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杨平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后髁, 骨折固定术
摘要:目的:探讨累及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9例累及胫骨平台后髁的骨折患者,3柱骨折及内侧柱合并后侧柱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及后内侧入路,必要时加用前外侧入路;外侧柱合并后侧柱骨折患者采用前外侧入路及后内侧入路或后外侧入路.显露折端,撬起关节面,植骨,以钢板固定支撑.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在3-7个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1个月.X片显示骨折均I期愈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与术后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切口及后侧支撑钢板治疗累及后侧髁的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恢复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平滑及下肢力线,骨折愈合良好.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9名.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VAS评分、影像学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与传统方法手术相似的固定复位效果,且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降低术后疼痛,这一手术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红波;周竖平;唐俊;蒋卫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临床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及评估

    目的:探讨临床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68例2016年7月-2018年7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治疗.比较2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手术实施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患者骨关节活动分值、疼痛评分、独立生活能力;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实施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2组骨关节活动分值、疼痛评分、独立生活能力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骨关节活动分值、疼痛评分、独立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的治疗及效果确切,骨折内固定牢固安全,手术创伤小,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的发生率,改善生存质量,加速康复.

    作者:袁建林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稳定性与运动功能的高低与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或断裂会导致胫骨相对股骨前移和内旋,另一方面,缺少了前交叉韧带的限制,膝关节会出现过度内外翻和膝过伸. ACL断裂后膝关节的不稳定不但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而且会造成膝关节内部软组织进一步的损伤和下肢立线的改变,终会加速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通过关节镜手术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目前应用较多的重建方法、移植物类型等方面进行总结,综述如下.

    作者:吴晗;吕浩;江亚;荆珏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对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下颌骨骨折病患4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术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41例病患中术后仅2例没有恢复咬合关系,其余39例术后咬合关系均达到正常状态.出院时所有病患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并发症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为19天.结论:在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患围术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和避免并发症情况发生.

    作者:刘姝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简称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自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抽样分配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PFNA治疗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鲑鱼降钙素注射液、肌肉注射降钙素、口服维生素D钙和钙剂)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比较2组的腰椎和健侧髋关节的骨密度、骨折愈合时间和骨痂愈合时间.结果:在治疗后,所有患者的骨折都愈合,对照组的骨痂出现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腰椎和健侧髋关节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仅要依赖PFNA内固定术,还要结合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不能忽略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只有把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展开治疗,才能对骨痂愈合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有效的进行缩短,提高骨密度,从而促进骨小梁重建,有利于骨细胞的形成,从而减少老年人在患病时的痛苦,缩短了骨折愈合的时间,增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与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取得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108例资料,以数字随机分组形式,给予围术期一般护理的54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54例纳入观察组,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疼痛症状观察,并对比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2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AS评分结果分别为(40.20±3.00)分、(50.50±3.50)分,观察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3.20±0.50)分、(5.10±1.00)分,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3.70%(2/54),对照组14.81%(8/54),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满意情况观察,满意率观察组96.30%(52/54),对照组83.33%(45/54),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中,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患者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作用明显,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助推良好护患关系建立,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于爽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累及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9例累及胫骨平台后髁的骨折患者,3柱骨折及内侧柱合并后侧柱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及后内侧入路,必要时加用前外侧入路;外侧柱合并后侧柱骨折患者采用前外侧入路及后内侧入路或后外侧入路.显露折端,撬起关节面,植骨,以钢板固定支撑.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在3-7个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1个月.X片显示骨折均I期愈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与术后相比,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切口及后侧支撑钢板治疗累及后侧髁的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恢复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平滑及下肢力线,骨折愈合良好.

    作者:杨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1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6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

    作者:于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道路交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常导致患者不完全或完全性瘫痪,也包括肌肉撕裂、 椎间盘周缘损伤等颈椎不稳定;还有的是产生身体慢性疼痛和劳动力丧失,给社会资源和家庭生活造成巨大的负担.临床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本文就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谢福杰;孙春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共26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护理优患者21例,护理良患者3例,护理一般患者2例,护理差患者0例,护理优良率为92.31%;护理后26例患者的焦虑程度显著轻于护理前,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治疗时提供优质的护理干预,对其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曾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并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各38例,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一般指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髋关节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好于半髋关节置换术,但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长,患者出血量大,临床选择术式时应根据患者要求合理选择.

    作者:陈润彬;陈兴恺;吴廷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显微外科修复腕掌侧切割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腕掌侧切割伤的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腕掌侧切割伤神经,血管,肌腱的损伤患者采取显微外科修复体会.结果:41例(男性33例,女性8例.年龄18-65岁之间,平均41.5岁,正中神经损伤24例,尺神经损伤11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联合损伤8例,指浅屈肌断裂3条以上29例,合并指深屈肌腱完全断裂3条以上12例.)获得3-18个月的随访,手指活动优良率87.8%,感觉均恢复,其中1例鱼际肌萎缩,对掌功能受限.结论:术中彻底清创,损伤的肌腱,血管,神经除1例正中神经碾挫缺失5cm2期自体腓肠神经移植外,均1期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早期的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岳鹏;杨勇;刘亦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下肢骨折病人分到观察组(n=75例)和对照组(n=75例),观察组病人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施以常规护理,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对2组病人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对比2组病人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72/75),对照组满意度为89.33%(67/75),2组比较,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病人中施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并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黎晓光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探究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效果

    目的:分析在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应用舒适性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疼痛影响.方法:本次所选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均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行手术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44例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的有效性.结果:护理后2组评分均有升高,与组内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护理后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术后3天、术后7天2组疼痛评分结果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术后3天、7天比较差异明显,P<0.05;2组焦虑以及抑郁症状都发生变化,观察组患者变化幅度比较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缓解情况较好,P<0.05.结论:在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应用舒适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作者:栾天娜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拇外翻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于老年拇外翻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价值.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10月,选择的患者为老年拇外翻患者,选择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同时患者配合优质护理在围术期进行干预,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相关情况.结果:对于本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拇跖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痛觉、触觉、两点辨别感和综合感受能力等角度进行评价,干预前后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拇外翻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配合优质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效果,提升手术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微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品管圈在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品管圈在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当中应用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法:本研究调查所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髋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本研究选择患者为8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个组别,每组均为40例.本研究对照组选择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对于观察组患者将品管圈纳入到康复护理当中,评价本研究2组患者的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对于2组研究对象的术前和出院后的Harris评分和出院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从Harris评分的角度来说,术前2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出院以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角度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护理的时候,将品管圈纳入其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还能够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原燕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小儿颅脑损伤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对小儿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例颅脑损伤患儿作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其急救与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和细致的护理,24例患儿中有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患儿偏瘫,另22例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在小儿颅脑损伤的急救中,除了采取积极有效的的急救措施外,还需结合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以确保急救的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李翠平;唐福兰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2种麻醉方案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为麻醉师选择合理麻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共计10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是研究收治时间,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对比组间患者的起效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并发症(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肺部感染)发生率、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后完全清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更为显著,具有不良反应少且术后镇痛效果明显等麻醉优势.

    作者:叶玉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对比分析锁定钢板与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析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双切口双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按双盲法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依次给予锁定钢板治疗和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与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并发症、膝关节恢复效果对比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切口双钢板、锁定钢板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中疗效相当,均能获得稳定且持续的内固定效果,但后者术后恢复迅速,建议进一步推荐.

    作者:卢申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的镇痛作用探讨

    目的:研究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的镇痛作用.方法:选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2组患者均实施椎管内麻醉.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采用地佐辛药物肌注,观察2组患者麻醉镇痛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安静平卧时、体位摆放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安静平卧时的视觉模拟评分要低于体位摆放时的视觉模拟评分,两者之间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疼痛评分、躁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采用地佐辛药物实施镇痛,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在体位摆放时的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早期恢复,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文洁;朱云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