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黄燕燕

关键词:老年人, 高血压, 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方法,收集20011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2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者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在采取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SQI总分>7的人数比例也低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中遵医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遵医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减轻不良情绪及提高临床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老年冠心病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冠脉造影联合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依次进行冠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后将两种监测方法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并以冠脉造影结果阳性为冠心病,计算动态心电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研究比较,118例患者中,冠脉造影诊断阳性为103例,阴性为15例。动态心电图诊断的阳性为107例,阴性为11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敏感性为89.6%,特异性为45.5%。结论: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简便,但冠脉造影更为准确,临床遇到疑难病症应联合应用冠脉造影和动态心电图使诊断更精确。

    作者:贺文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相关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对该院近几年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出现情况的分析,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时出现问题的具体的处理办法以及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对该院从2009年~2012年的2000例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筛查。结果:通过对这2000例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得出其中输血前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为20例,阳性率为1%。采用微柱凝胶法检出率为100%。其中男性8例,占阳性患者的40%。女性患者12人,占阳性患者的60%。结论: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验出率高,可以通过这一技术有效地保证输血的安全。抗产生的因素比较的多在患者体内不规则抗体筛查为阳性有着一定的可能性,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付俊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载脂蛋白B基因C7673T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基因C7673 T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原对照研究,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载脂蛋白B基因C7673 T多态性,在110例脑出血患者和101名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比较病例组、对照组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结果:(1)脑出血组和对照组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03和0.04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x2=6.263,p=0.012);(2)2组基因型分布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x2=5.951, p=0.051)。结论:载脂蛋白B基因C7673 T的T等位基因同脑出血相关,可能该病的易感基因。

    作者:李继锋;王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运用补肾活血方与克罗米芬联用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9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优势卵泡直径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仅优势卵泡直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妊娠率为41.30%,对照组为21.74%;观察组流产率为8.70%,对照组为15.22%,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运用补肾活血方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促排卵效果好,对子宫内膜的作用佳,能促进妊娠,值得在临床被运用。

    作者:莫小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腔镜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本院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肺癌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恢复效果良好。结论:本院对肺癌患者采取的胸腔镜手术治疗与护理是科学有效的。

    作者:刘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人数优于对照组,2种护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复发人数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杜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外科接受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50例患者,平均出血量为112.64±31.06ml,术后12小时内平均引流量为207.23±39.58ml,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67.28±3.99分钟。术后评分:大于等于90分者18例,80~90分者22例,60~79分者7例,小于等于60分者3例,其优良率是80.0%。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很少,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与肌钙蛋白浓度的关系及预后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与血浆肌钙蛋白浓度的关系,观察急性心肌梗死血钾的水平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4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入院后立即采静脉血,查血清钾,血浆肌钙蛋白,观察住院期间心功能,有无室速,室颤、猝死。按血清钾是否低于正常分成2组,将2组病人血浆肌钙蛋白浓度,住院期间心功能,有否室速、室颤、猝死进行对比。结果:血浆肌钙蛋白浓度越高,血钾越低,(P<0.01)。低血钾组心衰较正常血钾组重,(P<0.01)。低血钾组室速、室颤的发生率较正常血钾组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血钾水平预示着心肌梗死的面积大小及病情轻重,对病人的预后的判断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作者:赵贵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存在呼吸衰竭并予有创机械通气且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肠内营养治疗组)与B组(肠内外联合营养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探讨2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PaO2均升高,PaCO2均降低,肺功能指标均有所升高,同时B组的变化明显优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肠外营养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的肠内营养治疗,指标改善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肖安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不同时间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后给予GDNF治疗作用的比较

    目的:观察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GDNF)在不同时间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结果。方法:在损伤大鼠周围神经后不同时间段予以修复,同时给予GDNF注射治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轴突计数、石蜡切片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寻找佳治疗时机和治疗剂量。结果:免疫组化、HE染色等结果显示,相对手术组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5天修复组治疗效果佳。结论:GDNF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佳的治疗时机是在损伤后第五天。

    作者:冯明萌;江斌;郑志达;糜佳伟;华龙昂;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2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胸椎管后外侧入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全部患者随访1~2年,根据Otani分级方评价疗效,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优良率达85.0%。结论:后方入路椎间盘的切除术显露清楚,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薄超刚;薄晓巍;赵法章;于文斌;张喜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清C-反应蛋白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评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情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4例,依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并依据是否发生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检测比较患者入院时及入院48小时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非MODS组患者入院时SCRP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和MODS组(t=2.74,2.76,P<0.05);入院48小时内2者SCRP水平差异仍具有显著性差异(t=3.07,2.98,P<0.05)。结论:早期检测SCRP水平可用于评价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患者预后。

    作者:赵鑫;张国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运用直线回归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方法:通过对7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问卷调查,借助单因素和多因素交叉回归分析对其致病率的影响情况。结果:7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吸烟率为69.3%,有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患者占75.6%。单因素分析对其发病率的影响顺序为:吸烟、性别、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年龄。多因素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因素的大小顺序为:年龄、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吸烟与否、性别。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年龄、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和吸烟在影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诊断中应加以重视。

    作者:柳要伟;闫玉敏;夏银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起步

    鉴于我国的国情,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国家推出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策略。如何搞好社区卫生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斗转星移,日新月异,一晃我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已近10年,这10年间国家关于卫生系统的举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从单纯的治病救人,发展到今天的以人群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要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中和、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我认为社区的发展必须经过了解、认知、信任、承认到百姓健康离不开社区卫生服务,真正做到不负各级组织的重视,众人所望,回报社会,贡献爱心。

    作者:姜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膝关节镜下经胫骨结节内固定治疗髁间嵴骨折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经胫骨结节内固定治疗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8月许昌颈肩腰腿痛专科医院收治的8例meyers mckeever Ⅱ、Ⅲ型胫骨棘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于术后1~3天行膝关节镜下经胫骨结节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内根据tornetta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手术时间70~120分钟,手术平均时间96分钟,术中出血量225 ml。所有患者获6~12个月随访,平均访问时间8.6个月,愈合时间1.5~3.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2.5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钢针松动,针道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切口愈合良好,术后12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优5例,良2例,可1例。结论:膝关节镜下经胫骨结节内固定治疗胫骨棘骨折能微创下复位并固定,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盛博;张晓磊;沈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源性膀胱超声图像变化与脊髓损伤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 SCI )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 neurogenic bladder )功能障碍产生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与脊髓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二维超声观察SCI患者泌尿系包括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声像图改变。超声图像的阳性结果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这93例患者中,34例ASIA~A级,26例ASIA~B级,19例ASIA~C级与14例ASIA~D级超声图像阳性结果百分数分别为100%,74%,38%,6%。4组结果对比卡方结果:x2=40.0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组病例证实ASIA级别不同SCI神经源性膀胱特征不同,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和观察到的超声像图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宋春红;陈晖;刘晓艳;张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阴式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切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阴式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切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 CSP )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10月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患者22例,其中11例采用阴式疤痕妊娠病灶切除加修补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A组,另外11例为同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1例患者为B组。对比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结果:相对于B组患者,A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血清β-HCG降至正常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天的WHOQOL-100评分有显著优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阴式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切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妊娠的疗效优于腹腔镜手术,且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此种术式。

    作者:李坚雄;袁迎九;马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的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健康教育是医疗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模式中的主要环节。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透析患者掌握更多的透析相关知识,自觉培养健康的生活模式,提升生命质量。

    作者:郑秀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突发冲动行为用药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期间出现冲动行为的用药与无冲动行为病人用药区别。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0月入住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一般信息的采集及用药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纳入的患者中,出现冲动行为者43人,无冲动行为者157人。冲动行为组中:单一应用抗精神病药物28人,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15人;无冲动行为组中单一用药138人,多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19人。在全部病例中,联用多的药物是利培酮片联合氯氮平片。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住院期间突发冲动行为的病人联合用药情况较无冲动行为病人显著增多,增加了副反应的发生率。奥氮平可以降低病人治疗期间突发冲动行为的风险。

    作者:田春生;王娜;朱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鲍曼不动杆菌在ICU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鲍曼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指导ICU合理用药及控制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ICU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HX-21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检出鲍曼氏不动杆菌69株,检出率为11.8%,分离的鲍曼氏不动杆菌主要来自于痰标本,占76.8%,其次是分泌物和引流液,分别占10.1%、7.3%.鲍曼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低,但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次为钡-内酰胺类抗生素及酶抑制剂。结论:鲍曼氏不动杆菌是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其耐药性呈上升趋势,而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仍是治疗该菌较理想的药物,ICU在治疗该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播散。

    作者:胡阳;熊芸;孙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