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LDH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丽;杨文婷;郑鹏生

关键词:宫颈浸润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乙醛脱氢酶1, 肿瘤干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 ALDH1)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及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ALDH1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CaSki和HT-3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LDH1蛋白在100例正常宫颈组织、1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及100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分析ALDH1的表达与10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LDH1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C33A中的阳性率为42.24%,在HT-3细胞系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2.39%,而在宫颈癌细胞系SiHa、HeLa和CaSki中均未检测到ALDH1蛋白的表达。随着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到宫颈浸润癌的进展,ALDH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8.00%、38.00%和65.00%,ALDH1蛋白的阳性率和评分均逐渐增加(χ2=29.785,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DH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患者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ALDH1蛋白随着宫颈癌的进展表达逐渐增加,提示其可能作为癌基因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郁南县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89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分为化疗组(术前化疗+手术治疗,47例)和手术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3年无瘤生存率及3年总生存率差异。结果化疗组不同病理分期化疗总有效率为Ⅰb2期92.86%、Ⅱa期80.00%、Ⅱb期69.23%,不同病理分期患者的化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χ2=2.447,P=0.294)。化疗组鳞癌化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腺癌类型(χ2=5.738,P=0.017)。化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化疗组和手术组患者术后的标本检查中,阴道切缘阳性率为4.26%和2.38%,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脉管浸润率分别为12.77%、17.02%,均显著的低于手术组(χ2值分别为4.369、8.957,均P<0.05)。化疗组术后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78.72%(37/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21/42)(χ2=8.062,P=0.005);化疗组术后的3年总生存率为88.23%(41/47),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但无显著性差异(χ2=0.660,P=0.416)。结论对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提高术后无瘤生存时间。

    作者:江翠兰;刘美华;黄锦梅;陈中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1至2013年北京市0~1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迟缓筛查状况分析

    目的:研究2011至2013年北京市0~1岁儿童发育迟缓社区筛查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丹佛发育筛查法( DDST)对辖区内0~1岁儿童进行发育迟缓筛查,并按工作常规要求网上直报2011、2012、2013年儿童发育迟缓筛查数据。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0~1岁常住人口(户籍+非户籍)发育迟缓筛查率为89.29%,户籍为91.32%,非户籍为85.92%,达到十二五指标,从2011到2013年,筛查率逐年提高(χ2值为1284.582~32504.756,均P<0.001)。有14个区县常住人口、15个区县户籍人口、10个区县非户籍人口筛查率超过85%,城区、近郊已完成十二五指标,远县接近十二五指标。结论各区县筛查工作发展很不平衡,远、近郊各区县总体筛查水平较低,下步工作中应该继续加大发育筛查人员培训力度,加强非户籍儿童发育筛查工作的管理力度,并根据地区情况分类管理。

    作者:梁明丽;梁爱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儿童抽动症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症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002例儿童抽动症儿童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门诊体检的120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两组资料,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C)、未结合胆红素(UCB)、白蛋白(AL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清S-100蛋白含量。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家族抽动史、生理性黄疸史、病理性黄疸史、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分娩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396、5.127、4.973、6.015、4.963,均P<0.05);两组TBC、UCB、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接状态(B/A值)、NSE和S-100方面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6.159、7.894、6.755、2.311、2.325,均P<0.05)。家族抽动史、生理性黄疸史史、病理性黄疸史、反复呼吸道感染史、TBC、UCB、B/A值、NSE和S-100是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 OR=值分别为3.392、1.842、3.102、3.012、2.012、1.698、2.018、2.013、1.993,均P<0.05)。结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其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李志飞;汤晶晶;邹英杰;徐军;吕慧灵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增加女性血管性痴呆的风险

    根据一项新的荟萃分析,糖尿病会增加60%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并且女性比男性的患病风险更高。该信息来自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资深研究员Rachel R。Huxley研究小组回顾了14项涉及200万人的研究,其中包括10万痴呆患者。相关结果12月17日发表于《糖尿病护理》( Diabetes Care)杂志上。总的来说,患糖尿病的人得痴呆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出60%。患糖尿病的女性得痴呆的风险为正常女性的2倍,而患糖尿病的男性得痴呆的风险较正常男性仅略有增加。但研究人员提醒,他们还无法确认其中关联是否是因果关系,因为这些研究都是观察性研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产妇一般情况、既往生育史、孕期异常状况及患病等资料,使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产妇高龄、职业为农民、不良妊娠史、早孕期异常、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529、13.512、10.134、4.465、11.586、31.562,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职业为农民( OR=2.298,95%CI:1.202~4.396)、不良妊娠史(OR=1.612,95%CI:1.150~2.260)、早孕期异常(OR=1.897,95%CI:1.142~3.152)、胎位不正(OR=3.067,95%CI:1.536~6.126)、妊娠合并症(OR=2.539,95%CI:1.764~3.656)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鼓励育龄期妇女优生优育,加强围孕期健康教育,孕妇应定期产检,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魏小华;雷春梅;闫慧;李姗姗;屈鹏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外周静脉镇痛泵用于子宫肌瘤介入手术后观察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镇痛泵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中的止疼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和对照组(患者自觉疼痛时给予镇痛药物),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 h镇痛效果,舒适程度、镇静状态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84.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33.912,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程度评分和镇静状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9.057、6.176,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663、-5.776,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387,P>0.05)。结论外周静脉镇痛泵能有效缓解子宫肌瘤介入手术术后疼痛症状,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媛媛;程龙;靳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 TACS)在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我院60例剖宫产术中出现子宫下段收缩不良出血、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渗血难以止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止血;对照组为30例,在剖宫产术中采用欣母沛子宫下段注射方法止血,部分患者结合传统“8”字间断缝合联合止血。比较两组方法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子宫率、节约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优缺点。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孕周、分娩前血红蛋白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t值分别为0.759、0.000、0.679、0.156,均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产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1.697、-4.057,均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017,P<0.05),两组子宫切除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069,P>0.05)。结论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在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简单、快速、有效、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逢春;朱玉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ALDH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 ALDH1)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及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ALDH1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CaSki和HT-3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LDH1蛋白在100例正常宫颈组织、1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及100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分析ALDH1的表达与10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LDH1蛋白在宫颈癌细胞系C33A中的阳性率为42.24%,在HT-3细胞系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2.39%,而在宫颈癌细胞系SiHa、HeLa和CaSki中均未检测到ALDH1蛋白的表达。随着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到宫颈浸润癌的进展,ALDH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8.00%、38.00%和65.00%,ALDH1蛋白的阳性率和评分均逐渐增加(χ2=29.785,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DH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患者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ALDH1蛋白随着宫颈癌的进展表达逐渐增加,提示其可能作为癌基因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丽;杨文婷;郑鹏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300名孕妇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妊娠妇女膳食结构和营养素的摄入水平是否合理,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孕期保健,改善孕妇的营养状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6月来北京市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00名孕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膳食调查表分析营养状况。结果不同孕期能量和钙、碘均可满足孕妇需求。孕早期、中期、晚期Va、Vc、Ve及铁、锌的摄入均要高于RNI,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3.94~24.55,均P<0.05)。 Vb1、Vb2孕早期的摄入较适宜,中期、晚期摄入高于RNI,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4.24~10.14,均P<0.05)。而叶酸的摄入量不能满足孕妇的需求,不同时期摄入量均低于R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553.86、-1309.73、-537.27,均P<0.05)。禽肉、水产品、豆类、水果类不吃的孕妇比例分别为4.30%、10.30%、21.00%、1.33%,蔬菜类小于等于每天1次的孕妇比例为20.33%。结论部分孕妇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孕期孕妇补充多种维生素需要在进行个体化营养状况分析后进行,应加强有关孕期营养的健康教育,注意饮食均衡。

    作者:赵丽霞;谷丽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北京农村地区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北京农村地区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经济状况在北京地区10个远郊区县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356名健康婴幼儿。对每个婴幼儿进行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测试,并填写人口社会学资料调查问卷表。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北京农村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水平,采用t检验与中国城市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水平进行比较。用相关性分析研究MDI、PDI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农村29个年龄组婴幼儿智力、运动粗分的均数和标准差与中国城市相应年龄组婴幼儿智力、运动粗分的均数和标准差行t检验,智力粗分除3、4、8、16、17、19、21月龄7个年龄组外,其余22个年龄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0.011~4.710,均P>0.05)。运动粗分除2、3、4、8、9、12、15、17月龄8个年龄组外,其余21个年龄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介于0.007~1.750,均P>0.05)。29个年龄组各组在智力量表与运动量表间的决定系数大多集中在0.4~0.7,且随月龄增大有减弱趋势,说明回归性较好,运动量表对智力量表的贡献随月龄增大逐渐减少。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知识性与MDI相关性的r值分别为0.285、0.261、0.134,均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且呈弱相关。结论北京农村地区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水平与中国城市婴幼儿智力运动发育水平一致,城市版量表内容基本适合北京农村的婴幼儿,MDI的影响因素有PDI、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知识性。

    作者:杨进;刘小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牙周病与乳腺癌风险升高有关

    牙周病不仅与心脏病、卒中和糖尿病有关,还可能与乳腺癌有关。这是发表在《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Prevention”)杂志上的一项美国研究成果。但吸烟状态也对这种关系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来自布法罗大学( University of Buffalo,纽约)的团队分析了73736名绝经后女性的数据,这些人来自于“妇女健康倡议观察研究”,此前未被诊断患有乳腺癌。26.1%报告罹患牙周病。平均随访6.7年后,2124名女性诊断罹患乳腺癌。总体而言,在牙周病女性患者中的乳腺癌风险高14%。更详细的分析表明,这种关系受吸烟影响显著。在过去20年内已经戒烟的女性中,乳腺癌的风险高36%。目前吸烟者的风险高32%,但这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从未吸烟的牙周病女性患者的乳腺癌风险高6%。同样,在戒烟20年以上的人中风险高8%。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当前和过去吸烟者口腔中的细菌与非吸烟者显著不同有关。作者表示,与牙周病有关的解释之一可能是这些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终影响乳腺组织。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血清 F-β-hCG、雌激素及 PROG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研究血清人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F-β-hCG)、雌激素及孕酮( PROG)的测定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绵阳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接收的40例正常妊娠孕妇以及80例异位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妊娠孕妇作为A组,对异位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和相关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院时仅采用通过检测血清F-β-hCG诊断异位妊娠的40例患者列入B组,将通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联合检测诊断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记为C组,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的准确率与确诊时间;同时,分别检测A组和C组孕妇的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水平,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孕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分别为(1151.4±123.5)IU/mL、(41.2±6.3)ng/mL和(25.4±9.1)ng/mL,C组孕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分别为(860.4±93.4)IU/mL、(7.3±2.1)ng/mL和(5.3±3.5)ng/mL,组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99、4.34、4.56,均P<0.05)。对B组、C组孕妇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97.50%,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4.97,P<0.05)。对B组、C组孕妇诊断的确诊时间分别为(4.1±1.03)d、(1.36±0.46)d,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49,P<0.05)。结论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测定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联合诊断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缩短确诊的时间,减少一系列相应的不良后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虹;张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APN和sFlt-1水平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变化关系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脂联素( APN)水平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sFlt-1)水平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于象山县红十字台胞医院门诊进行孕期检查并住院分娩的6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孕期检查并住院分娩的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产妇血清ANP水平及sFlt-1水平,并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其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 PI)、收缩末期大血流速度( S)与舒张末期大血流速度( D)比值。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ANP和sFlt-1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8.83、14.2,均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ANP和sFlt-1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7.10、10.03、9.22、15.30,均P<0.05)。研究组患者子宫螺旋动脉PI值和S/D比值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t值分别为7.23、8.82,均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子宫螺旋动脉PI值和S/D比值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健康对照组(t值分别为6.73、8.48、7.22、9.39,均P<0.05)。子痫前期患者血清ANP水平与子宫螺旋动脉PI值(r=0.322,P<0.05)和S/D比值(r=0.406,P<0.05)均呈正相关趋势;血清sFlt-1水平与子宫螺旋动脉PI值(r=0.388,P<0.05)和S/D比值( r=0.465,P<0.05)均呈正相关趋势。结论血清ANP和sFlt-1水平及子宫螺旋动脉的生理性改变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相关性,并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过程,可将其作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

    作者:沈永红;袁文慧;李俊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孕妇多吃鱼能让小孩更聪明吗?

    来自西班牙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母亲在怀孕期间每周吃3个相当大份量的鱼可能在未来几年受益于儿童的大脑。研究人员随访近2000对母子,自孕初期随访至孩子的第5个生日,发现其母孕期吃鱼多者,孩子脑功能改善显著(与母亲吃鱼少的孩子相比)。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西宁市部分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出生月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出生月份的相关性,探讨季节对出生体重的影响,为做好围产期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西宁市三家医院2013年1至12月出生的足月单胎活产儿的出生记录资料,统计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出生月份的关系。结果全年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286.6±412.7g,平均体重高出现在10月份(3388.9±381.1g),低在7月份(3189.3±395.8g)。男婴在4、5、9、10月份的平均出生体重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t值分别为2.345、2.861、2.013、3.185, P<0.05),也高于其它月份的平均出生体重;女婴各月份的平均出生体重无明显差异。在4月份(7.9%)和9月份(10.5%)出生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全年(3.0%)水平(χ2值分别为9.130、6.542,均P<0.05)。结论不同月份出生的新生儿平均体重存在一定差异,巨大儿在春、秋季节发生率较高,要加强对预产期为春、秋两季的中晚期孕妇胎儿宫内发育监测,规范产检,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作者:徐瑜;于学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54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妊娠结局及肾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调查宁波市第一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的54例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和随机选取的54例正常妊娠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分析影响胎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肾病综合征组血浆总蛋白、终止孕周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09、3.30,均P<0.05),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尿蛋白量、尿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2、2.93、4.14、4.09、2.47、10.17、5.44,均P<0.05)。肾病综合征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3,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χ2=3.20,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收缩压的危险系数高( OR=4.36,P<0.05),高肌酐值次之(OR=3.54,P<0.05)。结论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症多,对胎儿影响大,其中高血压及高肌酐值是威胁胎儿的首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霖霖;丁慧青;陈丕平;舒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能够通过早期筛查和预防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为了预防,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发现诸多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该文通过文献法综述了近年发现的乳腺癌危险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个人相关病史及服药史、环境及生活方式和生物因素等,这为制定乳腺癌的一级预防的策略提供了依据。

    作者:何红梅;弥曼;李雪萍;宋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320例小儿腹痛的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对小儿因腹痛行胃镜检查阳性结果者结合其临床原因及症状进行病因分析。方法选取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因腹痛于门诊就诊或收治入院的患儿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6个月~14.5岁。参照《上消化道内镜学》中的胃镜操作方法对所有患儿进行小儿电子胃镜检查,详细记录镜下病变情况及结果,同时又进行了病变处粘膜活检及幽门螺杆菌( HP)检测。结果320例患儿中浅表性胃炎共检出265例,检出率为82.81%,是腹痛的主要原因,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十二指肠球部炎症的检出率(18.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56,P<0.05)。胃镜报告显示,浅表性胃炎的镜下特点以“胃窦小结节”为主,占47.55%,其检出率显著高于出血型(10.04%)、红斑型(42.26%)、伴糜烂型(6.4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23、11.33、13.28,均P<0.05);HP的总体检出率为48.75%,随着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加深,HP检出率增高,在重度胃黏膜炎症中,高达86.67%。结论小儿腹痛以上消化道炎症和溃疡为主,HP感染是其主要病因,并且随病程加重,检出率也增高。

    作者:蒋海珍;李艳华;金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15年新宫颈癌筛查指南发布

    《妇产科》( Obstetrics &Gynecology)杂志2016年月刊发布了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ACOG)制定的宫颈癌筛查指南,指南中强调了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推荐中的改变,包括讨论了单一使用HPV测试筛查的角色,HPV疫苗的药效更新,以及修改了HIV阳性女性的癌症筛查指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血糖通过HBP途径增加 SD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内β-catenin稳定性

    目的:探讨高血糖通过HBP途径增加子宫内膜细胞内β-catenin稳定性的相关机制。方法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禁食组、高糖高脂组、葡萄糖胺组和葡萄糖组。高糖高脂组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其他组普通饲料喂养。8周后将高糖高脂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处死;禁食组禁食24h后处死;葡萄糖胺组禁食24h后给予葡萄糖胺2.50g/kg灌胃,3h后处死;葡萄糖组禁食24 h后给予葡萄糖5 g/kg灌胃,3 h后处死。分别取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检测相关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HSHF组和NC组相比,各饲养周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t值2.34~2.78,均P<0.05)。 GLU组和FASTING组相比,血糖水平明显升高(t=3.46,P<0.05),而GLN组和FASTING组相比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t=0.84,P>0.05)。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相对表达量分析显示, GLN组和GLU组子宫内膜组织内β-catenin、O-GlcNAc表达量均明显高于FASTING组( t值3.44~5.08,均P<0.05),而GLN组和GLU组之间β-catenin、O-GlcNAc表达量均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0.75、0.66,均P>0.05)。 RT-PCR检测HSHF组Ctnnb1表达水平与N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 =0.43,P>0.05),而β-catenin特异性靶基因CyclinD1和Axin2表达水平HSHF组明显高于NC组(t值分别为4.48、5.26,均P<0.05)。结论高血糖能够通过HBP途径,使β-catenin的O-GlcNAc化增加,从而增加其稳定性,使进入细胞核内的β-catenin增多,持续作用于下游靶基因引起细胞异常增殖分化。

    作者:周福兴;陈颖;刘高伟;刘海霞;李娜;马芮;陈必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