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Gao Weiwei;卜建玲;马玙
目的 了解HIV/AIDS人群中肺结核(HIV(+)TB(+))患者的免疫特征及抗结核治疗的效果. 方法 横断面收集12例现症HIV(+)TB(+)患者、24例HIV/TB双重感染者(HIV(+)PPD(+))、74例单纯HIV/AIDS患者(HIV(+)PPD(-))、56例单纯肺结核病患者(HIV(-)TB(+))(初治涂阳)及36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2ml,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的比较.同时前瞻性收集12例HIV(+)TB(+)患者及56例HIV(-)TB(+)患者的血常规数据、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痰菌阴转及肺部病变的改变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分析.结果 (1)与正常人群相比,HIV感染或结核感染均可导致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2)在HIV与结核双重感染人群的细胞免疫中,与HIV相关的免疫改变起主要作用:不管其是否结核发病,其淋巴细胞计数都存在同等程度的下降.(3)HIV(+)TB(+)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与HIV(-)TB(+)患者相比,药物不良反应、痰菌阴转及肺部病变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IV(+)TB(+)患者的细胞免疫主要与HIV感染有关,而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提高HIV(+)TB(+)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并可使其肺结核病得到良好的控制.
作者:刘凤仁;Tang Heng;殷继国;周沛林;叶建君;熊昌富;刘焰东;赵焕虎;叶临湘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用药史和耐药情况,为评价复治肺结核标准化疗方案适用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IUATLD 《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要求的整群抽样方法 ,在浙江省随机抽取30个监测县,药敏试验采用比例法,详细询问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用药史并填写临床资料调查表,对药敏结果 和用药史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52.9% 和29.7%,对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H(38.1%)、R(34.8%)、S(29.7%)、E(13.5%);其中复治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高,分别为77.3%和52.3%,首次复治患者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45.1%和23.2%;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随用药时间和种类的增加呈升高趋势.结论 不同用药史的肺结核病例耐药率差异悬殊,现行标准复治化疗方案对部分患者可能无效,提示复治病人化疗方案应多元化.
作者:缪梓萍;郑锦雷;Liu Zhengwei;何海波;何铁牛;刘北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结防专业机构人力资源研究的方法 和技术,掌握我国结防资源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和分析3个全国性调查数据,即2006年进行的6省(直辖市)专题调查,2005年全国结防规划中期评估和2005年全国结防培训需求调查.结果 2001-2005年全国结防机构专职结防人员从19375人持续缓慢增加到24056人,年平均增长率为5.6%;按照国家推荐的人员配备低标准,全国省级、市级和县级结防机构专业人员数量不能达到要求的比例分别是64.5%、70.6%和40.1%;按照机构自身提出的要求,省级、市级和县级机构的现有人员满足需要程度分别为76%、67%和63%;近5年,全国结防系统的人员流出率先上升而后降低,而流入率不断增高,结防人员以竞争方式流入机构的占44.0%,非竞争流入占43.3%,主动流出机构的人员占45.5%,被动流出的占36.5%.结论 应掌握我国结防人力资源数量变化规律,从长远出发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作者:徐缓;Liu Yi;刘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卡介苗接种的预防效果及投入/产出的效益虽然存在着争议,但在结核病疫情较重的地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仍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卡介苗的接种质量直接影响着它的预防效果,低质量的卡介苗接种,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相反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对卡介苗接种工作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提高接种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大庆市辖区于1976年逐步开展卡介苗接种工作,1980 年形成预防接种网络,1983年建立了卡介苗接种常规报告制度,1986年开始探索卡介苗接种的质量监测,1991年得以完善,1998年建立了卡介苗接种强反应监测体系.本文是对1991-2000年10年大庆市辖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进行监测分析.
作者:李国民;李延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病人数居全球第二[1],且80%的病人在农村[2].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通过对我国河南、福建、辽宁和新疆的调查显示,结核病人诊断延迟现象非常严重[3].诊断延迟包括就诊延迟和确诊延迟.
作者:张文龙;李朝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分析试点区县执行《抗结核药品管理标准操作手册》(《SOP手册》)的效果.方法对比分析27个试点区县执行《SOP手册》前(2007年1季度)与执行半年后(2007年4季度)药品缺货时间百分比、库存可使用时间(月)、有库存百分比情况.结果执行前后药品缺货时间百分比、有库存百分比相同.HRZE、HR、注射用水、注射器可使用时间在1~5个月合理使用时间范围内的区县数分别由执行前的19(67.9%)、18(64.3%)、16(57.1%)、17(60.7%)提高到执行后的23(85.2%)、21(77.8%)、21(77.8%)、20(74.1%).结论经过半年试点,试点区县药品库存可使用时间控制更趋合理;但仍有少数区县的库存控制工作存在问题.建议今后在推广《SOP手册》时,加强培训和督导,以全面提高药品管理工作水平.
作者:秦玉宝;Fang Hongxia;房宏霞;谢艳光;杨忠喜;闫兴录;宋朝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结核性胸膜炎是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渗出性炎症,及时治疗不但可以控制病情、消除病人痛苦,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由于胸液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难以与其他类型以淋巴细胞渗出为主的胸腔积液(特别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胸液中γ-干扰素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良好特异性,本文通过测定胸液γ-干扰素浓度与其他指标比较,进一步阐明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尹洪云;杨妍;卞陆琴;乐军;吴福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河南省新密市2002年实施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后,为规范结核病控制工作,结合《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有关文件及规定,从中汲取现代结核病控制理念,利用县级结防机构这个平台,在13项工作领域共量化50项硬指标来规范防治行为,进一步提高防治水平,从而增强控制效果.实施5年多来,随着一些指标可操作性的不断完善,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总体绩效考评自测结果已达90分以上(满分100分),现总结如下.
作者:靳鸿建;靳晓伟;段海霞;魏晓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了解泰安市羁押人群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泰安市羁押人群结核病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从而推动包括重点人群在内的泰安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我们于2007年1月中旬,在泰安市某监狱开展了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李建之;李龙梅;刘庆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初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病变仍具有一定的可逆性,但经过6个月以上化疗,结核菌可能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何把握住此次机会,提高治愈率是降低耐多药结核发生率的关键.而标准的肺结核复治方案仅在初治方案上加用链霉素或乙胺丁醇,这一方案是否能有效治疗各种复治肺结核患者尚有众多争议.通过对我院既往肺结核病患者的观察,探讨静脉联合治疗初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
作者:顾瑾;肖和平;唐神结;胡家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其诊断依赖于标本培养有结核杆菌生长,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1].本例经抽取淋巴结炎内脓液,经间歇区寡核苷酸(SPOLIGOTYPING)和PCR对临床分离株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M.TB H37Rv)、牛结核分枝杆菌(M.bovis)标准株和BCG株作比对,证实临床分离株为BCG株.采用联合二线抗结核药治疗获临床治愈出院.
作者:陈晓红;阮琰;林伟;严红梅;陈国鸿;刘坦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宁夏固原市结核病控制项目是通过项目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并建立了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中央专项经费和全球基金经费来带动各县(区)政府的专项经费投入.采取发现彻底治疗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为主的现代结核病控制措施(DOTS),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发病[1].固原市所辖四县一区,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全市人口148万,其中少数民族占51.3%,经济落后,自然条件恶劣,卫生条件差,属于国家级边远贫困地区,肺结核在宁夏乃至全国都是高发地区.现对固原市结核病控制项目(2001-2006年)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田万春;唐永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评价台州市各县(市、区)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质量和镜检能力,提高结核病痰涂片镜检质量.方法 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EQA)的要求,对结核病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价和盲法复检.结果 复检符合率98.6%、阳性符合率96.1%、阴性符合率99.1%、综合医院符合率98.9%、结防机构符合率98.1%.痰涂片质量指标: 痰细胞、大小、厚薄、染色、脱落合格率分别为89.5%、69.5%、72.9%、91.5%、97.4%.结论 EQA盲法复检和实验室现场评价,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有效的纠正错误.
作者:包文君;Liu Zhengwei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长春市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方法 收集2003-2006年全市10个县区常规监测相关资料,汇总分析.结果 4年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1533例,涂阳登记率30.80/10万上升至48.64/10万,提高了57.9%;新涂阳病人8491例,登记率由16.68/10万上升至41.57/10万,提高了149.2%;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91.5%,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84.0%;复治涂阳病例数及比例逐年下降;病人丢失比例较项目前明显下降,初、复治涂阳病人丢失率分别由项目前3年的5.6%、30.1%降至2006年的0.6%、0.9%.结论 项目实施4年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控制结核病疫情任务仍艰巨,任重而道远.
作者:李晓坤;Yang Guangxu;袁理;杨家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核病,可并发支气管阻塞、肺叶或肺段不张.单纯应用抗结核药物化疗,药物很难达到支气管黏膜,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低,有时难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应用纤支镜局部给药并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支气管结核,可提高疗效.现将我科2006年1月-2006年12月经纤支镜局部给药治疗的34例EBTB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巧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婴幼儿肺结核的临床诊断特点.方法 对67例婴幼儿肺结核的卡介苗接种情况、结核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特点、PPD试验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患儿中未接种卡介苗20例(29.9%);有结核接触史31例(46.3%),外来人口26例(38.8%);发热51例(76.1%),有呼吸道症状者59例(88.1%),有神经系统症状者15例(22.4%);PPD(-)14例(20.9%),CRP升高50例,ESR升高45例(67.1%)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升高45例(67.2%),白细胞分类中性粒为主者49例(73.1%);67例行X线胸片检查,其中16例(23.9%)仅见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未见实质性病灶,CT检查58例,其中2例未见明显异常.后诊断为原发型肺结核40例,占59.7%,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4例,占20.9%;继发性肺结核5例,占7.5%;结核性胸膜炎8例,占11.9%.结论 婴幼儿肺结核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临床应注意早期诊断;同时应该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普及外来人口儿童的卡介苗接种率.
作者:张海邻;Huang Limi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就诊情况,探讨提高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的方法 .方法 在湖北省30个县,经过培训的乡村医生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摸底调查,集中推荐到县疾病控制中心结防科或设有查痰点的乡镇、综合医院进行免费检查.比较不同条件下对提高就诊率的作用.结果 30个项目单位在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项目期间,共登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43464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1.8‰,其中村医推荐就诊率为0.6‰,病人自己就诊率为1.2‰.2003年30个单位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1.4‰,其中村医推荐就诊率为0.2‰,病人自己求诊就诊率为1.2‰.项目实施前后比较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提高了28.5%.8个贫困县村医推荐就诊率为0.9‰,病人自己求诊就诊率为0.8‰.22个非贫困县村医推荐就诊率为0.6‰,病人自己求诊就诊率为1.3‰.17个平原县、7个山区县、6个丘陵县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均为1.8‰,其中村医推荐就诊率分别为0.5‰、1.0‰和0.6‰,病人自己求诊率分别为1.3‰、0.9‰和1.1‰.结论 利用村医集中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是提高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对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不容易获得医疗信息的经济贫困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山区,村医集中推荐可疑症状者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周丽平;Xiong Changfu;张险峰;叶建君;李国明;刘勋;肖爱清;王小靖;李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结核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 由结核科专业医师提供病程记录,医嘱单,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 ,回顾性分析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222例住院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702例(57.4%),共25种.287例合并多种不良反应.总的不良反应为1097例次.其中332例(332/1222,27.17%)因不良反应严重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多见的不良反应为血尿酸增高,占所有不良反应的37.28%(409/1097).96%的不良反应发生在60d之内.结论 应重视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加强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对患者的宣教,对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采取个体化治疗并密切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各种不良反应,需进一步完善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呈报系统.
作者:谢莉;Gao Weiwei;卜建玲;马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每日2次皮下注射治疗开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开放的比较观察12周.60例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治疗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2次皮下注射方案,观察2组患者7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观察2组治疗后痰菌转阴情况及肺结核病灶X线变化.结果 诺和锐30治疗组3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诺和灵30R组,严重低血糖发生次数为诺和灵30R组的55.5%;2组HbA1c、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诺和锐30组治疗后痰菌转阴率为90.4%,诺和灵30组痰菌转阴率为75%,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肺部病灶改善例数分别为19、18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早、晚餐前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治疗时,诺和锐30对餐后血糖控制更为满意,且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少,对痰菌转阴更为有效.可应用于开始胰岛素治疗的广大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
作者:金周德;Yu Guancheng;张智勇;孙集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利福平是抗结核治疗的一线药物,1971年广泛应用于临床后,因其对细胞内、外代谢旺盛和偶尔繁殖的结核菌群均有杀菌作用,临床效果明显,对结核病的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常见不良反应有轻度肝功能损害、皮疹、胃肠道反应、白细胞轻度减少等,经停药、对症处理等大多可恢复正常,但少数重度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我科近年出现几例严重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作者:黄丹青;王浩楠;陈晓光;周尧;王乃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