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术前诊断叶状肿瘤对病理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

路瑶;孙宇

关键词:数字化乳腺钼靶片, 叶状肿瘤, 术前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诊断叶状肿瘤对病理诊断及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对比分析经钼靶拍片怀疑为乳腺叶状肿瘤的13例病例的手术结果,主要分析术前诊断叶状肿瘤的重要性。结果:13例经数字化乳腺钼靶片怀疑乳腺叶状肿瘤的病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叶状肿瘤的为8例,诊断率为61.5%(8/13),误诊率为38.5%(5/13),误诊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纤维腺瘤4例,乳腺癌1例。结论:对病变认识不够、临床触诊、问诊不够仔细,乳腺纤维腺瘤和叶状肿瘤在数字化钼靶片上诊断和鉴别困难时造成漏诊和误诊的主要原因,影像诊断医师应熟练掌握乳腺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紧密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不断提高诊断准确率,以提示临床手术医师和病理诊断医师做好鉴别诊断,保证手术方式准确,达到彻底切除叶状肿瘤的目的。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美容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与日俱增。一种无创且快捷的整形方式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即所谓的微整形。微整形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且见效快的特点。其中注射美容是微整形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注射美容是指通过型号不同的注射器将注射剂或注射材料注入机体内以达到除皱、填充、轮廓改型等美容效果。其中注射物的选择是注射效果的重要因素。经过近年来医药公司的发展和整形医生的原则,若干种人类自体及其衍生物、异体提炼或生物合成的材料相继使用于临床。

    作者:杨登文;肖敏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颅脑半卵圆区微梗死并发糖尿病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统计半卵圆区微梗死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探讨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常规CT检查中检出148例半卵圆区及基底核区微梗死患者,并检测血糖血脂血压。结果:糖尿病患者易患半卵圆区及基底核区微梗死。结论:微梗死与血液粘稠度增高,微循环障碍有关,本结果对及时发现隐匿型糖尿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肖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K-MB检测试剂的选择

    目的:比较2种试剂检测CK-MB的结果,并分析2种试剂对于临床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临床符合度,以选择适合本室的检测试剂。方法:使用Beckman Coulter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用2种不同试剂检测15份健康体检样本和5份确诊AMI病人标本,每份标本分别检测2次,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实验试剂平均%CK-MB为8.5%、灵敏度100%和特异性1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试剂能更好的满足临床要求,所以选择实验试剂作为本室CK-MB检测试剂。

    作者:刘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病案首页填写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完整的病案首页应具有真实性、条理性、完整性的特点,是病案信息的核心内容。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增强病案信息的利用。客观、及时、准确填写首页内容,是保证医疗信息准确性的关键。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漏填、错填较普遍,影响了病案信息的准确性[1]。

    作者:刘叶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以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7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2种,A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共35例患者;B组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共35例患者,对治疗后的成本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有效14例,显效19例,有效率为94.3%,平均成本为45.9元,2组的疗效统计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A组成本要低于B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从经济上来说成本更低。

    作者:魏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优56例,良22例,总优良率为93.9%。结论: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围术期的标准程序化有助于正确掌握及应用治疗技术,实现临床治疗的常规化,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水平。

    作者:李江平;王金财;梁锦辉;谭文进;马伟杰;何惠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肾结石的微创治疗的疗效观察

    老年患者由于一般身体条件较差,且常常合并其他疾病,因此在对结石的处理上比较棘手,一些开放性的手术常常不能耐受,因此在临床上选择一种创伤小,成功率高的手术方式是研究的重点。自腔镜手术开展至今技术已相对成熟,由于其出血量少,恢复快等特点适合于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1~4]。我院自2006年1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进行微创经皮镜取石术( MPCNL)治疗的50例老年肾结石患者,现将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齐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索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产后出血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440分娩孕妇中的9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时间、出血量、原因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62.2%,胎盘因素占18.9%,软产道损伤占10.0%,凝血功能障碍占8.9%(8/90)。产后出血与既往流产史和妊娠合并症具有密切关系。结论: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很多,主要为妊娠合并症、流产史等有关,主要发生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所以加强子宫收缩是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作者:薛惠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结果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果与冠脉造影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和冠脉造影检查,分析对比两者检测结果。结果:将冠脉造影结果作为检测金标准,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9%、81%、67%、95%。结论:64排螺旋CT和冠脉造影均能够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准确性,且CT检查具有无创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论补阳还五汤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为清朝名医王清任所创,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少而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等。原药物组成及药量为:生黄芪4两,归尾2钱,赤芍钱半,地龙1钱,去土川芎1钱,桃仁1钱,红花1钱,水煎服。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用原方的量,清朝1钱相当于现在的3g,只对气虚明显的有较好的效果,而对有瘀阻引起的效果不明显,往往是病重药轻,于是我们把原方改为:生黄芪120g,归尾15g,赤芍15g,地龙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5g,适用于以上主治之病。当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其他药物,“有是病,用是药”,往往能取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作者:房立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护理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是目前我们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程长,大部分患者愈后不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或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患者的心理健康,可以说脑卒中也是一种身心疾病,精神、心理、情绪影响患者的病情、病程、疗效和转归,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修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血管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的早期介入能刺激部分脑组织产生代偿,使神经系统很快建立新的联系,很好控制异常运动模式,能大大减少肌肉萎缩等。促使脑血管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早日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血管病患者,经CT MR临床确诊,其中脑出血28例,脑血栓22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小40岁,大76岁,病程在1~3个月内25例,3个月以上25例,治疗时间均在半年。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血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何淑范;张平;张秀萍;郑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治疗儿童滑膜炎26例的康复护理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治疗儿童滑膜炎26例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儿童膝关节滑膜炎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随访0.5~2年,24例膝关节肿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能够自理。2例化脓性滑膜炎患儿膝关节肿痛症状较前好转,但长距离行走、长时间活动膝关节仍肿痛不适。所有病例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注重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功能锻炼的全过程,才能获得佳效果。

    作者:张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麻醉药的临床应用

    静脉麻醉药诱导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病人舒适、无污染;设备简单、不需要价格昂贵的麻醉机,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等而受到欢迎。1依托咪酯(Etomidate):依托咪酯,又名乙咪酯、甲苄咪唑,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15℃,分子量342.4。极易溶于水、乙醇、甲醇及丙二醇;易溶于氯仿;难溶于丙酮;不溶于醚。宜避光贮存。

    作者:张玲玲;张会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力异常的护理措施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子宫收缩力为贯穿整个分娩过程的主力。分娩过程中,如果子宫收缩力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不正常或频率、强度发生改变,称子宫收缩力异常。子宫收缩力异常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每类又分为协调和不协调2种。临床上以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常见。

    作者:孙淑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病的探讨

    我院于2001年3月~2005年9月期间收住内科103例经X线或胃镜确诊的60岁以上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具有症状不典型,病情凶险,并发症多,顽固难治,死亡率高的临床特点,应予以高度重视,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治疗体会喻敬国

    目的:探索讨论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以及有效防止措施。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采用新处理方法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组,并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恢复较好患者10例,重残10例,死亡4例;对照组恢复较好患者2例,重残6例,死亡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需排除迟发颅内血肿后采取控制降压、过度换气、脑室引流、切除额叶脑组织等综合措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重型颅脑损伤非高血压自发脑内血肿病因非常复杂,早期应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以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喻敬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5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观察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静脉注射负荷量胺碘酮150mg,然后续予1.0mg/min的负荷量静点以治疗,24小时后再续予0.5mg/min的治疗量静点以治疗,病情稳定或仅偶发室早时,停止静脉用药,续服胺碘酮片0.2日3次口服,1周后改为0.2日2次口服,再1周后改为0.2日1次口服,直至正常。对于疗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2例患者中显效的有34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5例,显效率为65.4%,有效率为90.4%,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有2例,静脉炎的有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进骨科手术器械敷料清点方法及其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骨科器械敷料等物品清点的新方法及其效果,提高手术安全。方法:设计制定《骨科手术器械敷料清点记录单》,完善清点制度;应用一次性塑料盒可视化点数。结果:清点时发生数目不符8例(0.008%),其中咬骨钳螺母丢失4例,咬骨钳和髓核钳尖端缺损各2例,通过仔细查找结果都能找到,关切口时终器械敷料数目相符率100%,未发生异物遗留体内。结论:规范手术器械敷料的清点方法,能减少安全隐患。

    作者:胡来凤;蔡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烟雾病患者的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目的:总结烟雾病患者的剖宫产手术的麻醉经验,提高麻醉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8月~2013年1月在我院产科剖宫产的5例烟雾病产妇,选择L2~3,Ⅱ组选择L3~4行硬膜外穿刺进行麻醉。结果:5例产妇经过麻醉,肌松满意度极好3例,满意1例,差1例,总满意度为80.0%,镇痛满意度极好4例,满意1例总满意度为100.0%,Apgar评分1分钟评分为9.3±0.8分,5分钟评分为9.7±0.5分,T ( min)为14.2±4.8分。本组发生低血压1例,占20.0%,恶心呕吐1例,占20.0%。结论:L2~3腰硬联合麻醉烟雾病剖宫产效果好,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郭文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