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
目的:分析50R 胰岛素2针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0R 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50R 胰岛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50R 胰岛素2针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其速效与中效比例,既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症状,又能够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患病率提高,其中高血压病例的患者名列前冒,接近患病病例的百分之十二,并且这个比例仍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增高,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现如今,对身体危害较大的、具有终身性的疾病,也包括高血压,目前,高血压疾病仅靠住院治疗,是满足不了需求的,利用社区服务的护理功能,时刻提醒患者遵医的行为,是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卢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近两年临床特点变化及影响预后因素并对其做出总结。方法我院通过对于2013年1月-2013年11月共计收治的1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情况与临床方面的特点以及损害患儿肾脏等诸多因素均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这12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占据了70例,占所有患儿的比例为58.3%,女性患儿则为50例,占其比例为41.7%。结论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特征且尚未出现任何紫癜之前相关医护工作者应和急性坏死性胃肠炎以及急性阑尾炎相鉴别,所以不宜急切的进行腹部的探查术。以胃肠道和关节痛为主要易发者也十分容易造成误诊以及漏诊。而且肾脏方面的受累程度也是决定着 hsp 病程以及远期预后的关键的因素。
作者:包塔娜;王艳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护理措施,对1例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对于改善病人的愈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祝杏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健全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该包括:疾病预防和控制、现场救治和处置、卫生执法监督、健康宣传教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几个方面。自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就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简浅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患病率、死亡率不断上升,在慢性疾病死因中居首位,应强化 CVD 的一级预防工作。有资料显示[1],每年死于 CVD 的女性要多于男性,预防女性CVD 十分重要。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 CVD 风险引起了医学界关注。PCOS 以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性增大、长期不排卵或稀发排卵为基本特征。已有资料表明[2],在患 PCOS 的妇女中,CVD 发病率较正常人高,在 PCOS 患者中存在多种 CVD 危险因素,应及早进行防治。本文对关于 PCOS 远期 CVD 的发生及防治的研究进行总结,为加强 CVD 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时超玲;李社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浅表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常见症状,可发生在头部和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多处体表部位。超声检查往往是医师首选的一线诊断方法,具有无损伤、费用少、效果佳的优点,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非常重要的影像学资料,对制定下一步治疗计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由于良恶性病变临床处理方法区别巨大,误诊误判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超声所提示的初步诊断意见对患者及医师的诊疗方案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有更加准确敏感的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鉴别指标,来为超声诊断医师提供较可靠的鉴别点。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既往于我院行彩超检查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对比分析良、恶性浅表淋巴结的超声诊断指标的不同,以探讨各项超声诊断指标在浅表淋巴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临床意义。
作者:王西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早期肩关节锻炼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6例,术后均行肩关节康复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贯彻统计。结果本组的36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共有5例年龄低于50岁区间的患者肩关节评分为(93.01±4.58)分,共有19例年龄在51~60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85.2±4.66)分;共有12例年龄在61~70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76.06±5.60)分;共有9例年龄大于71岁区间患者的肩关节评分为(72.40±5.46)分。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并且早期康复训练明显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董得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脑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诊治的脑中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NIHSS 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护理前评分为(19.38±4.28),护理后为(13.24±3.46),对照组患者护理前评分为(19.01±4.15),护理后为(16.33±3.87),两组患者护理前 NIHSS 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 <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易易;易慧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养肝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养肝汤内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42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分别为95.24%、77.5%,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养肝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疗效满意。
作者:孙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高脂血症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1个疗程周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平均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可显著改善各项血脂指标,纠正血脂异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陈华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较高,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目前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约为70%。据流行病学统计结果表明,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正逐年上升。如何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脑血管疾病,特别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一直是神经科学多年来关注的热点。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诊断以及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效果显著,并进一步完善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和促进了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的发展,本文主要回顾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断及治疗的进展。
作者:陈宗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录119例初发 T2DM患者,在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二肽基肽酶-4(DPP -4)抑制剂利格列汀5mg,每日1次治疗,疗程24周。结果治疗24周后,患者的体重、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及 C 肽释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BMI)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格列汀治疗初发 T2DM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 HbA1C及 FPG、2hPG,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史作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药联用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中西药联用不仅可使疗效得到提高,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但是在中西药联用中若应用不够合理和恰当,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为合理且科学地在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联用中西药,下面笔者就治疗心血管的中西药联用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
作者:穆连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药现代化研究、生产、使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以其特有的低毒性、疗效确切、非耐药特性并具整体调节和双向调节等在医疗康复及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和欢迎,优质护理在正确合理的辨证施治服用中药中起着尤为重要作用。
作者:朱石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临床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在高血压患者全麻中的应用。方法观察组80例。在麻醉诱导前,用盐酸丁卡因胶浆2.5g,涂擦气管导管套囊以上部分,再插管。对照组80例,麻醉诱导后,直接插管。比较在麻醉诱导前、插管后、带管苏醒时、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拔管时患者躁动、呛咳的例数,以及使用降压药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诱导前血压、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插管后、带管苏醒时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组内的4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组内的4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呛咳的例数为8例。对照组,患者拔管时躁动、呛咳75例。观察组,使用降压药的例数8例。对照组,使用降压药的例数78例。结论丁卡因胶浆能降低高血压患者麻醉时的心血管反应,并能降低高血压患者在拔管时躁动、呛咳,以及使用降压药的例数。
作者:江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中老年人群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致病致残率极高,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由元气亏损、气血失调所致。中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多有虚衰,易发生淤血阻滞,日积月累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根据中医学中的元气理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应以培补元气为主,补气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虚实轻重,合理调整益气补血方案,正确选用药物,以壮元气之本源,通元气之道路,方可达通行气血、祛除瘀滞、养心安神之效。
作者:吴桂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治疗的16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经过干预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对照组比较下降幅度显著,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愈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钱红梅;于会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采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将120例患儿分成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P <0.05),治疗组患儿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P <0.05)。结论针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降低临床主要症状的恢复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露;唐冬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2013年12月接收诊治的240例慢性咽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的慢性咽炎雾化含漱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敖特根其其格;达布希拉图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