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

焦红;杨红彦

关键词:医院手术室, 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 手术后, 消毒, 器械, 空气环境, 存在因素, 污染, 手术者, 清洁, 灭菌, 患者, 防护, 冲洗液, 手术室布局, 空气洁净度, 管理的质量, 知识掌握, 院内感染
摘要: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为降低感染率,医院针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对策,现将管理体会介绍如下。1手术室医院感染存在因素:(1)手术室布局不合理,设施不齐全。县级医院手术室大多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筑设计不合理,三区划分不明确,致使洁污流程不符合新的院内感染要求。(2)手术室空气环境因素。手术室空气环境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一个手术间接台手术频繁,患者血液、术中冲洗液,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流动都可能污染手术室的内环境,若未进行严格洁消毒,使空气洁净度降低,可引起感染。(3)医务人员的手污染。手术室医务人员是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微生物的重要传染源。虽然手术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工作,但若手术者皮肤存在感染,术中手套破裂,手术者的手就成为感染源。(4)手术器械物品清洁、消毒和灭菌。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的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密切相关。若器械使用后清洁不彻底、灭菌不严,极易造成医院感染。(5)手术后物品处理。手术后污染物、手术后器械敷料、冲洗液处理不彻底,可能造成患者及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感染。(6)其他相关因素。如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防护意识薄弱,锐器损伤,对消毒剂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全,手术室缺乏原有的防护屏障或对防护屏障的使用不重视,病人自身的因素等等。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猩红热并发中毒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猩红热是A组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和外科型,其中普通型常见,中毒型极少见但较重。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皮疹消退后明显脱屑。少数患者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我科于2013年10月21日收治1例猩红热患儿,治疗过程中并发中毒性肠梗阻,经过20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儿病情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8岁,发热3天,伴全身皮疹2天,在当地行抗感染治疗后发热有所缓解。今日再次高热有恶心,呕吐而住院治疗。入院时体温40.1℃,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1.03×109/L,C反应蛋白50mg,尿白细胞45.6Ul,尿蛋白±,全身皮疹,可见杨梅舌,二便如常,既往3年前曾患支气管炎住院治疗,其它无明显器质性疾病。入院后青霉素抗炎治疗,但仍低热。第3天出现腹痛,腹胀,服部平片示肠不全梗阻,行灌肠等对症治疗,第5天腹痛腹胀加重。CT检查示:胃扩张,小肠结肠积气。立即行胃肠减压,遵医嘱积极抗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免疫球蛋白,营养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张花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温阳益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8例

    目的:观察温阳益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基础上加用温阳益心汤。对照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30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温阳益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肖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β受体阻滞剂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40例患者。在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降压治疗方法,而在观察组中患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观察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具有比较好的降压效果,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张孝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通过开展骨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确保病人的自身安全,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对骨科病房存在风险进行评估,提高护士风险意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强细节管理,提高风险监控力度。结果:骨科病房中护士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技能都获得了提高,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了病房护理质量。结论:提高骨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避免和降低护理风险的出现,使病人获得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新静;杨帆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成人正畸矫治特点与具体方法

    近年来口腔正畸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及多学科的联合治疗,使这些成人患者的要求得以实现。成人正畸已逐渐被广大正畸医生所接受,成人正畸病例在临床所占比例也日益增加。成人正畸分为综合性正畸、辅助性正畸和正颌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是三维立体的治疗,包括前后向、左右向、垂直向的骨骼、牙齿和软组织畸形的综合因素考虑。同时还有患者生理和心理因素的考虑。因而针对每位患者,会有不同的诊断治疗。

    作者:曲大利;姜群;孙云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对比观察2种手术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VG)的疗效。方法:对46例57眼手术治疗的NV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根据手术方式分Ahmed青光眼阀( AGV)植入术组( A组,24例31眼)和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TSCPC)组( B组,22例26眼),比较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组视力变化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其中眼球疼痛、前房出血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AGV植入术与TSCPC治疗NVG均有效,但AGV植入术是滤过性手术,而TSCPC是睫状体破坏性手术,后者术后并发症更高。

    作者:邓成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胰腺坏死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急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非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2年7月~2013年12月就诊我院普外科治疗的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非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情况。结果:发病在3周内的患者共4例,病灶主要集中在胰腺头、尾部,周围组织有坏死且胰床与周围肠系膜有粘连,但没有感染表现;发病时间在3~4周的患者10例,可见胰腺组织坏死,且表现为灰白色或紫色,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发病时间超过5周的患者5例,病灶组织已经分离,周围组织坏死病出现液化现象。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感染性胰腺坏死及时处理度过全身炎症期后,发病3周内病灶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术中要避免出血,发病3~4周患者宜行手术治疗;发病超过5周,病灶可能合并感染,需严格控制感染。

    作者:张明飞;寇玮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对82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同时给予稳定血压及降糖等内科治疗。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2例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高血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糖也明显好转,空腹血糖<7.2mmol/L患者从4例升至21例,糖化血红蛋白<7%的患者从6例升至34例。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浅谈更年期保健的咨询指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随之加快。我国平均女性寿命从建国初期40岁到现在的75岁,而女性在40岁以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就会出现绝经。由此推算,女性一生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更年期以后渡过,如何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非常时期,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做好更年期妇女保健至关重要。下面就更年期妇女的一些保健措施加以总结和大家共同探讨。1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指导1.1保持良好心态:更年期妇女因生理因素的变化,产生心理变化,导致情绪不稳。因而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要舒畅,多与家人朋友交谈,努力改变内向拘谨的性格,消除抑郁多虑的负面情绪,遇到问题可以找朋友叙说或找心理医生咨询。

    作者:韩亚欣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肺部感染的治疗特点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3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吡肟治疗,对照组给予青霉素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1)对照组治愈2例、总有效率为70.21%;观察组治愈11例、总有效率为97.83%;2组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长期吸烟是男性患者的主要病因,占所有病因的60.66%;细菌与病毒感染是女性患者的主要病因,占53.13%。结论:头孢吡肟治疗老年性气管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青霉素,是治疗的理想选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方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针灸和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和手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甲组采用针灸进行治疗;乙组采用手法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乙组为80%,2组比较,P<0.05,甲组的治疗效果优于乙组。结论:针灸较手法治疗能更有效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

    作者:黄辉贤;刘敏东;张惠芬;曾秋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口腔颌面部烧伤畸形采用自体皮瓣移植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烧伤畸形采用不同自体皮瓣移植的效果。方法:口腔颌面部烧伤畸形患者42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都采用自体皮瓣移植治疗,对照组皮瓣来自左大腿,治疗组皮瓣来自左前臂。结果:治疗组的皮瓣成活率为95.2%,对照组为85.7%,治疗组的皮瓣成活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观察,治疗组的疼痛、外貌、吞咽、咀嚼、语言高于对照组,但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烧伤畸形是较好的手术方法,源自左大腿和左前臂皮瓣均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丁宝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寻求科学有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方法,以便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和推广。方法:对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内服甲硝唑200mg,每天3次,连用2周,4%硼酸溶液阴道擦洗,每天1次,连用5天,5天后改为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天1次,连续2周。结果: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经过医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2.68%。结论:滴虫性阴道炎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病,好发于育龄妇女,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雯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形成静脉血栓的原因,探讨对此类病人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以往PICC置管后形成静脉血栓的病人17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溶栓治疗及护理干预,17例置管后有血栓形成的患者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出现。结论:PICC置管前患者的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状态以及置管后的溶栓治疗与护理干预,是预防和治疗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关键。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手术安全核查单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手术安全核查单的重要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10月、2012年1月~10月我院手术室安全管理应用手术安全核查单前后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安全核查单实施后,我院手术室无1例不良事件发生,并且在手术核查准确执行率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手术安全核查单,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整体管理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振芳;李希莲;周怀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腹部手术后,由于手术刺激腹腔和胃肠道、麻醉药物应用、术后伤口疼痛等因素,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受到抑制,如处理不当将导致麻痹性肠梗阻、肠粘连、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延迟患者的康复,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因此,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道运动功能恢复是术后康复的关键。如何使患者尽快恢复胃肠功能,减轻肠胀气,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是医护人员一直在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本文就近年来对腹部手术后患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1影响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1.1手术的创伤:手术操作的创伤、胃肠显露、炎症渗出等因素启动了胃肠动力的调控机制,致使术后胃肠功能暂时受到抑制已得到公认[1],而手术持续时间长短和手术方式亦影响胃肠功能恢复[2]。

    作者:吴日英;黄英隆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治疗分析

    目的:评价分析社区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8例,均符合对照探究要求。以奇偶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进行我中心提出的社区综合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康复质量。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对照治疗。统计其临床治疗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同时观察组患者康复质量也明显占优,进行血气分析检测,观察组患者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的检测结果要更为突出,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社区针对性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且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冯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颅超声治疗眩晕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经颅超声治疗眩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眩晕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对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经颅超声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颅超声能提高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育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利多卡因配伍氯诺昔康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虽说极大地避免了非意愿妊娠,但术中的一些牵拉和负压吸引常使妇女痛苦不堪,甚至难以忍受。常会并发人流并发症和副反应的发生。为避免和减少上述不良现象发生,特在术前4小时口服氯诺昔康8 mg后宫颈注入2脖盐酸利多卡因2 ml后施行人流术,效果十分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6月来我站门诊30例健康女性,年龄在23~34岁之间,且都具备以下条件:(1)经妇科检查、血、尿hcG测定、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正常早孕。孕7~8周。(2)本人自愿要求做人工流产术。(3)均符合手术适应证。(4)均无手术禁忌证。(5)此30例妇女在年龄、孕产次、身高、体重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米俊卿;杨宏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探讨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要点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药物进行降压的护理,生活护理,心理疏导的护理以及通过健康教育的加强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结果: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都通过了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血压控制效果明显。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要以预防为主,同时以预防保健和心理护理为辅,可有效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樊荣华;张春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