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字芳;姒怡冰;陶珺珺
总结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术后护理。重点是做好保暖措施,减少低体温危害;加强气道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有效监测血压、尿量等循环系统变化,做好液体管理。11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其中1例出院后出现重症呼吸道感染而死亡。
作者:王琴;程晓英;何碧云;盛美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我科收治的16例(hunt‐hessⅢ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析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16例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2~4周后均恢复出院。结论对于hunt‐hessⅢ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积极护理干预,尤其是心理护理、观察细致、各项护理措施到位,能有效预防各项并发症发生,对于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总结微循环阻力系数(IM R )在冠状动脉测量中的护理经验。方法2013年8月-2014年10月,对77例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中应用IM R评价微血管的功能。结果32例患者IM R正常,数值小于25;26例患者IM R异常,数值大于30。表明冠状动脉有微循环损伤和功能障碍;19例患者IM R为灰色地带,数值在25~30。出现药物副反应11例,其中窦性停搏1例、短暂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低血压5例。结论护士正确掌握IM R的测量技术,加强药物副反应的观察,遇到异常,紧急救治,可为微循环阻力系数在冠状动脉测量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李晓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总结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择期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患者行择期手术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28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患者,术前在控制腹水、改善肝功能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强饮食指导、腹带加压包扎、预防皮肤损伤等专科护理措施,未出现脐疝破溃、嵌顿等并发症,均顺利完成择期脐疝修补手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切口腹水渗漏2例、切口渗血1例,给予加强换药、腹带加压包扎、压迫止血等护理措施后痊愈,术后6月、18月因腹水控制不佳和老年习惯性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导致脐疝复发2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肝硬化腹水并发脐疝患者择期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袁玉红;张再重;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假性动脉瘤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及并发症的预防,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2014年12月8例行介入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患者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在围手术期积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对接受相关动脉介入手术的患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答: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是评价甲状腺功能、诊断甲状腺疾病、监督甲状腺疾病治疗时用药、观察治疗效果及估价预后的重要实验依据。目前用放免法可检测的主要甲状腺激素及其正常参考值为:T4(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其正常参考值为57~130 ng/mL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其正常参考值为0.9~2.2 ng/mL(1.39~3.89 nmol/L);FT4(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其正常参考值为0.8~2.2 ng/dL ;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其正常参考值为1.4~4.4 pg/mL ;rT3(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即反T3),其正常参考值为:39.0±6.6 ng/dL ;TSH(促甲状腺激素),其正常参考值为:<10μIU/mL ;TGA(甲状腺球蛋白),其正常参考值为:结合率17.8±5.8%;TMA(甲状腺微粒体),其正常参考值为:结合率13.6±3.3%;PTH(甲状旁腺激素),其正常参考值为:小于0.2 ng/m L。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床边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救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病人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心包填塞行床边超声引导下心包置管引流的临床资料,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及早识别、积极配合医生穿刺引流、做好心理护理及心包引流管的护理,对其急救及护理重点进行总结。结果6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均安全有效,置管成功,患者经抽吸、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得到有效救治。结论熟练的医护配合,密切的病情观察,有效的护理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屠金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痰液诱导(Sputum‐Induction ,SI)是以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无痰或少痰患者产生足量痰液,以便对气道分泌物中的细胞及其他液相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1]。目前,痰液诱导的操作步骤多采用 Pin改良法[2]。为了达到更安全、有效地痰液诱导,临床上医护人员对操作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笔者就痰液诱导技术的操作步骤、雾化方法和氯化钠溶液浓度的选择、雾化液时间及临床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李少莲;梁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手握弹力球、功能锻炼带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应用手握弹力球、功能锻炼带的方法,分阶段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而对照组采取徒手的方法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在患肢功能恢复、生活自理情况和并发症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术后观察组在肩关节、肘关节功能、生活自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手握弹力球、功能锻炼带,能充分调动患者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作者:仇和悦;钱立芳;姜晓飞;刘雪芹;金桂兰;章琴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专业护理。比较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血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1周和一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感染率和血栓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和血栓率,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海燕;黎利珍;邱晶;胡秀梅;李芸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针对泌尿科前列腺电切器械清洗后甘露醇残留问题,寻找有效清洗方法。方法根据甘露醇特性,针对清洗温度进行研究,选择前列腺手术后电切器械,按照腔镜器械清洗流程进行处置,按超声波清洗步骤随机分为5组(A、B、C、D、E)。A组为常温水清洗组,B组水温38℃,C组水温40℃,D组水温42℃,E组水温44℃,超声5min后,进行完成规范清洗步骤;干燥后进行30min冷却。利用ATP及甘露醇残留试验,比较5组清洗质量及甘露醇去除效果。结果ATP清洗质量检测结果为:A组90.3%,B组93.3%,C组96.7%,D组87.5%,E组78.5%。甘露醇残留检测结果为:A组12.9%,B组26.7%,C组90.0%,D组93.8%,E组96.4%。结论清洗水温控制在40℃,既可以有效去除前列腺电切器械甘露醇结晶,又可以有效保证有机物清洗合格率,减少器械反洗率,延长器械使用寿命,节约劳动力,减轻成本,值得在消毒供应中心推广使用。
作者:段枫;偰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12 h冲管一次且夜间增加一次冲管和每6 h冲管一次对预防IC U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堵管效果差异。方法将124例连续输注患者按置管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12 h冲管一次且夜间增加一次冲管)和对照组(每6小时冲管一次)各62例,冲管方法为先回抽中心静脉导管,并观察有无血栓,如有血栓,应弃去,回抽检测确保导管通畅后,抽10 m L生理盐水冲管。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导致导管堵管率和半堵管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冲管时间对预防连续输注患者导管堵管的发生效果相同,12 h冲管一次且夜间增加一次冲管的方法,能在护士交接班时进行有效监督和质控,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张莉;董正惠;颜萍;侯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PICC置管自国外引进我国后,因其具有长期性、安全性、无痛性的特点[1],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随着近年来叠加联合给药化疗方案在临床的推广,传统硅胶PICC导管的单腔设计已无法满足临床肿瘤患者的治疗需求,新型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通过自身双通路设计等优势,渐渐取而代之。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果护理或处理不当,双腔Power PICC亦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造成导管终止使用,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会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关注双腔Po w er PICC导管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曹字芳;姒怡冰;陶珺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答:(1)注意其心理活动与环境是否统一,即主观方面的思维情感,言谈举止是否符合于客观要求,有无反常离奇之处。(2)注意其精神活动是否协调一致,有无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矛盾冲突的表现。(3)注意个性心理特征是否稳定,即一个人对事物的爱好、性格、气质等个性特点,是否一如既往,有无突出明显、偏离常态的变化。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s ,RMS)是儿童软组织肿瘤中常见的,它占儿童肿瘤的5%~8%以及肉瘤的70%[1]。膀胱、阴道及头颈部是其常见的发生部位,而四肢和躯干的RM S 发生在较大儿童身上[2]。RMS是恶性肿瘤,它可以来源于胚胎期各种原始间叶组织,这些肿瘤展现了纹状肌特点。儿童肿瘤中,只有嗜鉻细胞瘤和肾上腺肿瘤病人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而横纹肌肉瘤并发恶性高血压的情况检索文献,仅有1篇左心室横纹肌肉瘤伴发血压增高的相关报道[3]。我院2014年12月收治1例横纹肌肉瘤并发恶性高血压患儿,经积极抢救治疗,切除患儿肿瘤,血压恢复正常,转入肿瘤科作进一步放、化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郎荣蓉;李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入户随访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出院自我感受负担效果影响,为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引导其理性自我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在本院骨科住院患者121例,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1例,两组患者出院前均进行截瘫患者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和复查,观察组由专职护士实施系统的为期1个月(4次)入户专病随访以及电话随访至出院后12个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自我感受负担及抑郁心理的差异。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各评价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入户专病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自我感受负担减轻,抑郁心理减轻明显(P<0.05)。结论出院准备计划及出院后持续居家专病随访,能改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心理及抑郁心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焦永倩;张瑾超;张艳卿;童莉;李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交流护士:我先给孩子灌肠吧,这样一直哭闹对孩子的病不好的。
作者:曾梅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频次及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2月在我院IC U行经口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两组,2012年1-12月的35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Q 8 h传统口腔护理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2月37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Q 6 h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平均机械通气的时间、平均住ICU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住ICU时间均明显降低或缩短(P<0.05)。结论间隔6 h进行1次口腔护理,并采用改良后的口腔护理方法,能明显降低VAP的发生,并缩短病人机械通气及住院的时间。
作者:张东华;曹中荣;李敏;高嵩芹;张伟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改善化验管理质量的做法。方法制订化验管理工作流程,对护士进行培训,强调环节查对,提高静脉穿刺采血技术,正确采集血标本等,改善化验前化验后环节质量管理办法。结果改善化验管理质量后,患儿家长、化验人员、医生满意度分别从89.5%、76.31%、85.71%提高到98.5%、97.37%、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改善化验管理质量,减少和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儿家长、化验人员、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纪红梅;黄萍;黄培英;张鹏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院校联合在高职护理专业中开设《静脉治疗护理》选修课的效果。方法以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为理论构架,制订课程标准,由医院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核心成员组成教学团队,选择50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实施。比较课程开设前后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调查护生对教学组织的满意度及教学效果的认同度。结果课程开设前后比较,护生静脉治疗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教学组织满意度及教学效果认同度高。结论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引入静脉治疗专科护理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的开设提升了护生职业胜任力,搭建了高职护理学生专科护理教育的平台,为学生向专科型护士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柳春波;盛芝仁;周红娣;马馥婵;黄金银;杨海萍;朱峰微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