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红丹;王岑
随着医学科学发展,人们的就医观念及就诊时的需求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不仅仅要求就诊时得到疾病的治疗,更希望得到相关知识的指导,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作者:杨敏琴;罗艳;李梅;高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1]多数患儿起病较急,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小儿科患病首位[2],这与小儿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小儿患者机体发育不够成熟,机体抵抗力差,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往往起病较急,病情复杂多变,故在治疗期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肺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加快患儿康复.下面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2月收治93例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诱导高危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促进高危新生儿生命健康的保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100例高危新生儿病例资料,对其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窒息是诱导高危新生儿脑损伤并发症的首要因素,出现窒息现象的观察组与未出现窒息现象的对照组在脑损伤的患病比例上差异显著(61.29%与26.67%),P<0.05.而早产儿与足月儿在并发症的患病比例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氧是导致高危新生儿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而胎龄则对高危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不大.
作者:张云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28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后,总结和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了平均6个月的随访,随防结果显示,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3.9个月.按照Teeny等制定的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为优23例,良4例,可1例,差0例.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Ⅲ型Pilon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牢固、复位较快以及促进骨折愈合等优点,能够使局部组织的压力减轻,防止局部软组织血运遭到破坏而引发各种并发症,促进恢复术后关节各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外科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9月~2009年11月47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对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综合分析,选择佳治疗方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结果:47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行保肝治疗5例,非手术胆道引流术6例,手术胆道引流术8例,姑息性切除13例,根治性切除15例.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12、16、27个月.结论:影响肝门胆管癌预后的决定性因素是早期诊断和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能给患者提供长的生存期和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军;李红伟;罗威;李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非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值得医院推广.
作者:张宗船;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在腹腔及其临近组织无感染源(如腹腔脓肿、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肠穿孔等)情况下发生的腹水感染,是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常见及严重的合并症,这与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特别是肝内网状内皮系统严重受损,巨嗜细胞吞噬功能以及有细胞粘附趋化与吞噬功能降低等原因有关,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9月收治的76例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方法:采用抽样抽取大庆市第二医院结核内科病房、门诊部6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问卷.结果:患者整体护理行为总均分为87.4,属于中等水平;两维度护理行为总分分别为43.8分和42.36分,3个因素解释总体变异的28.1%.结论:大部分患者的护理行为水平属于中等水平,满足健康偏离性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较差.建议医务工作者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提高他们的疾病知识水平.
作者:王玉霞;杨桂霞;刘淑娟;宋桂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技术对患有胫腓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护理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抽取76例患有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38例,均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分别进行骨折常规护理和胫腓骨骨折针对性护理.结果:B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对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技术进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该类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岑红丹;王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定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能力.
作者:和积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分别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应用14天.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6000IU皮下注射,每隔12小时注射1次,连续应用7天.对照组患者给予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14天.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其疗效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姚春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牙隐裂的定义是:隐裂也称微裂,是牙齿有极微小的裂缝.它的发生与与牙齿的解剖结构上的发育缺陷(深的发育沟或较大的釉板和咬合创伤因素有关.常发生于前磨牙或磨牙牙本质的不完全折裂.由于发病早期裂纹小仅涉及釉质,患者有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咬合不适;如果裂隙渗入牙髓,患者就会出现尖锐放射样疼痛,病程发展到晚期,出现咬合痛,伴发根尖周炎.严重时会出现牙齿折裂现象.因此,隐裂牙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自2009年4月~2011年4月,我科对106颗隐裂牙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丽;韩春艳;孙全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服用孕激素治疗的随访研究,探讨孕激素辅助治疗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04年1月~2009年1月诊断为Ⅰ期子宫内膜癌手术病人84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孕激素治疗组42例和未用孕激素对照组42例,治疗组病人除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外每天口服甲羟孕酮250毫克,连续服用12个月.2组患者随访观察3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激素治疗组与对照组3年内复发率分别为7.14%和1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治疗组与对照组3年存活率分别为95.2%和8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服用孕激素治疗的随访观察,认为术后孕激素辅助治疗可以改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妍;谷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大庆地区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阴沟肠杆菌耐药状况,分析其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MIC法及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通过改良三维试验、PCR、基因测序等方法分析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结果:本地区存在多种类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其中CTX-M-3耐药基因流行率较高,同时存在CTX-M-9、CTX-M-2组、CTX-M-8组、SHV、PER、OXA-2、OXA-10、VIM-1等耐药基因.结论:大庆地区下呼吸道感染阴沟肠杆菌耐药严重,除存在AmpC酶外,至少还存在CTX-M-3、CTX-M-9、CTX-M-2等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VIM-1、OXA-2、OXA-10等碳青霉烯酶基因,本地区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郭德明;于天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早期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采用经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输卵管癌肿块,对其进行大小、形态、位置、性状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以及肿块内血流信号特征、血流阻力指数(RI)监测.结果:原发性输卵管癌声像图显示: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见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包块,多呈腊肠形或扁长条形,CDFI显示肿块内血流丰富,血流阻力指数RI<0.4.结论:输卵管呈香肠状囊性为主混合性肿块改变,囊壁上和实质回声区见丰富血流信号,血流阻力指数(RI)值<0.4,可作为诊断输卵管癌的依据之一.
作者:李惠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显微镜复检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的必要性.方法:通过临床患者相关资料,结合本室仪器运行特点,进而证实显微镜镜检血细胞分析仪重要价值.结果:通过临床患者实际资料与血涂片镜检结合,进一步完善血细胞分析仪镜检工作,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在外周血三系中,当一系、二系异常或处于正常范围边缘时,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及时进行外周血涂片镜检.显微镜涂片可以准确、及时弥补普通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系统疾病漏诊的缺点.
作者:秦海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在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病人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先行清创后行VSD治疗,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组织瓣移植.结果:6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结论: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使用VSD能够促进创面的新鲜组织生长,加快感染创面愈合,减轻医护工作量及患者的痛苦,为2期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作者:彭伟;刘洪军;王栋;任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眼压以及视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在眼压以及视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O.05).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不错,可以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有效疗法.
作者:刘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选48例不能或不宜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联合3DCRT治疗组和单纯3DCRT治疗组,2组放疗方法相同,Dt 60~66Gy/30~33F,联合组多西他赛给予15mg/(m2·周),自放疗第1天开始应用.结果:多西他赛联合3DCRT治疗组能提高食管癌近期有效率,虽毒副反应增加,但均可耐受.
作者:苑仁冰;徐丽杰;黄树峰;鲁庆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应用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和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用14天.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结果:各组治疗后10天ESS及AD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在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14天后治疗组在显效率及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扎依达·亚合甫江;徐宏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