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变应性肉芽肿一例

王振刚;刘爱华;赖蓓

关键词:老年人,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变应性, 实验室检查,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血白细胞, 下肢水肿, 内生肌酐清除率, 过敏原皮肤试验, 复发性口腔溃疡, 泼尼松治疗, 预计值, 哮鸣音, 尿蛋白, 浅表淋巴结, 用力肺活量, 嗜酸粒细胞, 诊断不明, 阴性, 血气分析
摘要:患者男性,82岁.间断慢性咳嗽40余年,每于夏季全身皮疹、瘙痒多年,诊断不明.1999年12月中旬,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鼻塞、下肢浮肿及夜间喘息,渐加重,住我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好,体温、血压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正常,双肺少量哮鸣音,心、肝、脾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06×109/L,嗜酸粒细胞(Eos)0.27,尿蛋白阴性,血沉(ESR)34 mm/1 h;多种过敏原皮肤试验阴性;肝功正常,血肌酐119.3 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1.11 ml*s-1*1.73 m-2,未做抗核抗体(ANA)检查.X线胸片示:右下肺心缘旁片状影,无肺动脉增粗.超声心动图示:老年性瓣膜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差,射血分数(EF)64%,无心室增厚和扩大.血气分析:pH 7.43,PO2 70 mm Hg(1 mm Hg=0.133 kPa),PCO2 38 mm Hg.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50%,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占预计值34%,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肺CT示:右肺上叶轻度气管扩张.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经抗生素、解痉平喘及短期泼尼松治疗后症状好转,肺部阴影消失,ESR下降为22 mm/1 h,Eos下降到0.0008.出院后一般情况好,未继续服药.2000年8月无明显原因又出现面部及下肢水肿,伴复发性口腔溃疡,再次住我院治疗.查体:颜面及上眼睑轻度水肿,无皮疹,颈部、腋下及腹股沟触及多个淋巴结,2 cm×2 cm大小,质中,无压痛.双肺可闻及细小湿音,偶闻哮鸣音;心、肝、脾未见异常.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4.64~9.78)×109/L,Eos 0.065~0.450,血红蛋白(127~144)×109/L,血小板(161~371)×109/L.尿蛋白:1 000~3 000 mg/L,定量:880~1 000 mg/24 h.房性早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997年北京城乡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老年人糖尿病(DM)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 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城乡老年DM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 结果北京老年人年龄调整总体DM标化患病率为15.98%,糖耐量减低(IGT)标化患病率为15.89%.城乡之间IGT患病率无明显差别,但城乡之间的DM标化患病率(17.74%和8.83%)差异有显著性(χ2=10.59,P<0.01).与1981年北京DM普查数据相比(60~69岁组),由4.27%增至现在的13.73%,增长约3.2倍.DM患病率(r=0.99,P<0.01)和IGT患病率(r=0.92,P<0.05)与增龄的相关分析,老年组(DM 15.98%,IGT 15.89%)与中年组(DM 7.91%,IGT 9.40%)DM患病率(χ2=36.36,P<0.01)和IGT患病率(χ2=26.01,P<0.01)比较,以及年龄趋势卡方分析均证明DM的患病率有显著的增龄性.老年组(r=0.99,P<0.05)与中年组(r=1.00,P<0.01)各自的相关分析显示DM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 结论北京老年人DM和IGT患病率各占老年人群约1/6,老年DM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和增龄性.

    作者:杨泽;郑宏;佟之复;范钦颖;王秉治;高芳;于普林;唐雷;史晓红;曾平;张培兰;孙玉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体外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表皮生长因子对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调节

    目的体外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方法胶原酶消化组织,建立原代前列腺上皮细胞系,细胞培养于无血清培养基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Pan-Keratin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培养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运用细胞增殖ELISA染色(BrdU)方法观察传代后细胞的生长状况及不同剂量的生长因子TGF-β1、EGF对细胞增殖的作用. 结果培养细胞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特征,PSA、Pan-Keratin染色阳性,细胞传代5~7次后开始衰退.不同培养基条件可明显地影响细胞生长活性.EGF促进细胞增殖活性,TGF-β1则抑制增殖,其作用与剂量成正比.此外,EGF与TGF-β1相互减弱对方的作用. 结论体外培养的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受生长因子TGF-β1和EGF调节,结果提示TGF-β1、EGF可能在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建业;左涛;万奔;黎健;朱刚;刘明;张耀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

    目的了解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 方法对3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腰椎(L2-4)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血和尿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骨质疏松(OP)组的BMD和BMC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下降21.6%和25%;OP组骨形成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C端骨钙素(BGP)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上升25.4%和222%;骨吸收指标尿羟脯氨酸与肌酐的比值(HOP/Cr)和I型胶原N-末端肽与肌肝的比值(INTX/Cr)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上升22.6%和223%.OP组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均在正常低限或低于正常水平. 结论腰椎(L2~4)BMD和BMC是诊断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一部分人属于骨代谢高转换型;雄激素对老年男性骨量的维持起重要作用;老年男性维生素D缺乏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基础.

    作者:郭春英;薛延;董洁英;李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叶酸缺乏对大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动脉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叶酸缺乏饮食对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动脉组织的影响.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均分成2组,分别给予叶酸缺乏(叶酸缺乏组)和叶酸正常(对照组)饲料,饲养3个月后检测血清叶酸和血浆Hcy浓度及红细胞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实验后光镜检查主动脉组织学变化. 结果叶酸缺乏组实验后血清叶酸浓度[(6.08±1.84)μg/L]明显低于实验前[(13.32±2.02)μg/L]和对照组[(12.17±1.67)μg/L],而血浆Hcy浓度[(28.66±6.07)μmol/L]明显高于实验前[(9.75±1.86)μmol/L]和对照组[(9.49±1.77)μmol/L,P<0.01];红细胞SOD[(37 389.5±5 158.4)NU/g*Hb]高于对照组[(30 355.7±6 349.2)NU/g*Hb],GPX活力[(10.94±3.05)U/L]低于对照组[(17.93±3.05)U/L,P<0.05];主动脉组织出现内皮细胞肿胀、变性、脱落,裸露的内膜附有血栓和胶原纤维,内皮下组织疏松并出现平滑肌细胞,内弹力膜断裂,中膜明显增厚. 结论叶酸缺乏饮食可引发高Hcy血症和动脉损伤,高Hcy血症诱导体内高氧化应激可能是动脉损伤机制之一.

    作者:马雪兴;刘王明;王毓明;吾柏铭;李明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海绵状脑病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老年期发病的海绵状脑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 方法报告1例79岁老年海绵状脑病的临床病理诊断过程,并复习国内报道的经病理学证实的8例60岁以上老年海绵状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MRI资料. 结果老年人海绵状脑病急性发病者病程短,但都有进行性痴呆、肌阵挛及各种不自主运动发作.6例脑电图有典型的周期性三相波,1例MRI发现双侧基底节区T2高信号.3例初诊为脑血管病,1例为单疱性脑炎.病理上有典型的空泡和海绵状改变. 结论急性发病的老年人海绵状脑病容易误诊为脑血管病;但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动态脑电图特征,必要时行脑活检,可尽早诊断,减少医源性传播.

    作者:朱明伟;王鲁宁;卢文甫;侯书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脊液铜、锌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1998年6月至2000年12月神经内科和济宁精神病院收治的老年期痴呆患者,其中血管性痴呆(VD)患者58例,男33例,女25例,年龄62~84岁,平均(71±6.6)岁,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工作手册(DSM-IV)中的VD诊断标准[1],CT或MRI检查有多灶性或腔隙性脑梗塞,无严重的广泛性脑萎缩迹象.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65~87岁,平均(73±7.1)岁,所有AD患者均有渐进性记忆障碍史,诊断根据是美国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NINCDS-ADRDA)标准[2],CT或MRI检查无VD或脑梗塞的影象学依据,并结合病史,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病因的痴呆.健康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60~75岁,平均(66±5.5)岁,经检查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痴呆表现,无心、脑血管疾病,CT检查无异常发现.58例VD患者和38例A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年龄和性别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邵泽伟;山凤莲;张军臣;李宪章;盛丽;常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变应性肉芽肿一例

    患者男性,82岁.间断慢性咳嗽40余年,每于夏季全身皮疹、瘙痒多年,诊断不明.1999年12月中旬,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鼻塞、下肢浮肿及夜间喘息,渐加重,住我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好,体温、血压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正常,双肺少量哮鸣音,心、肝、脾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5.06×109/L,嗜酸粒细胞(Eos)0.27,尿蛋白阴性,血沉(ESR)34 mm/1 h;多种过敏原皮肤试验阴性;肝功正常,血肌酐119.3 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1.11 ml*s-1*1.73 m-2,未做抗核抗体(ANA)检查.X线胸片示:右下肺心缘旁片状影,无肺动脉增粗.超声心动图示:老年性瓣膜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差,射血分数(EF)64%,无心室增厚和扩大.血气分析:pH 7.43,PO2 70 mm Hg(1 mm Hg=0.133 kPa),PCO2 38 mm Hg.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50%,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占预计值34%,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肺CT示:右肺上叶轻度气管扩张.腹部超声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经抗生素、解痉平喘及短期泼尼松治疗后症状好转,肺部阴影消失,ESR下降为22 mm/1 h,Eos下降到0.0008.出院后一般情况好,未继续服药.2000年8月无明显原因又出现面部及下肢水肿,伴复发性口腔溃疡,再次住我院治疗.查体:颜面及上眼睑轻度水肿,无皮疹,颈部、腋下及腹股沟触及多个淋巴结,2 cm×2 cm大小,质中,无压痛.双肺可闻及细小湿音,偶闻哮鸣音;心、肝、脾未见异常.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4.64~9.78)×109/L,Eos 0.065~0.450,血红蛋白(127~144)×109/L,血小板(161~371)×109/L.尿蛋白:1 000~3 000 mg/L,定量:880~1 000 mg/24 h.房性早

    作者:王振刚;刘爱华;赖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虫草菌丝体发酵产物CordyMax TM Cs-4增强健康老年人运动有氧代谢功能

    冬虫夏草菌丝体(Paecilomyces hepiali Chen.et.Dai)Cs-4菌株发酵产物(CordyMax TM Cs-4,金水宝)已被证明具有与天然虫草近似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用于保肺补肾、滋补强身[1,2].为进一步研究Cs-4对老年人体能的影响,我们于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应用功率递增运动试验方案,观察了Cs-4对34例健康老年志愿者的运动有氧代谢能力和呼吸通气功能的影响.

    作者:肖毅;黄席珍;陈刚;王茂斌;肖高辉;李京平;朱佳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腺伴随病毒载体介导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1.腺伴随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载体的制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质粒[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romatic amino-acid decarboxlase,AADC)或三磷酸鸟苷环水解酶I(GTP cyclohydrolase I,GCH)质粒]是AAV基因组反向末端重复序列之间依次含巨细胞病毒早期响应启动因子、人类生长激素第1内含子、人源性TH(AADC或GCH)基因、SV40多聚腺苷信号的载体质粒.以磷酸钙沉积法共转染载体质粒、辅助质粒和腺病毒基因质粒于293细胞.3天后回收并以冻融法裂解细胞,经离心所获得上清再经过2次氯化铯(CsCl)梯度密度超离心等精制处理,终得到AAV-TH、AAV-AADC及AAV-GCH载体.以DNA斑点印迹法测定载体滴度为1 012~1 013颗粒/ml.

    作者:沈扬;樊东升;王立军;康德;中野今治;小泽敬也;永津俊治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心肌酶谱显著增高六例临床分析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临床较常见,由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不能及早诊断,多数误诊为其他疾病,我院于1997年4月至2001年2月收治重度甲减、心肌酶谱显著增高的老年患者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艳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膝关节滑膜结核五例分析

    一、临床资料我科于1984年3月至2000年7月收治膝关节滑膜结核5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62~72岁,平均64岁.左膝关节3例,右膝关节2例.全身结核中毒表现如潮热、盗汗不明显,患膝肿胀,均曾多次行膝关节穿刺抽液及关节腔内封闭,封闭药物为庆大霉素、泼尼松龙、得宝松和透明质酸钠.口服泼尼松3例,其中1例每天口服30 mg达半年之久.入院后膝关节穿刺3例,穿刺物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但穿刺物结核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均为阳性.3例血沉升高,2例X线胸片有陈旧性治愈结核病灶.

    作者:王和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分析杜心清

    目的研究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老年健康志愿者和30例非老年健康志愿者空腹胰岛素、TNF-α,选择空腹胰岛素与血糖乘积的倒数(IAI)作为评价老年人心衰状态下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对IAI、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及TNF-α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老年心衰组的IAI低于老年健康组(-1.75±0.17对-1.36±0.16,P<0.05),并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进一步降低(-1.87±0.16对-1.68±0.15,P<0.05);但不同病因组IAI差异无显著性(F=2.02,P>0.05).老年心衰组的空腹胰岛素和TNF-α均显著高于老年健康组[(18.29±6.80)对(8.78±3.35)mIU/L)和(0.36±0.13)对(0.21±0.12)μg/L,P<0.05],且心衰程度越重,空腹胰岛素和TNF-α的水平越高[(22.46±9.12)对(16.41±5.06)mIU/L和(0.41±0.17)对(0.31±0.15)μg/L,P<0.05].老年心衰患者TNF-α与IAI呈显著负相关(r=-0.76,P<0.05). 结论老年心衰患者的IAI和TNF-α存在着相关性,IAI和TNF-α水平可作为评价心衰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许朝祥;许有容;王耀国;刘华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重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

    患者男性,69岁.1999年9月13日因腹泻伴呕吐咖啡色液体1 d入院.1 d前患者因便秘口服中药后腹泻,稀水样大便6~7次,量较多,便中无粘液及脓血,呕吐未消化食物及咖啡色液体,来诊时血压90/60 mm Hg,立即收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及脑梗死病史,遗有左侧偏瘫及失语,本次发病前神志清楚.入院体检:血压105/60 mm Hg,脉搏60次/min,呼吸16次/min,体温37.1℃.昏睡状,刺激略有反应,皮肤巩膜黄染,全身散在新鲜出血点及出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无抵抗,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Ⅰ-Ⅱ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左Babinski征(+).血常规:血红蛋白(Hb)117 g/L,红细胞(RBC)3.83×1012/L,红细胞比积0.347,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8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30 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 g/L,网织红细胞(Ret)0.015,白细胞(WBC)12.4×109/L,中性0.87,淋巴0.09,单核0.04,血小板(Plt)22×109/L,出血时间2 min,凝血时间2 min,纤维蛋白原2.1 g/L,凝血酶原时间(PT)15.5 s(对照13 s),凝血酶原活动度(PA)63.2%,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44 s(对照36 s),血沉(ESR)39 mm/1 h.血清钾5.46 mmol/L,血清钠127 mmol/L,血清氯99 mmol/L,血糖5.7 mmol/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1.8 U/L,乳酸脱氢酶1 287 U/L,肌酸激酶141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2.2 U/L,r-谷氨酰转肽酶21 U/L,总蛋白53.3 g/L,白蛋白30.9 g/L,碱性磷酸酶66 U/L,总胆红素71.6 μmol/L,直接胆红素2.6 μmol/L,尿素氮(BUN)17.7 mmol/L,血肌酐143 μmol/L;IgG、IgA、IgM、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磷脂抗体等免疫学检查均正常.Coombs试验(-).

    作者:牛秀凤;吴瑾;杨静;刘瑞雪;周燕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介导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导入心肌细胞的表达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及其他心脏疾病的基因治疗途径. 方法构建携带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双基因的腺病毒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载体,感染大鼠的心肌细胞,检测心肌细胞β2-AR、EGFP的表达及环腺苷酸(cAMP)的含量. 结果 Northern印迹杂交显示感染的心肌细胞表达人β2-AR mRNA;Western免疫印迹杂交分析表明感染的心肌细胞有人β2-AR;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心肌细胞表达EGFP;放射性配基检测显示感染的心肌细胞β-AR密度[(204.0±6.4)fmol/mg蛋白]明显高于未感染的心肌细胞[(76.0±2.8)fmol/mg蛋白,P<0.01];经10 μmol/L异丙肾上腺素作用,感染的心肌细胞的cAMP含量[(116.2±5.8)pmol/106 cells]明显高于对照组[(58.4±4.6)pmol/106 cells,P<0.01]. 结论人β2-AR、EGFP基因经AAV载体导入心肌细胞后能有效地表达,且表达的人β2-AR具有激活肾上腺素信号的作用.

    作者:高文谦;李小鹰;吴小兵;李梁;裴雪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的处理

    目的探讨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经过及资料. 结果 72例中,50例与鼻中隔偏曲有关的患者施行了鼻中隔矫正术并取得良好止血效果,其中只有2例因再次鼻出血复行血管栓塞术止血;有10例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行数字减影造影及血管栓塞术成功止血;另有12例在鼻内窥镜下检查及止血且效果良好. 结论与鼻中隔偏曲有关的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患者应考虑施行鼻中隔粘骨膜下矫正术;数字减影造影及血管栓塞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在鼻内窥镜下检查及止血,效果好且痛苦小,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立新;熊新高;汪广平;杨成章;项济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第l7届国际老年学大会简介

    第l7届国际老年学大会(The 17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rontology)于2001年7月1日至6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这是2l世纪举行的首届世界老年学大会,来自82个国家或地区的4 000多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其中中国大陆的代表40余人,包括出国留学生、访问学者等;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大会.

    作者:曾尔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低颅压综合征伴硬膜下血肿一例

    患者男性,63岁.2个月前劳累后感头痛,休息后稍有缓解,头颅CT未见异常.1个月前,劳累后头痛加重,无呕吐,头颅MR平扫及增强均显示全脑膜弥散性增厚和强化.入院前2天腰椎穿刺,脑脊液(CSF)压力4 cm H2O(1 kPa=10.20 cm H2O),红细胞80×109/L,蛋白0.9 g/L,余正常,以头痛待查于2000年12月29日收住院.患者既往无脑外伤、感染、糖尿病、肿瘤等病史.查体:眼底动脉硬化改变.颅神经正常,四肢反射对称,肌力正常.入院第3天、第7天 2次腰椎穿刺,CSF压力1~5 cm H2O,红细胞(20~71)×109/L个,蛋白0.8~1.13 g/L.2次CSF查癌细胞(-),诊断低颅压综合征.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并每日输入生理盐水2 000 ml,患者不能耐受,头痛加重并出现颈强直,试用甘露醇125 ml,头痛明显缓解并持续4~5 h.入院第9天,患者表情淡漠,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伴尿失禁.急查CT:双侧颞、顶硬膜下血肿,中线结构移位.即刻行双顶钻孔硬膜下血肿引流术,引流出40 ml暗红色血液.硬脑膜病理检查: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未见肿瘤细胞.

    作者:李爱娟;刘剑立;刘玫;张小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空回肠憩室的临床特点和并发症

    获得性空回肠憩室以老年人多见,可导致慢性腹痛或急性严重并发症,临床意义日益受到重视[1,2].我们通过对70例空回肠憩室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就其临床特点、并发症和疗效等作一初步探讨.一、对象包括1981~1998年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的空回肠憩室患者40例和1991~1996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30例,其中非老年组(11~59岁)40例(57.2%),男21例,女19例;老年组(60~82岁)30例(42.8%),男16例,女14例.均经消化道气钡造影、手术或两者结合而确诊.

    作者:贾林;陶中原;黄开红;李瑜元;吴惠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海马萎缩的磁共振研究

    目的探讨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海马萎缩的特征. 方法对15例轻度AD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行海马导向的磁共振成像(MRI)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测定,比较两组间海马体积变化的差异性及其与年龄和MMSE评分间的相关性. 结果轻度AD海马结构体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分别为(2.08±0.46)cm3及(3.11±0.09)cm3,t=2.71,P<0.01)];轻度AD组海马体积与对照组的重叠率为13.3%;以对照组海马体积均数和标准差为参照,轻度AD平均海马结构体积减少了4.42个标准差;两组海马结构体积均存在随增龄减少的现象,但AD患者萎缩速度显著地较对照组快(t=2.07,P<0.05);轻度AD海马体积与MMSE评分之间成正相关(r=+0.48,P<0.05),而对照组不存在这种关系(r=0.19,P>0.05). 结论 MRI反映的海马体积萎缩可有效地将轻度A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区分开来,可视为AD的一个状态指标,有助于AD早期诊断.

    作者:况伟宏;黄明生;李进;孙学礼;伍定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心脏疾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特点

    我科于1997年1月至2000年11月共施行48例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并重点讨论围手术期特点.一、资料及方法本组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60~76岁,平均64.5岁.风湿性心脏病43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5例.其中单纯二尖瓣病变29例,3例为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病变13例;主动脉病变6例.并存其他疾病者26例,其中高血压1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6例,糖尿病4例,肾功能不全2例,呼吸功能不全2例.

    作者:袁忠祥;萧明第;胡振雷;钱峰;虞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