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涌;蔡菁;贺峰;张秀菊;蒋建章
目的 研究椎动脉优势对老年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择老年后循环TIA患者108例,其中椎动脉优势70例,非椎动脉优势38例,根据ABCD2评分脑梗死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31例,中危组65例,高危组1 2例,比较各组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临床资料ABCD2评分,7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108例TIA患者7d内进展为脑梗死者31例(28.7%).中危组和高危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30.8%,66.7% vs 9.7%,P<0.05,P<0.01),高危组7d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危组(P<0.05);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较非椎动脉优势患者明显增高(35.7% vs 15.8%,P<0.05);ABCD2评分<4分中,椎动脉优势与非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BCD2评分≥4分中,椎动脉优势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较非椎动脉优势患者增高(47.9% vs 17.2%,P<0.05).结论 椎动脉优势为导致后循环TIA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ABCD2评分中高危患者椎动脉优势的风险尤为明显.
作者:曹利民;李红琴;王洪生;胡志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疾病.在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近9%的速度上升,目前已成为中国位居第一的致死病因.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指不参与蛋白质编码的RNA的总称,广义来讲,包括核糖体RNA,转运RNA,核内小分子RNA,核仁小RNA(smallnucleolar RNA,snoRNA)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等多种已知功能的RNA,还包括未知功能的RNA[1].对于ncRNA的结构和功能,目前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表1).
作者:李晟;叶荣苹;刘伟;陈秀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生长停滞及DNA损伤诱导基因153 (GADD153)和Caspase-1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的动态改变及姜黄素预处理对其影响.方法 7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3只,假手术组3只.另7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且将成功制模的54只大鼠又随机分为对照组27只,姜黄素组27只;分别于脑缺血2h再灌注12、24、72 h处理观察,每个时间点9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双标染色、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GADD153和Caspase-12表达.结果 2组再灌注12 h GADD153表达增加,至72 h仍明显增高;Caspase-12表达24 h达高峰.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再灌注12h可见少量双标阳性细胞数,24 h双标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72 h双标阳性细胞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组再灌注24和72 hGADD153[(3.75±0.37) vs (4.68±0.56),(3.24±0.32)vs (4.92±0.83)]和Caspase-12[(3.25±0.15) vs (5.79±0.56),(3.04±0.22) vs (5.49±0.53)]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结论 GADD153和Caspase-12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表达明显增加,姜黄素可减少两者表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朱海英;孙红玉;冯光坤;殷延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后患者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变化,以及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U MA)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DSA的患者6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24和48 h行NGAL、血肌酐和U-MA检测.结果 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6 h NGAL明显升高,术后48h血肌酐、U-MA明显升高;与术后6h比较,术后24和48h NGAL明显降低,术后48 h血肌酐、U-MA明显升高;与术后24 h比较,术后6 h NGAL明显升高,术后48h血肌酐、U-MA明显升高(P<0.01).血NGAL与血肌酐(r=0.605,P=0.00)、U-MA(r=0.593,P=0.00)均有相关性.结论 测定血液中NGAL的变化可早期发现DSA后患者肾功能的异常.
作者:王姝;王大成;李雄新;莫英绪;米红;罗世旺;陈锦艳;郑婵新;黄文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调节受损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微量白蛋白尿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个体内聚集的状态,并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MS的患病率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加,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了第一个全球性MS的新诊断标准,并达成共识.据此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4的人口患有MS.我国MS的患病率为16.5%,年龄标化后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0.0%和23.3%,且有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1].
作者:刘志民;刘子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蛋白酶体20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MS患者204例,根据造影结果分冠心病组103例和非冠心病组101例.评估各支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检测蛋白酶体20S水平、活性及TNF α.结果 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蛋白酶体20S水平、活性及TNF-α明显升高(P<0.01).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及TNF-α与蛋白酶体20S(r=0.484,r=0.352,P<0.01)和活性(r=0.417,r=0.396,P<0.01)呈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积分和TNF-α是蛋白酶体20S水平及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M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蛋白酶体20S水平及活性密切相关.
作者:魏芳;王华亭;刘振东;赵颖馨;栾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前循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及血小板活化功能;并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血小板活化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病情分为进展组56例和非进展组54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的表达,同时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斑块性质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27例、稳定斑块43例和不稳定斑块40例,比较CD62p的表达.结果 进展组颈动脉斑块以不稳定斑块为主(44.6%);与对照组比较,进展组和非进展组CD62p明显升高[(17.75±2.26)% vs (10.26±1.87)% vs (4.50±1.15)%,P<0.05];与无斑块患者比较,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斑块患者CD62p明显升高[(15.28±2.12)% vs (9.09±1.70)% vs (5.23±1.28)%,P<0.05].结论 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与脑卒中进展有关;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表达的高低与斑块性质相关.
作者:刘运涌;蔡菁;贺峰;张秀菊;蒋建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血管内超声(IVUS)能清晰显示血管横断面,精确测量血管腔内径和截面积,并且可发现早期粥样硬化斑块,根据斑块声学特征进行组织学分型,指导和评定血管内介入治疗[1].临床应用经验表明,IVUS成为冠状动脉疾病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金标准”[2].1 IVUS成像原理及颈动脉特点目前临床上应用的IVUS成像设备种类较多,主要组成成分包括:超声导管、超声探头、导管步进器和图像处理系统.
作者:崔时贝;石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肺动脉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重症之一,漏诊和误诊率可高达60%~80%.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目前,CT肺动脉成像(CTPA)以其无创、操作简便快速以及诊断准确度高等优点已经成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一线影像学检查方法[1].但常规CTPA辐射剂量偏高,为3~5 mSv[1-2].因此,在CTPA检查过程中如何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至关重要.
作者:卢晓娟;王照谦;贾崇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第2代细胞应用终浓度为500 ng/ml丹参酮ⅡA定向诱导(诱导组),将不添加任何诱导剂的BMSC设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actin)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检测α-SCA-actin和cTnT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2组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诱导组BMSC中结蛋白(50279.6±2575.2) vs(1325.6±196.1)、α-SCA-actin(44 738.3±1963.3) vs (1446.3±202.4)、cTnT(27 658.8±2382.2) vs (1369.1±214.2)明显升高(P<0.01).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检测诱导组α-SCA-actin阳性为红色,cTnT阳性为绿色,两者重叠部位为黄色,呈现共表达.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诱导组细胞可见平行排列的肌丝并富含线粒体、糖原和核糖体以及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结论 经丹参酮ⅡA诱导的BMSC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表型.
作者:宋明官;吕洋;王海萍;任君旭;刘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龄(≥80岁)男性患者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头颅MRI证实的老年男性LI患者98例,根据病灶数目分为LI单发组36例和LI多发组62例.分析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等临床资料.再根据总胆红素水平分为高水平患者35例(10.6~21.0μmol/L)和低水平患者63例(0~10.5 pmol/L),评价LI的严重程度.结果 LI单发组与LI多发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因素与LI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胆红素低水平患者与高水平患者的LI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 vs 4.7)个,P>0.05],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胆红素低水平与高水平LI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7,95%CI:0.90~1.06,P=0.50).结论 高龄男性胆红素水平与LI的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作者:赵娇;管维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65岁以上老年人高病死率的主要病因之一.Sugiura等通过尸体解剖发现,60岁以上的人群冠心病患病率超过50%,且大部分是左主干甚至是3支病变.GRACE及CRUSADE研究发现,75岁以上急性冠状动脉脉综合征患者占总研究人群的三分之一左右.再灌注治疗可显著降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病死率,改善临床预后.然而,高龄患者因常常合并多种慢性病,出血风险较高,无论行急诊溶栓或PCI,均有较高风险.针对这一人群的再灌注治疗,仍缺少大规模临床研究的数据支持.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近10年STEMI再灌注治疗的相关研究,论述75岁以上患者再灌注治疗的进展.
作者:叶绍东;吴永健;李琳;董秋婷;丰雷;胡小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呼吸机撤离过程中撤机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满足撤机标准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34例,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23例和失败组11例.观察3周,记录临床资料,监测常规撤机参数及浅快呼吸指数(RSBI),并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组与失败组60 min RS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96±5.43)次/(min·L)vs (86.21±15.25)次/(min·L),P=0.000].60 min RSBI是回归模型中惟一影响撤机的参数(β=0.241,OR=1.273,95%CI:1.069~1.515,P=0.007).结论 在机械通气脑梗死患者实施程序化撤机时,RSBI对判断撤机是否成功有价值,而常规撤机参数价值有限.
作者:王艳丽;董谦;魏恒阳;胡文立;李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538例,根据血压情况分为高血压组347例和对照组191例.根据高血压分级,将347例患者分高血压1级32例、高血压2级85例和高血压3级23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胱抑素C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年龄、吸烟、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显著增高(P<0.05),高血压3级患者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明显升高(P<0.05);高血压1级和高血压2级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升高(P<0.05);与高血压1级比较,高血压3级患者胱抑素C明显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吸烟、BMI、肌酐、胱抑素C、NT-proBNP与高血压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吸烟史、BMI和血清胱抑素C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结论 随着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升高,高血压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提示胱抑素C可能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赵坤;蔡双兵;肖丹;郜攀;司良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143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O GTT正常组(NGT组)32例、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35例、单纯OGTT受损组(IGT组)40例和IFG合并IGT组(IGR组)36例.检测4组患者的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OGTT 2 h血糖(2 h PG)、2h胰岛素(2 h INS)以及肱动脉内皮功能和IMT.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IMT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NGT组比较,IFG组、IGT组及IGR组IMT升高[(0.98±0.15)mmi、(0.99±0.14)mm、(0.99±0.16)mm vs (0.83±0.13)mm,P<0.05],EDD减低[(6.45±0.92)%、(5.60±0.95)%、(4.85±0.86)% vs (7.46±0.96)%,P<0.05,P<0.01].IFG组、IGT组及IGR组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肱动脉EDD减低,颈动脉IMT增加.
作者:李雷;杨荣礼;卢海龙;郝敬波;杨瑞玲;赵艳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周内认知功能与脑血流灌注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的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或门诊健康志愿者11例作为对照组.对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包括画钟测验(CDT)、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2日法测量静息及腺苷负荷后各脑区的局部脑血流量,同时计算放射性摄取比值(UR);分析各认知领域与各脑区UR的关系.结果 2组CDT、MoCA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左侧枕叶、左侧颞叶及右侧顶叶UR与MoCA总分相关(r=0.574、0.538、0.533,P=0.010、0.017、0.019);右侧小脑、左侧颞叶UR与延迟回忆评分相关(r=0.525、0.475,P=0.021、0.040);右侧额叶、左侧额叶及右侧颞叶UR与CDT评分相关(r=-0.526、-0.499、-0.516,P=0.021、0.029、0.024).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相关.联合静息及腺苷负荷SPECT对发现急性脑梗死早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更敏感.
作者:李慧英;蒋初明;高永红;邹煦;任菁;甄伟兰;刘洁;朱传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社区老年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入选上海市杨浦区2个社区常住老年人2004例,男性705例,女性1 299例,60~69岁931例,70~79岁618例,80~89岁408例,≥90岁47例.对入选者进行MS流行病学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MS诊断根据2013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建议的诊断标准.结果 MS的总体患病率为25.2%,60~69岁MS患病率为24.0%,70~79岁MS患病率为25.9%,80~89岁MS患病率为27.9%,≥90岁MS患病率为17.0%,<90岁MS患病率有随年龄递增趋势.高血压、TG、腹型肥胖、高血糖、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依次为68.4%、37.0%、36.3%、26.9%、6.8%,其中男性高血压和低HDL-C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73.2% vs 65.7%,10.8% vs 4.6%,P<0.05),缺乏运动及吸烟为患MS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上海市杨浦社区老年人MS患病率高,男女总MS患病率无差异,强化运动和戒烟可作为预防MS发生的早期干预性策略.
作者:顾庆;葛军;孟健;李静怡;徐凌;刘志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将其分为单纯T2DM组63例,早期糖尿病性肾病(DN)组60例,临床期DN组65例,另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GF-1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尿白蛋白,再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单纯T2DM组、早期DN组及临床期DN组IGF-1水平[(175.35±12.43)μg/L、(221.19±25.06)μg/L、(248.77±35.88)μg/L vs (136.86±28.32)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IGF-1水平较T2DM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临床期DN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对照组、单纯T2DM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胱抑素C是IGF-1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IGF-1及血清胱抑素C与T2DM肾病的发生发展有显著相关性,是临床较为敏感的指标,具有早期提示意义.
作者:陈海燕;宝轶;叶菲;石勇铨;刘志民;邹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活化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对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诱导的帕金森病多巴胺能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用神经生长因子将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诱导分化成神经元的细胞模型,经20 μmol/L的lactacystin作用24 h,建立帕金森病细胞实验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lactacystin组、PACAP1-27干预组(干预1组)、PACAP1-27和PACAP6-27共同干预组(干预2组).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bcl-2/bax比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actacystin组bcl-2表达、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1),bax表达无明显变化,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lactacystin组比较,干预1组bcl-2表达、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1),bax表达无变化,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干预1组比较,干预2组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 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引起线粒体损伤导致细胞损伤;PACAP1-27通过调节上述信号通路发挥保护作用.而PACAP1-27的受体拮抗剂PACAP627则减弱了PACAP1-27的这一作用.
作者:管丽娜;巴茂文;冀永强;连培文;李宁;牟贤玉;于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1356例TOAST分型为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认知功能筛查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1279例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组)77例.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病史、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和血液学指标.结果 MCI组较认知功能正常组高血压病史(84.42% vs 67.08%)、久坐生活方式(22.08% vs 11.81%)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8),2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2组年龄、TG、TC、HDL-C、LDL-C、FPG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生MCI是无高血压病史患者的2.589倍(P=0.003),有久坐生活方式的患者发生MCI的概率是无久坐生活方式患者的2.161倍(P=0.008).结论 高血压和久坐生活方式与SAO患者发生MCI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高媛;何云燕;赵文娟;赵岳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