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萍;吕庆排;黄敏;陈所仙;孙红娟;胡松杉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2015年3—7月曲靖市医院感染监测中心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中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医疗物品、消毒剂、血透室透析用水进行现场采样监测,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样259家医疗机构,合格率73.36%;同时期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中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采样的合格率均存在显著差异性,三级医院合格率高,二级医院优于一级医院,村卫生所合格率低。结论曲靖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不容乐观,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村卫生所的监管势在必行。
作者:沈亚萍;吕庆排;黄敏;陈所仙;孙红娟;胡松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状况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为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抗菌用药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13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采集血液标本,培养分离感染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及低抑菌浓度(M IC )测定,检测表皮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采用PCR扩增gyrA基因及测序,分析结果。结果132例患者有36例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率为27.27%;表皮葡萄球菌对诺氟沙星耐药率为100.00%;表皮葡萄球菌 PCR扩增gyrA基因产物长度275 p ,部分菌株同时存在多点位突变。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感染病原菌,对大部分喹诺酮类药物普遍存在耐药,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株存在gyrA基因变异,这可能是其对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徽;王春彤;赵占秋;郭晓红;高春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重症心肌炎治疗中丙种球蛋白对心肌损伤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数字表法将72例重症心肌炎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疗效等。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BNP、CK —MB、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各自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BNP、CK-MB、cTn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3月LVEF和LV对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显著低于研究组94.4%( 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的抗炎症和抗病毒作用,可减少重症心肌炎对心脏的损伤,保护患者心肌细胞,迅速消除体内病毒,改善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德才;麦一峰;马龙洲;颜碧清;王珊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胃肠外科患者体液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分型检测,探究胃肠外科室内的耐药基因流行特点。方法收集300例在2015年8月—12月住院患者样本,通过VIT 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筛选高耐药ESBLs大肠杆菌;通过PCR技术对耐药基因鉴别和扩增;将耐药基因亚型测序,通过序列比对方法对耐药基因亚型进行确认。结果筛选发现120株耐药ESBLs大肠杆菌菌株;其中14株高耐药ESBLs大肠杆菌PCR鉴定发现ESBLs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主要类型是CTX-M 型,测序发现其亚型主要为CTX-M-14(64.3%)、CTX-M-15(28.6%)和CTX-M-123(7.1%)。结论本研究发现胃肠外科住院患者体液内存在的大肠杆菌超广谱耐药基因 ESBLs主要为CTX-M 型,其亚型为CTX-M-14、CTX-M-15和C T X-M-123。
作者:许晓东;朱萌华;付鑫焱;过湘钗;郝珂;李凯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医院常见革兰阴性菌2009—2014年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变迁趋势,指导临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方法对广西医院2009—2014年临床标本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变迁进行统计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7种常见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及不动杆菌属耐药率高,连续6年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60.0%,不动杆菌属对上述2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58.9%。结论医院革兰阴性菌对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耐药形势严峻,以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为严重,临床医生经验用药应参考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大限度发挥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
作者:于虹;陈一强;孔晋亮;刘唐娟;黄天霞;林洁;杨超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医院感染多药耐药菌(MDROs)特点及患者直接经济损失。方法回顾性调查综合医院2015年1月—12月出院患者中,被诊断为医院感染并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上报的病例1161例及目标性监测MDROs的相关资料,分析MDROs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MDROs中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为主,共63株,占38.41%;MDROs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中位数)为24 d ,较非MDROs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延长了5 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Os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中位数)为67456.25元,较非MDROs医院感染患者增加了26310.2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Os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MDROs感染可明显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给患者造成经济损失。
作者:姜雪锦;孙吉花;邢敏;王琳;张霞;邱会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影响,以期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寻找诱因。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内科及消化内科门诊收治高血压老年患者2534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 H p感染,随机单盲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 Hp治疗,治疗1周后剔除 Hp阳性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1年后、末次随访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随访1年间,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3.17%低于对照组8.37%(P<0.05)。结论 Hp感染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具有促进作用,可使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增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新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张文海;梁艳平;杨建;姜龙;冯洪亮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总结妇科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存在问题及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将2011年1—12月妇科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病例设为对照组(干预前)345例,2012年1—12月妇科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病例设为观察组(干预后)308例;比较两组之间的手术部位感染率、围手术期药物选择是否合理等。结果干预前手术例数为345例,感染81例,感染率为23.48%;干预后感染率为18.83%,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药物选择合理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术后用药时间≤48 h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联合用药合理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控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后,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规范,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有下降趋势;综合干预能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张云;张影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 )在糖尿病足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糖尿病足感染患者1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程度将其分为A组(轻度感染组)48例、B组(中度感染组)99例、C组(重度感染组)30例,根据糖尿病足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及无效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清CRP和PCT水平。结果 A组血清CRP和PCT水平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血清CRP和PCT水平低于C组(P<0.05);3组治疗后血清CRP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愈组血清CRP和 PCT 水平低于好转组和无效组(P<0.05),好转组血清CRP和PCT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血清CRP和PCT水平随着糖尿病足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血清CRP和PCT在糖尿病足感染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剑虹;洪郁芝;徐新鹏;杨晓春;朱岚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及抗感染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80例,对照组120例,分析感染相关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和胆碱酯酶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得出,患者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饮酒史、白细胞低、并发症及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应用抗病毒药物是保护患者不受感染的因素。结论引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应用抗病毒药物是有效预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
作者:项波;白明辉;胡永珍;周鑫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女性 HPV易感性,并分析不同HPV亚型在聊城地区的分布特点及致宫颈上皮内瘤变作用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医院因宫颈疾病就诊3095例患者,进行过 HPV分型检测,对阳性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阴道镜活检,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V阳性患者830例,占26.82%;以30~49岁年龄段 HPV 感染为主,占31.20%;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中检出多的H PV亚型前三位分别是H PV16、59、58;≥2种 H PV亚型混合感染在宫颈高级别和低级别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30~49岁年龄段 H PV感染比例高,宫颈上皮内瘤变比例随年龄及混合感染增高而增高;聊城市引起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 HPV亚型为HPV16、59、58。
作者:郑丽丽;郑丽媛;杨亚培;李玉红;王伟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和培养悬液中热休克蛋白(Groel1)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11月9例结核病潜伏感染患者与14例肺结核患者,取外周血培养巨噬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和巨噬细胞悬液中Groel1蛋白与iNOS的浓度。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患者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 Groel1蛋白与 iNOS 的浓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9,0.804;潜伏感染者与结核病患者血清与巨噬细胞培养悬液、iNOS和Groel1蛋白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roel1蛋白和iNOS可能参与巨噬细胞与结核分枝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Groel1蛋白和iNOS外周血的表达水平不能作为结核感染患者的分期诊断指标。
作者:鄢仁晴;丁泉敏;闵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对老年全髋置换术后继发深部感染的研究及预防作用观察。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81例在我院初次行全髋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的患者列为观察组,42例采用常规骨水泥假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时间改变血清 PCT 及D-D水平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术后1d、7d血清PCT及D-D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7dPCT 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术后7 d、14 d D-D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进行18个月的随访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感染病例,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病例继发深部感染,感染率16.67%,感染患者主要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术后18个月累积感染率采用Kaplan-M eier曲线计算,观察组患者累积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8)。结论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对行全髋置换术老年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风险。
作者:吴军;武成兴;张鹭;张蜀平;赵卫;曾勇;钟华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体周围炎对颌骨成骨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口腔科松动并拔出种植体患者7例作为观察组,拔出第三磨牙身体健康者7例作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的颌骨组织进行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纯化,M M T测定成骨细胞增殖能力,RT-PCR法测定成骨细胞Ⅰ型胶原(Ⅰcollagen ,Col I)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细胞Col I蛋白水平。结果第7天时,观察组成骨细胞OD值低于对照组(P<0.05),第3天时,观察组成骨细胞OD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成骨细胞Col I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体周围炎能够抑制颌骨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作者:张建兴;陈云芳;方东;徐孟钢;方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调查医院儿科患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情况、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为儿科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预防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儿科收治的患儿3222例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并鉴定患儿的病原菌种类,对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22例患儿样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471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278株占59.02%;鲍氏不动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占16.56%;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导尿管留置是患儿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 P<0.05);鲍氏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高,为97.44%。结论鲍氏不动杆菌是导致儿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对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临床上应根据上述结果指导实施诊治。
作者:蒲海波;邱立志;杨乐;李海涛;薄延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麻醉机呼吸回路两种消毒方式对管路中细菌的消毒效果,为麻醉机呼吸回路消毒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1月—7月对46台封闭式回路的麻醉机分别采用传统消毒和消毒机消毒方式,在消毒前、消毒后、消毒使用7d后对内部回路系统吸气口端、呼气口端、钠石灰罐出口、入口进行采样,细菌培养检测。结果传统消毒、消毒机消毒在消毒前麻醉机回路污染率为20.29%、18.84%;消毒后未检出细菌,污染率0.00%,使用7d后污染率为2.90%、2.17%,消毒前后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消毒前、消毒使用7d后呼气口端污染率高,传统消毒为20.29%、2.90%,消毒机为18.84%、2.17%;消毒前标本培养出细菌1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2株占52.55%、革兰阳性菌51株占37.23%、真菌14株占10.22%,消毒使用7d后标本培养出细菌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株占53.85%、革兰阳性菌5株占38.46%、真菌1株占7.69%。结论采用传统及消毒机消毒对麻醉机呼吸回路进行消毒均能起到良好消毒作用,减少呼吸回路中细菌污染,在消毒前后回路中污染细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高于阳性菌。
作者:刘喆;周勇;张军;高项羽;李铮;李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感染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64指数及相关临床指标检测的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继发感染,将患者分成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各61例,比较两组患者CD64指数及免疫指标。结果感染组患者CD64指数、PCT、IL-6、TNF-α等指标为(7.73±1.92)、(0.78±0.21)ng/mL、(65.32±21.34) ng/L、(29.93±10.34)pg/mL ,均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等免疫指标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CD8+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上述指标的监测有助于掌握患者的临床感染情况。
作者:李海剑;刘慧;陶雅非;王建刚;李玉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旨在加强对小儿EB病毒(EB V )感染特点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和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5年10月120例EB病毒感染患儿血浆EBV-DNA或VCA-IgM 抗体阳性,结合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按诊断分为IM组43例和普通EB病毒感染组77例,比较两组患儿特点,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患儿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主,共43例占35.8%;发热、扁桃体红肿及渗出物和淋巴结肿大三联征是IM典型临床表现,眼睑水肿、肝脾肿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EBV感染组(P<0.05);IM 组中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和转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各1例,余均临床治愈,普通EBV感染组77例均治愈,无1例严重合并症发生,无1例死亡。结论 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浆EBV-DNA有助于EBV感染患儿的早期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非该病毒感染所致的唯一疾病,混合感染多见,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诊断意义下降,加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杨辅直;李伟生;张倩;周敏芳;苏格炘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作者: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分析3种肺部真菌感染(肺念珠菌病、侵入性肺曲霉病、肺隐球菌病)CT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7月医院确诊8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1例肺念珠菌病、41例侵入性肺曲霉病(IPA)、20例肺隐球菌病患者,比较3种常见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结果肺隐球菌病患者单纯性病变显著高于肺念珠菌病以及IPA患者( P<0.05),肺隐球菌病患者聚集性结节、支气管充气征发生率显著高于肺念珠菌病以及IPA患者( P<0.05),IPA空洞发生率高于肺念珠菌病、肺隐球菌病患者( P<0.05)。结论肺隐球菌病结节主要以聚集型分布、支气管充气征为特点,而IPA结节则以空洞尤其是空气半月征为特点,肺念珠菌病磨玻璃影发生率高。
作者:来东升;李忠学;高智琴;张联合;蔡吉勇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