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桂忠

关键词: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后外侧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3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82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单纯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观察组给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后外侧融合术,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术后12周、16周及24周的ODI评分及ODI改善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后路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联合或不联合后外侧融合术对其无显著性影响。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测定心衰患者的血清氮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探讨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衰患者的相关性及对心衰的诊断、心功能评估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患者524例分心衰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NT-ProBNP浓度及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测值( LVEF)%,并分组比较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血浆NT-ProBNP水平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血清BNP水平与NYHA分级之间呈正相关,左室射血分数水平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非运动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40例,病情稳定,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人。对照组以传统1对1治疗为主,实验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集体康复内容。并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15天、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测定汉密尔顿( HAMD)抑郁量表分数、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结果:(1)在HAMD评定对比中,2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2个月前有差异(P<0.01)、3个月后无差异(P>0.05)。(2)在VAS评定对比中,2组之间短期变化有差异(1个月前,P<0.05),长期变化无差异(2个月后,P>0.05,3个月后2组均无痛)。(3)主动屈曲角度对比中,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也不同(P<0.01,P<0.01),其中实验组角度的波动更平稳;在被动屈曲角度对比中,2组之间无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不同(P<0.01,P<0.05),实验组角度的波动更稳定。(4)伸膝角度对比中,2组主/被动伸膝角度短期变化有差异(1个月前,P<0.05),长期无差异性(2个月后,P>0.05)。(5)在Lysholm评定对比中,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在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趋势也不同(P<0.01,P<0.01),其中实验组评分提高更明显。结论:集体康复模式对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有明显疗效,对患者膝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运动能力恢复、心理状况、疼痛缓解都有促进作用。

    作者:车世钦;王凭;厉翠珍;毛世刚;张素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状动脉窦瘤破裂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9例冠状动脉窦瘤的病变部位、血流状态,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9例中患者右冠状动脉窦瘤7例,无冠状动脉窦瘤2例,右冠状动脉窦瘤破入右室流入道5例,破入右室流出道2例,无冠状动脉窦瘤均破入右房。1个破口6例,2个破口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右室流出道狭窄及肺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造影及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有效方法,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疗效评价中均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40例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同时选取同期甲状腺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观察患者甲状腺大小及血流分布情况,测量血流量及流速。结果:甲亢组PSV值左侧为1.12±0.15,右侧为1.17±0.17,高于对照组0.38±0.07、0.39±0.08,差异显著(P<0.05);甲亢组动脉内径左侧为1.91±0.21,右侧为1.90±0.33,高于对照组2.17±0.39、2.20±0.45,差异显著(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快速无创,可用来鉴别甲状腺类疾病,并能准确测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上动脉管径和收缩期大流速Vmax,利于定性及定量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希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的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脑卒中病人早期肠内营养( EN)支持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9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观察组采用早期EN支持,对照组采用完全肠外营养( PN)支持。观察2组病人的营养监测指标、胃肠道等主要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前清蛋白(PA)、淋巴细胞总数( T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 P<0.05)。血清白蛋白( ALB)和胃肠道并发症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脑卒中病人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病人营养状况的恢复,对患者的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乾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论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当前一个时期,医疗行业因国家卫生体制改革、医德医风整顿、商业贿赂治理等问题,成为社会和百姓较为关注的焦点。回归医院的公益本质,重塑医务工作者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新课题。

    作者:孙金林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在狼疮肾炎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 ANuA)的血清水平检测在狼疮肾炎( LN)患者诊断及肾脏病理改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5月~2012年6月确诊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125例,其中84例合并狼疮肾炎( A组),41例未合并狼疮肾炎( B组),另选择同期收治其他类型的免疫性疾病患者55例( C组)作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对抗核小体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和B组阳性率分别为94.2%和90.2%,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C组54.5%(P<0.01)。且3组间ANuA水平差异显著,其中A组高,C组低(P<0.05)。各类型肾脏改变中ANuA水平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Ⅳ型患者血清中ANuA含量高( P<0.05)。结论:血清抗核小体抗体与狼疮肾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可反映肾脏病变程度,对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会彩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李妙洪者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36例为观察组进行回顾分析,正常剖宫产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对比2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手术前后HGB差值、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子宫复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HGB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2组患者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及子宫复旧等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妙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本病中医学属于“癥瘕”、“积聚”、“臌胀”、“黄疸”等范畴,主要由饮食内伤,情志失调,脾虚湿聚,湿热内生;或脏腑气血亏虚等,使肝脾受损,运化失常,痰阻气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湿热火毒蕴结,肝脉阻塞,积聚胁下所致。

    作者:郭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方剂加减联合黛力新及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组124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各62例,其中对照组口服伊托必利片50mg,3次/d,口服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每天2片(早晨、中午各1片)。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逍遥散,2组均治疗4周(1个疗程)。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在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海洛因中毒31例分析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抢救海洛因中毒中的疗效。方法:对31例急性海洛因中毒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抢救成功30例,无效1例,抢救成功率(96.8%)。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海洛因中毒效果显著。

    作者:涂勇;刘新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股骨近端假体在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3年1月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分成2组,1组予以髋关节置换术,另外1组予以髓内钉治疗,比较2组术后效果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分级、术后Harris优良率、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2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例数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功能恢复上基本相同,但是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

    作者:肖海祥;李林(通讯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NF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的30例(32髋)ANFH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arri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32例患者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骨水泥型组与生物型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Harris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ANFH的有效手段,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近期疗效相当,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假体。

    作者: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1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

    亚硝酸盐属强氧化剂,是工业原料,也可用于食品加工[1]。亚硝酸盐中毒-是指机体摄入大量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食物而引起的以组织缺氧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中毒,一般在食后0.5~3小时可突然感到头晕、气短、无力、恶心、呕吐、末梢紫绀血压下降等。病情危急;1~2g可致人死亡。及时诊断,恰当处理是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菊霞;郝鑫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参考组采用表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采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8%,2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中应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效果显著,耐受性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韩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倍他司汀联合川芎嗪治疗眩晕50例疗效观察

    眩晕[1]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映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临床上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将眩晕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前者由前庭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临床上多以急性眩晕发病,多合并耳鸣、听力障碍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后者主要由前庭神经系统以外的病变引起,临床上多表现为头晕、眼花、站立不稳,而无外界或自身旋转或摇摆感很少伴恶心、呕吐。本文所提及的均为系统性眩晕。近年来,我院内科应用倍他司汀联合川芎嗪治疗眩晕50例,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局部转染Ngn2基因对大鼠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局部转染Ngn2基因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4月龄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A组(假手术组)、B组(实验组)、C组(对照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只咬除T8~T10棘突及椎板、不损伤脊髓,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造T8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分别向B、C 2组损伤脊髓节段持续注射Ngn2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各5μg。于术后1、2、3、4周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系统检测大鼠运动功能,术后1周应用RT-PCR检测损伤节段脊髓组织Ngn2基因表达,术后4周HE染色脊髓病理学检测及SP染色检测Nestin+细胞数。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BBB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gn2mRNA有表达,而对照组无表达;实验组单个视野Nestin+细胞为(14.25±2.37)个,对照组单个视野Nestin+细胞为(2.54±1.1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Ngn2基因能够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与诱导脊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关。

    作者:白登彦;张海军;袁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和研究舒适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9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治疗中,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诊治的慢性肾炎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方法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进行辩证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2.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56.1%,并具有显著差异(x2=8.0810,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事件。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慢性肾炎进行治疗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修复受损组织。

    作者:陆华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消炎生肌膏联合利福平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炎生肌膏联合利福平在压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Ⅱ、Ⅲ、Ⅳ期压疮(院外带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碘伏消毒创面及雷夫奴尔敷料覆盖包扎。观察组患者碘伏消毒创面后涂以消炎生肌膏和利福平药粉,将2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炎生肌膏联合利福平药粉治疗压疮,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娟;王慎凤;邱盼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