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峰;周晓平;胡小吾;王来兴;徐波涛;刘建民;王文仲
椎基底动脉狭窄可引起脑缺血、脑卒中,后果严重.药物治疗疗效有限,且无法改善血管狭窄状况;外科手术治疗因难度大、并发症多而极少采用.血管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好、病人易接受的优点得到迅速发展.本文就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回顾.
作者:赵瑞;周晓平;刘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盲置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B超测定前列腺尿道长度,插入网状支架置放器,利用定位结构确定网状支架在前列腺尿道部的位置,退出外管释放网状支架. 结果全组网状支架均一次置放成功.全组病例随访4月~13月,平均6.2月,IPSS由术前(25.9±3.1)分下降至术后(6.3±1.6)分(t=45.14,P<0.01),Qmax由术前(5.3±0.9)ml/s升高至术后(14.5±1.8)ml/s(t=26.37,P<0.01),残余尿(Residual urine,RU)由术前(178.3±94.1)ml降至术后(8.8±13.0)ml(t=63.03,P<0.01). 结论盲置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操作简便,能迅速将支架置入预定部位,特别适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病人.
作者:毛和平;李韶山;赵杰;刘志斌;王自然;郑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以往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策略.但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病人,由于对化疗及放疗均不敏感[1],各种微创介入性疗法便成为主要手段,如经皮肝癌酒精注射、热盐水注射、冷冻、激光、核素、微波及射频消融术等,其中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 MCT)肝癌发展迅速,以其创伤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疗效显著、适应证广等特点,为国内外医学界所瞩目.本文就该项技术的多项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苏晋;贾译清;谭旭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过去几十年里,心血管外科绝大多数手术都是通过传统的大切口正中开胸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下来完成的.尽管技术成熟,手术结果满意,但体外循环并发症和有失美观的传统正中开胸,胸骨被全部锯开所带来的并发症,如胸骨感染、胸骨不愈合、胸骨稳定性被破坏及伤口疼痛等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医生和患者,给前者带来压力,给后者带来痛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微创伤心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使这些长存已久的问题有所改观.随着Benetti (1994)、Subramanian (1994)和Cosgrove (1996)等分别在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小切口主动脉瓣替换术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的报告[1,2],小切口心血管外科手术因具有切口小、美观和创伤小等特点,在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性心脏病和瓣膜病外科方面已广泛开展.其基本外科技术,如手术径路、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技术及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等有些已有定论,而有些仍有待讨论.
作者:孙寒松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经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的体会. 方法 1994年10月~2003年3月,共完成经右外侧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畸形矫治术1258例.心内畸形包括房间隔缺损293例、室间隔缺损60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98例、法乐氏四联症177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29例及其它畸形57例.合并畸形包括:动脉导管未闭,永存左上腔静脉,二尖瓣关闭不全,肺静脉畸形引流,右室流出道狭窄等. 结果本组手术死亡9例(0.7%),其中5例因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2例因严重肺感染,1例因灌注肺,1例因肺高压危象.术后并发症36例(2.9%).体外循环时间(60.3±32.1)分(15分~359分),心肌阻断时间(37.7±24.6)分(3分~205分).术后机械通气(19.7±34.4)小时(1.5小时~401小时),住院时间(8.0±12.1)天(5天~300天). 结论右外侧小切口具有损伤小、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连续性、防止术后鸡胸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作者:刘迎龙;闫军;李守军;于存涛;张宏家;魏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整复眶壁爆裂性骨折的疗效. 方法 60例眶壁骨折中,眶下壁骨折28例,眶内壁骨折20例,内下壁复合骨折12例,均采用经鼻内窥镜手术整复. 结果 41例复视中38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7例眼球内陷、复视中16显效,1例有效(眼球内陷矫正良好,复视未能消失).2例仅眼球内陷术后双眼突出度对称(显效).总有效率98.3%(59/60). 结论经鼻内窥镜行眶壁骨折整复术,无面部伤口,视野清晰,对周围组织损伤轻,疗效好,恢复快.
作者:刘学兵;印志娴;刘钢;赵绰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2002年6月~8月6例甲状腺腺瘤采用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甲状腺腺叶切除、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80min~170min,平均108min.出血量极少.无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表现.住院时间6天~16天,平均9.8天. 结论腔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可行,此术式安全,美容效果好,对于单纯腺瘤的患者可首选.
作者:黄建平;葛茂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的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32例胆管损伤修复术后16例胆管再次狭窄的临床资料,12例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例原Roux-en-Y吻合口扩大再行盆式吻合术. 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2例术后出现肝脏转氨酶ALT升高,给予保肝治疗,1月后均恢复正常.余1例随访0.5年,4例1年~3年,3例3年~5年,6例>5年,无黄疸、无胆管炎症状发作.12例术后1年B超检查扩张的胆管减小0 cm~0.5cm 5例,0.5 cm~1cm 7例. 结论胆管损伤修复术后胆管狭窄再次行手术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作者:黄辉;萧荫祺;李为民;刘浩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联合应用内镜技术治疗伴有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结石病人的疗效. 方法对210例(同济医院124例,武汉市第四医院86例)LC术前、术后可疑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ophy,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 结果 LC术前ERCP发现胆总管结石69例,EST清除63例,清除率91.3%(63/69);LC术后ERCP发现胆总管残留结石9例,EST清除8例,清除率88.9%(8/9). 结论 LC联合ERCP、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使病人避免开腹手术.
作者:游建;王平;李新民;卢兴培;陈孝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甲状腺疾病多发于青年女性.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在颈部留下6cm~8cm手术疤痕,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
作者:吴东波;王存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住院费用. 方法 LC开展初期 (1991年)和成熟期 (2000年)选取LC 100例与同一时期开腹胆囊切除术(OC)100例住院费用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LC开展初期,LC组住院费用总费用(2575.86±261.61)元明显高于OC组(1240.61±382.67)元(t=28.805,P<0.001),主要与手术及材料费用高(t=199.833,P<0.001)有关.LC开展成熟期,LC组住院费用总支出(5833.00±464.97)元明显低于OC组 (7489.26±2491.24)元(t=6.535,P<0.001),虽然手术及材料支出仍高 (t=17.029,P<0.001),但药品、床位、检查等项均低于OC组(t值分别为8.839、12.005、6.203,P<0.001). 结论随着LC技术的成熟,费用降低已成为其一大特点.
作者:刘鄂长;陈训如;韩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文报道36例腹腔镜下处理困难的胆囊切除术肝面胆囊床出血,应用氩气凝血器(Argon beam coagulator,ABC)收到良好止血效果,避免了中转开腹手术.
作者:胡德扬;朱建明;陈建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Gy~110Gy,每颗粒子活度0.50mCi~0.60mCi,平均植入4颗~9颗. 结果随访3月~8月,1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进展,有效率75%(3/4).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舌癌可行、安全、微创.
作者:王俊杰;冉维强;马福容;朱丽红;刘江平;白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自法国Phillipe Mournet 成功实施第一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内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逐渐普及与深化,并逐步推广至妇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骨科、整形外科等各手术科室.内镜在骨关节的应用已有诸多的报道,本文就内镜在骨关节外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郑宪友;史其林;顾玉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性. 方法回顾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13例原发性单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SE序列及三维稳态旋进快速成像(3-D fast inflow with steady-state precession)序列进行MR扫描,手术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分离血管神经后用人造血管补片隔离. 结果术中见所有三叉神经均受到血管压迫,11例为小脑上动脉压迫,1例为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压迫,1例为静脉压迫.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无手术死亡及永久性并发症.随访11例,时间6月~24月,平均13月,无疼痛复发. 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洪波;周晓平;刘建民;王文仲;王莉;龚建国;金爱国;曾浩;陆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肾囊肿开窗引流的方法和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8月~2002年8月46例肾囊肿在腹腔镜下经腹腔开窗引流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成功45例,1例因为早期缺乏经验,术中肾被膜破裂出血,处理困难中转开腹.无腹腔脏器损伤.全组随访3月~1年,平均7月,囊肿无复发. 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腔肾囊肿开窗引流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作者:单磊;张超;马永;王旺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内镜取出术的方法及并发症. 方法总结我院1984年1月~2002年5月胃镜下诊治110例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资料. 结果内镜下异物取出成功率87.9%(94/107),并发症发生率10.6%(10/94).不同种类异物取出成功率:长形异物100%(22/22),圆钝形异物85.7%(30/35),尖锐异物84.0%(42/50);并发症发生率:长形异物4.5%(1/22),尖锐形异物18.0%(9/50),圆钝形异物0.不同部位异物取出成功率:食管84.8%(39/46),胃91.8%(45/49),十二指肠90%(9/10);并发症发生率:食管13.0%(6/46),胃8.2%(4/49),十二指肠为0. 结论内镜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有效、安全的方法.异物过大、过宽或怀疑有穿孔、患者不配合时不宜经内镜取异物.
作者:林香春;丁士刚;周丽雅;林三仁;廖振林;康慧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 方法 20例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应用球囊膨胀支架行血管内成形术治疗. 结果 12例基底动脉恢复正常管径,8例狭窄程度减小80%以上,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卒中再发作.脑血管造影随访13例,均无血管再狭窄. 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基底动脉狭窄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张珑;刘建民;洪波;许奕;周晓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MICS)是指使用有别于传统心脏外科的手术方式,以达到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MICS得到迅速发展,在学术上已经形成一个学科呈现于心脏外科领域,并对传统心脏外科产生很大的冲击.
作者:胡盛寿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扩大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分析48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和32例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的临床资料.结果 LAVH组的手术成功率、适应证明显优于TVH组;而TVH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LAVH组. 结论 LAVH明显扩大TVH的适应证,使部分需要经腹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病人避免开腹手术.
作者:徐彩临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