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春期女生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调查

冯翔;郑琳;陈秋莲;肖新才;罗晓林

关键词:青春期, 女生, 食物选择倾向, 节食
摘要:目的了解青春期女生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对青春期女生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85名8~21岁青春期女生进行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调查.结果60.0%以上女生存在食物好恶,影响食物选择倾向的主要因素是食物的味道、营养、外观、家庭饮食习惯、潮流时尚或节食减肥行为等.青春期前、中、后期女生中发生节食的比例分别为4.9%、22.6%和28.9%,各年龄组发生节食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调查还发现,节食与非节食的青春期女生对自身体形认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青春期女生有食物好恶倾向,部分女生存在节食行为,应制定有效的营养教育措施,培养青春期女生健康的饮食行为.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大学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成因与分析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据资料显示[1]:体育课中伤害事故的频繁发生,已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而体育课的运动特点,决定了体育课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伤害事故很难在任何学校完全避免.兰州理工大学体育部收集了1999年2月至2002年12月甘肃省6所学校的大学生体育课堂中伤害事故案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现叙述如下.

    作者:杨建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对14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对14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规范的健康教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文嘉;高建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南宁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的有关知识及相关的态度、行为,为社区的宣传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随机对10个社区的1966名居民进行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只有44.00%的居民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50.80%的居民知道共用餐具不会传播艾滋病;仅43.10%的居民知道性生活后冲洗生殖器不能预防艾滋病;仅有36.00%的居民在其朋友感染艾滋病后还愿意与其来往;只有24.40%的居民在性生活中经常使用安全套.结论对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有待加强.

    作者:陈世海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学校暴力的研究进展

    目前关于学校暴力的报道较多,有的可以说是怵目惊心.世界各国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暴力事件发生,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暴力是故意使用武力,对自己、他人或者对一个团体、社区进行威胁或采取实际行动,造成或有较高的可能造成身体的、精神的伤害、死亡,发展为破坏或抢夺行为[1,2 ].而学校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暴力虐待行为,包括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间的,形式有集体和个体之分.

    作者:刘宇珠;马迎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图片新闻在卫生媒体中发挥效用的因素

    新闻媒体的发展,一是靠文字,一是靠图片,两者互为补充、互为印证.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图像时代已悄然走人我们,许多新闻媒体顺应时代变化,将大幅或多幅图片运用到新闻版,图片报道与文字报道并驾齐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姜露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如何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多年来,很多人都在从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但真正以科学为基础来设计、实施和评估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的却不多.

    作者:吴尊友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青春期女生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青春期女生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对青春期女生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85名8~21岁青春期女生进行食物选择倾向和节食行为调查.结果60.0%以上女生存在食物好恶,影响食物选择倾向的主要因素是食物的味道、营养、外观、家庭饮食习惯、潮流时尚或节食减肥行为等.青春期前、中、后期女生中发生节食的比例分别为4.9%、22.6%和28.9%,各年龄组发生节食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调查还发现,节食与非节食的青春期女生对自身体形认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青春期女生有食物好恶倾向,部分女生存在节食行为,应制定有效的营养教育措施,培养青春期女生健康的饮食行为.

    作者:冯翔;郑琳;陈秋莲;肖新才;罗晓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健康教育对居民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为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群体实验流行病学方法,选择城市2个社区作为实验社区和对照社区.从2002年1月开始,对干预社区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高血压社区干预.通过比较两个社区基线与2年后(2004.1)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及分布的改变,以及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社区高血压知识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排除年龄与性别的影响,两年后,高血压知识问卷积分的平均分在干预社区上升了1.07分(P<0.01),对照社区改变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社区2年后高血压知识积分4分以上(总分6分)的人数所占比例由43.9%上升到66.2%(P<0.05),对照社区得分构成无显著性差异.干预社区中,40岁以下组,女性和低文化者,2年后高血压知识提高尤为显著.以高血压知识积分为因变量的Logist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高血压知识水平的因素有年龄(OR=1.002)和文化程度(OR=0.617).结论高血压社区干预对一般居民的高血压知识水平的提高有较好的作用,老年人和低文化水平者是社区高血压知识干预的重点人群.

    作者:徐琢;倪再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南京市秦淮区食品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为掌握食品从业人员对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并为进一步在此类人群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基本资料,2004年3~4月,南京市秦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秦淮区健康教育所对前来办理健康证的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陈志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型模式

    在社会学中,模式是指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理论图式和解释方案,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1].

    作者:郭子贤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关于《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5年开办继续医学教育的通知

    作者:本社培训部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哈尔滨市初中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普遍关注的焦点,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为研究者所热衷.从目前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来看,研究学生的较多,研究教师的较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作者:李家强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福建三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了解三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评价近年来三明市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机械抽样方法对三明市梅列区9个居委会所辖的14~59岁居民共36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知晓率分别达86.95%和74.78%,其中14~18岁为低(56.40%),绝大部分居民愿意了解和获取有关艾滋病的知识(91.67%),但主动寻求和参与公众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仍有较多居民认为艾滋病对自己没有威胁,居民相关知识普遍来源于大众传媒.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到普及,但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相关预防措施存在薄弱环节.

    作者:曾恕妹;漆湘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阜新市高中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阜新市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为教育部门制定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阜新市一所中学611名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90%左右的学生知道艾滋病可通过血液、共用注射器及性交途径传播,但知道艾滋病并不会通过同班上课和共用厕所传播的人相对较少,分别只有75.0%和44.9%.只有14.0%的学生表示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不足,只有6.6%的学生回答学校曾教过自己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结论应重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

    作者:陈大光;陈晶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贫困救助项目的实施与探讨

    城市困难群体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可及性是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卫生政策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困难群体的卫生保健问题日益突出.

    作者:尹利军;丁国伟;刘桂生;黎百灵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干扰因素的调查

    睡眠质量差,是影响住院患者心理、生理健康状况的一个因素.国内研究发现失眠者往往伴有情绪障碍[1],可妨碍伤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甚至病死率增高[2].为此,山西省荣军医院于2001年3月至2002年5月从生理、心理、环境因素三方面对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干扰因素进行了调查,以便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如何,有哪些干扰睡眠的因素,这些因素对睡眠质量的预测性如何,以及为老年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依据.

    作者:高改玲;宋清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大同市长途货运卡车司机艾滋病知信行调查

    长途货运卡车司机是一类特殊人群,流动性大,活动范围广,高危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针对该人群进行的健康教育工作难度较大.为了解大同市该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行为状况和行为意向,并为今后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大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3年7月对大同市长途货运卡车司机进行了艾滋病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与市场接轨的探讨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不健康的行为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有关.实践证明,解决这个问题的佳途径就是开展全民健康教育.

    作者:李克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儿童肥胖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育儿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儿童肥胖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儿童肥胖症已成为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儿童肥胖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作者:郑云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宁德师专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为了进一步掌握宁德师专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教育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于2003年在本校2000级的学生中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测试,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济川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中国健康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