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水栓塞4例抢救成功临床分析

林春燕;张丽英;李显英

关键词:羊水栓塞, 抢救成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回顾性分析, 分娩并发症, 足月分娩, 抢救处理, 临床表现, 分娩过程, 发病情况, 病理改变, 孕产妇, 血循环, 死亡率, 肾衰竭, 肺栓塞, 总结, 休克, 问题, 母体
摘要: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后引起的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它发病凶险,是严重的分娩并发症,是孕产妇病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于足月分娩者死亡率可高达70%~80%.现将2008年1月~2012年4月我院发生的4例羊水栓塞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抢救处理等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定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能力.

    作者:和积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MTHFR和eNOS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位点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运用PCR-RFLP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者60例(DN+组)、2型糖尿病不伴糖尿病肾病者60例(DN-组)、60例健康对照组(NC组)的MTHFR、eNOS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1)MTHFR基因C677T位点DN+组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DN-组及NC组(P<0.05);(2)eNOS基因G894T位点DN+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DN-组及NC组(P<0.05);(3)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TT基因型与eNOS基因G894T位点的TG基因型在2型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MTHFR基因C677T位点和eNOS基因G894T位点变异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危险性,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作者:戴红双;张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在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例病人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先行清创后行VSD治疗,游离植皮、直接缝合或组织瓣移植.结果:6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结论:臀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使用VSD能够促进创面的新鲜组织生长,加快感染创面愈合,减轻医护工作量及患者的痛苦,为2期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作者:彭伟;刘洪军;王栋;任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文件记录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护理文件记录是护理人员根据医疗护理措施和病人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与护理活动紧密相关、病人可复印的客观病历资料之一,护理文件记录不仅反映了护理人员对疾病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经验,还可以反映护士的责任心和书写水平.护理文件记录在解决医疗事故中有不容置疑的举证责任和严肃的法律效力,因此写好护理文件记录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护理人员书写护理文件记录存在很多问题,这反映了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也存在着法律问题.

    作者:武坤莎;梁丽萍;刘蓓蓓;吴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与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和DSA成像技术对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在治疗前采用DSA成像技术进行诊断;B组患者在治疗前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结果:B组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诊断检查所需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及家属对诊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2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反应.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对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非常高,且检查所需时间更短.

    作者:鲁春鹤;赵江;唐海涛;陈刚;肖玉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讨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护理

    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1年9月在我科诊断为吸入性肺炎的住院患者共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19~83岁,平均年龄69岁.本组合并反流性食道炎(GER)5例占,食道裂孔疝(THT)2例,食道癌1例占,因醉酒后昏睡呕吐物误吸入气道3例占.合并肺脓肿1例.症状表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咳嗽咳痰,发热.全部病例均经胸片或肺部CT等影像学诊断.吸入性肺炎的诊断参照<实用内科学>的标准[1].

    作者:张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镇咳化痰治疗,给予退热、吸氧及雾化吸入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每天0.5g,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续应用3天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每天0.125g,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用法同对照组,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每天0.5g,每天1次.2组患者疗程为7~14天.记录2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肺罗音消退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肺部X线恢复时间.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肺罗音消退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肺部X线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孕激素辅助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42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服用孕激素治疗的随访研究,探讨孕激素辅助治疗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04年1月~2009年1月诊断为Ⅰ期子宫内膜癌手术病人84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孕激素治疗组42例和未用孕激素对照组42例,治疗组病人除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外每天口服甲羟孕酮250毫克,连续服用12个月.2组患者随访观察3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激素治疗组与对照组3年内复发率分别为7.14%和1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治疗组与对照组3年存活率分别为95.2%和8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服用孕激素治疗的随访观察,认为术后孕激素辅助治疗可以改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妍;谷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技术对患有胫腓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护理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抽取76例患有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38例,均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分别进行骨折常规护理和胫腓骨骨折针对性护理.结果:B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对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技术进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该类患者的病情恢复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岑红丹;王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的临床药理及应用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是苯丙咪唑家族中第1个应用于临床的药物,通过作用于H+/K+-ATP酶而发挥其强大的抑制胃酸的作用,以抑酸作用显著持久而著称.服用奥美拉唑以后1~2.5小时可到达其血药浓度的高峰,主要经肝脏代谢,大概有78%的代谢物以尿液为途径排出,可以增加胃粘膜细胞的K+,起到保护胃粘膜屏障的作用.在临床中,奥美拉唑可用于食管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胃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泌素瘤等的治疗,疗效肯定.部分患者服用奥美拉唑后可出现不适,但不严重,可以自行缓解,随着医药研究的发展,将会不断出现新的药物,以其更强的临床疗效,更少的药物不良反应,为胃肠道溃疡性疾病的治疗开拓一片新的前景.

    作者:徐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截肢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现今社会由于交通、工伤、打斗等原因引起的创伤病例越来越多,因创伤的程度重而无法再保存患肢必须截肢的病例也随之多起来.这对病人及家属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使他们在短时期无法接受现实,心理承受很大压力,这会影响病人的康复.我院自2000年~2003年对10例截肢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秀英;田甜;李丽;侯丽杰;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对邻面去釉牙釉质再矿化的研究

    目的:评价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对邻面去釉牙釉质再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正畸减数的双尖牙为实验样本30个,采用去釉砂条去釉和35%的磷酸抛光,随机分成A、B、C3组,A组应用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B组应用氟保护漆,C组未处理为对照组,经体外PH循环20d后采用定量的显微硬度检测.结果:每2组的显微硬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小于0.05)其中A组高;C组低.结论: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对邻面去釉牙釉质具有很好的再矿化作用.

    作者:李海清;马晟利;刘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如何大限度帮助老年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方法:通过对67例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术前访视和问卷调查,采取对症心理护理措施.结果:67例围手术期老年患者以佳心态接受手术并顺利度过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掌握老年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手术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爱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尿酸、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血管病变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尿酸、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血管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血尿酸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UA、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斑块分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血尿酸和血脂水平异常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检测指标,积极降低血尿酸水平,有利于减缓2型糖尿病并发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曹清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尘肺病人的护理要点

    尘肺是由于长期在生产活动中因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发生的肺部进行性纤维化组织增生的全身性疾病,是我国危害大的职业病.尘肺以并发结核、气胸、呼吸系统感染、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等为常见,再加上北方特殊的气候条件,病人更易合并感染,合并感染后,常使病情加重,护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缓解病人的不适.

    作者:杨秀兰;张淑红;张丽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隐裂牙的临床治疗及疗效分析

    牙隐裂的定义是:隐裂也称微裂,是牙齿有极微小的裂缝.它的发生与与牙齿的解剖结构上的发育缺陷(深的发育沟或较大的釉板和咬合创伤因素有关.常发生于前磨牙或磨牙牙本质的不完全折裂.由于发病早期裂纹小仅涉及釉质,患者有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咬合不适;如果裂隙渗入牙髓,患者就会出现尖锐放射样疼痛,病程发展到晚期,出现咬合痛,伴发根尖周炎.严重时会出现牙齿折裂现象.因此,隐裂牙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自2009年4月~2011年4月,我科对106颗隐裂牙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丽;韩春艳;孙全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羊水栓塞4例抢救成功临床分析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后引起的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它发病凶险,是严重的分娩并发症,是孕产妇病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于足月分娩者死亡率可高达70%~80%.现将2008年1月~2012年4月我院发生的4例羊水栓塞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抢救处理等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林春燕;张丽英;李显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口腔种植修复老年患者焦虑心理调查与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种植修复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需要种植修复的老年患者126例随机分为2组,术前术后的牙科焦虑评分.结果:2组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牙科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老年患者在口腔种植修复前实施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提高患者对种植修复的认可.

    作者:李敬秋;马数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外科护理的护理体会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多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呼吸衰竭是AOPP的主要死亡原因,而机械通气则是抢救AOPP所致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现结合我院采用机械通气抢救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将护理体会做如下总结.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急性重度中毒,全血胆碱酯酶活力(试纸法测定)均<30%,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

    作者:姜淑芝;顾连芬;赵南;王秀丽;宋玉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综合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干预组辅以心理、认知、行为和家庭支持等综合护理.结果:干预2周后2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心血管神经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蒋再静;周广美;韩点;李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管: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