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佑群;吴扬
目的调查泌尿系感染中非发酵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 方法消毒中段尿标本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 结果在泌尿系感染中,非发酵菌比例明显上升,占22%;前5位非发酵菌依次是洋葱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鲁氏不动杆菌;非发酵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表现为多重耐药. 结论定期监测泌尿系感染细菌种类、耐药性变化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倩;丁丽萍;褚云卓;年华;刘桂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及产生机制. 方法 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先用PCR检测mecA基因,再用VITEK2 高级专家系统(AES)检测并分析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及耐药机制. 结果 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检测阳性,23株阴性;VITEK2 AES耐药机制分析,对β-内酰胺类耐药涉及青霉素结合蛋白(PBP)改变、获得性青霉素酶;氨基糖苷类耐药包括磷酸转移酶(2")+ 乙酰转移酶(6')双功能酶、磷酸转移酶(3')-Ⅲ、腺苷转移酶(4')(4");大环内酯类/林可霉胺类/链阳菌素B(MLSB)与MLSB固有耐药或诱导耐药有关;对四环素类耐药包括TET K蛋白导致药物外排和(或)TET M蛋白导致靶位改变;利福霉素类耐药主要为高水平耐药;MRSA对喹诺酮类均耐药,而MSSA除1株外均敏感;其余抗菌药物如呋喃妥因、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复方新诺明、夫西地酸等均敏感. 结论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具有多种耐药机制,因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性,VITEK2 AES能可靠推测分析耐药菌所具有的耐药机制,将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作者:张军民;罗燕萍;张秀菊;姚艺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3种不同的灭菌方法,观察PVC袋装输液混压灭菌的灭菌效果. 方法采用化学指示胶带和生物菌片指示结果比较法,并采用10点同步验证和Fo值显示以及PVC袋装输液破损、输液质量如:含量、pH值、5-HMF、无菌、热原的检测的结果比较. 结果在3种不同的灭菌方法中,化学指示和生物菌片指示121℃15 min混压灭菌为合格,同步验证和Fo值显示混压灭菌程序的灭菌器内均匀一致,破损率、输液质量比较显示121℃15 min混压灭菌质量明显高于另两种灭菌方法. 结论混压灭菌完全适合PVC袋装输液,并使其输液质量明显提高,建议PVC袋装输液灭菌采用121℃15 min混压灭菌.
作者:吴汉斌;吴杲;童学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我院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 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1998~2000年)180例CNS医院感染者临床及耐药情况,并与前3年(1995~1997年)感染状况比较. 结果近3年医院感染中葡萄球菌分离率占医院感染总分离菌株的30.8%,较明显增高(P<0.05%),其中CNS占17.92%,显著高于前3年的6.22%(P<0.01);感染者多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细菌分离数较多的依次为尿、烧伤创面和痰;CNS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利福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除溶血葡萄球菌外)耐药率相对较低. 结论近年医院感染中CNS分离率显著增高,感染部位广泛,CNS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作者:江晓平;魏雪芬;赵先颖;苏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为探讨肝硬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特点及耐药情况. 方法分析120例肝硬化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 结果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42%,失代偿性肝硬化者为31%,其主要诱发因素为应用抗生素及免疫调节剂不合理;主要病菌为G-杆菌占78.1%,其中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真菌感染占13.4%;感染时间多见于入院第2~3周. 结论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和临床经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周建英;柳盛;刘勇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对我市各级医院医疗用水细菌污染状况开展监测. 方法对临床一线待用各类医疗用水进行现场采样,倾注培养,计数细菌菌落总数与污染程度分类. 结果 1999~2002年的监测显示,细菌超标的医院平均为39.3%,超标样品平均达55.4%. 结论医疗用水细菌污染严重,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制定医疗用水制备规范与卫生标准.
作者:葛朝珍;倪晓平;孙建荣;蒋辉权;查捷;顾水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乙型脑炎是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地的常见和多发病,因此有必要对其医院感染进行分析.
作者:任崇松;毛晓清;唐春莲;杨超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2年度我院检出的799株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799株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并有上升趋势,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和多重耐药率高;革兰阳性球菌中以肠球菌耐药率高,并出现耐受万古霉素菌株. 结论临床病原菌耐药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大临床抗生素使用的监督力度,严格执行抗生素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减少用药的盲目性.
作者:李苏利;华川;王燕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口腔医疗器械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状况的调查,找出其分布的特点,加以克服,以提高医疗质量. 方法分别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用斑点杂交试验多聚酶链反应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 结果不同级别医疗单位之间差异显著,其中镇级以下医疗单位污染为严重;不同种类口腔医疗器械之间有差异,其中以手机的污染为严重;不同消毒方法之间有差异,其中以0.1%苯扎溴铵消毒效果为差. 结论应加强对基层医疗单位消毒工作的监管,采用行之有效的消毒方法(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口腔医疗器械.
作者:肖文忠;雷满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谱. 方法应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对598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型别鉴定及10种抗生素耐药性检测. 结果 598例标本中检出支原体233例(39.0%),男女性别感染率分别为39.1%和38.8%;解脲脲支原体(Uu)阳性159例(68.2%),显著高于人型支原体(Mh)感染(14例,6.0%)及Uu-Mh混合感染(60例,25.8%)(P<0.01);药敏试验显示95.7%支原体患者有不同程度耐药;支原体型别不同、患者性别不同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谱均不相同. 结论加强支原体的药敏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对防止支原体耐药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松贵;金玲玲;李小永;周舫;李午;林跃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对大环内酯抗生素内在化浓聚的规律及其继发意义. 方法采用体外PMN与红霉素共孵育的方法,检测共孵育过程及剌激活化后细胞内外红霉素浓度比的时相动力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MN对红霉素浓聚后细胞膜表面炎性表征膜结合弹力酶的基础水平以及经刺激活化后的改变;检测下呼吸道感染大鼠循环注入红霉素浓聚的PMN后,支气管肺胞灌洗液中红霉素浓度与正常大鼠的差异. 结果 PMN可迅速浓聚红霉素,60 min细胞内/外浓度比达高峰16/1,而此时膜表面弹力酶水平则明显下降;剌激活化浓聚红霉素的PMN,可导致细胞内/外浓度比下降,而此时膜表面弹力酶表达上升,但上升幅度低于正常PMN;接受浓聚红霉素PMN注射的下呼吸道感染大鼠,其气道中红霉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大鼠. 结论红霉素可在PMN中迅速浓聚并导致PMN基础活化水平的降低以及刺激活化反应的抑制,刺激活化可导致浓聚红霉素的部分释放,此特性有助于浓聚于PMN的红霉素向感染部位的定向释放.
作者:周向东;童瑾;梅同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我院糖肽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方法分析2001年12月~2002年11月我院糖肽类抗生素使用者共680例. 结果 65.4%的药物用在外科,70%用作手术后预防,有体温升高者占46.9%,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L或<4×109/L者有40%,肺内有湿啰音者占35.3%,有咳嗽咯痰者占15.1%.细菌分离率仅为7.94%,而且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但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 结论应加强对糖肽类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合理用药,以延缓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的产生.
作者:曹照龙;何权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随着现代医院的发展,大量精密仪器设备引进,侵入性操作大量增多,放疗、化疗十分普及,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使医院感染的危险性不断增加.
作者:林玲;叶培锦;王丽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了使血透室管理实施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根据我院印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制定了<血透室保洁消毒管理制度>,并落实到班、落实到人,每日检查及查漏补缺,纠正不足.
作者:刘学宁;刘立森;齐莫寒;施宏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是一种复合制剂,其中他唑巴坦是不可逆的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现将ICU使用TZP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78例的临床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高岩;安群;李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肿瘤患者由于本身的免疫功能降低,化疗、放疗的影响,不合理使用激素及抗生素,极易造成真菌感染或合并细菌的二重感染.现将32例肺癌患者住院期间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报告如下.
作者:郭其森;韩其政;宋立华;张宝轩;陈正勤;王志英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降低切口感染率是产科工作者应高度重视的问题,我院就应用不同浓度碘伏消毒来预防切口感染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彭检妹;张荣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臭氧消毒器对烧伤病区床单位被褥和枕芯内部的消毒效果. 方法对烧伤病区20个床单位的被子、褥子和枕芯,于臭氧消毒器消毒前后分别采样,使用不同培养基分别进行细菌定量和菌种鉴定. 结果烧伤病区床单位污染严重,以被褥更为明显,病原菌检出率为77.5%,臭氧消毒处理后床单位菌量明显下降,菌种明显减少. 结论床单位臭氧消毒器除对物品表面具有消毒作用外,对病床被褥的棉絮及枕芯内部也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作者:王淑君;柴家科;耿莉华;常东;么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腹腔内大肠埃希菌感染大鼠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75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组和治疗组(后两组又再分为1 d、3 d两个亚组),每组15只;感染组:腹腔注射鸵鸟株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悬液(1×1010 CFU/L,15 ml/kg);治疗组: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后给予rh-GH (2.25 U*kg-1*d-1) 肌内注射治疗;于注射后24、72 h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浆内毒素含量、血浆TNFα浓度、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及平均动脉压(MAP). 结果感染组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24 h和72 h分别为(0.256±0.052)和(0.189±0.052) EU/ml,明显高于对照组[(0.111±0.053) EU/ml,P<0.01],血TNFα明显升高[(3.59±0.69)/(2.88±0.74) μg/L,P<0.05],呈现典型而严重的感染性休克临床经过,MAP显著降低[(8.99±3.01)/(16.61±1.85) kPa,P<0.01];治疗组血浆内毒素含量在感染后24 h轻度升高[(0.150±0.039) EU/ml],72 h降至正常对照水平[(0.108±0.042) EU/ml],与感染组比较,两个时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72 h血TNFα浓度[(1.54±0.36) 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2.88±0.74) μg/L,P<0.01]和感染组[(2.23±1.09) μg/L,P<0.05],血压基本维持稳定[(15.25±2.12)/(16.61±1.85) KPa],24 h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比对照组和感染组明显升高. 结论 rh-GH有助于降低严重腹腔内大肠埃希菌感染大鼠血浆内毒素含量和TNFα浓度,减轻内毒素血症和休克程度,维持血压稳定,上调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炎症部位噬菌细胞数量,防止细菌入血及不可控的炎症反应放大和器官功能损害,改善实验动物预后.
作者:应明英;林英;黄英;王树人;植茂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发病因素,进一步探讨抗生素应用对腹泻严重程度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CCU及综合科2年内77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高龄、原发病的严重程度、侵袭性操作增加、频繁更换抗生素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意识障碍越重、抗生素更换越频繁,腹泻持续时间越长. 结论合理应用抗生素,尤其应避免由低级到高级频繁更换抗生素,可以降低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李小宇;郑爱平;单沙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