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锦乐;李毅;林石荣;林少文
目的:探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结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取传统经皮立体定向硬通道颅内钻孔外引流术,观察组45例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手术。结果:观察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处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清除术结合中医治疗脑出血及后遗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孟捷;闫斌;王猛;王涛杰;朱炎;徐宝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接收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病患者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新生儿黄疸病患者7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我院蓝光治疗,对其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这些护理措施在新生儿黄疸病治疗中的意义。结果:76例患儿均康复出院,其中61.84%患儿1次治愈,28.95%患儿2次治愈,6.58%患儿3次治愈,28.95%患儿4次治愈。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5%,7.89%黄疸消退后在4.0~7.6小时有轻微黄疸反弹,在2天后消退。结论:在新生儿黄疸病治疗中,蓝光照射治疗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性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精心护理,对于新生儿身体健康及成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进行社区调查,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防治知识知晓率、目标人群。方法:采取系统抽样和入户面对面方式,对入选的社区18岁及以上的3072名居民记录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同时对高血压防治知识、不良生活方式等状况逐项调查,数据收集后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岁及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0.34%,其中年龄在40~59岁患病率为22.02%,年龄≥60岁患病率为53.45%,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为29.46%。结论: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低,高血压的目标人群以≥60岁老年人为主,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且随年龄增长极为显著。
作者:李华;邱少娟(通讯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通过粪便及咽部分泌物传播,主要侵犯脊髓前角,感染后绝大多数无症状,有临床表现者以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为主,部分患者可出现弛缓性肢体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1]。因多感染5岁以下小儿,故称为“小儿麻痹症”。
作者:芦春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85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平乐郭氏手法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结果:随访6~12个月,本组185例,优171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97.83%。结论:内服、外用中药配合平乐郭氏手法复位微创经皮钢针内固定治疗儿童 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方法简单的优势。
作者:张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胫骨远端骨折中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痊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二者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2%和68%,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梁正强;张文俊;陈远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有文献报告,联合使用小剂量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其协同作用不仅可增加降压效果,而且可使2种药物的用量减少,副作用降低[1]。作者对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尼莫地平与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针对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对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期间采集的300例阳性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展开直接药物敏感试验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2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以及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经过检验,直接细菌鉴定法与常规细菌鉴定法的一致性为87.9%。2种检测方式的敏感度、药物耐药以及中毒(度)敏感的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直接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能够快速的确定的病原菌以及药物敏感结果,减少用药的盲目性,提升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犹真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28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临床护理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整体护理之后,患者中有27例病情获得明显好转出院,治疗康复率达到了93%。有1例患病情较重,有并发症存在,需要继续住院治疗。结论:通过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科学治疗和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呼吸衰竭并发症的产生,同时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李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及体会。方法:对16例(16个膝)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近期术后疗效。结果:随访显示,所有患者骨折都临床愈合,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平均Lysholm评分由术前49分提高到9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T-1000测定优15例(93.8%),良1例(6.2%),差0例(0%),平均移动度1.2±0.2mm;复查X线片或CT片示,所有患者骨折线均消失,达到骨性愈合,均未出现螺钉松动、松脱、断裂。结论:应用关节镜下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恢复快,膝关节稳定性好,近期临床疗效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诊观察。
作者:高锋;乔巨峰;汤奇;高飞;李铭章;杨海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现代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及健康护理服务的需求水平日益增高。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外科领域中体现医学高度治疗水平的工作环境[1]。手术室护理以其专业特殊性有别于专业护理。但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手术室的护理也应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为手术病人开展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
作者:云红梅;叶丽;黄桂平;任小华;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 SOD和MD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房加压法制备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七叶皂苷钠治疗组,各组于术后3天检测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七叶皂苷钠治疗组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叶皂苷钠可抵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氧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和降低MDA含量有关。
作者:林美英;林水龙;赵晓馥;陈三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绝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近年,西方国家由于 HIV 感染率增高,这类人群免疫力低下使本病有所增加,我国也有这种趋势。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40岁以下占91.7%,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85∶1。
作者: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13例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A组(经桡动脉组)107例,B组(经股动脉组)106例,术后观察2组生活自理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A组生活自理时间(h):17.0±3.1,住院时间(d):5.0±2.1,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有3例(2.8%),皮下淤血及血肿的有8例(7.5%),尿潴留的有0例(0.00%),术后低血压的有4例(3.7%),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效果良好,具备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双轨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名,对照组按带教临床路径对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实施传统带教,实验组在带教临床路径基础上,按专科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带教,实习结束时调查护生对带教方法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并对2组护生进行考核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2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法满意度、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轨路径对实习护生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带教可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李玉珠;吴赛芬;赵翠兰;莫心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羊水栓塞(AFE)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后引起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发生于足月妊娠分娩时产妇死亡率可达80%,亦可发生于中期妊娠引产或大月份钳刮术时。
作者:邹慧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2种试剂检测CK-MB的结果,并分析2种试剂对于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临床符合度,以选择适合本室的检测试剂。方法:使用Beckman Coulter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用2种不同试剂检测15份健康体检样本和5份确诊AMI病人标本,每份标本分别检测2次,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实验试剂平均%CK-MB为8.5%、灵敏度100%和特异性1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试剂能更好的满足临床要求,所以选择实验试剂作为本室CK-MB检测试剂。
作者:刘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院投诉档案主要是指患者及其家属等有关人员对医院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及环境设施等不满意,向医院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要求后形成的文字材料。加强医院投诉档案管理,规范投诉处理程序,是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重要举措。
作者:倪钰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康复训练的早期介入能刺激部分脑组织产生代偿,使神经系统很快建立新的联系,很好控制异常运动模式,能大大减少肌肉萎缩等。促使脑血管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早日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血管病患者,经CT MR临床确诊,其中脑出血28例,脑血栓22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小40岁,大76岁,病程在1~3个月内25例,3个月以上25例,治疗时间均在半年。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血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何淑范;张平;张秀萍;郑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2年10月在治疗于我院的77例首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Q组(齐拉西酮治疗组)38例及A组(奥氮平治疗组)39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Q组总有效率84.2%,A组总有效率87.2%,2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Q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奥氮平及齐拉西酮治疗首发型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相似,奥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
作者:刘晓来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