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杰
目的:探讨分析助产士对初产妇健康教育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选择阴道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6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按照分娩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1名责任助产士对产妇进行“1对1”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治疗组自然分娩率8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娩前和分娩时SAS得分和SDS得分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医院工作满意率为9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67%,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波;贺英英;郭肖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3阶梯止痛治疗在肿瘤患者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镇痛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比2组患者的镇痛情况(包括疼痛缓解度、镇痛有效率、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生活质量以及镇痛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为96.67%,止痛起效时间为23.47±4.31分钟,镇痛持续时间为15.54±3.42小时,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麝蟾镇痛膏配合3阶梯止痛药物治疗可以迅速镇痛,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延琥;栾文强;李兴坤;朱晓静;董利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并发症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总结防治经验,以提高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发生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占(0.9%),22例出现一过性急迫性尿失禁(10%),6例术后2~4周发生迟发性出血(3%),4例尿道外口狭窄(1.9%),早期排尿不畅10例(5%),无长期尿失禁病例,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术后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短期尿道刺激症状。结论:正确认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并发症,及时采取防止措施可提高本手术水平。
作者:王正国;王兴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吡肟治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1)对照组治愈2例、总有效率为70.21%;观察组治愈11例、总有效率为97.83%;2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长期吸烟是男性患者的主要病因,占所有病因的60.66%;细菌与病毒感染是女性患者的主要病因,占53.13%。结论:头孢吡肟治疗老年性气管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青霉素,是治疗的理想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方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患者均为单支病变。分别在支架置入之前和之后,采用血管内超声现象的发放对患者动脉血管的管腔直径、管腔面积以及靶血管的斑块性质、斑块面积、血管壁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同时测定支架置入之后的支架对称指数和贴壁程度,由主治医师对患者的支架展开满意度进行评测和对比。结果:31例患者冠脉置入支架37枚, LAD (20支)、RCA(8支)和LCX(6支)分别有23枚、9枚和7枚。患者的冠状动脉行支架置入之前,血管内超声显像显示共有软斑11块,钙化斑块和纤维斑块各有4块,混合斑块3块;平均斑块面积为13.12±2.11 mm2;支架置入之后,平均斑块面积为6.57±1.32mm2,斑块面积显著缩小,与置入前相比P<0.05。支架置入前后小血管腔径分别是1.74±0.25mm、3.52±0.41mm;小腔面积分别是3.34±0.28mm2、7.02±1.01mm2。2组数据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比较意义。患者的支架对称度、贴壁度、扩张度都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血管内超声显像可以清晰的观察到需行支架置入的靶血管的斑块性质、面积、偏心程度,血管壁的形态结构以及管径和管腔面积,从而指导支架大小的选择,同时,通过血管内超声可以对置入支架的对称度、贴壁度、扩张度、内膜增生等指标进行评估,对冠状动脉支架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亚滨;柯梅槐;黄建隆;崔勇;林福根;颜漳埔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Nd:YAG低能量激光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仅采取牙龈刮治和根面平整( SRP)治疗;B组采用SRP+1次激光照射治疗;C组采用SRP+2次激光照射治疗。对3组治疗2、4、12周时患者的牙周袋深度( PD)和附着丧失( AL)进行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PD第2周出现显著减小,第4周时,3组患者AL出现明显改善,C组改善效果显著,其效果持续12周。结论:牙周炎治疗采用SRP配合高能量和低能量激光照射,能显著改善PD和AL,效果好于仅采用SRP治疗。
作者:韩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成形联合修复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在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中,选择60例患者行关节镜下成形联合修复缝合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评分以及复查MRI手术疗效评价。结果:60例患者行关节镜下成形联合修复缝合术治疗后,其膝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比治疗前的评分明显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中有52例患者完全愈合,8例患者部分愈合,无未愈合的患者。结论:关节镜下成形联合修复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胡滨;刘宁;梁振雷;刘玉强;王续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总结高压电烧伤截肢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高压电烧伤截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17例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高压电烧伤截肢患者,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马建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价应用埋头空心螺钉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按herbert分类A型8例;B型11例,复位后应用埋头空心螺钉经皮复位内固定,术后行石膏托固定3周。结果: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采用Krimmer评分,疗效优12例,良4例,满意3例。结论:应用埋头空心螺钉经皮复位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是一种微创,恢复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龙少林;朱福群;邹晶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的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1次性置管成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且病情好转快。结论: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时,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痛苦,而细致有效的护理则是成功引流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文娟;鲁瑞珍;张献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急性坏死性肠炎并行手术治疗患者32例病情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住院急性坏死性肠炎保守治疗患者32例作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间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结果:手术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远高于对照组81.25%,2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组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9.5±3.4天和5.6±2.8天,低于对照组的13.4±5.1天和7.7±4.5天,2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坏死性肠炎手术治疗疗效确切,且能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采用传统前侧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进行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对复杂胫骨平台伴后踝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创伤性小,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华;周仕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烧伤畸形采用不同自体皮瓣移植的效果。方法:口腔颌面部烧伤畸形患者42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都采用自体皮瓣移植治疗,对照组皮瓣来自左大腿,治疗组皮瓣来自左前臂。结果:治疗组的皮瓣成活率为95.2%,对照组为85.7%,治疗组的皮瓣成活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观察,治疗组的疼痛、外貌、吞咽、咀嚼、语言高于对照组,但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烧伤畸形是较好的手术方法,源自左大腿和左前臂皮瓣均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丁宝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为预防糖尿病进展,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管理意识,现对我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从饮食、运动、心理、生活、病情监测、药物治疗等对其进行干预。营养师与患者共同制定饮食计划;3餐合理分配;饮食中相应增加纤维、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均衡饮食,食物种类丰富多变;清淡饮食,避免不健康食物摄入。运动强度在中等强度以下,循序渐进;每次10~30分钟,每周3天以上;运动前做好准备工作,运动中注意自我保护。调节情绪,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注意自身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对病情进行全面的监测并根据病情调整监测频率。根据药物的机理、副作用,病情特征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通过全面的健康管理,提高了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控能力和生活质量,延缓了并发症的进展,控制了病情。
作者:钱晓兰;袁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使用安痛定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 ADR)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00年~2013年以来我院患者中使用安痛定后发生不良反应( ADR)的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注射安痛定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复杂且呈多样性,涉及皮肤及其相关部分、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骨骼、血液、肌肉、免疫、泌尿等诸多器官系统,其中以过敏性休克、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损害居多。结论:安痛定会引起重度不良反应,有潜在的危害性,应该引起广大医护工作者注意,临床应用时需提高警惕,时刻观察患者反应。
作者:梁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空心椎弓根螺钉合用骨水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40例子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行空心椎弓根螺钉合用骨水泥固定治疗,采用Frankel分级方法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采用X线胸片评估内固定效果。结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后,Frankel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X线结果显示,患者术后内固定效果良好。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空心椎弓根螺钉合用骨水泥固定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洪瑞;冯纪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估中药灌肠疗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引起不孕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对照分析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中药直肠灌注治疗与非灌肠药物治疗之间的疗效,比较2种治疗方案后致病菌的抑制情况、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体征的变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总有效率分别为78.6%、56%;2周治疗效果分别为94%、91%,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半年内怀孕率分别为62%,对照组为57%。结论:性生活紊乱、性卫生等因素均可以影响怀孕,中药直肠灌注疗法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地治疗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帕提曼·肉孜;阿依努尔·买买提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随之加快。我国平均女性寿命从建国初期40岁到现在的75岁,而女性在40岁以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就会出现绝经。由此推算,女性一生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更年期以后渡过,如何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非常时期,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做好更年期妇女保健至关重要。下面就更年期妇女的一些保健措施加以总结和大家共同探讨。1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指导1.1保持良好心态:更年期妇女因生理因素的变化,产生心理变化,导致情绪不稳。因而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要舒畅,多与家人朋友交谈,努力改变内向拘谨的性格,消除抑郁多虑的负面情绪,遇到问题可以找朋友叙说或找心理医生咨询。
作者:韩亚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对82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同时给予稳定血压及降糖等内科治疗。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2例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高血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糖也明显好转,空腹血糖<7.2mmol/L患者从4例升至21例,糖化血红蛋白<7%的患者从6例升至34例。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肾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肾癌的诊断分期对于肾癌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在肾癌诊断中意义重大,优于其他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肾肿瘤的组织定性困难,对小肿瘤易漏诊。新型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在肾脏肿瘤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MRI很难作为常规性检查。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局部进展性肾癌公认的方法。腹腔镜手术等微创治疗是目前发展的趋势并逐渐成熟。干细胞移植、靶向抗原、肿瘤疫苗是目前研究的热门方向。本文探究肾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综述如下。肾癌( crenal carcinoma)又称肾腺癌、肾细胞癌等,左右肾发病率相似,约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3%,高发年龄50~70岁,男女比例2:1,病因未明。1临床特征:典型的肾癌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腹部包块及疼痛,又称为肾癌三联症,临床不到15%的出现率;咯血、神经麻痹,病理性骨折及转移部位出现疼痛等转移症状约10%的出现率。肾癌的肾外表现又称副肿瘤综合征,表现为贫血、发热、恶病质、溢乳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钙、体重减轻、血沉增快、淀粉样变性、肝细胞异常、凝血机制异常、神经肌肉病变、红细胞增多症等改变。肾癌常表现单个肿瘤位于单侧肾脏,肾癌大体标本表现为实性肿瘤呈类圆形,切面可有坏死、钙化和出血常呈黄色,瘤体外包假包膜;少数囊状结构。肾癌病理组织呈多样性表现常可见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的透明细胞癌;还可见颗粒细胞癌和梭形细胞癌(恶性度高少见);源于集合管上皮的嫌色细胞癌更少见。
作者:夏远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