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水栓塞4例抢救成功临床分析

林春燕;张丽英;李显英

关键词:羊水栓塞, 抢救成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回顾性分析, 分娩并发症, 足月分娩, 抢救处理, 临床表现, 分娩过程, 发病情况, 病理改变, 孕产妇, 血循环, 死亡率, 肾衰竭, 肺栓塞, 总结, 休克, 问题, 母体
摘要: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后引起的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它发病凶险,是严重的分娩并发症,是孕产妇病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于足月分娩者死亡率可高达70%~80%.现将2008年1月~2012年4月我院发生的4例羊水栓塞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抢救处理等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如何大限度帮助老年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方法:通过对67例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术前访视和问卷调查,采取对症心理护理措施.结果:67例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以佳心态接受手术并顺利度过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掌握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手术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建立与脑缺血致小肠损伤机制的探讨

    目的:探讨脑缺血对小肠形态学的影响,为临床脑血管病患者防止小肠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脑梗塞模型,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脑缺血4小时后小肠的病理形态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大鼠胃出现小肠绒毛变短变粗、杯状细胞增多及大量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可引起小肠的相应病理学改变.

    作者:高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文件记录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护理文件记录是护理人员根据医疗护理措施和病人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与护理活动紧密相关、病人可复印的客观病历资料之一,护理文件记录不仅反映了护理人员对疾病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经验,还可以反映护士的责任心和书写水平.护理文件记录在解决医疗事故中有不容置疑的举证责任和严肃的法律效力,因此写好护理文件记录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护理人员书写护理文件记录存在很多问题,这反映了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也存在着法律问题.

    作者:武坤莎;梁丽萍;刘蓓蓓;吴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科治疗中,加强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退休医师资源可利用性研究综述

    我国公立医院医师的职业生涯少于国外发达国家5~10年,卫生人力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剩余技术资本有待利用,为业内绕不开的话题之一.本文经查询CNKI、万方、大医100等数据库,以期刊检索方式收集近年国内外退休医师资源文献30余篇,考察其资源现状及其可利用性.

    作者:徐双燕;刘勇;管芝;锅克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对于耳鼻咽喉科来说,手术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因此,对于耳鼻喉科进行手术的病人要在护理上做一更多的关注.1 心理护理:耳鼻喉科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病人交待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

    作者:王霞;刘雪峰;孙玉梅;于金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期自体植骨预防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

    目的:探讨预防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增加手术成功率方法.方法:回顾对116例锁骨骨折手术治疗,分别采用钢板内固定加1期自体髂骨植骨78例和钢板内固定未1期植骨38例随访总结.结果:1期自体植骨78例全部愈合,未植骨38例中延迟愈合5例,骨折不愈合3例,其中有2例钢板断裂.结论:常规1期自体植骨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可有效预防骨折术后不愈合,避免手术失败,值得推广.

    作者:马国栋;李建伟;张华;王继张;郭建光;周青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症状[1]多数患儿起病较急,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小儿科患病首位[2],这与小儿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小儿患者机体发育不够成熟,机体抵抗力差,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往往起病较急,病情复杂多变,故在治疗期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肺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加快患儿康复.下面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2月收治93例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试论肠梗阻的外科护理方法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梗阻的病因和类型很多,发病后,不但在肠管形态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并可导致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作者:赵艳丽;于丽敏;张显冬;庞艳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2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时,常产生诊断上的困难,原因是基础病变突出而掩盖气胸症状及体征,易造成误诊,漏诊,并且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时常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诊治易导致患者死亡.现对我科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的诊治水平.

    作者:包乃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1年5月于我院进行B超检查孕周在20~34周1.1万名孕妇为对象,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胎儿心电记录技术,观察胎儿心脏四腔观、胎心率/律及胎心各腔血流检测,对诊断明确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进行随访,引产者予以尸解,分娩者予以彩超复查.结果:本组1.1万例孕妇中共检查出先天性心脏病53例,检出率为4.82‰.这其中引产尸解证实有18例,产后超声复查证实35例,53例产前均发现心腔异常血流,其中发现心脏四腔观异常声像图48例,发现率达到90.6%.另外,发现心律不齐的有124例,1例出现四腔异常,产前未发现异常的其他胎儿中,产后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3例,发生率为0.27‰.结论: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诊断方法,结合心脏四腔观、胎心率/律及胎心各腔血流检测更有利于发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焦学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镇咳化痰治疗,给予退热、吸氧及雾化吸入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每天0.5g,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续应用3天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每天0.125g,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用法同对照组,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每天0.5g,每天1次.2组患者疗程为7~14天.记录2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肺罗音消退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肺部X线恢复时间.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肺罗音消退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肺部X线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黄芪生脉饮中黄芪甲苷含量分析

    目的:通过测黄芪甲苷含量制定黄芪生脉饮定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生脉饮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对进样量加以分析.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495~7.135μg范围可与峰面积呈现佳线性关系,平均会规率为96.59%,RSD=1.65%.结论:HPLC-ELSD法测定黄芪生脉饮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简单且重现性较好,可控制黄芪生脉饮的质量.

    作者:关丹丽;谭汉添;刘云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截肢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现今社会由于交通、工伤、打斗等原因引起的创伤病例越来越多,因创伤的程度重而无法再保存患肢必须截肢的病例也随之多起来.这对病人及家属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使他们在短时期无法接受现实,心理承受很大压力,这会影响病人的康复.我院自2000年~2003年对10例截肢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秀英;田甜;李丽;侯丽杰;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合病例分析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目的:探讨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结合我院确诊的1例LPD及国内外资料报道,分析该病的组织发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术后随访等.结果:LPD的发生与性激素有关.缺乏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在术中发现,经病理确诊,术前确诊率0%.结论:LPD是腹腔内良性平滑肌增生性病变,治疗要个体化,预后良好,无需化疗.但有恶性倾向,术后定期随访.

    作者:林淑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改良头位分娩评分法在头位难产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头位分娩评分法用于识别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420例足月分娩初产妇应用改良头位分娩评分法进行适时评分,采取相应措施,选择正确分娩方式进行分娩.结果:420例孕妇中经阴道分娩为313例(74.5%),剖宫产的为107例(25.5%);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5.2%(22/420);其中改良评分在80分以上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为95.7%(267/279),剖宫产率为4.3%(12/279),评分在80分以下的产妇经阴道分娩率为67.4%(95/141),剖宫产率为32.6%(46/141),两者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头位分娩评分可及时地、准确地判断头位难产,便于医生作出正确选择,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陈小琼;刘艳;阮珍;刘敏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耳鼻喉疾病诊治中鼻内镜的应用

    当前,鼻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鼻内镜具有亮度大、视野广、视野清晰、精确度较高等优点.目前,鼻内镜主要用于鼻腔鼻窦疾病的手术和术后换药.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额镜下常规检查,即前鼻孔镜检查鼻腔、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部、间接喉镜检查喉部、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等,并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再用鼻内镜检查作出诊断,将前者的诊断与后者的诊断进行比较.检查前的准备同传统额镜下检查,鼻腔喷We 麻黄素及地卡因.

    作者:徐光达;于洋;金宏林;于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收集了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的缓解情况、心电图检查的改变情况以及24h平均血压的变化情况,并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检查疗效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治疗后24h平均血压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能够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和心肌做功、抑制心肌重构,对于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情况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硝酸甘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代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牙体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牙体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60颗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30颗牙,观察组给予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对照组给予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发现,观察组30颗牙中,修复成功了28颗,修复成功率为93.33%,对照组30颗牙中,修复成功了22颗,修复成功率为73.33%,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折性、耐疲劳性、美观好看、操作简便,在牙体修复中成功率高于金属铸造桩核,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矫国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显微镜镜检血细胞的必要性

    目的:探讨显微镜复检血细胞分析仪结果的必要性.方法:通过临床患者相关资料,结合本室仪器运行特点,进而证实显微镜镜检血细胞分析仪重要价值.结果:通过临床患者实际资料与血涂片镜检结合,进一步完善血细胞分析仪镜检工作,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在外周血三系中,当一系、二系异常或处于正常范围边缘时,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及时进行外周血涂片镜检.显微镜涂片可以准确、及时弥补普通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系统疾病漏诊的缺点.

    作者:秦海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