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1,P=0.805).结论 健康教育指导可有效地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石英;赵银珠;游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对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促进其健康发展,以减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方法 对无锡市60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家庭问卷和Conners父母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3.01%,其中多动冲动因子检出率为8.11%;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和父亲相处时间及家庭类型与其行为问题的发生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251、13.118、4.906、4.827,均P<0.05);性别、和父亲相处时间、家庭类型是多动冲动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χ2分别为4.005、4.895、4.096,均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应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作者:王丽珍;周勤;管玉蓉;卫雅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褪黑素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褪黑素作为一种主要由松果腺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而又重要的生理作用.褪黑素主要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通路合成,并能引起下游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褪黑素的受体广泛分布于大脑组织和性腺中,其对雌雄动物的生殖系统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实现对生殖功能的调控.该文对褪黑素在生殖医学和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以期对褪黑素的深入探讨有所裨益.

    作者:吴珊珊;陈必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三亚中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产妇立即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μg,并静脉给予5%葡萄糖250mL加缩宫素20U;对照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产妇静脉注射5%葡萄糖250mL加缩宫素20U.观察两组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出血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后2、24小时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2.56±42.93mL和205.63±50.27mL;而对照组则为181.64±48.38mL和264.31±51.4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08、5.25,均P<0.01).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 配伍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作用明显强于单独使用缩宫素.

    作者:方开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宫颈促成熟球囊在临床计划分娩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宫颈促成熟球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2~8月有计划分娩指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45例用宫颈促成熟球囊计划分娩为研究组,45例静滴小剂量缩宫素计划分娩为对照组,视需要再用缩宫素静滴.对两组促宫颈成熟情况及计划分娩效果、应用后至临产时间、分娩方式、分娩结局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放置球囊12小时后自然临产率为57.78%,明显高于对照组26.67%(χ2=8.92,P<0.05);研究组宫颈成熟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χ2=32.72,P<0.05);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94,P<0.05);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94,P<0.05).结论 宫颈促成熟球囊计划分娩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桂芹;付逢萍;王慰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儿童智力低下病因学分析

    智力低下对儿童危害极大,我国0~17岁儿童智力低下的总患病率为0.9%.智力低下的病因复杂,其主要分为病因明确和病因不明两大类,对明确的病因进行治疗和预防,对不明确的病因进行深入研究,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儿童智力低下的发生,该文就儿童智力低下的病因学进行了分析.

    作者:陈雪辉;梁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环芳烃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多环芳烃的产生及其蓄积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特别是儿童的健康,对儿童生长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管系统等均存在不良影响,并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该文就多环芳烃的来源、生物监测及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吴伟;吴美琴;颜崇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的发病率、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19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同期新鲜周期和冻胚复苏移植周期共1 398个,临床妊娠498例,临床妊娠率为35.62%,其中异位妊娠19例,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26%,包括宫内外同时妊娠3 例,单侧输卵管双妊娠1例.主要临床表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和下腹疼痛.致病因素主要是输卵管病变(特别是一侧梗阻伴另一侧炎症或积水),其次为排卵障碍和慢性盆腔炎.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主要有输卵管病变、异位妊娠病史、排卵障碍和慢性盆腔炎等;阴道超声检查结合血HCG值测定是其有效的诊断措施;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是治疗未破裂单纯异位妊娠的较好方法.

    作者:李银玲;王兴玲;孙丽君;王雪梅;张彩霞;郝大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