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秀凤;董建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1].由于通气功能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常导致缺氧和CO2潴留,尽管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等治疗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但长期氧疗被认为是能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氧疗能纠正低氧血症和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的进展,提高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神经精神症状[2].
作者:杨梅;黎贵湘;程桂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本科1995~2001年62例做细菌培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8例合并霉菌感染,报告如下.
作者:滕云;张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经皮穿刺介入溶栓是通过导管注射溶栓药物至血栓部位的一种局部溶栓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优点主要在于:(1)治疗风险性降低,对于某些病情重,并发有心、脑、肺等器官功能障碍,不能采用手术治疗取栓的病人可采用此技术溶栓;(2)疗效好,并发症少,创伤小.
作者:宋昭惠;林璐;潘扬;马思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病人呼吸困难的影响.方法 112例出现呼吸困难的肺癌病人按一定条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尽量使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相近.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给予优护理的同时给予针对呼吸困难的心理护理.VAS和HAD评分量表测量病人呼吸困难程度和焦虑抑郁程度.结果两周及四周后,护理干预组病人呼吸困难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AD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了肺癌病人呼吸困难症状,降低了病人抑郁和焦虑程度.
作者:谢淑丽;朱明光;黄玉英;曹月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骤停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险急症,早期发现心脏骤停先兆,恰当处理导致心脏骤停的恶性心律失常,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心脏复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其中对AMI加强监护、整体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和康复护理是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及心功能改善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岩;孙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科自1997年实施整体护理以来,收治不同类型的心脏病人共206例,均行介入治疗.其中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安装起搏器的有1 8例;冠状动脉造影术144例;PTCA+支架术36例;电生理加射频消融术8例.上述病例中出现不同程度胸闷、胸痛者42例.我们根据病人不同的症状、体征、心理健康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作者:何松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主动脉弓综合征、非典型性主动脉缩窄症.病变主要在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呈渐进性全层动脉炎,造成管腔不同程度狭窄,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Sabiston将其分为三型:Ⅰ型:病变局限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Ⅱ型:病变涉及整个主动脉;Ⅲ型:病变影响远侧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病变的分型影响其主要临床表现.我科于2002年8月5日收治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女性成年患者,入院后接受介入胸腹主动脉支架植入术,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袁华;刘龙碧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气囊导尿管在泌尿外科应用比较广泛,常用于前列腺手术、膀胱手术及尿道手术后的患者.若尿管插入的深浅度不当,膀胱痉挛、血块、组织碎片残留等均可导致尿管阻塞,致使尿管引流不畅.2000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需留置尿管的病人321例,其中有58例在留置尿管过程中曾发生导尿管阻塞,通过查找原因并积极处理分析,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留置导尿管发生阻塞常见原因及处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庞玉玲;王蓉;杨柳;朱晓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前患者焦虑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腹腔镜下行子宫及附件手术的41例患者采用问卷的调查方法,并针对每位患者手术前不同的护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选择1988~1992年同期同种疾病的41例开腹手术做对照,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的比较.结果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的情绪接近或达到了焦虑状态,焦虑的主要相关因素是:害怕疼痛,不了解手术和麻醉,担心疾病复发和影响以后工作,不了解病因等.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护理人员可以按照Maslow 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排列术前患者的护理问题的优先次序,根据Peplau的人际间关系模式制定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协助患者完成手术.
作者:张进瑜;李君;郑修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指新生儿由不同病因(血容量低下、休克、缺氧、低体温、药物中毒等)使肾功能在短时间受到损害,表现为少尿、无尿、体液紊乱、酸碱失调以及血浆中经肾排出的代谢产物(尿素、肌酐等)浓度升高的一种临床危重综合征[1],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及质量.我科2000年9月~2002年8月对收治的可疑ARF疾病的新生儿给予针对性临床观察,及时发现并对因对症处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徐素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自1980年由Ganderer等[1]首次应用于临床后,在国外一些国家已被广泛应用,国内这方面报道甚少.笔者曾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神经内科工作多年,护理过因中风、肌病等所致吞咽困难的病人,行 PEG后较好地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态,促进了疾病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萍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而且其发病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对异位妊娠,腹腔镜兼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而显示出它的优势,尤其是对输卵管妊娠[1].我科2000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异位妊娠8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秀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人工机械瓣替换术后终身抗凝常使用的药物是华法林.华法林的副作用给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常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因此,本文通过我院近10年802例机械瓣替换术患者华法林抗凝随诊观察,重点报告用药中的指导与护理,达到防治华法林副作用和解除患者不必要心理负担的目的.
作者:王淑范;柳阳;冯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呼吸暂停若不及时处理,机体长时间的缺氧,可导致脑细胞死亡,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为更好地控制呼吸暂停,我们对102例早产低体重儿进行严密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秀凤;董建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王美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观察14例经皮腔内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后有哪些并发症,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4例病人术后均有胸痛,6例出现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室性期前收缩,1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l周内均恢复正常.结论观察和缓解胸痛;严密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临时起搏器的护理是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后护理的重点.
作者:孙国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在国内已逐渐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它是采用人工材料支持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方法,完全避免组织的拉拢缝合,既减少了组织缝合的张力,又减少了广泛组织解剖分离的创伤,使患者术后极少出现严重疼痛和牵拉痛,创伤小,恢复快,作为一项新开展的手术,尚未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为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进行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我院2001年1月~2002年3月共实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4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梅;桓灵芝;武建华;夏卫红;陈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McDonald[1]1988年首先将准分子激光用于临床治疗近视眼,称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1990年,Pallikaris[2]提出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上述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临床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给矫正屈光不正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
作者:毛崇秋;连浩;王仪冰;曹熙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龄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1989~2001年间收治的60岁以上直结肠癌患者317例临床治疗.结果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率为0.95%(3/31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8.7%(91/ 317).结论全面而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对于减少手术风险极为重要;高龄不是手术禁忌.
作者:鞠冬阳;颜登国;张汝一;甄运寰;姬清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人体肺移植术始于1963年,此后20年间,肺移植术发展缓慢,直到80年代,随着环孢菌素A的应用才开创了器官移植的新纪元.肺移植目前已成为治疗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我院2002年2~4月在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于2002年4月27日成功地为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施行了同种异体肺移植术.现将肺移植中手术室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林凌;盛继红;陈龙;陈炜生;张苏迅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