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肩胛松动术对类风湿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疗效的观察

李莉;赵红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肩胛松动术, 肩关节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若配以肩胛胸壁关节松动术为主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类风湿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同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观察肩胛胸壁关节松动术对类风湿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4月符合诊断标准的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利用常规治疗药物+蜡疗+肩胛松动术+主动运动;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药物+蜡疗+主动运动。治疗1~2个疗程,通过肩关节功能和临床疗效进行效果评定,观察肩胛松动术在类风湿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疗效。结果:干预组显效2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4.7%,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类风湿患者的肩功能障碍采用常规的治疗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如合并利用肩胛为主的肩关节松动术可以明显改善类风湿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同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巯咪唑长期治疗甲亢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甲巯咪唑( MMI)长期治疗甲亢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口服治疗剂量甲巯咪唑,症状有所改善后停止服用,复发时以此方法继续治疗。实验组口服剂量甲巯咪唑,待症状有所改善时继续保持MMI剂量进行长期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免疫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免疫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巯咪唑长期治疗甲亢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盖丽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急性胰腺炎的73例患者,根据单双号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3)和治疗组(n=40),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的基础上同时予以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常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8%,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6,P<0.05),常规组患者的腹痛缓解的时间和水肿消失时间分别为6.5±0.2天、5.7±0.8天,治疗组患者的腹痛缓解的时间和水肿消失时间分别为3.2±1.1天、3.1±0.8天,2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和水肿消失时间均小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5,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缩短患者腹痛时间和水肿消失时间,提高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海英;庄坤;任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对比2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2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对比2组患者麻醉方式的安全性。结果:经过对手术过程中各种麻醉数据分析,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所用时间要少于对照组,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该方式安全性高,优于全身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宝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浅析骨膜诱导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大段骨缺损患者采取骨膜诱导技术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2014年的22例大段骨缺损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对此次的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我们收集了患者的临床资料,提供骨膜诱导技术治疗,针对性的采取心理、疼痛、功能等多方面的护理内容。结果:全部22例患者在接受3~8个月的治疗后,进行了8~20个月的跟踪随访,患者的骨缺损平均愈合时间为8~20个月,共有18例患者的骨折愈合十分良好,愈合率是81.8%,切口愈合是甲级,能够负重行走,有2例病例愈合不佳,有畸形情况出现。结论:大段骨缺损患者使用骨膜诱导技术来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结合个性化护理,临床并发症比较少,患者的痛苦比较少。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程情况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在初产妇采取心理干预对产程和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就诊于我院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产程情况和分娩结果。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的出血量、产褥期的感染率及分娩后的卧床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缩短产程和改善初产妇分娩的结局,缓解不良情绪,具有较积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熊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循环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划分为2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45例基于对照组采用康复疗法,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75.6%,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x2=7.361)。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康复治疗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有推广价值。

    作者:霍从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录的80例自愿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孕妇,根据其临床手术是否进行围手术期麻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均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方法实施全身麻醉的条件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孕妇则在未进行麻醉的条件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对比2组孕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孕妇中,术中无1例患者出现疼痛情况,平均手术时间约为3.32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约为18.4mL,其中仅有5例孕妇出现呕吐、恶心等轻微不良反应;对照组40例孕妇中,有6例孕妇于术中出现一般疼痛,其余34例孕妇均出现剧烈疼痛,平均手术时间约为8.47分钟,平均术中出血量约为19.1mL,其中有11例孕妇出现临床手术不良反应(P<0.05)。即观察组孕妇的临床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孕妇的临床手术效果。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中,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疼痛的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疼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将其按照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组34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手术后的6小时、24小时的疼痛分级高于综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综合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综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海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接收的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4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为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这2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情况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2组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发现采用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透析治疗次数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的对照组,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发病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两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透析的次数和痛苦,增加患者的满意率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笑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于丹东市中心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表格法分为A组(观察组)及B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扩冠、调脂稳定斑块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2组患者均在发病12小时内进行急诊手术,然后分析对比2组病人的指标及情况。结果:A、B 2组病人在手术后的TIMI分级血流分别为92%(46/50)与84%(42/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A(替罗非班)组LVEF56±8%比B (对照)组54±5%的治疗效果好,其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手术后梗死血管的TIMI血流情况,也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的几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安全、有效等特点,可见具有推广及应用等方面的意义。

    作者:卢晓操;刘亚宁;王晓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肩胛松动术对类风湿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疗效的观察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若配以肩胛胸壁关节松动术为主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类风湿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同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观察肩胛胸壁关节松动术对类风湿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4月符合诊断标准的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利用常规治疗药物+蜡疗+肩胛松动术+主动运动;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药物+蜡疗+主动运动。治疗1~2个疗程,通过肩关节功能和临床疗效进行效果评定,观察肩胛松动术在类风湿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疗效。结果:干预组显效2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4.7%,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类风湿患者的肩功能障碍采用常规的治疗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如合并利用肩胛为主的肩关节松动术可以明显改善类风湿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同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莉;赵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依那普利叶酸应用于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患有H型高血压患者共6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本次研究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采取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依那普利叶酸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9例,经临床治疗有效患者8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0.00%;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6例,经临床治疗有效患者6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33%。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依那普利叶酸应用于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韩学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医学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医学应用于临床急诊的效果,对该方法的使用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34例超声检查病例来进行超声检查分析,与患者的资料进行结合,探讨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病情,对超声临床诊断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检查患者共534例,总诊断准确率是86.6%,基本符合率4.6%,漏诊1.4%,误诊7.4%。结论:使用超声诊断来进行急诊诊断具有比较可靠的结果,准确率高,对及时寻找患者病因有很大的帮助,能够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急诊的抢救成功率有较大的提升。而且,在确诊后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更具有针对性,能够让患者的痛苦缓解,获得较高的疗效。

    作者:刘天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生儿护理技能互动学习联合常规母婴床旁护理对孕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对产妇进行孕后期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结合常规的母婴床旁常规护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随机选择的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56例分为接受常规母婴床旁护理的对照组孕产妇78例,在前者基础上给予孕后期新生儿护理技能互动学习的实验组孕产妇78例。分别统计2组孕产妇的满意度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结果:孕产妇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为97.4%和80.8%。两者新生儿发病率分别为20.5%和41.0%。在2组数据的比较中实验组均占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孕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培训,在提高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新生儿的整体健康水平方面均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108例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诊断与治疗;并选取我院2013年3月前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病历资料中均接受常规开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流产率。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流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断与治疗,可以减少患者所受创伤,加快患者康复,并对保护患者的妊娠成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80例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保肝护肝、补充白蛋白,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对其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计算各组患者HBV-DNA转阴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80.0%和57.5%,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肝功指标及HBV-DNA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同时发挥迅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恢复的作用,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秀岩;段海霞;郭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根据28例患者不同分型给予加味酸枣仁汤日2次口服,耳穴压豆每天1次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92.8%。结论:应用加味酸枣仁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效果显著,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兆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加速康复护理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26例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加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研究组给予加速康复护理后,患者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加速康复护理在结直肠外科治疗中能明显提高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雷贝拉唑、呋喃唑酮联合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联合使用雷贝拉唑、呋喃唑酮、克拉霉素与单独使用奥美拉唑及雷贝拉唑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300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雷贝拉唑、呋喃唑酮联合克拉霉素)、奥美拉唑组及雷贝拉唑组,每组100例。采用x2检验对3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00%,奥美拉唑组为72.00%,雷贝拉唑组为71.00%。联合治疗组与奥美拉唑组及雷贝拉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呋喃唑酮联合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高疗效、高安全性等特点。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魏伦收;索智敏;王雪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与丁丙诺菲用于小儿先心病术后镇痛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丁丙诺菲以及舒芬太尼在小儿先心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丹东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已确诊87例择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2组,观察组46例采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对照组41例采用丁丙诺菲进行术后镇痛,分析对比2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及2组患者术后婴儿和儿童疼痛评估的FLACC量表评分比较。结果:2组患者各时段的MAP和HR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段FLAC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先心病术后镇痛中丁丙诺菲和舒芬太尼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舒芬太尼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晓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