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滨;刘宁;梁振雷;刘玉强;王续鹏
目的:探讨分析助产士对初产妇健康教育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选择阴道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6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按照分娩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1名责任助产士对产妇进行“1对1”健康教育干预。结果:治疗组自然分娩率8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分娩前和分娩时SAS得分和SDS得分均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医院工作满意率为9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67%,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波;贺英英;郭肖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和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3个月时波前像差的变化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关系,探讨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9例(17眼)作为试验组,行传统LASIK的近视患者8例(14眼)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无统计学意义( P>0.05),波前像差Zernike 函数C4(离焦)、C7(垂直彗差)、C8(水平彗差)、三叶草差(C6、C9)、C12(球差)、RMSg(总体像差均方根值)、RMSh(高阶像差均方根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比较对比敏感度,白天在低频区3.0c/d、中频区6.0 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上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眩光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 LASIK较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无更好的视觉质量。
作者:王彬;霍建新;唐静晓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比观察2种手术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VG)的疗效。方法:对46例57眼手术治疗的NV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根据手术方式分Ahmed青光眼阀( AGV)植入术组( A组,24例31眼)和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TSCPC)组( B组,22例26眼),比较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组视力变化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其中眼球疼痛、前房出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AGV植入术与TSCPC治疗NVG均有效,但AGV植入术是滤过性手术,而TSCPC是睫状体破坏性手术,后者术后并发症更高。
作者:邓成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价维他灵(Vitallium2000)应力中断式设计支架用于游离缺失(KennedyI类II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游离缺失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用Vitallium2000应力中断式铸造可摘义齿及传统的钴铬合金铸造可摘义齿修复,在修复后1年及2年评价基牙松动度,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VAS)对比评价2种修复方式在咀嚼功能、语音功能、舒适及美观、固位功能方面的效果。结果:Vitallium2000对基牙的保护明显高于钴铬合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咀嚼及固位及语音功能上无明显差异,而在舒适美观上Vitallium2000明显高于钴铬合金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i-tallium2000的应力中断设计对基牙有保护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舒适美观和发音功能。
作者:罗祎;李春林;余超;于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乳腺癌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护理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分别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定2组疗效。并在出院后随访2个月评定化疗的依从性。结果:在治疗8周末,心理干预护理组患者HAMD-17、HAM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个月随访的化疗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化疗依从性。
作者:杨利琴;职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监控及护理管理的有效措施,总结护理管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出生后转入病房的新生儿146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新生儿病房感染中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感染监控和护理管理,并与2011年~2012年间新生儿病房感染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012年~2013年阶段,146例新生儿中,有1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85%,与2011年~2012年间医院感染发生率14.67(22/150)对比明显降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923,P<0.05);2012年~2013年间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平均胎龄和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32.7±2.6周和1743.3±602.3g,未发生感染新生儿平均胎龄和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38.6±1.9周和3190.8±520.9g,上述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209,2.59481,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作为新生儿主要集中场所之一,也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病区,临床上应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护理技能,加强基础护理,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强化护理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这对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助于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
作者:杨艳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的好方法,探讨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2年间187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阴道试产分娩成功63例,试产率33.69%(63/187),试产成功率82.89%(63/76),再次剖宫产成功率66.31%(124/187)。2种分娩方式的孕妇一般情况及围生儿情况,孕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窒息率发生率,产褥病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妊娠无剖宫产指征,应鼓励提倡产妇阴道分娩,并且是安全、经济的。
作者:任喜捷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间孔单枚椎间融合器( Cage )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11月~2013年9月,共收治6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42例;年龄42~68岁,平均54岁。按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0例,Ⅱ度30例,III度11例;L3椎体滑脱6例,L4椎体30例,L5椎体25例;峡部裂性腰椎滑脱21例,退变性腰椎滑脱40例。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单枚椎间融合器( Cage)融合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中注意保护棘突,棘间及棘上韧带,术后3天复查X片后佩带腰围下床。根据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JOA下腰痛评分系统(15分)评价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括约肌功能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结果: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椎体间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系统无松动和断裂,无明显腰椎不稳征象。复位后的滑脱椎体无丢失。术前腰腿痛VAS评分8.4分,术后2.3分,术前JOA下腰痛评分系统平均8.6分,术后22分。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间孔单枚椎间融合器( Cage )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通过两侧开窗减压,既能解除神经组织的压迫,又保留了后侧韧带复合体的完整性,能有效的保护椎管内神经组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腰椎正常的生物力学基础,减少了创伤。是一种疗效确实、具有复位可靠、远期稳定性确切的手术方法,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马纯青;闫子贵;韩勇;孙晓东;孙瑞琦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随着医院的发展,各类物资的使用量、使用品种、使用价值的不断增加,物资管理在医院经营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医院精细化管理的进行,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增大。既往物资管理系统(即一级库管理)功能出现一定的局限性,物资仅完成从库房到科室的记录,不能完成对出库物资的全程跟踪,出现数据断流,使核算管理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为完善管理过程,掌握物资流向,对物资系统进行二级库管理方面的开发显得十分必要。二级库一般指各科室、病区在医院物资一级库领用材料后形成的库存[1],通过设立二级库,将医院物资管理的触角下沉到科室,为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物资的计划、采购、领用、使用及收费的全过程管理。
作者:李军;占琼;王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探讨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重症胰腺炎并行手术治疗46例患者病情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结果:46例患者中治愈28例(60.87%),显效9例(19.57%),有效5例(10.87%),无效4例(8.69%)。同时治疗后炎症指标CRP、IL-4、IL-6较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治疗能降低重症胰腺炎体内炎症反应,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适用于胆源性胰腺炎。
作者:李中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分析新银盐分光光度法与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尿砷检测。方法:采集15例高砷暴露者的尿样,分别用新银盐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检测样品。结果:新银盐法和原子荧光法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5%和96.8%,相对偏差的范围分别是1.69%-6.50%和0.15%-0.63%。2种方法测得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子荧光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干扰少,新银盐法操作繁琐、灵敏度低,方法稳定、重复性较差。
作者:袁彬;吴兰;王玲;张联合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评估中药灌肠疗法对盆腔炎性疾病引起不孕症的疗效分析。方法:对照分析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中药直肠灌注治疗与非灌肠药物治疗之间的疗效,比较2种治疗方案后致病菌的抑制情况、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体征的变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总有效率分别为78.6%、56%;2周治疗效果分别为94%、91%,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半年内怀孕率分别为62%,对照组为57%。结论:性生活紊乱、性卫生等因素均可以影响怀孕,中药直肠灌注疗法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地治疗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帕提曼·肉孜;阿依努尔·买买提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可推广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来采用美国艾瑞单丝聚丙烯疝修补片(平片)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例,共20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术后阴囊水肿2例,术后尿潴留18例,无切口感染,未发生其他较重并发症,平均住院3~7天。术后随访130例患者,随访12个月~3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平均住院日短,手术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魏国宏;任明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的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1次性置管成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且病情好转快。结论: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时,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治疗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痛苦,而细致有效的护理则是成功引流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文娟;鲁瑞珍;张献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降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方法。方法:将11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5例,均给予剖宫产手术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同时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手术后导尿情况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导尿率及尿潴留发生率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避免或降低剖宫产手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产妇的痛苦,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杜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效果。方法:选择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4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脓毒症对应的集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连续血液净化进行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24小时以及72小时后APACHE II评分方面,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C B P可有效治疗脓毒症,减少患者病死率,疗效良好。
作者:崔东;井鹏程;李洪荣;段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产后42天孕期并发症和盆腔内生殖器的恢复情况和盆底肌损伤情况。方法:对在我中心进行产后42天检查的246例产妇采用问卷式调查其分娩方式,孕期合并症,是否哺乳等,之后行盆腔彩超检查,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孕期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贫血者建议行血常规,尿常规,OGTT检查。结果:在246例产妇中,子宫复旧欠佳,恶露未净,盆底肌功能筛查异常,未哺乳均有发生,贫血未纠正,血压≥140/90mmHg,糖耐量异常依然存在。结论:产后42天检查对于了解孕期并发症的恢复情况和产后内生殖器是否已恢复到孕前状态,了解盆底肌损伤情况,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振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76例临床观察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NAFLD患者同时合并高胆固醇血症76例。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水飞蓟宾(70 mg,每天3次)和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酶学(ALT、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人体质量指数(BMI),同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固醇(TC)等均明显下降(P <0.05)。人体质量指数(BMI)治疗前后也有下降(P >0.05)。总有效率为86.8%,观察期间2例(2.6%)出现异常反应而终止,给予相应治疗后很快恢复,余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水飞蓟宾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NAFLD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是安全的。
作者:杨秀英;王素娟;郭振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总结报告50例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详细了解病史,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并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共50例老年患者术后发生POCD,其中抑郁型14例,兴奋型31例,混合型5例,对于发生POCD的老年患者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减少患者疼痛不适,并做好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汇报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结果:50例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及后遗症产生,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老年POCD患者精心护理,做好心理辅导,减轻患者的疼痛,加强营养支持及基础护理,使老年POCD患者可以尽早康复,预防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树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综合ICU清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综合ICU住院的150例清醒患者,接受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心理分析,给予相应舒适护理,并记录舒适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状态变化。结果:经舒适护理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症状显著下降。结论:舒适护理在综合ICU清醒患者中的护理作用明显,增进了护患交流,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降低了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卢燕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