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华;赵德东;刘晓蓓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状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5%,观察组9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复发率25%,观察组不良反应复发率2.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临床治疗中,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了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宏慧;关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通过护理人员对258例肺癌患者实施化疗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护理、静脉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疏导等。结果在护理人员帮助下,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温静;郑国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芪蛭三七汤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基础上给予芪蛭三七汤口服,对照组为常规西药治疗组,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心电图疗效及心绞痛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芪蛭三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苏学旭;陈立;仲秀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而患者的自我保护、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护患沟通、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现如今,医院的服务宗旨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病人为中心。在深入开展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中,已取得了一些经验,并能有效的实施。本文就将本课题进行探讨与学习。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行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施加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退热、咳喘恢复、啰音消失以及 X 线、血象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买吐地·买提努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不断的增加,高血压有能引起多种临床并发症,在此探讨引起高血压病的不同病因的防治教育工作及了解高血压病因的防治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屈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采用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实施臂丛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50例 ASAⅠ-Ⅱ级,18~60岁拟行上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0.596%、0.447%、0.298%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30ml 在肌间沟肌注,观察注药后5分钟、15分钟、60分钟分别对感觉和运动进行评价同时观察病人是否有不适症状,记录术后镇痛时间和运动恢复时间。结果甲磺酸罗哌卡因0.596%、0.447%浓度以及布比卡因0.25%浓度的麻醉效果好于甲磺酸罗哌卡因0.298%的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0.596%组患者有2例具有呼吸困难症状。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0.447%同其他组相比,实施肌间沟阻滞时具有作用迅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临床治疗中的佳剂量。
作者:赵娟;陈金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右丙亚胺早期干预减轻蒽环类药物的心肌损伤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研究组在进行化疗前30min 加用右丙亚胺记录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心率、CTnT、BNP、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心率、CTnT、BNP、LVEF 虽较治疗前出现小幅变化,但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后心率、CTnT、BNP 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LVEF 则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较本组治疗前及研究组治疗后对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给予蒽环类药物化学治疗时,加用右丙亚胺可有效减少其心肌损伤程度,在保障患者临床疗效的同时提高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常用两种材质过渡义齿的临床疗效,为种植修复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0例前牙种植修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制作胶连过渡义齿和隐形过渡义齿,戴用三个月,从对种植区软硬组织影响和固位、稳定、美观、舒适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 x2检验,两种过渡义齿在美观舒适及异物感方面有明显差异(P <0.01)隐形义齿明显优于胶连义齿;对种植区软硬组织及固位稳定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隐形过渡义齿总体性能优于胶连过渡义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鲁勇;张娜;匡正;ZHANG Na;LIU De-sheng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对应的预防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1月6785例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5%,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37例(25.3%),过敏反应99例(67.8%),溶血反应10例(6.8%);输红细胞悬液发生不良反应者明显多于其他成分血制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要求医护人员在临床输血中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加强输血不良反应各方面的综合预防处理,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唐冬云;刘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浮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取浮针治疗49例,观察组采取普通针灸配合电针、理疗46例,观察2组疗效。结果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浮针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赛芝;周亮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药现代化研究、生产、使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以其特有的低毒性、疗效确切、非耐药特性并具整体调节和双向调节等在医疗康复及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和欢迎,优质护理在正确合理的辨证施治服用中药中起着尤为重要作用。
作者:朱石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前房深度及眼压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18例(20只眼)为观察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者15例(18只眼)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行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及超声乳化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且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出现降低,部分患者前房角可完全开放。结论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以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患采用超声乳化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加深前房,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通过特殊案例护理体会,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方法。结果总结临床使用的穿刺时间、穿刺方法,防堵塞、防感染、防扎伤的护理。结论通过总结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常见问题及护理,有助于广泛开展此技术,可有效的降代反复穿刺给患者所致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住院中不同部位浅静脉留置针的疗效,为提高老年患者输液治疗质量提供研究信息。方法将82例慢性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为对照组,B 组为实验组,各41例。A 组留置针穿刺点选为手背,B 组穿刺点选为前臂,观察两组患者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有无差别。结果B 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时间较 A 组长,静脉炎发生率少于 A 组。结论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应尽量选择前臂血管,降低了导管堵塞率及发生静脉炎的机率,延长了留置时间。
作者:梁晓翠;王婷;雷向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结合我单位近6年来18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和纯西医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方法我单位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根据患者意愿,有82例采取了纯西医治疗,106例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虽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不同,采用的具体治疗方式具有差异,但本文重点研究两种质量方法之间的通例性差别。研究结果采用 SPSS19.0进行分析。结果事实证明,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其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西药组(P <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组(P <0.01)。结论重要的辨证治疗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西医结合可以标本兼治的对于冠心病症状进行改善,可以有效的防止冠心病的复发。
作者:陈文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手术时机及相关救治策略。方法手术治疗组进行探查修补手术。对于稳定型肾周围血肿不伴休克者,则采取非手术治疗措施。结果手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膜后血肿及大血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和判断。针对不同的血肿部位、大小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健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对于后循环动脉存在严重狭窄的患者,应选择支架植入术。采用支架血管成形术,导致后循环缺血,容易发生并发症。笔者就后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概念、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谈几点看法。
作者:孙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随着和谐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变化,糖尿病已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其发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呈上升趋势,因病致贫,致伤致残丧失劳动力者明显逐步增加,致死率举高不下,给社会,家庭造成了很大负担。为使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病因,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的预防,掌握自我防保康复技能的重要性,对其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对因病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付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绪体验,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安全机制,当出现情况时它能唤起避免损伤的行为,也是一种个人的,主观的,多方面的体验,根据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而变化,不仅可以消耗人的精力使人疲乏,还能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及其对生活的信心。
作者:滕野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