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李方去;李向阳;杨锦红;方晔;韩珍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儿童
摘要: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从临床住院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的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从所送检的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6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99株(24.9%),革兰阴性菌982株(61.2%),真菌224株(14.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分别为60.5%和54.6%,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N)的检出率为30.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20.5%,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强,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强.结论 3年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多药耐药的细菌及真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PAE)为条件致病菌,该菌广泛分布在水、空气、土壤、医院环境中,同时也是人体的正常菌群.

    作者:胡琴;陆学东;陈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压力蒸汽灭菌干燥时间与方式的调查

    针对压力蒸汽灭菌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湿包问题,笔者就其发生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干燥时间不足、干燥方式不同,是影响灭菌包干燥的主要原因.

    作者:姜国秀;刘晓鹏;王艳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性及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存在情况.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56株MRSA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对青霉素等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mecA)及耐消毒剂基因qac(A/B).结果 56株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均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利福平、四环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7.9%、23.2%、82.1%、87.5%、89.3%、92.9%、96.4%,对红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氨苄西林均耐药;共检出mecA基因54株(96.4%),qac(A/B)基因31株(55.4%).结论 临床分离的MRSA为多药耐药菌,qac(A/B)基因携带率很高.

    作者:冯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改进清洗方法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

    目的 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改善复杂医疗器械清洗难度.方法 以清洗难度大的各类穿刺针为供试品,自行设计清洗架,以超声等清洗方法为主,设手工清洗为对照组,与超声1、多酶2、超声加喷淋3为观察组;试验多个时间段并重复3次,每次取不同供试品各3枚;完成程序后用血迹残留检测清洗效果.结果 观察1、2组血迹残留检测试验棉拭子变为蓝色或浅蓝色,示有血迹残留,观察3组清洗20 min血迹残留试验结果棉拭子达到不变色,说明清洗合格.结论 特定清洗架和超声加喷淋清洗,清洗洁净度提高.

    作者:王素珍;刘正祥;杨帆;季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奇异变形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变化

    目的 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则敏感性较低,在2.3%~58.8%.结论 根据医院耐药监测结果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

    作者:张静萍;朱婉;陈佰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鲍氏不动杆菌儿童分离株qacE△1-sul1及IntⅠ1基因与抗菌药物多药耐药性关系研究

    目的 鲍氏不动杆菌(ABA)在儿科临床分离株的耐消毒剂-磺胺基因(qacE△1-sul1)、整合酶基因(IntⅠ1)以及与该基因阳性细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28株ABA收集自2006年分离的儿科住院肺炎患儿的深部痰培养标本,均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GNI和GNS卡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qacE△1-sul1与IntⅠ1基因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结果 检测的28株ABA中3株呈多药耐药性,阳性率10.71%,复方新诺明(SXT)检出4株耐药菌株,耐药率14.29%,qacE△1-sul1基因检出11株,阳性率为39.29%,IntⅠ1基因检出4株,阳性率14.29%;4株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株(包括3株多药耐药株)均检出qacE△1-sul1和IntⅠ1基因,其余7株qacE△1-sul1基因阳性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表型敏感.结论 ABA儿童分离株对SXT耐药的主要原因是获得了qacE△1-sul1基因;对于复方新诺明表型敏感,但qacE△1-sul1基因阳性菌株也应引起重视,防止在抗菌药物的压力下,出现耐药;因qacE△1-sul1、IntⅠ1基因两者之一为阳性即可表明该菌株携带Ⅰ类整合子,即可能含有多药耐药基因,其对抗菌药物表现多药耐药性,应引起儿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赵瑞珍;郑跃杰;陈乾;糜祖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严重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创伤外科严重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的发展趋势.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3月医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分离所得544株病原菌,分析其种类分布、变迁以及耐药的状况.结果 分离病原菌544株,G-菌占64.2%,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G+菌占35.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混合性感染率为41.0%;严重创伤患者感染病原菌耐药问题严重,碳青酶烯类对G-杆菌的抗菌活性强,万古霉素对G+球菌活性强.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感染源主要为G-杆菌,病原菌的耐药形式严峻,临床中应合理选用针对性抗菌药物.

    作者:唐朝晖;白祥军;郑国寿;宋先洲;陈继革;余彦;孙自镛;李丽;简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防治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提供借鉴.方法 对肾内科近1年出院的1000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例为感染组(A组),无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例为非感染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因素.结果 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2.3%;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67.3%)、泌尿道(21.2%)和胃肠道(11.5%);A组患者中糖尿病所占比率、平均年龄、使用抗菌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人均天数、透析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有创检查的人均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尤以呼吸道易感染;糖尿病、高龄、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营养不良、透析等均会增加肾内科住院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

    作者:万启军;何永成;栾韶东;许慧丽;廖莹;陈洪滔;贺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解脲脲支原体耐药性变化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2005-2007年解脲脲支原体(Uu)耐药性的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05-2007年临床分离的Uu对12种抗菌药物药敏结果.结果 2005-2007年Uu总检出率分别为47.25%、52.66%、61.94%;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耐药率明显上升(P<0.01),阿奇霉素耐药率2006年(13.45%)、2007年(12.58%)较2005年(19.96%)明显下降(P<0.01);交沙霉素、克拉霉素耐药率低且比较恒定;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耐药率2006年(27.88%)、2007年(24.61%)较2005年(38.58%)明显下降(P<0.01);氧氟沙星耐药率2007年(35.25%)较2006年(40.60%)(P<0.05)、2005年(41.29%)(P<0.01)呈明显下降趋势;司巴沙星耐药率2007年(14.47%)较2005年(19.85%)、2006年(17.44%)明显下降(P<0.01);四环素类均表现较高敏感性,3年内耐药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u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连续定期监测本地区Uu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很有必要.

    作者:史训忠;李春仙;陈敏;张媛媛;陈超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肠埃希菌连续分离株耐药性与季胺类化合物耐药基因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和耐消毒剂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测定临床连续分离60株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qacE△1基因.结果 60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3种抗菌药物完全敏感,对其余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在5.0%~90.0%,ESBLs检出率为45.0%;qacE△1基因阳性34株(阳性率56.7%).结论 大肠埃希菌具多药耐药特征,qacE△1基因携带率高.

    作者:王伟;毛剑锋;徐伟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的三级组织管理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组成一个上至领导、下至临床医护人员的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网络,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人重视、层层把关、处处落实.结果 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使各项医院感染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 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可行手段.

    作者:牛延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提高传染病报告效率与质量的措施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要前提.及时、准确地疫情报告对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具有决定性作用.

    作者:刘冬生;欧阳菊香;罗盛鸿;许燕卿;左亚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6967例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409例患者并发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8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7.95%,其次是消化道,感染率为18.83%;引起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3.22%;真菌感染也占较大比例,占36.91%,真菌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为首;感染与年龄、抗肿瘤治疗、侵入性操作和滥用抗菌药物等危险因素有关.结论 恶性肿瘤易导致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控制易感因素,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英;陈艳华;陆一平;李晖;朱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宫腔管吸引头清洗体会

    宫腔管吸引头为细管腔器械,使用后管腔内沾染大量干涸的污染物,给清洗消毒工作带来了困难.

    作者:罗颖;魏静蓉;周亚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干预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效果.方法 连续地进行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监测,并比较采取干预措施前后的医院感染漏报率.结果 2000-2002年医院感染漏报率为11.79%,2003-2005年为2.63%,后者比前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

    作者:魏雪芳;邵宜波;张磊;王春华;顾有为;杨;琦;何源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及体外耐药监测

    目的 探讨医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医院感染的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CNS采用VITEK 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依据NCCLS/CLSI2004年规则判断结果.结果 258株CNS中溶血葡萄球菌111株(43.0%),占第1位,表皮葡萄球菌98株(38.0%),占第2位;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为51.9%,MRCNS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结论 CNS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之一,MRCNS检出率高且呈多药耐药,糖肽类抗菌药物是治疗MRCNS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董明驹;史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从临床住院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的病原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从所送检的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6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99株(24.9%),革兰阴性菌982株(61.2%),真菌224株(14.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分别为60.5%和54.6%,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N)的检出率为30.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20.5%,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强,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强.结论 3年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多药耐药的细菌及真菌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李方去;李向阳;杨锦红;方晔;韩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体会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和监控工作,对杜绝医院感染起到了重婴作用.1 落实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作者:李素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3次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方法 从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失败的基本环节入手,查找原因,跟踪调查,制定对策.结果 包装材料不符合灭菌要求、包装方法不规范、灭菌前查对不认真、装载过挤均是引起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员工相关知识的培训,注重待灭菌物品的质量,熟练掌握环氧乙烷气体灭菌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

    作者:姚卓娅;王丽君;李兰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加强保洁员的规范化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除医务人员做好必要的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外,保洁员正确做好环境卫生,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桂存;卢宝珍;陈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