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方式选择

张筑华;章建平;冯亚平

关键词:心脏病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式选择, 麻醉方, 发绀型, 儿童, 开胸手术, 手术条件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条件的发展,采用介入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越来越普遍。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微创、痛苦小、手术风险低、勿需开胸及体外循环、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机体和器官稳态影响较小,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SLE患者多种自身抗体的检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 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其特点是病人血清中有大量的具有免疫活性的多种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引起组织、器官的损伤,

    作者:周艳;师萍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B7-H4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B7-H4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B7-H4蛋白在20例正常胃黏膜、50例胃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B7-H4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2%)高于正常胃黏膜组(1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7-H4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B7-H4在胃腺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胃腺癌的转移和预后相关。

    作者:童平珍;陈春燕;阳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中枢白细胞介素-1β介导针刺中髎穴对大鼠大脑皮层兴奋性的抑制效应

    目的探讨中枢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针刺大鼠"中髎"穴对大脑皮层兴奋性抑制效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乌拉坦麻醉大鼠,采用立体定位法,在额骨和顶骨上植入皮层电极进行脑电图(EEG)记录;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NS),IL-1β及IL-1β的受体拮抗剂IL1-ra;以直径为0.3 mm毫针手针刺激大鼠相当于"中"穴2 min,深度3-4 mm。结果针刺大鼠"中髎"穴后EEG高幅低频慢波时间占总记录时间的百分比由针刺前(40.9%±27.7%)显著增加到(71.2%±20.5%)(P〈0.05),侧脑室注射IL-1β后,针刺大鼠"中髎"穴,EEG高幅低频慢波时间占总记录时间的百分比由(41.9%±20.9%)显著增加到(78.3%±16.6%)(P〈0.05),这些效应可被脑室注射IL1-ra所阻断。结论 IL-1β参与针刺"中髎"穴所致的大脑皮层抑制性效应,它的作用是通过其受体来介导的。

    作者:王慧;陈天琪;赵云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23例护理体会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等。膝骨关节炎的常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初始时表现为钝性痛,以后逐步加重。尤其多见于负重或上下楼梯时疼痛。骨关节炎还可以出现关节肿胀、伸屈活动受限、关节畸形、行走时膝关节摇摆不稳,关节肿胀,关节腔内可以有积液,按压髌骨时可有挤压痛。

    作者:许琴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儿童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方式选择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手术条件的发展,采用介入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越来越普遍。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微创、痛苦小、手术风险低、勿需开胸及体外循环、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机体和器官稳态影响较小,

    作者:张筑华;章建平;冯亚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贵州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年会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由贵州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安顺市贵航302医院承办,定于2010年10月中旬在贵州省安顺市召开“贵州省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年会学术会议”。会议主要内容包括专题讲座(主题为“癫痫”)和论文交流。欢迎积极投稿并参会交流。会议联系人: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毛诗贤(联系电话:13984354897)、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王传森(联系电话:13678502166)。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附167例报告)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一个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我院2006—01—2010—03行甲状腺手术共167例,无一例喉返神经损伤,现结合文献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作者:马超;胡茂渊;敖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骨科卧床地震伤员便秘的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其核心是强调证据,在科学证据基础上制订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工作。四川“5·12”大地震导致的伤病员尤其是骨科卧床伤员由于创伤、疼痛、环境改变、饮食差异导致生活方式和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引起便秘。

    作者:李婷婷;杨才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中频治疗仪促产后子宫收缩的疗效观察

    笔者对64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采用中频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干眼症误诊188例临床分析

    干眼症(DE)是指一种因泪液分泌异常或泪液成分发生改变致使覆盖眼表面泪膜不稳定而引起眼表上皮变干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在一般人群中约为3%。以老年人多见,近年来出现上升趋势且年轻化,

    作者:王琴;白宁艳;刘雪莲;徐浩;周杰;牟洁;吕鹏;张红霞;范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伤椎固定短节段治疗39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

    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即采用跨伤椎固定的方法,通常固定两个以上的运动节段,具有固定坚强可靠、复位满意,可以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但是多个运动节段固定被限制活动后,脊柱变得僵直,脊柱活动范围减少,并且固定范围内的椎间盘、小关节退变速度加快。

    作者:时愔;王开化;汪涛;蒋承鑫;唐先红;冉龙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在临床已逐渐普及,其主要的特点是静脉留置针的塑料套管质地柔软并富有弹性,弥补了普通金属静脉针易刺破血管和滑脱的不足,减少了对血管的损伤,使输液管的留置时间延长。患儿避免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

    作者:肖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腹腔镜在30例腹部闭合损伤诊疗中的应用

    腹部外伤是外科很常见的急症,明确诊断原因有助于及时治疗,尽管物理检查广泛应用,诊断正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需在手术中明确诊治。是否进行剖腹探查手术,有时外科医师无法决定,常导致不必要的阴性探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腔镜探查在急腹症治疗中充分显示其诊断及治疗的双重性,为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

    作者:蔡洪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高龄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护理体会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慢性、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表现为全身泛发性表皮下大疱,好发于老年人,病程长,治疗棘手且易复发,用药时间长,除了积极治疗外,护理不当极易合并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我科于2010年4月收治了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并多处皮肤溃烂的高龄重症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有效护理,病情均得到良好的控制,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李泽春;赵红卫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PTTCS在穿透性胸外伤中预后评价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大城市,胸部损伤约占全部外伤患者的10%,其中30%~50%属于交通事故,刀刺伤几乎占全部胸穿透伤的3/4。近10年,急诊技术有很大改善,但胸部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达25%~50%。因此,如何提高严重胸部创伤患者的早期生存率,是当代创伤救治中面临的严重挑战。

    作者:李剑;梁贵友;徐刚;宋永祥;姜应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Diasys R/S2003尿成渣工作站与Uritest-300尿液分析仪检测尿红、白细胞的对比分析

    尿液分析又称尿液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肝胆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及健康普查。工作中我们发现,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与尿沉渣工作站镜检中的红细胞、

    作者:周冰;杨春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体外受精妇女血清孕激素对血清和卵泡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以及颗粒细胞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IVF妇女血清孕激素(P)对血清和卵泡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颗粒细胞孕激素受体(PR)表达影响。方法根据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07-2008间完成的IVF-ET/ICSI共178周期病历资料,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P浓度不同分为三组:第1组:P≤2.5 nmol/L;第2组:2.5 nmol/L〈P≤5.0 nmol/L;第3组:P〉5 nmol/L。同时对其中3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和观察血清和卵泡液IL-1β浓度及卵泡颗粒细胞PR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血清P水平的关系。结果 hCG注射日血清P浓度和IL-1β浓度及颗粒细胞PR受体灰度值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854,P〈0.001及r=-0.781,P〈0.001)。结论血清P可促进颗粒细胞PR受体的表达,异常水平血清P导致颗粒细胞PR受体表达强度改变。

    作者:黄琼;谭晓珊;谭兵兵;张明哲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意外出血的原因及防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床意外出血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误伤胆囊床后方粗大血管是其主要原因,术中一旦发生,将增加LC术中的风险及难度,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我院2006-10—2008—12施行460例LC手术中发现胆囊床后方粗大血管9例,其中误伤5例,本文回顾性分析其病例资料,探讨其解剖特点,总结处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伟;胡茂渊;王嘉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左心室双出口2例外科矫治体会

    左室双出口(Deable Outlet Left Ventricle,Dolv)在先天性心脏病中非常少见,其定义为主动脉和肺动脉全部或一根大动脉及另一大动脉50%以上起自左心室。我们于1995—08—2006—03分别对2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32例应用体会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常用的上肢手术麻醉方法。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经刺激器在周围神经阻滞定位的应用日渐成熟。它以电刺激诱发出的特定肌肉收缩为定位指标,可准确定位臂丛神经,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和安全性。近来我科开展了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行上肢手术32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必君;李晓辉;李正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