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采用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200例,均为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依据年龄分组,其中60 ~70岁120例设为A组,71~75岁60例设为B组,76 ~80岁20例设为C组,均行关节置换治疗,对比骨关节炎指数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3组骨关节炎指数即WOMAC评分在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的降低,其中B组降低幅度更为显著,与其它2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3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即ADL评分在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其中B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与其它2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其它年龄组,70 ~75岁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是佳的开展手术的时机.
作者:周广福;朱伟民;唐本森;刘懋;罗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92例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资料,按照采取的麻醉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单纯行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46例)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比2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93.87±20.14分钟更长,且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27±1.84分钟、睁眼时间7.25±2.04分钟及意识清醒时间14.75±2.14分钟更短(P<0.05);与对照组10.87%相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6.52%略低(P>0.05).结论: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行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大尼麻醉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义;易保连;李彩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析3D打印技术在踝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治疗骨折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骨科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并进行CT扫描,将数据导入在软件(Mimics14.0)中进行三维重建,再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实体模型的制作,对内固定植入手术进行模拟,先参照模拟数据再进行实际手术.结果:3D打印技术立体感强,可多角度、多方位的对踝关节骨折形态进行展示;X线照射平均次数6.6±0.43次;手术平均时间46.00±4.52分钟.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3D打印技术,利于准确观察骨折部位,巩固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海棠;欧治平;谢沛军;曾志超;李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1日~2016年6月30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随机分成2组,共88例,44例/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一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概率依次为2.27%、2.27%、2.27%、0.00%,术后24小时和72小时疼痛评分分别为3.01±0.23分、1.05±0.25分,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为80.36±5.42分,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中具有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
作者:郭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发生骨折后的护理要点与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所有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20/30),2组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出现骨折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对提高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重要价值.
作者:马秀云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膜诱导技术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下肢感染性骨缺损患者随机选取149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其中膜诱导技术组为观察组73例,传统骨移植技术组为对照组76例.对比观察2组患者疗效情况、手术恢复情况(平均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外固定架针道感染、再感染、髂骨切口处感染、胫骨中段骨不连、过早负重发生钢板失效、断裂).结果:在治疗疗效方面,观察组忧良比例为76.7%,而对照组优良比例为39.4%,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优势明显,经统计学分析,P均<0.05.在并发症发生方面,观察组外固定架针道感染占比为17.8%,再感染占比为8.2%,髂骨切口处感染占比为6.8%,胫骨中段骨不连占比为11.0%,过早负重发生钢板失效、断裂占比为4.1%,相比而言,对照组外固定架针道感染占比为27.6%,再感染占比为14.5%,髂骨切口处感染占比为11.8%,胫骨中段骨不连占比为19.7%,过早负重发生钢板失效、断裂占比为9.2%,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优势明显,经统计学分析,P均<0.05.在手术康复方面,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5±0.8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4.6±0.9个月,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4.7±1.1个月,完全负重时间为5.8±1.3个月,观察组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优势明显,经统计学分析,P均<0.05.结论:膜诱导技术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具有疗效佳、恢复时间短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并且与传统骨移植技术相比优势显著.
作者:杨东生;林俊彬;姚泽鹏;方锦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老年创伤患者急救临床特点,为提高老年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或者避免创伤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60例老年创伤患者急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急救的老年创伤患者中,男性病例38例(63.33%),女性病例22例(36.67%);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9.12岁;其主要创伤机制为自己摔伤26例(43.33%)、交通意外伤20例(33.33%);主要创伤部位为四肢及盆骨34例(56.67%)、颅脑21例(35.00%)、脊柱14例(23.33%)、胸部9例(15.00%);救治成功49例,死亡11例;死亡组患者AIS-ISS评分、急救至手术时间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各项身体机能欠佳,应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创伤的发生,且老年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复杂,尽旱确定和安排抢救手术时间,确保救治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昊;任银;钟坚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4年6月~2017年6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2组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中采取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膝关节功能,而且相比传统开放性手术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作者:陈洪亮;郑强;周猛;杨中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枕大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以头颈部疼痛为主症,常以一侧或两侧后枕部或颈项部的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痛时病人不敢转头,头颈部有时处于伸直状态,查体可见枕大神经出口处有压痛,枕大神经分布区(C2~3)即耳顶线以下至发际处痛觉过敏或减退.本病多发于中年,常常迁延难愈,严重可诱发失眠,焦虑等诸多症状,不经治疗难以自愈,常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学习.祖国医学认为枕大神经痛属于“后头痛”或“项痹”“头风”范畴,常因外感风寒,劳累所伤.病变部位接近风池穴,痛点固定.对于此病在针灸、推拿治疗、药物贴敷治疗、针刀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骨折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迟发型肠破裂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对2016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骨折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迟发型肠破裂的25例患者的受伤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措施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1~ 48岁,平均35±6.8岁.高处坠落伤13例,车祸伤8例,挤压伤4例,合并骨盆骨折4例,脊柱骨折6例,四肢骨折1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伤后骨折处疼痛,畸形,骨折手术后局部疼痛缓解,受伤2~5天后出现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腹疼,肠鸣音逐渐减弱或消失,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结果:B超提示腹腔积液18例,CT检查气腹征7例,腹腔穿刺阳性17例(80.9%),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小肠破裂行修补术14例,小肠坏死切除并吻合术7例,结肠破裂行结肠造瘘术4例,术后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切口感染5例,多脏器衰竭死亡1例.结论:骨折合并闭合性腹部损伤迟发型肠破裂早期无症状或腹痛症状被骨折掩盖而易于漏诊,综合分析受伤机制、动态查体及超声或CT检查、腹腔穿刺等临床资料,早期剖腹探查术是明确诊断和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段琨;张伟;刘洪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微信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入院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4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1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传统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和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健康教育.记录2组患者宣教前,宣教后及宣教后1年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健康信念、健康行为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分数较宣教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各项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信进行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知信行的长期影响有更积极的意义.
作者:姚杏娇;黎国铃;郭秋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多层螺旋CT骨三维重建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65例的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资料.记录和比较肋骨、肋软骨的X线及多螺旋CT的检出、漏诊及误诊情况.结果:出院诊断中有132处肋骨骨折,27处肋软骨骨折.X线对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均低于多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的漏诊率均高于多层螺旋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对误诊肋骨骨折13处,高于多层螺旋CT误诊肋骨骨折2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误诊肋软骨骨折2处,与多层螺旋CT误诊肋软骨骨折1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准确判断肋骨骨折,其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远高于X线.
作者:王凯;李波;姜涛;王金珠;葛新然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累及髋关节患者接受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对关节功能的改吾作用.万法:选取AS累及髋关节患者60例(78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n=30,40髋)接受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对照组(n =30,38髋)接受常规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对比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数据,并对比手术前和3个月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变化,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对比假体脱位、松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前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者(P<0.05);手术前组间Harri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后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Harri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均远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AS累及髋关节患者采用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置换术能够减轻手术创伤,还可显著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少.
作者:张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6月50例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石姣梅;吴杰倩;钟雪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本文立足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现状,对已实施近3年的耳鼻喉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进行总结,通过详细阐述针对并轨培养模式的基本构建、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培养等几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提出科学有效的耳鼻咽喉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并轨培养模式.随着医学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知识的日新月异,“三阶段”(医学院校教育一毕业后医学教育一继续医学教育)医学终身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两条途径,对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现行的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环境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故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是解决教育与从业资格脱节、避免教育资源浪费的有效途径,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我国临床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自2015年起,哈尔滨医科大学新招收的所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本文结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工作的实际举措进行探索与实践,论述如下.
作者:肖立峰;李玉茹;姜丽;胡琪;郭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在小儿骨科手术中安全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对自2016年6月~2016年12月入院的206例骨科患儿的基本信息和相关病史进行详细的记录,并随机将这206例骨科患儿分为2组,观察组进行包括心理护理、明确手术内容、保持患儿体温正常、保证患儿体位正确、重视输液流程、正确使用电刀和止血带、妥当处置病理标本,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等安全护理措施;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并对2组患儿的综合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长8.5天,平均手术时长1.63小时,有2例患儿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长12.1天,平均手术时长3.24小时,有11例患儿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果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手术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手术时长,观察组产生的并发症患儿明显少于对照组产生的并发症患儿,此次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骨科手术的过程中介入安全护理有很大的临床疗效和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髌骨软化症的影像表现,比较X线检查和MRI显示髌骨软化症的敏感度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髌骨软化症的影像资料.结果:X线检查改变包括关节面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5例、骨囊性变11例、关节面毛糙9例、关节间隙变窄6例、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或骨赘43例、髌上囊肿胀2例;MRI显示软骨增厚15例、软骨局限缺损19例、软骨大片缺损14例,软骨关节面下骨髓水肿39例、关节面软骨下小囊性灶20例、关节面毛糙13例、关节积液36例.MRI显示病变的敏感度优于X线检查.结论:MRI能显示X线检查不能显示的软骨和骨髓异常,对病变早期诊断价值很大.MRI对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方面均优于X线检查.
作者:王小康;潘玉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38)采取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并配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8)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4%,满意度是100.0%,其知晓率是94.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4.2%,满意度是89.47%,其知晓率是79.0%;2组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解除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并提升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李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ALP)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将行PFNA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行ALP治疗的40例纳入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统计患者Harri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11%,与对照组的75.20%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与对照组的15.00%比较显著减少(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较ALP治疗效果好,前者具有切口小、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缩短患者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索生云;冯云升;陈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高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取2015年6月~ 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高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术后疼痛的影响.结果:2组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及36小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四头肌锻炼、直腿抬高试验及CPM锻炼正确率及功能锻炼达标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效果理想,能减轻术后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晔;过晓力;陈晨;吉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