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韩秋;周鹏翔
肛肠类疾病:主要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等等,其中环状混合痔、肛周脓肿、肛瘘、陈旧性肛裂、直肠脱垂需手术治疗.才能达到彻底的根治,而这些疾病术前,术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效果,现将我院2010至今150例病人术前及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严六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10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康复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03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无1例发生并发症,随访100例,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无血栓形成.结论:细致良好的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万东华;李文清;英丹;杨立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下肤深静脉红细胞叠加征提早发现可避免部分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出为无创检查,为筛查的静脉病变首选手段,对防止血栓形成起到重要性作用.
作者:陈晓旭;韩秋;周鹏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常有受寒、劳累等诱因或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1/3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多数起病较急.部分革兰阴性杆菌肺炎、老年人肺炎、医院内肺炎起病隐匿.发热常见,多为持续高热,抗生素治疗后热型可不典型.咳嗽、咳痰甚多,早期为干咳,渐有咳痰.痰量多少不一.
作者:徐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种外科手术治疗新理念.主要是救治损伤严重的患者,改变以往早期进行确定性的手术方法,而是采用快捷、简单的手术措施控制伤情的进一步变化,使患者复苏后有机会进行再次完整、合理的手术.
作者:李建国;宋海滨;姜脉涛;王永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锁定钢板技术在各种复杂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锁定孔的角度可以按需要调整,固定效果可靠,能够有效的控制骨折重叠,分离,旋转移位,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得到肯定,本院自2007年1月-2009年2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18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化;赵延君;武震;王鑫;杨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我国新医改方案的颁布和实施,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日渐显露.而对医院的整个管理来说,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目前医院财务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杨宝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纹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复查常规心电图、测定血流变学参数及血脂参数.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86.4%),显著高于对照组(57.1%)(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3%),显著优于对照组(71%)(P<0.05);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率(93%)显著优于对照组(72%)(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纹痛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作者:谷思洋;孙明月;王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挠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手法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挠骨远端骨折48例.结果:术后功能评价应用改良的Sheap评分:优30例,良10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83.3%.结论: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挠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柯铭锋;林久灶;林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颈前路单枚螺钉固定齿状突骨折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中空螺打固定手术病人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8-63岁.Alonzon分型:Ⅱ型骨折13例,Ⅲ型骨折5例,合并C1前脱位12例,合并寰椎前后弓骨折3例,合并枢椎椎弓骨折1例,合并下颈椎损伤3例.结果:18例均骨性愈合,15例枕颈部恢复至伤前活动范围,3例颈部旋转轻度受限.结论:前路单枚齿状突螺打固定技术是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首选.
作者:刘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治疗1-3岁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引导式教育方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65例.结果:引导式教育治疗总有效率为90.7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大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关节病变的螺旋CT表现特点,评介其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们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螺旋CT扫描,对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螺旋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硬化或吸收、骶髂韧带钙化.结论:螺旋CT扫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及鉴别具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黄柳明;张松林;罗光著;陈建彪;张勇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外侧软组织缺损的术式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2月,应用顺行的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远端外侧缺损创面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7-54岁.缺损范围为3cm×3.5cm-4cm×8cm.术中切取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大小为4cmx4.5cm-5cm×9cm.,供区采用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3例皮瓣均成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约2mm,经2期整复推进皮瓣创面愈合.13例均获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周围皮肤接近.患足均能正常负重行走,皮瓣及供区植皮处皮肤无破溃.结论:顺行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足背远端外侧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叶国强;朱小平;刘远秀;姚晓芳;朱展亮;黄志珩;覃碧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我科于2007年引进罗氏Elecsys2010免疫分析仪,此仪器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维护方便等特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一特殊故障,现将这一特殊故障的处理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及时解除故障.1故障现象:仪器使用1年多以后,经常出现做完某项目的定标后,下次开机扫描试剂时会出现某些正常使用的试剂扫描不出来.
作者:贺映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急性肠梗阻分单纯性,闭拌性和绞窄性3种类型.单纯性肠梗阻的死亡率的死亡率为0-5%,而绞窄性肠梗阻则高达梗286例,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75例,其中:26例有不同程度的延误治疗,约占30%,具体分析如下.
作者:周洪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提高心包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25例中-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置管.结果:25例均1次成功,未发现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准确性好、成功率高、风险小.
作者:张维龙;康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静脉输液是药物通过静脉血管内给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快速吸收,是有效的治疗疾病中常用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然而,静脉输液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不应滥用.要考虑并注意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严重反应和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以导致不良后果.
作者:李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46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hoh1分类法进行分类,分别使用螺钉、钢板、植骨等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6例手术病例中,按hohl分类:I型10例,II型12例,III型6例,IV型8例,V例10例.随诊时间为3个月-4年.骨折均愈合,疗效优23例,良17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86.9%.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正确的复位操作和坚强的内固定以及必要的植骨、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是胫骨平台骨折获得良好结果的关键.
作者:朱永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使用透明腕式加压止血器的临床优势.方法:根据手术顺序从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分为2组,加压止血器组100例,弹力绷带组100例,对2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止血效果,舒适度,满意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加压止血器组术后切口并发症明显降低,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经挠动脉行介入治疗术后使用透明加压止血器和弹力绷带,止血效果均安全有效,但前者止血时间短,直观性强,患者舒适度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刘涤;董毓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72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其中老年人30例,中青年42例.结果:老年人病因以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为主,临床表现为不典型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常见且明显,并发症多,误诊率高及病死率高.结论:对以头痛、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老年病例应高度重视,常规进行脑脊液等检查以减少误诊,以便及时治疗.
作者:盛延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