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红;陈晖;刘晓艳;张玉霞
目的:探讨电动吸乳器应用对母乳足量分泌的影响。方法:自我科2013年7月~2013年12月接收的产妇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位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挤奶和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之上使用电动吸乳器协助催乳。比较2组产妇在2、3、4、5天内乳汁的分泌量,比较2组产妇10天内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2、3、4、5天内乳汁的分泌量分别是13.21±2.18ml、28.32±5.82ml、39.85±8.75ml、50.21±9.82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喂养情况评分为2.56±0.3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动吸乳器可以增加产妇乳汁分泌量,提高喂养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玮伦;钟远梅;郑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饮食、饮水的指导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诱导排尿及腹部按摩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饮食、饮水的指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有效率为76.7%。2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心理护理及饮食、饮水的指导,可以促进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产妇的康复。
作者:王颖丽;张莹;马天好;王亚丽;鲁丽君;张喜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加快患者疾病好转,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田林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年7月~2012年8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3例老年(大于70岁)肱骨近端有移位骨折。9例因痴呆或死亡使随访数据不完整,剩余34例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年(1~4.2年)。结果:骨折复位满意率87%。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6%患者出现骨坏死。术后2周固定没有导致关节僵硬。至随访结束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屈伸143°±38°;平均外展131°±35°;内旋平均L1±2阶段,正常侧T8±2阶段;外旋35°±26°(表1)。平均ASES为69.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术中仔细操作,对存在粉碎性骨折的给予充分植骨,术中内侧和内后侧复位良好,并采用短螺钉固定肱骨头,可以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并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作者:刘洋;刘金煜;孙庆顺;郗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红细胞参数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缺铁性贫血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60例作为对照组,2组都采用西门子ADVIA2120进行血红细胞参数检测分析。结果:对照组的MCV与RDW值分别为87.34±3.23fl和12.45±2.34%,而观察组分别为71.34±4.12fl和18.67±2.45%,上述值在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红细胞参数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应用有很好的价值,提高了血常规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常见的输血安全问题,以减少临床输血隐患。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采血室采血机进行分析,检查输血的合格率。结果:本院输血是安全的,是值得信赖的。结论:输血安全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密不可分,因为输血安全影响临床的抢救效果,但是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输血安全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王宝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患者30例,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保守组患者30例,进行非手术药物治疗;微创组患者30例,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治疗,对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痛经比例、术后1年妊娠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保守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其中常规组优越于常规组优于保守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因手术和用药措施不当,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痛经发生比例,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满意度,对患者的创伤小,可在短时间内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王蕾;陈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在手术室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通过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手术室的建立及健全,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率明显提高。结论:在手术室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有利于深入查找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也有利于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秀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深化,因而达到育龄家庭则把优生优育作为家庭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优生优育相关知识在我国家庭中的不断普及,加之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及医疗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们对优生优育显然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仍然存在着不少的误解。笔者通过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对优生优育的常见误区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方式和措施。
作者:黄安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征状表现及放射学特征。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肺炎的临床征状表现及放射学特征。结果:全部患儿出现吸入性肺炎76例,感染性肺炎44例,吸入性肺炎患儿中早产儿及早期新生儿占比例较大,感染性肺炎以晚期新生儿较为多见。结论:密切观察新生儿的临床症状表现,对疑似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适当X线片检查,早期诊断,可降低新生儿肺炎病死率。
作者:李春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在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45例于2012年6月~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20例没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5例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例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人员的空腹血糖以及β-羟丁酸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β-羟丁酸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β-羟丁酸检测值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行末梢血β-羟丁酸监测能够为糖尿病病情进展提供重要依据,末梢血β-羟丁酸能够作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治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剑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四肢骨折后遗症治疗、康复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单位2011年6月~2013年4月间治收的35例四肢骨折后遗症患者,予以推拿结合功能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治愈26例,显效4,有效4例,无效1例,治愈显效率为85.7%。结论:科学、辩证的推拿结合功能训练对四肢骨折后遗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极大地缩短了患者治疗、康复时间。
作者:刘国宝;赵飞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护理,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所得数据经软件分析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李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血液检验在诊断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治疗的80例贫血患者,均利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轻度贫血22例,占27.5%,中度贫血33例,占41.25%,重度贫血16例,占20.0%,极重度贫血9例,占11.25%,再生性障碍性贫血9例,地中海贫血12例,慢性失血性贫血16例,缺铁性贫血20例,失血性贫血23例。结论:MCHC、MCH、MCV、HCT是诊断贫血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芳;毋小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手术方法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对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6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保守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3个月后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实验组的治愈率为94.4%,对照组为55.6%,比对照组高出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因此实验组效果更好。结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手术方法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比保守治疗更显著。
作者:李海洋;黄海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应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GDNF)在不同时间修复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结果。方法:在损伤大鼠周围神经后不同时间段予以修复,同时给予GDNF注射治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苏木素-伊红( HE)染色、轴突计数、石蜡切片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寻找佳治疗时机和治疗剂量。结果:免疫组化、HE染色等结果显示,相对手术组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5天修复组治疗效果佳。结论:GDNF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佳的治疗时机是在损伤后第五天。
作者:冯明萌;江斌;郑志达;糜佳伟;华龙昂;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骨折愈合率及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评估锁定钢板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温哥华 B1和C型股骨假体周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02年4月~2011年9月我科收治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温哥华B 1和C型股骨假体周围型骨折患者45例。通过临床随访,分析手术6个月后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共6例患者再次手术,其中感染3例,内固定失败3例。结论:锁定钢板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温哥华B1和C 型股骨假体周围型骨折疗效显著。感染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锁定钢板能否跨越股骨柄的有效应力区域,是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缪海雄;王斌;孙春汉;刘伟乐;黄启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门诊,作为一个医院的窗口单位,患者首先接触的就是门诊导诊护士,所以护士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医院的第一印象。门诊具有接触患者多、不同层次的患者都有,同时传染病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医院,病种繁杂,患者要求高等特点,给导诊工作带来压力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导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李爱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病理诊断在乳腺癌保乳法治疗选择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5例采取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保乳法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总结病理诊断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5例乳腺癌患者中,病理诊断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的有14例,诊断为非浸润性癌的有7例,诊断为浸润性特殊型癌的有4例;应用保乳法治疗的患者有17例,应用肿瘤根除手术法的患者有4例,应用改良的肿瘤根除手术的患者有4例;19例患者无复发,另有5例患者复发,还有1例患者终死亡。经治疗,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病理诊断在乳腺癌手术治疗手段和保乳治疗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为外科医生提供可靠地决策依据,在临床上极具应用价值。
作者:王英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查找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0位长期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强化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强化组进行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并与社区联合进行服药依从性干预。观察2组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强化组服药依从性佳患者94人,占94%;常规组服药依从性佳患者75人,占75%;2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强化的在院教育和出院随访可以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对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有明显作用。
作者:段海霞;王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