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

何碧姣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 糖尿病, 护理对策,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对2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其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刊首语--浅谈伤残医学

    伤残绝非是受伤造成的残,它的内涵很深,不能从字面解释,需不断学习,逐渐加深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伤残的预防与康复治疗。我国自“残疾人保障法”颁布以后,对伤残、残疾的预防、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康复医疗机构的设置等都有明确规定。

    作者: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切除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切除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胆囊合并阑尾切除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切除术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 P<0.05),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9%(2/68),明显比对照组10.3%(7/68)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合并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阿不都热依木·阿不拉;买买提吐尔逊·吐尔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立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立生素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同时肌注立生素针,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结果: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立生素针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时,其退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消失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立生素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时效果好,临床症状消失快,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杜志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35例甲减性心脏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予以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研究组予以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59%高于对照组77.61%,治疗后LVEF、LVESD、LVEDD、FT3、FT4、TSH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可显著改善甲减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

    作者:刘新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CRF患者9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49例行腹膜透析治疗,研究组49例行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液学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肾功能、血液学指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等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24%,比对照组26.53%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CRF,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水鸽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附子理中汤治疗消渴病15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治疗消渴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300例消渴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同时给予基础胰岛素、扩血管、调脂、降压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为78.67%。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2h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附子理中汤是治疗消渴病的理想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评价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施的具体措施及其实际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需手术病例20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00例,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细节护理组,分别比较2组病人紧急情况发生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的情况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细节护理组病人的紧急情况发生率、手术所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同时细节护理组的满意度(86%)高于常规护理组(72%),不满意度(2%)低于常规护理组(9%),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细节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还可提高病人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周秀燕;高月洪;周春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胸部大血管刃器伤的急诊抢救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胸部大血管刃器伤的急诊抢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例胸部大血管刃器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早期诊断、控制出血以及修复损伤血管等临床急诊抢救治疗。结果:20例患者之中,死亡3例(15%),其余17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达85%。结论:胸部大血管刃器伤应给予早期诊断,做好术前准备,选择正确的手术路径,控制出血等急救措施,治疗效果显著,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于德洋;谢东方;宴万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探索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凝血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凝血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B类评定方法对不确定度分量及其来源进行评估,评定本实验室若干常规凝血项目,如PT和APTT以及FIB的测量不确定度,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即uC),从而计算扩展不确定度(即U)。结果:常规凝血项目不确定度测定结果不尽相同,PT和APTT以及FIB的A类不确定度为0.1251、0.0732、0.1281;而B类不确定度分量uB1为0.0657,0.1477,0.1222;uB2都为0.0071;而uB3都为0.0002;uB4都为0.0077;uB5都为0.0176。计算uC(PT)和uC(APTT)以及uC(FIB)为0.0732、0.1661、0.1268,U(PT)和U(APTT)以及U(FIB)为0.1465、0.3325、0.2537。结论:本研究应用A、B类评定的方法对凝血检验中的测量不确定度行评估,以此为临床凝血检验工作不确定度相关研究的探索,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提供更加客观和可靠的依据。

    作者:许仁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90例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对2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和饮食指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其血压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何碧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肺结核伴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和短程化疗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胸腺肽α1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T细胞亚群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4、CD4/CD8均明显上升,CD8明显下降,其实验组指标变化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66%,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伴糖尿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韩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术前彩超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的作用初探

    目的:探讨术前彩超对于甲状腺癌早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112例,其中,66例(71侧)术前颈部触诊为阳性且经查体诊断为颈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46例(51侧)术前颈部触诊为阴性而经彩超检查为颈淋巴结转移者为观察组,回顾分析2组的临床资料并将术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颈淋巴结转移,观察组46例(51侧)中45侧证实为颈淋巴结转移,术前彩超对于触诊误漏诊隐匿性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为36.89%,诊断敏感性为88.24%;彩超所示淋巴结转移分区与病理分区基本一致。结论:术前彩超检查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并可准确定位转移淋巴结,提高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准确性。

    作者:孙剑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

    目的:探讨针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对其完成急诊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44例。对所有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结果: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患者采取洗胃以及纠正呼吸等相关的综合治疗方法,在此过程中配合实施护理干预,终获得的护理效果显著。临床治愈患者43例,临床治愈率达到了97.73%。对生存的43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终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针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研究有效方法对其实施急诊护理,终获得的护理效果肯定,患者的临床疾病获得了快速康复,有效表现出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价甲状腺实性结节性质

    目的:探讨甲状腺实性结节使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术前行高频灰阶超声检查,选择72个结节,使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结节进行分级,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2个结节中,甲状腺癌56例,超声弹性成像为3~4级,甲状腺良性结节16例,弹性成像为0~3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6%,87.5%,93%。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结合灰阶成像可提高对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春鹤;于英蛟;辛中秋;张玉玺;贺焱;张春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中药酒浴治疗中风偏瘫的护理

    目的:总结中药酒浴治疗中风偏瘫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4月治疗的120例中医偏瘫患者,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68.9岁,病程6个月~12个月,平均病程8.9个月,合并症:合并冠心病55例,合并糖尿病32例,合并高血压38例。中医分型:肝肾不足型25例,气虚血瘀型30例,肝阳上亢型26例,风痰阻络型39例,所有患者停止其他治疗方案,采用中药酒浴疗法。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74例,显效率为61.7%,有效36例,有效率为30.0%,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1.7%,其中肝肾不足型显效18例,显效率为72.0%,有效5例,有效率为20.0%,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气虚血瘀型显效19例,显效率为63.3%,有效10例,有效率为33.3%,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肝阳上亢型显效13例,显效率为50.0%,有效10例,有效率为38.5%,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11.5%,风痰阻络型显效24例,显效率为61.5%,有效11例,有效率为28.2%,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10.3%。结论:中药酒浴疗法对中风偏瘫康复疗效显著,向患者详细介绍中药酒浴制作、水煎的注意事项以及沐浴过程中的细节是护理的要点。

    作者:宋春荣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奈达铂、紫杉醇同期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奈达铂、紫杉醇同步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放疗组(n=40)与同期化疗组(n=50)。放疗组接受单纯放疗,同期化疗组接受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同期化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同期化疗组完全缓解30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5例,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0%,明显优于放疗组的6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0.05);化疗组白细胞下降10例,贫血6例,血小板减少5例,放射性直肠炎8例,其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放疗组(P<0.05),且反应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奈达铂、紫杉醇同步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高毅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方式及生存质量影响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活方式及生存质量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恢复情况、NIHSS、MMSE及HAMD评分、FAM和BI指数、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4.00%,对照组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NIHSS、MMSE及HAMD评分、FAM和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及心理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食物补钙率均有提高,而饮酒和吸烟率均有下降,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病情康复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

    作者:康秀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探讨

    目的:对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对比分析发生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以及护理缺陷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分别对患者进行分析后,透析评估与观察不到位所占百分比(32.00%)明显高于上机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所占百分比(10.00%)及专科技术操作不规范不严谨所占百分比(4.00%)。血管通路血肿对患者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跌倒、参数设置错误、血液透析中失血等其他护理缺陷的影响程度。结论:血液透析护理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是透析评估与观察不到位、护士缺乏风险意识、查对制度不严格等,应用恰当的应对措施可明显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张春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关节成形术围术期影响输血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在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围手术期中,影响患者输血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实施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13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输异体血的多少分为≤2单位( U)组和>2U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因、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术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术前纤维蛋白原(Fib)浓度、术前血小板(Plt)计数、术前血红蛋白(Hb)浓度、术前红细胞比积(Hct)、麻醉方式、手术入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植入物类型、术后是否应用抗凝药物、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是否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组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输血量≤2 U共有患者109例,>2U有21例;术后输血量≤2U共有患者92例,>2U有38例。2组中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在术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红蛋白浓度、术前红细胞比积、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在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BMI可能是通过多方面共同作用来影响围术期输血。结论:影响术中输血量的因素有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而影响术后输血量的因素有术前血红蛋白浓度、术前红细胞比积、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

    作者:代儒;张晟;姚粤峰;解笑宸;韦良臣;辛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胃原发性Burkitt淋巴瘤的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究胃原发性Burkitt淋巴瘤的护理要点及存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2年6月普外科收治的胃原发性Burkitt淋巴瘤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资料。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长46天,随访10~44个月,化疗完全缓解率为90.1%(10/11),3年无事件生存率81.8%(9/11),复发率9.1%(1/11),死亡率9.1%(1/11)。结论:护理人员应注意增强患者免疫力、严格防止肿瘤崩解综合征的发生,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利;李雪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