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切除136例临床分析

阿不都热依木·阿不拉;买买提吐尔逊·吐尔地

关键词:腹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切除, 136例,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切除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胆囊合并阑尾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切除术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 P<0.05),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9%(2/68),明显比对照组10.3%(7/68)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然流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的研究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自然流产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状态。方法:通过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自然流产的妇女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有过正常生育并没有任何不良生产史的妇女3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采用电化学免疫的分析法来检测所有妇女的甲状腺功能,并对有异常反应的实施干预治疗,观察2组妇女的血清促甲状腺素( TSH)与游离甲状腺素( 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及抗甲状腺的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的平均值。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明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妊娠期筛查甲功,并建立相应的正常值标准,对甲减及亚临床甲减进行积极诊治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及时诊断与治疗妇女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能够有效的预防发生自然流产。

    作者:江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对2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其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何碧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需要行腹股沟嵌顿疝手术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诱导时吸入5%七氟醚,根据术中需要来调节七氟醚的浓度。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与对照组患者吸入相同浓度的七氟醚,同时吸入纯氧(4L/min),置入喉罩通气,采用0.25%左旋布比卡因以体重0.5mg/kg的用量行患侧髂腹下神经阻滞,术中吸入2.5%~5%的七氟醚。分别记录了2组患者不同监测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2组患者的术后的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监测时间点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在产科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荣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低频超声探头在椎动脉走形异常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探头在椎动脉走形异常疾病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可疑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288例,用低频超声探头进行检查,结果与DSA相比较。结果:低频超声探头对椎动脉走形异常的诊断结果与DSA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超声探头在椎动脉走形异常的疾病诊断方面较高频超声探头更有优势,更准确。

    作者:贺瑶谦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Orem自理模式对产妇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住院分娩产妇132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7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于出院前自我护理能力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比较,进行Orem自理模式护理的观察组在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病房应用Orem自理模式能大限度的发挥产妇自我照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健康知识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对产妇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在产科是较好的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作者:卢彩萍;陈全红;张小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妊娠合并脐疝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脐疝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4年8月11例妊娠合并脐疝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经手术治疗及护理均痊愈,无复发。结论:妊娠合并脐疝经手术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效果是非常满意的。

    作者:董玉宁;俞维;范文英;李晶;邹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方式及生存质量影响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方式及生存质量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恢复情况、NIHSS、MMSE及HAMD评分、FAM和BI指数、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4.00%,对照组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NIHSS、MMSE及HAMD评分、FAM和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及心理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食物补钙率均有提高,而饮酒和吸烟率均有下降,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病情康复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

    作者:康秀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食管癌胸腹腔镜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癌胸腹腔镜术后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并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胸腹腔镜手术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食管癌胸腹腔镜术后80例患者术后出现包括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胃瘫、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并发症和病人的年龄、术前的营养状况,术中时间、出血量以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病等有密切关系,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干预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可有效减少食管癌胸腹腔镜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为临床解决此类问题找到有效的预防及治疗途径。

    作者:王根柱;王亦茹;金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高血压颅内出血行微创引流术应用过程管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血压颅内出血行微创引流术应用过程管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HIH行微创引流术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过程管理护理,比较2组SAS、SDS、BI评分与出院情况。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和痊愈后出院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颅内出血行微创引流术应用过程管理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梁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耻骨联合浮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耻骨联合浮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耻骨联合浮动损伤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耻骨联合浮动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对患者愈合情况进行评价,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达到了95.00%,对患者进行Majeed评分,优良率达到了97.50%。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所有并发症经针对性治疗,均痊愈。在整个治疗和随访的过程中,无发生钢板断裂脱出、血管神经等并发症。结论:耻骨联合浮动损伤是较为严重的骨盆损伤,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骨盆稳定性,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骨盆稳定,促进患者的康复锻炼。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耻骨联合浮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阿里木江·阿布力米提;何松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重度宫颈糜烂采用激光、微波与LEEP刀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对比激光、微波与LEEP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将其分为3组,A组40例采用激光方法治疗,B组40例采用微波方法治疗,C组40例采用LEEP刀方法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的比较发现,采用LEEP刀治疗的C组患者痊愈率明显高于采用激光治疗的A组患者和采用微波治疗的B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1,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LEEP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经尿道前列腺联合手术治疗前列腺癌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联合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7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72例,均予以经尿道前列腺联合手术治疗,分析本组临床疗效。结果:72例手术均获得1次成功,手术时间为21~95分钟,平均52.08±28.50分钟,切除的前列腺平均重量为27.63±5.70g,均未出现围术期死亡与严重并发症情况。治疗后患者IPSS评分、RV、Qmax与PSA等临床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联合手术治疗前列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张保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NT-proBNP、和肽素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情程度的效果

    目的:探究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肽素( Copeptin)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 syndromes,ACS)不同类型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与冠状动脉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ACS患者125例,依照临床诊断标准将ACS患者分为2组,再根据Gensini积分分组进行比对。设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当天抽血检测NT-proBNP、Copeptin。结果:(1) ACS 患者两分组NT-proBNP、Copeptin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NT-proBNP、Copeptin在ACS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ACS患者的NT-proBNP Copepti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轻重程度有关;NT-proBNP、Copeptin可作为临床上评价ACS患者病情危险程度实效性的指标。

    作者:王红艳;张艳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奈达铂、紫杉醇同期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奈达铂、紫杉醇同步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放疗组(n=40)与同期化疗组(n=50)。放疗组接受单纯放疗,同期化疗组接受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同期化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同期化疗组完全缓解30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5例,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0%,明显优于放疗组的6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0.05);化疗组白细胞下降10例,贫血6例,血小板减少5例,放射性直肠炎8例,其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放疗组(P<0.05),且反应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奈达铂、紫杉醇同步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高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反流性咽喉炎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反流性咽喉炎与胃食管反流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其内在联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患者194例,经临床确诊后(包括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治疗咽喉炎的清热解毒药物,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清热解毒治疗基础上加用胃食管反流病对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本研究所纳入194例顽固性慢性咽喉炎患者中,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为31.9%(62例);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生与胃食管反流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针对顽固性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可着重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应处理。

    作者:李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脑出血患者术后ICU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ICU护理分析。方法:搜集2013年7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8例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组,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88例,实验组给予ICU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存率、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ICU护理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生存率高、死亡率低,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0例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术后随访患者2年,30例患者的髋关节疼痛消失,下肢短缩得到有效纠正,髋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恢正常,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 Harris)为91.2±4.1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8.6±2.8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伟;于金华;曲成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多探头联合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多探头联合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患者150例,先用常规高频线阵探头检查,再用多探头检查,对2种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多探头联合检查法的颈动脉斑块形成检出率、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显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查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探头联合应用于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中时,可清晰显示病变情况,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外科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置留置针的护理

    目的:探讨外科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外科住院的老年患者6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于外周浅静脉置留置针,并加强留置针期间的心理护理、操作护理、导管护理、封管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留置针的使用,6例患者发生导管阻塞、导管不畅和脱管的不良反应,但均及时处理,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平均留置针时间为4.5±0.6天。结论:加强对外科老年患者静脉置留置针的护理,对提高留置针安全,确保其发挥留置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英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髓内钉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抗骨质疏松治疗结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髓内钉内固定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随访1年。结果:术前比较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 Harris)不存在明显差异( 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6%( P<0.05)。结论:应用抗骨质疏松治疗结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晏万述;于德洋;谢东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